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39)
2023(6544)
2022(5365)
2021(4844)
2020(3751)
2019(8409)
2018(8385)
2017(15426)
2016(8399)
2015(9617)
2014(9591)
2013(9328)
2012(9200)
2011(8636)
2010(9133)
2009(8403)
2008(8205)
2007(7595)
2006(7203)
2005(6468)
作者
(25317)
(21560)
(21314)
(20447)
(13840)
(10002)
(9684)
(8283)
(8128)
(7874)
(7801)
(7197)
(7116)
(6908)
(6839)
(6621)
(6306)
(6231)
(6210)
(5919)
(5636)
(5226)
(5213)
(5203)
(4957)
(4884)
(4731)
(4508)
(4359)
(4340)
学科
(58977)
经济(58831)
管理(20335)
方法(17304)
地方(15953)
(15478)
(13254)
企业(13254)
数学(13077)
数学方法(12951)
中国(12548)
(12037)
业经(11964)
地方经济(11923)
(10496)
理论(9897)
(9133)
环境(7143)
(7109)
(7088)
经济学(7049)
教育(7037)
农业(7016)
(6538)
金融(6536)
(6396)
(5933)
(5518)
(5517)
银行(5504)
机构
大学(132192)
学院(130855)
(61667)
经济(60484)
研究(51061)
管理(43645)
中国(36920)
理学(36757)
理学院(36225)
管理学(35481)
管理学院(35230)
科学(29527)
(27837)
(27116)
(26113)
研究所(23552)
中心(21601)
(21549)
财经(21396)
经济学(20602)
(19953)
师范(19787)
(19571)
(19256)
经济学院(18120)
北京(17884)
(17732)
(16612)
业大(16143)
师范大学(16122)
基金
项目(80077)
科学(62796)
研究(60980)
基金(57301)
(49355)
国家(48913)
社会(41737)
科学基金(41133)
社会科(38227)
社会科学(38210)
(30970)
基金项目(29441)
教育(28923)
(25720)
编号(24163)
自然(23589)
资助(23184)
自然科(23004)
自然科学(22995)
自然科学基金(22598)
成果(21439)
重点(18721)
(18382)
课题(18145)
(18004)
国家社会(17228)
(15967)
教育部(15840)
大学(15694)
(15622)
期刊
(80097)
经济(80097)
研究(45857)
中国(29325)
(20450)
学报(20125)
科学(19189)
(18893)
教育(18885)
管理(18492)
大学(15838)
学学(14771)
经济研究(13412)
技术(12995)
农业(12640)
财经(12309)
(11566)
金融(11566)
(10817)
问题(10027)
业经(9856)
技术经济(7781)
世界(7770)
统计(7063)
(7021)
(6570)
经济问题(6418)
国际(6331)
改革(6246)
(6246)
共检索到214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方遥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家的主要代表与集大成者,亦是一位居官颇有政绩,且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与治平理想的政治家、实干家。他不满当时的政局与时事,主张革新政治,清除积弊,并于社会经济方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与主张,构成了朱子学中的经世内容。为了解决当时土地兼并、田税不均的问题,朱熹主张实行经界,并规划了细致的实施方案。他对农业生产十分了解和关注,提出了社仓等具体的救荒赈灾措施;对国家的财政收支与盐酒专卖制度也有所研究和讨论,针对当时的政策弊端提出了改革建议。朱熹对社会经济问题的重视与探讨,除了个人志趣与学术性格方面的因素外,主要根源于其理学思想中"即物穷理""理一分殊"等基本原理,使得这方面内容成为其学为圣贤与建构思想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义  林熙  
卡尔·波兰尼是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社会思想家之一,他在经济学、社会学、经济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的广阔领域,做出了具有深刻洞察力和高度预见性的理论贡献。本文梳理了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内核及其当代价值。作者认为,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及其方法,对于反思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探索中国特色发展模式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曾志耕  刘安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贾俊平,谭英平  
As to the overall inequality prevailing in a society,income inequality presents a common but narrow view.Considering the disparities in income as well as in mortality and standard of living,this paper introduces a broader definition,referred to as socio economic inequality.Further,the author demonstrates a new method for measuring the socio economic inequality.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引言(一)实践与理论理论总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党的十三大指出:“伟大的实践需要伟大的理论”,并且要求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同各条战线和各个地区的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我们的统计作为现代化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条重要战线,当然也需要把马克思主义同统计建设和统计改革的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推进统计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社会经济统计学来源于社会经济统计的实际活动。我们研究社会经济统计学,应当从研究社会经济统计活动入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平  
计划经济时代人与人、人群之间是以社会政治分层为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手段贫乏且机械同一。以经济分层为主体的现阶段,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生机,也带来巨大的考验,主要是思想意识多元化,主流意识的马克思主义却呈滑坡趋势。现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根据现实,在理论和实践探索中要不断创新,以形成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评价(估)体系,将思想政治教育为先的素质养成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填补思想政治教育之空白。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环  高丽  徐选国  
