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2)
2023(9744)
2022(8108)
2021(7262)
2020(6188)
2019(13725)
2018(13297)
2017(26125)
2016(13984)
2015(15588)
2014(15637)
2013(15593)
2012(15023)
2011(13899)
2010(14302)
2009(13618)
2008(13289)
2007(12157)
2006(11232)
2005(10520)
作者
(42077)
(35119)
(35058)
(33524)
(22831)
(16710)
(15988)
(13638)
(13581)
(12807)
(12296)
(11604)
(11575)
(11482)
(11340)
(11116)
(10668)
(10426)
(10313)
(9822)
(8848)
(8829)
(8632)
(8344)
(8247)
(7927)
(7769)
(7497)
(7141)
(6890)
学科
(78297)
经济(78224)
管理(40109)
(37833)
(29303)
企业(29303)
方法(26455)
数学(23823)
数学方法(23592)
中国(19632)
地方(18638)
(16098)
(15439)
(14420)
业经(14004)
(13883)
(13386)
银行(13363)
(13065)
贸易(13056)
地方经济(12847)
(12845)
(12790)
金融(12789)
(12682)
(11910)
(10998)
保险(10907)
农业(9974)
(9429)
机构
大学(208358)
学院(208099)
(100918)
经济(98933)
研究(78775)
管理(75869)
中国(65921)
理学(62940)
理学院(62259)
管理学(61274)
管理学院(60890)
(49011)
科学(43915)
(43755)
(40709)
财经(37447)
研究所(36188)
中心(35558)
(33998)
(33253)
(33158)
经济学(32897)
经济学院(29254)
北京(28590)
(28155)
财经大学(27773)
业大(26736)
农业(25954)
(25821)
(24555)
基金
项目(125609)
科学(98759)
基金(92507)
研究(91221)
(80747)
国家(80080)
科学基金(67727)
社会(60015)
社会科(56901)
社会科学(56886)
(47053)
基金项目(46266)
自然(42748)
自然科(41750)
自然科学(41734)
自然科学基金(41036)
教育(40682)
资助(40589)
(40261)
编号(35047)
成果(29909)
重点(28589)
(28356)
(28127)
课题(25646)
国家社会(25274)
(25147)
教育部(24539)
(24139)
科研(23894)
期刊
(121092)
经济(121092)
研究(74607)
中国(43566)
(36634)
(33474)
金融(33474)
管理(31345)
(30167)
学报(29643)
科学(28011)
大学(23066)
学学(22101)
经济研究(20952)
财经(19957)
农业(19859)
技术(17434)
(17202)
教育(16799)
业经(15802)
问题(14804)
(14186)
国际(13565)
世界(11873)
技术经济(11825)
统计(11392)
(10356)
理论(10338)
(9864)
现代(9573)
共检索到344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柏禹含  丁木桥  吴怡平  苏畅  
本轮货币政策的应对特征更多取决于当下通胀和经济的实际状况。文章指出美联储如果想要更低的通胀,就必然会对经济衰退有更高的容忍度。而经济衰退的严重程度,可能会促使美联储在通胀还未到达目标值的情况下,将货币政策重心转向。欧洲加息较晚,在严重的滞胀格局下,欧央行在加息节奏上,或以更快的速度来达到目标利率,此后再进行观察,依据经济下滑的状态来确定停止加息的时间。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李峰  吴婷  
全球主要经济体在经历了多年的通胀稳定期后于2022年先后迎来通胀高峰。本文以欧美经济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探讨了本轮通胀的形成,以及通胀治理时应注意的问题。影响通胀的因素包括全球供应链冲击、量化宽松及财政刺激政策、扭曲的劳动力市场以及央行的缓慢反应。两个关键因素影响到通胀治理的效果,劳动力市场的贝弗里奇曲线和日益增加的财政约束。贝弗里奇曲线的外移增加了治理通胀的失业成本,日益增加的财政约束制约了治理通胀的效果。由于供应链压力缓解及需求缓慢恢复等原因,我国出现大幅通胀的概率不大;为及时捕捉通胀预期变化,央行应该对更微观的数据进行监测。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伍戈  
当前各界普遍将国内通货膨胀的成因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相联系,"输入型通胀"也日益成为各界关注和讨论的热点。本文在分析输入型通胀的内涵及其传导机理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输入型通胀能否解释各国通胀差异的问题,并比较了各国货币政策如何应对输入型通胀以及汇率政策在其中的作用,最后得出一些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祥  涂文明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影响和推进,欧美等国家在与中国、拉美等多个国家之间进行贸易往来的时候频繁进行货币互换政策协议的签订,期望通过这种形式实现资金的短期流动,从而拉动本国企业的出口效益提升,以及降低金融危机对于本国经济产业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货币互换政策解决了短期的资金流动问题,助益我国企业的出口发展,实现了人民币地位与价值的提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平  
本文实证分析了欧元区统一货币政策的总体适应性和部分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的真实汇率自动调整机制,并利用已有的文献成果,总结探讨了这些成员国的高通胀成因。研究结果表明,统一货币政策操作有其坚实的经济基础,进而呈现出总体的适应性,但是,统一货币政策与部分高通胀的非核心成员国的需要之间,也存在局部矛盾。进一步的研究显示,这些高通胀成员国存在着自动逆向调节其物价乃至产出水平的地区调整机制———真实汇率机制;Balassa—Samuelson效应在部分高通胀国家的通胀形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洛丽塔·梅斯特  王宇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洛丽塔·梅斯特  王宇  
