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
- 2023(184)
- 2022(172)
- 2021(162)
- 2020(142)
- 2019(376)
- 2018(266)
- 2017(397)
- 2016(273)
- 2015(290)
- 2014(280)
- 2013(348)
- 2012(338)
- 2011(306)
- 2010(291)
- 2009(220)
- 2008(246)
- 2007(183)
- 2006(184)
- 2005(207)
- 学科
- 和(626)
- 藏(616)
- 组织(565)
- 建设(546)
- 书(541)
- 藏书(537)
- 学(507)
- 图书(486)
- 书馆(402)
- 图书馆(402)
- 济(371)
- 经济(370)
- 管理(325)
- 事业(304)
- 中国(293)
- 地方(280)
- 业(248)
- 文献(243)
- 献(243)
- 史(234)
- 农(210)
- 工作(160)
- 农业(159)
- 文献学(140)
- 企(139)
- 企业(139)
- 理论(133)
- 教育(109)
- 教学(105)
- 地方经济(103)
- 机构
- 大学(3651)
- 学院(3306)
- 研究(1535)
- 图书(1439)
- 书馆(1413)
- 图书馆(1413)
- 科学(1350)
- 中国(1093)
- 所(978)
- 农(966)
- 研究所(910)
- 京(875)
- 范(820)
- 师范(811)
- 大学图书馆(740)
- 管理(720)
- 师范大学(656)
- 农业(634)
- 科学院(621)
- 中心(610)
- 藏(601)
- 江(581)
- 理学(580)
- 北京(577)
- 业大(565)
- 理学院(554)
- 济(533)
- 院(527)
- 州(525)
- 技术(519)
共检索到6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一民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撰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辑有《词综》36卷、《明诗综》100卷。他之所以能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和他嗜好读书、聚书分不开的。他生前拥有藏书八万卷,其藏书处曰“曝书亭”。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芳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电视、网络、手机等不断涌现,进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中,甚至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传统的纸本书籍相比,影视图像具有直观生动、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等优势。而且,社会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加剧了荧屏、网络的泛滥,使纸本阅读时间愈来愈少,读书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很多人怀疑现代社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祝晓风
《理想藏书》与藏书理想祝晓风(摘自《光明日报》1997年2月5日)面前这本装帧典雅、印刷精美的书就是由法国评论家贝·皮沃和皮·蓬塞纳编著、余中先翻译的《理想藏书》(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1月9日,记者采访了该书译者,巴黎大学文学博士、...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陈少川
我国历史上的藏书家作为中国文化史中的一颗瑰宝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播、继承、发扬光大发挥了十分特殊的贡献。他们节衣缩食,典衣当物,为求一典籍甘愿竞折腰,他们所痴迷的却是那一册册散发着墨香的图书,他们的职业道德可歌可泣。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历代藏书家流传下来的那些独具特色的藏书印。藏书印又称藏书章,是藏书主人在自己购置的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一民
随园藏书的聚与散张一民今南京广州路、随家仓一带,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袁枚的息影之所——随园故址。康熙年间,这里曾是江宁织造曹寅象的花园(相传为《红搂梦》中的大观园).雍正年间,因曹家被抄检而籍役,这所园子就成了继任织造隋赫德的园子,到了乾隆初年,又被官居...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增泰
藏书印摭拾张增泰(摘自《书与人》1997年第1期)相传最早的藏书印是唐太宗李世民自己写“贞观”二字的连珠印。此后,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字连珠印,李泌“端居室印”,李煜“建业文房”印,赵匡胤“秘阁图书”印,都是早期颇有名的藏书印。藏书印名目繁多,有用...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李宗确
本文从概念划分的逻辑性和藏书建设实践的可行性出发,对“五级藏书制”提出异议。并根据高校实际,提出建立“四级藏书制”的构想。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盛曙丽
中学生的藏书(摘自《新华文摘》1996年9期)盛曙丽我们读中学的孩子们在看什么书,又“藏”着一些什么书?我们的孩子他们在和谁对话?是席绢,还是金庸?是曹雪芹,还是德莱塞?是文化精品,还是地摊杂货?他们与书做了怎样的“朋友”?是“拿来主义”,还是“照盘...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姚伯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