- 年份
- 2024(2442)
- 2023(3506)
- 2022(2908)
- 2021(2636)
- 2020(2370)
- 2019(5425)
- 2018(5309)
- 2017(9865)
- 2016(5714)
- 2015(6226)
- 2014(5965)
- 2013(6110)
- 2012(5977)
- 2011(5348)
- 2010(5340)
- 2009(4976)
- 2008(4815)
- 2007(4370)
- 2006(3934)
- 2005(3637)
- 学科
- 济(21142)
- 经济(21117)
- 管理(13286)
- 业(13006)
- 企(11104)
- 企业(11104)
- 方法(9621)
- 学(8373)
- 数学(8323)
- 数学方法(8196)
- 财(6425)
- 中国(5861)
- 制(5253)
- 结构(5173)
- 农(5012)
- 产业(4396)
- 业经(4203)
- 体(4155)
- 地方(4033)
- 务(4020)
- 财务(4019)
- 财务管理(4005)
- 企业财务(3897)
- 体制(3542)
- 贸(3488)
- 贸易(3485)
- 融(3404)
- 金融(3404)
- 银(3392)
- 易(3391)
- 机构
- 大学(85236)
- 学院(82875)
- 研究(36333)
- 济(30292)
- 经济(29666)
- 科学(27146)
- 中国(25598)
- 管理(25276)
- 农(24962)
- 理学(21832)
- 理学院(21459)
- 所(21344)
- 管理学(20700)
- 管理学院(20594)
- 农业(20279)
- 研究所(19825)
- 京(19779)
- 业大(18904)
- 中心(14978)
- 财(13856)
- 室(13769)
- 院(13449)
- 江(13431)
- 省(13352)
- 农业大学(12897)
- 实验(12691)
- 北京(12492)
- 实验室(12223)
- 科学院(11736)
- 重点(11627)
- 基金
- 项目(59715)
- 科学(45388)
- 基金(43607)
- 家(42421)
- 国家(42126)
- 研究(34539)
- 科学基金(33763)
- 自然(25763)
- 自然科(25140)
- 自然科学(25127)
- 自然科学基金(24720)
- 省(23633)
- 基金项目(22553)
- 划(21290)
- 社会(20114)
- 社会科(19034)
- 社会科学(19027)
- 资助(18971)
- 教育(15936)
- 计划(14970)
- 重点(14772)
- 科技(14066)
- 发(12910)
- 科研(12566)
- 部(12347)
- 创(12038)
- 专项(11602)
- 创新(11466)
- 编号(11427)
- 业(11262)
共检索到126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晓月 王荫长 尤子平
朱砂叶螨的表皮由上表皮、外表皮、内表皮和皮细胞层组成,上表皮由里向外可分为电子致密层、角质精层、蜡层和护蜡层,厚度为0.053μm;原表皮分为外表皮和内表皮两层,外表皮厚0.145μm,内表皮厚0.684μm;外表皮向外延伸形成脊和叶,脊高0.815μm,宽0.105μm,脊距1.105μm;皮细胞层平均厚度为0.793μm。蜕皮时,首先上表皮物质沉积,形成片层结构;然后皮细胞分化,脊状突起渐出现;之后,皮细胞物质积累,脊状突起显著;最后,内表皮渐渐蜕去,被溶解。
关键词:
朱砂叶螨 表皮 蜕皮 超微结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海香 申照静 杜娟 王有年 师光禄
研究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对朱砂叶螨的毒力作用与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3.44%,明显高于氯仿、甲醇提取物(P<0.05)。通过对核桃青皮石油醚提取物进一步萃取、柱层析分离,发现萃取物中石油醚相的杀螨活性明显大于甲醇相,浓度为1mg.mL-1时,对朱砂叶螨雌成螨24h后的死亡率可达到84.39%(P<0.05)。对石油醚萃取物的柱层析分离最终得到19个流分,其中以第6、7、13、17流分杀螨效果较好,死亡率均达到60%以上,且经高压液相检测得第6流分纯度可达90%以上,对其毒力作用进行浓...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晓月 王荫长 尤子平
朱砂叶螨精子染色质高度浓缩,无核包被、鞭毛和顶体结构,精子内部无线粒体和核糖体。精子双层膜厚度为0.015~0.025μm,精细胞管状膜的高度和宽度分别是0.25~1.33μm和0.025~0.033μm,精子和核直径分别为1.3~1.5μm和0.6~0.7μm。精子形成时,首先精子内核物质分散、有包被,无管状膜内陷;然后管状膜内陷.放射状;接着管状膜内陷不断扩展成为小囊泡状,核物质集中在中央,校包被消失;最后管状膜囊泡状内陷排列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成熟的精子。
关键词:
