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
2023(445)
2022(379)
2021(353)
2020(304)
2019(762)
2018(669)
2017(1135)
2016(738)
2015(831)
2014(735)
2013(771)
2012(752)
2011(717)
2010(647)
2009(617)
2008(620)
2007(627)
2006(555)
2005(464)
作者
(3035)
(2514)
(2487)
(2452)
(1549)
(1291)
(1092)
(1045)
(1044)
(1008)
(939)
(889)
(887)
(882)
(870)
(810)
(773)
(768)
(763)
(719)
(698)
(656)
(627)
(627)
(605)
(568)
(566)
(562)
(548)
(538)
学科
(2527)
(2520)
森林(2520)
(2250)
生态(1262)
(1046)
经济(1046)
生态学(988)
(880)
土壤(879)
(747)
(728)
地方(603)
森林土壤(597)
(581)
建设(580)
组织(562)
(550)
农业(543)
(502)
藏书(502)
管理(430)
环境(402)
图书(375)
土壤学(367)
中国(329)
书馆(323)
图书馆(323)
资源(318)
事业(302)
机构
大学(10303)
学院(9740)
研究(5352)
林业(4969)
科学(4834)
(4145)
业大(4119)
中国(3648)
(3574)
(3401)
研究所(3293)
(3281)
(2748)
(2673)
管理(2670)
农业(2596)
北京(2546)
(2283)
(2271)
经济(2232)
实验(2225)
研究院(2220)
林业大学(2170)
理学(2141)
理学院(2104)
实验室(2063)
资源(2060)
中心(2029)
科学研究(2026)
环境(2022)
基金
项目(8571)
(6178)
国家(6145)
科学(5705)
基金(5334)
研究(4689)
科学基金(4058)
自然(3411)
(3298)
自然科(3278)
自然科学(3277)
自然科学基金(3219)
(3073)
基金项目(2925)
科技(2899)
计划(2418)
资助(2320)
重点(2284)
专项(2109)
(2096)
科研(2002)
林业(1895)
(1847)
社会(1832)
社会科(1688)
社会科学(1686)
教育(1648)
编号(1635)
(1480)
技术(1366)
期刊
林业(5483)
学报(5110)
科学(4096)
大学(3921)
学学(3746)
(3323)
经济(3323)
(3068)
研究(1901)
农业(1757)
业大(1712)
业经(1618)
科技(1614)
图书(1588)
科技大(1481)
科技大学(1481)
中国(1455)
书馆(1395)
图书馆(1395)
(1209)
北京(1102)
(1099)
林业大学(1089)
(1083)
自然(1021)
农林(952)
(952)
资源(932)
中南(919)
中南林(919)
共检索到159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嘉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罗大庆  郭泉水  薛会英  边巴多吉  潘刚  
通过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原始林林隙更新调查 ,研究了林隙大小与更新以及林隙形成年龄与更新的关系 ,对林隙和非林隙林分内幼苗和幼树的高生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林隙大小在 10 0m2 左右 ,最适合于苗高 2 0cm以下的更新幼苗生存 ,超过 10 0m2 ,更新幼苗随着林隙面积的增大而减少 ;林隙大小在 30 0m2 左右 ,最适合冷杉幼树和小径木的生存。林隙形成年龄在 30a左右 ,更新幼苗和幼树的数量最多 ,而小径木数量有限 ,随着林隙形成年龄的增大 ,小径木数量逐渐增多 ,而幼苗和幼树逐渐减少 ;林隙内幼苗、幼树和小径木的密度均大于非林隙林分 ;林隙对 3年生以下幼苗的高生长影...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尤洋  周彦锋  何文辉  胡庚东  邴旭文  闵宽洪  徐跑  
为了对色林错裸鲤(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的肌肉营养价值做出综合评判,对该种鱼的营养需要量的制定和计算提供依据,利用常规肌肉营养测试方法测定分析色林错裸鲤的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色林错裸鲤肌肉(鲜样)中粗蛋白质量分数19.87%,粗脂肪质量分数7.71%,水分质量分数70.35%,灰分质量分数1.65%,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0.09%。肌肉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为44.46%,其中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不包括色氨酸)总量是13.24%,占氨基酸总量的29.80%;4种鲜味氨基酸总质量分数为15.09%。肌肉中含有20种脂肪酸,其中EPA与DHA质量分数分别为11.3...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景升  李文华  任青山  刘某承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随着环境污染和资源危机的加剧,具有可持续意义的森林生态服务价值受到人类的重视。论文采用产量-价格法、直接市场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等主要研究方法,核算了西藏森林生态系统价值,结果表明: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碳库、木材和生物多样性存量价值为44543.5×10~8元,其中生态价值是直接经济价值的2.24倍;在流量中,年流量价值1738.3×10~8元,其中年生态价值为1565.9×10~8元,是直接经济价值172.4×10~8元的9倍,社会价值只有9.5×10~8元。论文旨在强调森林的生态功能,为西藏的生态补偿、绿色GDP核算奠定良好...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徐肖莹  张玮  王宝强  王丽卿  
