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4)
2023(1862)
2022(1563)
2021(1589)
2020(1192)
2019(2575)
2018(2469)
2017(4856)
2016(2850)
2015(2997)
2014(2948)
2013(2778)
2012(2819)
2011(2508)
2010(2464)
2009(2256)
2008(2378)
2007(1957)
2006(1736)
2005(1616)
作者
(6763)
(5652)
(5493)
(5339)
(3587)
(2727)
(2611)
(2132)
(2061)
(1985)
(1925)
(1871)
(1781)
(1725)
(1710)
(1661)
(1649)
(1622)
(1608)
(1503)
(1395)
(1339)
(1318)
(1312)
(1299)
(1236)
(1214)
(1211)
(1180)
(1103)
学科
(8340)
经济(8319)
管理(7372)
(6318)
(5553)
企业(5553)
(3109)
(2970)
(2967)
方法(2846)
(2636)
业经(2409)
(2231)
金融(2230)
数学(2201)
数学方法(2173)
体制(2167)
中国(2152)
工作(2095)
世界(1979)
环境(1832)
(1821)
财务(1818)
(1814)
财务管理(1813)
银行(1809)
(1795)
企业财务(1771)
(1762)
农业(1686)
机构
大学(37153)
学院(35973)
(14249)
研究(14092)
经济(13927)
管理(12921)
中国(11155)
理学(10920)
理学院(10788)
管理学(10679)
管理学院(10601)
(7964)
(7752)
科学(6951)
(6770)
中心(6298)
财经(6056)
研究所(6013)
(5571)
师范(5553)
(5548)
(5237)
(5077)
北京(5059)
(4925)
师范大学(4665)
财经大学(4575)
经济学(4410)
(4117)
研究院(4092)
基金
项目(22524)
研究(18427)
科学(17718)
基金(16189)
(14008)
国家(13883)
社会(11959)
科学基金(11368)
社会科(11225)
社会科学(11220)
教育(8724)
基金项目(8098)
(7825)
编号(7785)
成果(7608)
(7193)
资助(6265)
自然(6110)
自然科(5931)
自然科学(5930)
自然科学基金(5833)
(5645)
课题(5501)
重点(5330)
(5318)
(5209)
国家社会(5091)
教育部(5017)
项目编号(5000)
(4704)
期刊
(16586)
经济(16586)
研究(11903)
中国(7722)
(6048)
教育(5942)
(5755)
(5039)
金融(5039)
管理(4925)
学报(4823)
科学(4740)
农业(4173)
大学(4126)
学学(3742)
世界(3276)
国际(2866)
财经(2845)
(2586)
经济研究(2487)
(2448)
(2393)
(2118)
论坛(2118)
问题(2103)
(2101)
技术(2096)
社会(2066)
业经(2059)
图书(1897)
共检索到576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峰  吴婷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历了多年的通胀稳定期后于2022年先后迎来通胀高峰。本文以欧美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探讨了本轮通胀的形成,以及通胀治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影响通胀的因素包括全球供应链冲击、量化宽松及财政刺激政策、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央行的缓慢反应。两个关键因素影响到通胀治理的效果,劳动力市场的贝弗里奇曲线和日益增加的财政约束。贝弗里奇曲线的外移增加了治理通胀的失业成本,日益增加的财政约束制约了治理通胀的效果。由于供应链压力缓解及需求缓慢恢复等原因,我国出现大幅通胀的概率不大;为及时捕捉通胀预期变化,央行应该对更微观的数据进行监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柏禹含  丁木桥  吴怡平  苏畅  
本轮货币政策的应对特征更多取决于当下通胀和经济的实际状况。文章指出美联储如果想要更低的通胀,就必然会对经济衰退有更高的容忍度。而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在通胀还未到达目标值的情况下,将货币政策重心转向。欧洲加息较晚,在严重的滞胀格局下,欧央行在加息节奏上,或以更快的速度来达到目标利率,此后再进行观察,依据经济下滑的状态来确定停止加息的时间。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旭霞  秦宇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合成生物学变得更便宜、更容易使用和更容易获得,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治理体系以防控其潜在的伦理道德、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促进技术健康发展。通过观照欧美国家风险治理模式,建议预防风险与促进创新并重、伦理治理与法律规制“双管齐下”,以期为我国合成生物学监管提供有益经验、减少风险和控制利益冲突,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创新,规范合成生物学研究和生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旭霞  秦宇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合成生物学变得更便宜、更容易使用和更容易获得,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治理体系以防控其潜在的伦理道德、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促进技术健康发展。通过观照欧美国家风险治理模式,建议预防风险与促进创新并重、伦理治理与法律规制“双管齐下”,以期为我国合成生物学监管提供有益经验、减少风险和控制利益冲突,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创新,规范合成生物学研究和生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旭霞  秦宇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合成生物学变得更便宜、更容易使用和更容易获得,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治理体系以防控其潜在的伦理道德、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促进技术健康发展。通过观照欧美国家风险治理模式,建议预防风险与促进创新并重、伦理治理与法律规制“双管齐下”,以期为我国合成生物学监管提供有益经验、减少风险和控制利益冲突,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创新,规范合成生物学研究和生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旭霞  秦宇  
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基础生命科学研究、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合成生物学变得更便宜、更容易使用和更容易获得,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治理体系以防控其潜在的伦理道德、生物安全和生物安保风险,促进技术健康发展。通过观照欧美国家风险治理模式,建议预防风险与促进创新并重、伦理治理与法律规制“双管齐下”,以期为我国合成生物学监管提供有益经验、减少风险和控制利益冲突,促进我国合成生物学创新,规范合成生物学研究和生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海刚  