朱砂叶螨 精子 超微结构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清温 李承森 李凤兰
杉科植物巨杉是美国特有植物.叶片鳞状钻形,双面气孔型.叶面非气孔区的表皮细胞长方形,细胞长轴与叶片长轴的方向一致.叶片远轴面和近轴面各有2条气孔带,每条气孔带由2~5行气孔组成.叶片中部的气孔带最宽,气孔数量最多.叶片顶部近轴面的气孔数量比远轴面的气孔数量明显多,叶片中部远轴面和近轴面的气孔分布和数量近似,叶片基部远轴面的气孔明显比近轴面的气孔多.气孔椭圆形,多数气孔的长轴与叶片长轴的方向一致.保卫细胞肾形,细胞壁加厚.副卫细胞的形态特征和垂周壁的角度与周围表皮细胞的不一致.巨杉与其近邻北美红杉和中国特有植物水杉相比,巨杉和北美红杉的表皮细胞壁直,水杉的多数表皮细胞的壁明显弯曲;巨杉叶表皮细胞...
关键词:
杉科 巨杉属 红杉属 水杉属 表皮 气孔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申光茂 李恒 梁金辉 何林
【目的】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长期化学防治导致其对多种药剂产生了抗性,因此明确该螨对化学药剂的解毒代谢机制对开展有效的抗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是节肢动物主要的解毒代谢酶之一,笔者前期研究中筛选出了朱砂叶螨体内高表达的一条GST基因TcGSTM7,该基因的表达在药剂处理下具有明显的可诱导性。因此,本研究以TcGSTM7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利用异源表达技术分析TcGSTM7重组蛋白和甲氰菊酯、丁氟螨酯的互作效应,以及利用RNA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晓月 王荫长 尤子平
朱砂叶螨雌成螨表皮肤纹突起,在第I对背中毛之间为三角状,密度为8.6个/10μm;第Ⅱ、Ⅲ对背中毛之间的为串珠状.密度为3.35个/10μm;第Ⅲ、Ⅳ对背毛之间的也是串珠状,密度为7.66个/10μm;第Ⅳ对背毛之间区域为三角状,密度为7.9个/10μm.腹部和足上无任何效突.生殖区肤绽放射状,上部区域有粒点,无纹突.眼背侧区域肤纹纵向,纹突三角状,密度为8.1个/10μm.腹部区域肤纹斜向,无纹突.雄成螨末端尖,体背有3~4条深凹陷,体背腹表皮均无肤纹突起。
关键词:
朱砂叶螨 体表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智 许荔 林梦 杨萌 贾桂霞
北美云杉(Picea pungens)为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常绿乔木,株高可达30 m左右,树冠呈圆锥形,叶色呈淡湖蓝色,针叶长约2~3 cm;雌雄同株,球果长卵形,成熟时黄褐色至褐色。原产北美落基山中部的犹他州和科罗拉多州,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也有分布,纬度跨越34°—45°N(李爱平等,2006)。因其淡湖蓝色的叶片极具观赏价值,
关键词:
北美云杉 蓝色针叶 表皮结构 蜡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永才 尹燕 陈松江 毕阳 葛永红
【目的】探讨采前套袋处理对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cv.Pingguoli)果皮蜡质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方法】在花后60 d对苹果梨果实进行双层套袋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解套袋微域环境对果皮蜡质含量、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苹果梨表皮蜡质含量与未套袋相比差异不显著;与未套袋相比,套袋果实表皮蜡质粗糙、蜡膜不均一、裂纹较多,且表面无蜡质结晶形成。对其蜡质组分分析表明,套袋与未套袋果实检出的蜡质组分数量与种类均存在差异;在含量上套袋果实烷烃较未套袋有所提高,链烷酸有所下降。同时采前套袋处理的果实蜡质组分...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燕 祁翔 向立荣 王济红
为探究生境对鸡爪黄连生长的影响,为野生鸡爪黄连引种栽培提供参考,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上、下表皮结构特征进行观察比较,并在光学显微镜下测量上、下表皮细胞的数目、气孔器的大小、表皮毛的长度和基部宽度,对气孔密度、气孔指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梵净山7个居群鸡爪黄连的叶片有许多共同特征:表皮细胞均具波浪状垂周壁;表皮毛均为单细胞毛类型,仅分布于上表皮,且都在叶脉及小脉上;气孔器卵圆形、或长圆形,外拱盖平滑,均属于无副卫细胞环绕型,保卫细胞呈肾形;气孔器均随机分布于下表皮,气孔排列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即保卫细胞的长轴与叶脉平行。不同居群叶片微结构仅在于表皮细胞大小...
