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29)
2023(12480)
2022(11113)
2021(10795)
2020(9041)
2019(20873)
2018(20753)
2017(40966)
2016(22487)
2015(25412)
2014(25478)
2013(24935)
2012(23305)
2011(20868)
2010(21111)
2009(19459)
2008(19458)
2007(17212)
2006(15489)
2005(13927)
作者
(64667)
(53279)
(52902)
(50732)
(34495)
(25664)
(24192)
(20859)
(20333)
(19547)
(18414)
(17829)
(16939)
(16935)
(16779)
(16380)
(16070)
(15976)
(15393)
(15286)
(13239)
(13181)
(12933)
(12288)
(11989)
(11915)
(11870)
(11824)
(10805)
(10510)
学科
(84770)
经济(84653)
管理(68903)
(65577)
(56265)
企业(56265)
方法(39317)
数学(33746)
数学方法(33196)
(26660)
(23629)
中国(22354)
(19434)
业经(18866)
(18745)
(18032)
财务(17956)
财务管理(17918)
企业财务(17097)
地方(16843)
(16123)
贸易(16117)
(15665)
(15533)
银行(15497)
农业(15278)
理论(15242)
(14577)
(14560)
(13884)
机构
大学(317352)
学院(316208)
管理(126963)
(122934)
经济(119935)
理学(108792)
理学院(107630)
管理学(105705)
管理学院(105144)
研究(104919)
中国(81915)
(68276)
科学(64626)
(61453)
(53528)
(48846)
中心(48133)
研究所(47872)
财经(47833)
(47276)
业大(45168)
北京(44043)
(43338)
(41921)
师范(41588)
(38909)
农业(37981)
(37915)
财经大学(35419)
经济学(35089)
基金
项目(207376)
科学(162479)
研究(153949)
基金(149572)
(128887)
国家(127753)
科学基金(109945)
社会(94194)
社会科(89132)
社会科学(89108)
(80187)
基金项目(79071)
自然(72510)
教育(71097)
自然科(70797)
自然科学(70782)
自然科学基金(69503)
(67755)
编号(64446)
资助(63166)
成果(53897)
(45961)
重点(45604)
课题(43984)
(43003)
(42369)
项目编号(40242)
教育部(39549)
创新(39382)
科研(39330)
期刊
(139559)
经济(139559)
研究(98180)
中国(60334)
(48462)
学报(48034)
管理(47589)
(44827)
科学(44134)
教育(37681)
大学(36604)
(34584)
金融(34584)
学学(34133)
农业(30741)
技术(27008)
财经(23458)
业经(22470)
经济研究(21040)
(19836)
图书(18167)
问题(17974)
理论(17262)
实践(15836)
(15836)
技术经济(15163)
(14980)
现代(14636)
科技(14440)
(14277)
共检索到4781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朱晓林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之际,为切实降低实体经济的杠杆率,债转股又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本轮债转股要求遵循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即债转股的对象企业市场化选择、价格市场化定价、资金市场化筹集、股权市场化退出。在债转股业务开展过程中,实施机构面临着企业选择风险、道德风险、经营风险、退出风险、资金募集及流动性风险等,需要实施机构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切实夯实风险防控基础。本文分析了本次债转股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制定相关配套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加强金融中介建设和完善股权退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志刚  
在市场与政策的双向推动下,本轮大规模债转股已经扬帆起航。本文比较了本轮债转股与上一轮的差别,认为上一轮的债转股主要是报表重组,而此次债转股面临的情况更为严峻,其成功的关键是企业价值重构。在此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在进一步的推进过程中应该注意解决好政策预期的影响以及银行选择的标的问题。在以"三去一降一补"为主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第二次大规模债转股重出江湖,成为国有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郭丽芳  王亮  
为了防范债转股实施中的风险,本文通过分析债转股运作中的道德风险,效益问题,内部人控制问题,债转股的法律风险和资产管理公司的退出等几个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债转股工作的宣传,慎重选择实施对象,加快债转股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和完善资本市场等若干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凝  祁晓颖  
债转股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方式,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债转股实施机构对企业的股权,是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和潜在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根据债转股主导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性债转股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行的,由财政出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实施机构,由政
关键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小兰  
债转股是国家为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而提出的一项重大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现行体制、机制、观念乃至法律发生矛盾和碰撞。因此 ,正确认识债转股 ,处理好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复杂问题 ,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吴凝  祁晓颖  
债转股是一种债务重组的方式,将银行对企业的债权转化为债转股实施机构对企业的股权,是处置银行不良资产和潜在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根据债转股主导对象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政策性债转股和市场化债转股。政策性债转股是在政府主导下推行的,由财政出资设立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债转股实施机构,由政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邓舒仁  
当前债转股已作为去杠杆的重要手段来进行谋划推进,本文从本轮债转股背景和目的出发,总结债转股的国际经验和我国的历史经验及教训,分析提出当前我国债转股面临的制度模式尚不确定、转股规模难以拓展、负面作用难以消除、道德风险难以防范、退出机制仍不完善等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加快债转股顶层设计、谨慎选择债转股企业、合理设计债转股模式、探索债转优先股方式和完善股权退出机制等政策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文华  周凯  
相比上一轮债转股,本轮债转股呈现出市场化的特点,通过梳理债转股的主要模式和当前推进中面临的"三力"不足问题,提出完善国企负债约束和绩效考评体系、理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考核机制、建立资金、退出通道、财税优惠等方面的配套等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贺云龙  
作为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对国有经济进行战略性重组的一项重要政策,债转股有利于降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风险和改善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该政策从出台到具体运作,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政策法律问题。本文分析了债转股企业选择和运作方面存在的政策法律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玉明  
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已近四年。本文在跟踪调查的基础上 ,总结国有企业实施“债转股”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尽管“债转股”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一定的政策效果。但是 ,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与国有商业银行之间的债务问题。应该从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长远发展观点 ,制定与“债转股”政策相配套的各项改革制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吴宝宏  王欣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健  
债转股是一项政策性极强的工作 ,但也应注意各种法律问题。在目前的债转股实践中留有许多法律隐患。为此 ,从合同法、金融法及公司法三个角度详细分析了业已存在的法律风险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荣炜  
本文结合煤炭行业债转股企业实际情况,对企业政策性债转股后的法人治理结构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在国有独资企业实施债转股的过程中,新公司成立缓慢,非股非债现象普遍。成立起来的新公司也有名无实,资产管理公司股权管理困难。对于新成立的股份企业,股东目标存有差异,最终影响了改革步伐。要解决这些问题,其关键在于地方政府要兑现承诺,营造多方共赢的局面。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孙丽  孙玉兰  
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债转股由政府主导,在降低企业负债率、改善银行资产质量、推动企业和银行改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政策不完善、股权退出渠道不通畅、风险集中于政府等不足之处。2016年债转股重启,这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快"去杠杆"进程,解决企业财务负担过重、银行不良资产上升等问题。重启债转股,需要加强债转股政策与现有法律的衔接、筛选合适的目标企业、防范道德风险以及债转股对银行的不良影响。为有序推进新一轮债转股,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导向,完善法律法规和配套机制建设,对不同类型的高负债企业区别情况、分别施策,拓宽债转股的退出渠道,充分发挥资产管理公司在债转股中的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