作为世界农业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欧美的土地资本化运动不容忽视,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美农村土地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并引导农村人口由乡村向城市转移,最终推动欧美城市化进程。分析欧美土地资本化进程,可对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形成重要启示。欧美土地资本化发展历程自17世纪初工业革命起,欧洲大陆开始了土地资本化的进程,以英国"圈地运动"特征最为鲜明。此外,独立革命后,美国废除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将土地归为国家所有,而后在《占地法》和《宅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庆媛  信桂新  江娟丽  陈展图  
研究目的:归纳和分析欧美规模农业经济体和东亚小规模农业经济体轮作休耕的制度实践,为中国大陆地区建立和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分析比较法。研究结果:欧美国家和东亚地区均基于私有产权的体系框架,但实行轮作休耕的背景条件有所差异,制度目标也各有所侧重;轮作休耕政策较有弹性,其组织实施及管理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欧美国家主要依据土地生产率、租金、农业补贴等市场要素制定补偿标准,东亚地区则主要依据耕地等级和后继具体用途等资源要素制定补偿标准;欧美国家多有后期监管,东亚地区相对缺乏。研究结论:(1)中国大陆地区应基于粮食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合理确定轮作休耕的规模与布局;(2)结合区域农业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特点,设计差异化的区域休耕模式;(3)轮作休耕制度应与农地基本制度和改革要求相适应,充分尊重农户的主体地位;(4)立足平衡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导致的收益损失等建立和完善补偿标准;(5)建立健全轮作休耕监管监测评价体系,保障轮作休耕制度有效实施。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庆媛  信桂新  江娟丽  陈展图  
研究目的:归纳和分析欧美规模农业经济体和东亚小规模农业经济体轮作休耕的制度实践,为中国大陆地区建立和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分析比较法。研究结果:欧美国家和东亚地区均基于私有产权的体系框架,但实行轮作休耕的背景条件有所差异,制度目标也各有所侧重;轮作休耕政策较有弹性,其组织实施及管理与农业生产方式相适应;欧美国家主要依据土地生产率、租金、农业补贴等市场要素制定补偿标准,东亚地区则主要依据耕地等级和后继具体用途等资源要素制定补偿标准;欧美国家多有后期监管,东亚地区相对缺乏。研究结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胡继晔  
目前全球已经有113个经济体进行了存款保险立法,中国是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尚未进行存款保险立法的国家。通过对中国过去20年间商业银行倒闭的案例分析,发现中国长期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是一个成本很高的制度。为以利率市场化为核心的金融体制改革提供制度性保障,必须借鉴欧盟、美国存款保险立法的经验,重点解决存款保险范围、保险限额、保险费率等问题,以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步伐。我国存款保险立法的核心是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最终以显性保险的形式保障存款人的利益,促进金融稳定发展和经济健康增长。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许共城  
智库在现代社会影响巨大,而中国正处于智库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借鉴西方智库的发展经验。文章梳理了以英、法、德三国为代表的欧洲智库及美国智库的发展概况,比较分析了欧美智库的特点,并从中得出启示,即要大力推进民间智库建设,理顺智库与政府的正确关系;要加强智库专业化建设,完善管理体制;要努力构建智库市场化运作体制,应对市场变化;要创造智库好产品,积极宣传推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明亮  
风险投资从80年代初进入我国,开始了初步的实践与探索,20年来,由于法律保障欠缺、政策扶持不落实、资本形成机制不完善、退出通道不畅、风险投资人才匮乏、行业管理与自律机制不健全,总体上发展比较缓慢,对高科技产业的促进作用也极其有限,尚处于培育和发展的初期。当前,我国的风险投资业时值复苏期,如何把握发展契机,积极借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叶兰  
"数字素养"术语由Paul Gilster于1997年正式提出,并于2009年走进图书馆视野。数字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同一性体现在强调信息评价及批判性思考,而异质性主要体现在所强调的素养和技能不同。未来,两者将继续相互融合与借鉴。欧美政府机构、图书馆协会组织、图书馆自上而下地、以合作的方式开展数字素养教育,但是高校图书馆开展的数字素养教育还未形成独立的教育模式,有待构建基于数字素养的资源与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建忠  孙诚  
经费投入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保障,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投入总量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8%,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支出比普通高中教育高8.8%。公立职业院校坚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拨款比例占70%-80%,财政拨款方式最为普遍的是拨款公式和竞争性研究拨款,拨款公式主要依据输入标准和表现标准。注重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学费和社会资金投入占到30%-20%,欧洲国家教育公益性和福利化程度高于美国。基于国际经验,我国职业教育应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制定生均经费标准与表现标准相结合的财政拨款公式,发展民办职业教育。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钱小平  尹昌斌  方琳娜  
农业政策中与环境相关的支付政策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将WTO绿箱政策、农业直接支付政策与农业环境支持政策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可以加深消费者对相关政策的理解与支持,同时从产业链的上游解决食品安全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欧盟的GreeninG政策和日本实施的农业直接支付政策均以农户遵守农药化肥及农业废弃物处理的相关规范为前提,通过合理使用肥料及各种防治措施从不同程度上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的多功能性及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目的,并由此获取政府的支持。文章通过对发达国家,特别是与中国农业形态类似的日本农业环境政策取向的分析及与欧美相关政策比较分析,认为中国首先应该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