关键词:
叶表皮结构 比较研究 鸡爪黄连 梵净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俐 贾炜 洪晓月 王冬生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分别采用菜豆(Phaseolus vulgarisL inn.)、茄子(Solanum m elongenaL inn.)、月季(Ro-sa chinensisJacq.)、桃树(Amygdalus persicaL inn.)和转B t基因抗虫棉(transgen ic B t cotton)等5种植物饲养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Koch)和朱砂叶螨(T.cinnabarinus(Boisduval)),观察它们在这些寄主上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寄主植物上的2种叶螨发育历期及产卵量略有差别,但2种螨都是在桃树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菜豆上的雌成...
关键词:
二斑叶螨 朱砂叶螨 寄主选择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敖已倩云 申光茂 王梦瑶 刘家路 潘宇 何林
【目的】明确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β-COP和Sro两条基因分子生物学信息,并基于优化的RNAi体系评价它们的致死效应,为筛选适用于RNAi防控的靶基因打下基础。【方法】首先克隆目的基因的全长,并通过序列的同源比对、保守区域及蛋白结构预测以及系统进化树的构建明确其分子生物学信息;其次通过减少ds RNA降解因素、并适时补充ds RNA等方法改进朱砂叶螨的RNAi体系,从而延长干扰时间。利用定量PCR技术检测特定时间点的沉默效率,评价优化RNAi体系后的沉默效果;最后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倪婧 谢道燕 杨振国 柴建萍 江秀均
【目的】明确天然辣椒碱类物质对敏感朱砂叶螨各发育阶段的杀螨活性、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GSTs)及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叶碟喷雾法处理样品,用酶标仪及荧光定量PCR仪测定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结果】辣椒碱类物质对朱砂叶螨的杀螨活性随药剂浓度升高而增强,杀螨效率从高至低为幼螨>若螨>成螨>卵,故选用低浓度的辣椒碱类物质防控幼、若螨。经过LC_(30)浓度辣椒碱类物质处理,朱砂叶螨体内GSTs活性由高到低排列为成螨>若螨>幼螨>卵。在卵期,处理组与对照组GSTs活性变化趋势相反,处理组GSTs活性被显著抑制;幼螨期,处理组与对照组GSTs活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8~20 h GSTs比活力高于对照组;若螨期在观测时间段内处理组GSTs比活力未出现明显波动;成螨期药剂胁迫后8 h内,对照组GSTs活性是处理组的4倍以上。雌成螨GSTs中detal3、detal5、detal6、detal8、detal14基因在辣椒碱类物质胁迫后除12 h时表达量低于对照组,其余时间点都被激活而表现为表达量增加。【结论】可推断GSTs在受到辣椒碱类物质胁迫后能发挥一定的解毒作用,而detal3、detal5、detal6、detal8、detal14基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机体解毒代谢的抗逆性应激生理响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韩素芬 甘习华 黄金生
接种根瘤菌后刺槐根表皮形态和超微结构的变化韩素芬甘习华黄金生(南京林业大学南京210037关键词根瘤菌,刺槐,根表皮,传递细胞自Bergersen等(1958)首先用电镜观察根瘤的超微结构,许多人对三叶草属(Trifolium)、豌豆属(Pisu...
关键词:
根瘤菌,刺槐,根表皮,传递细胞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郭素枝 马庆奎 王峻鹏
研究了不同试剂及不同处理时间对桂花和白兰叶表皮污染物的清除效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采用CHC l3处理对桂花叶表皮污染物清除效果最佳,其次是C8H10;C8H10对白兰叶表皮污染物清除效果比CHC l3好.4种清洗剂对桂花和白兰叶表皮污染物处理时间要求不同,桂花处理3或6 h都能达到清除污染物的目的,而白兰处理2 h即可.4种清洗剂处理后再经30 m in超声波清洗,效果更佳.
关键词:
桂花 白兰 叶表皮 污染物 清除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