量化的通胀目标有助于增加货币政策透明度,形成通胀预期锚。通过货币政策操作来实现物价稳定目标,需要科学地测算通货膨胀率并进行通胀预测。货币政策需要前瞻性,然而基于市场数据的通胀补偿等指标无法准确评估长期通胀预期,需要通过对多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评估和修正,并通过多种途径完善对通胀趋势和通胀预期的理解。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余力  李沂  肖继五  
随着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转移和扩散,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下滑,已远低于潜在增长率;而由宽松货币政策所导致的广义货币供应量在不断增加,通货膨胀压力正逐步显现。在外需短期无法恢复、内需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滞胀的风险在逐步加大。VEC模型结果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共同决定我国通货膨胀率。当经济景气程度上升、货币流通速度加快时,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会引发通货膨胀。因此,现阶段应在有效监控经济景气程度和货币流通速度的基础上,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微调,以便提高政策搭配效果,有效化解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函葳  
近年来,我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日益突出,人民银行所采用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提高利率(与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效果相同),会使我国的反通胀问题陷入利率提高、外汇占款增加、通胀提高,这三者互相推助的具有恶性循环性质的"棘轮效应"怪圈。选取2000年以来我国的相关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进行计量检验,也验证了三者的这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为了跳出该怪圈,应避免因误读蒙代尔的"不相容三位一体"理论,简单地得出应实行完全自由的浮动汇率制的结论,因为该理论并不适用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应该从我国的经济实际出发,另辟蹊径,走出"棘轮效应"的困境。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匡可可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研究影响通胀稳定性的因素及其特征对于一国经济是否能够实现稳定的低水平通胀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面板VAR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新兴经济体通胀稳定性的影响特征,并从货币竞争角度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货币政策溢出效应对新兴经济体通胀的影响最为稳定且显著,欧元区和日本货币政策溢出效应的影响则不稳定,重要性相对较低。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玉婵  钱利珍  
本文从货币政策影响银行风险承担的作用机理入手,总结了风险定价模型效应、逐利锦标赛效应、思维定势效应和中央银行沟通反馈效应等四条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渠道,并以2004~2010年中国16家上市银行的数据为样本,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中国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呈负相关关系,即宽松的货币政策鼓励了银行的风险承担;随着存款利率水平和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银行的风险承担提高;同时中国银行的风险承担与GDP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即具有显著顺周期特征。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何流闻  彭静静  
本文通过利用我国24家商业银行2004-2012年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问题。实证结果表明:(1)我国的货币政策存在风险承担渠道即我国货币政策影响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2)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也依赖于银行资本充足率、自身特征以及整体的宏观经济环境。基于实证结果,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敏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力军  朱洪  
文章用两种方法测度了我国通胀预期:(1)未来物价预期指数衡量通胀预期;(2)ARMA模型对通胀的预测值。并计量分析了影响通胀预期的因素,结果显示:CPI上升、正产出缺口增加和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加,是形成通胀预期的主要因素。利率、人民币汇率和食品价格对通胀预期的形成作用不显著和影响较小。因此,存款准备金率动态微调,是目前管理好通胀预期的最好选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华平  贺根庆  
该文通过对Kydland-Prescott方程的改进,结合我国实际,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货币政策博弈模型,对不同信息结构下,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就货币政策的优化分析了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研究发现:稳定的通胀预期可以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降低货币政策的实施成本;中央银行采用机会主义获得的短期效用不能持久,反而导致通胀预期的不稳定,对经济的危害更大。最后,该文对货币政策的优化操作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