文章首先从历史维度检视了社会经济在西方社会的发展脉络及其历史传统,试图揭示其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对中国推行社会经济有所助益;进一步反思了当下中国的社会经济研究和实践概况,尝试从促进社会公平、社区共同体重建以及注重参与、共治和共享发展等方面阐释社会经济在中国社会建设中的可为空间和可能路径。在理论借鉴和观点阐述中,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从本体论层面具有深刻启示,突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导向;在方法论层面,依然需要结合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结构,以探求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路径。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兴野  
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热点。那么,什么是知识经济,知识经济的概念是怎么形成的,它具有哪些特征,会给社会经济带来什么影响。本文就此谈一些体会和看法,以供讨论。一、知识经济概念形成的轨迹知识经济的形成是与现代科技,尤其是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戴世光  
我国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是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由于农业、工业、国防观代化的关键在于科学现代化,因而科学不仅本身要现代化,而且要走在前面,为实现工、农业现代化作出贡献。现代的科学和技术,从自然,社会科学到科学方法技术,种类繁多,发展很快。我国的科学现代化,应该争取在科学之间相互配合、平衡的发展。从当前的社会、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漆侠  
唐宋之际的社会变革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一、唐中叶以来封建国家土地制度日益衰落,向土地私有制转化;二、新的土地兼并势力代替了旧来的山东士族等老牌土地势力;三、封建租佃制关系占支配地位;四、两税法实施后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地主)、佃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自耕农民诸阶层)之间的关系;五、唐宋之际土地关系的变化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娜  张广来  周应恒  武文杰  
在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际,为合理、客观地评价农村"光伏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本研究基于2011—2018年中国县域面板统计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DID)对中国农村"光伏扶贫"政策实施的社会经济净效益进行评估,并进一步根据DID基准回归结果展开成本-效益测算。研究表明:1)在"光伏扶贫"政策下,光伏扶贫县的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显著提高10.37%、6.04%;2)更具光照优势与缺乏就业选择的西部县、自治县与深度贫困区将从"光伏扶贫"政策的实施中获得更大的社会效益福利;非自治县与非深度贫困区在实施"光伏扶贫"政策后经济效益更为显著;3)社会经济效益的产生机理源于"光伏扶贫"政策中"自有岗位+公益岗位"双重就业机会、政府财政补贴、发电上网收益、村集体定期分红以及"光伏+产业"发展模式等途径。鉴于此,为推动该政策的持续性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多渠道保障已建成光伏电站运行可持续性;双向加强光伏扶贫宣教工作,着力调动建设积极性;因地制宜落实光伏电站建设,强化规模化建设应对能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马俊鹏  
物流产业是依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和机遇所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它涵盖了运输、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包装、装卸和货代等产业,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物流经济发展兴起时间短,仍然存在运作落后、规模小、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物流需求与供给不协调等问题。为促进物流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针对物流产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借助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经验和启示,有效地对物流市场机制和物流运行体制进行改革,增加物流产业基础设备和人才资源的投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实现物流经济健康平稳、持续协调发展,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总体上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爱平  赵仁杰  张志敏  
近年来,伴随全球经济发展,包括自然灾害、环境灾变以及人为灾害造成的损失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因而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和应对机制也成了近年来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领域。国外文献对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的研究主要关注灾害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作用的路径,包括灾后投资收益效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和技术进步的产出效应等;微观层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对个体行为选择的作用上。灾害的应对机制主要讨论了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下应对灾害冲击时的作用,并从受灾地的现实出发,提出灾害应对机制的培育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太杰,李汉铃  
本文简略描述协同科学及其理论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追溯国外协同科学理论的思辩轨迹,展示了协同科学理论的研究空间;通过对外国协同科学理论基本内涵的分析与探究,综合评述了其协同思维的基本特征和研究方向;旨在借鉴国外协同科学理论研究成果,并为笔者创新研究“广义社会发展系统协同理论”提供科学的立论依据,也试图为我国“管理科学与工程”界拓宽社会发展管理研究领域开创新的研究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