对西藏色林错2015年7月附着硅藻样品进行了观察和鉴定,发现了短纹藻属的3个物种,其中圆胞短纹藻(Brachysira aponina Kützing)为中国新纪录种,其他两个物种分别为小头短纹藻B.microcephala(grunow)compère和透明短纹藻B.vitrea(grunow)ross。通过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本报道对圆胞短纹藻的形态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对小头短纹藻的2种表型和透明短纹藻的超微形态特征进行了重新描述。圆胞短纹藻的主要特征是末端窄圆形,中央区小或为圆形,壳缝直,壳缝两侧有明显的硅质纵肋。壳缝简单,远缝端具有"m"形结构。小头短纹藻表型1主要特征为末端近头状,中...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白芸  
关键词: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孙慧伶  
湛蓝的天穹,洁白的云朵。啊,西藏的蓝天白云可能是天底下最美的景色了,让人震撼,让人心颤,让人有一种透不过气来的感觉。一句话,美极了。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陈跃进  
关键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敏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phase result of Tibet natural forest resource protection projects on the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It is analyzed that the projects were short of investment,the forests were protected difficultly,it is difficult for the forestry enterprises to manage,replying energy resour...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江平  项文化  
采用样地调查及标准样木收获法,研究西藏色季拉山原始冷杉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死亡木、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冷杉林生态系统总的生物量为424.52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最高,为300.02t.hm-2,占总生物量的70.67%,其次是死亡木111.53t.hm-2,占总生物量的26.27%,灌木层与草本层生物量较低,分别为2.59和0.18t.hm-2,所占比例分别为0.61%和0.04%。乔木层中,树干、皮、枝、叶与根的生物量分别为194.59、33.96、20.22、12.39与38.48t.hm-2。随着树木生长,树干生物量所占比例增大,而枝、叶比例减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方江平  巴青翁姆  
论文对西藏南伊沟原始林芝云杉林凋落物养分归还规律进行了观测和研究。结果表明:原始林芝云杉林年凋落物量为3.40 t·hm-2,凋落物中除Ca元素之外,其它元素含量均低于活体物中含量。5种元素的年归还总量为82.14 kg·hm-2,其中Ca在凋落物归还总量中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N和K元素。凋落物层厚度达5.0 cm,现存量约为40.65 t·hm-2,凋落物层的年平均分解率为0.08 t·hm-2,5种元素的总储量为937.65 kg·hm-2,其中已分解层储量占57.28%。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方江平  
采用样地调查及标准样木收获法,研究西藏米林南伊沟成熟林芝云杉(Picea likiangensis var.linzhiensis)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死亡木、凋落物层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林芝云杉林生态系统总的生物量为367.49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最高276.64 t·hm-2,占总生物量的75.28%,其次是凋落层的生物量40.65 t·hm-2,占总生物量的11.06%。在乔木层中,干材生物量201.23 t·hm-2(69.32%),皮25.53 t·hm-2(8.79%),枝17.80 t·hm-2(6.13%),叶3.33 t·hm-2(1.1...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罗大庆  王军辉  任毅华  朱登强  
通过野外观察和样地调查,分析和比较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的结实状况、球果和种子的基本性状在不同海拔间及其与冷杉属其他树种的差异。结果表明:急尖长苞冷杉的结实属于有明显间隔周期的类型,天然林通常3年为1个结实丰年轮回期。不同海拔间结实母树的比例和数量差异较大,结实母树比例在25%~80%之间,平均为45%;结实母树数量128~483株·hm-2,平均为230株·hm-2;单株结实球果数量24~366个,平均为157个。林分及树冠空间结实特点为:林冠层树木结实,下层和林内母树不结实;单株树冠上层结实,下层不结实;树冠南面结实较多。与冷杉属其他树种相比,急尖长苞冷杉的球果长度略短,宽度居中;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辛学兵  翟明普  
对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养分的总存留量为35 41kg·hm-2·a-1,总归还量为54 89kg·hm-2·a-1,年吸收总量为90 3kg·hm-2·a-1。冷杉林分具有养分低循环利用特征。大气降水主要补充N、Ca、Fe等元素,而凋落物主要补充P、K、Fe等元素,其中Fe元素是净增加的。冷杉林生态系统养分年输入量均大于年输出量,说明该森林生态系统处于良好的养分积累阶段。林地土壤(不包括凋落物层)的养分年输出量(除N、Fe、Mg元素外)稍大于年获得量,土壤年净亏损不大,但K的亏损较严重。冷杉林分的养分利用效率以及土壤养分利用指数均表明,林分对N的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曾伟生  
利用西藏自治区2006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的天然云杉林实测样地资料,通过构建非线性联合估计模型系统,研究建立了天然云杉林总消耗率、枯损率、采伐率三者一致兼容的估测模型,为西藏天然云杉林的消耗量估测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类似模型的研建提供了经验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