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6)
2023(3052)
2022(2599)
2021(2417)
2020(2004)
2019(4581)
2018(4439)
2017(7556)
2016(4778)
2015(5546)
2014(5370)
2013(4944)
2012(4465)
2011(4028)
2010(4144)
2009(3430)
2008(3323)
2007(2940)
2006(2586)
2005(2228)
作者
(13740)
(11516)
(11453)
(10946)
(7243)
(5535)
(5173)
(4441)
(4328)
(4211)
(3946)
(3875)
(3791)
(3780)
(3604)
(3573)
(3523)
(3432)
(3364)
(3232)
(3001)
(2967)
(2888)
(2681)
(2618)
(2561)
(2548)
(2483)
(2441)
(2370)
学科
(13488)
经济(13482)
(9220)
管理(9156)
方法(6849)
(6253)
企业(6253)
数学(6235)
数学方法(6164)
教学(5745)
(5568)
理论(5443)
教育(5284)
中国(5007)
学法(4030)
教学法(4030)
农业(3827)
学理(3530)
学理论(3530)
(3282)
业经(3211)
研究(2902)
技术(2562)
地方(2541)
(2367)
环境(2336)
(2323)
贸易(2321)
(2240)
(2229)
机构
学院(61842)
大学(60594)
研究(22100)
(20596)
管理(20176)
经济(20060)
理学(17632)
理学院(17374)
管理学(16892)
管理学院(16784)
(15540)
科学(14855)
中国(13818)
(12972)
业大(12468)
农业(12341)
(11632)
研究所(10797)
(10569)
技术(10193)
(10189)
师范(10042)
中心(9606)
教育(8612)
农业大学(8457)
(8383)
(7952)
北京(7935)
(7853)
(7784)
基金
项目(44022)
科学(33564)
研究(32804)
基金(28903)
(26091)
国家(25833)
科学基金(21309)
(19901)
社会(18528)
教育(18293)
社会科(17477)
社会科学(17471)
(16514)
基金项目(15569)
编号(13988)
自然(13861)
自然科(13551)
自然科学(13546)
自然科学基金(13320)
资助(11545)
成果(11394)
课题(11279)
重点(10745)
(9932)
(9684)
(9455)
(9426)
创新(9099)
计划(8658)
规划(8608)
期刊
(21105)
经济(21105)
中国(19159)
教育(18371)
研究(17270)
(13676)
学报(13290)
科学(10369)
大学(9843)
农业(9585)
学学(9027)
技术(7651)
管理(6880)
职业(6260)
(6187)
(5616)
业大(4143)
技术教育(4045)
职业技术(4045)
职业技术教育(4045)
(3731)
农业大学(3578)
(3553)
论坛(3553)
业经(3481)
科技(3385)
高等(3277)
(3273)
金融(3273)
财经(3189)
共检索到929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缪燕燕  
从通识教育的内涵可知,通识教育并不排斥专业教育,两者是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关系,特别是在科技飞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两者并重才得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人才。通识教育的实现依赖于适当的途径,通识课程的效果有限,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应将其渗透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特别是专业教育之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法学知识水平,而且要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5月3日上午,在中国政法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学校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3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法治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慕葏  胡显章  李树勤  
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中存在着重专业知识传授、轻人文教育的倾向,严重阻碍了原创性成果的产生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证明,实现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家和科学家共同的理想和追求,是现代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秦和  
对于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的我国民办高校而言,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该是其向高水平迈进的必然选择。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自1995年建校以来,遵循高等教育和民办教育的办学规律,立足国情、省情、教情和自身实际,坚持走"民、特、新"发展道路,不照抄照搬国际,不简单效仿公立,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要为导向,不断强化内涵建设,积极进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外事人才的探索,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夏怡新  
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一切管理活动必须以调动人的积极性 ,做好人的工作为根本。人本原理强调以人为中心 ,这个人应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具有较高素质的现代人。因此 ,坚持人本原理 ,必须重视对人的素质的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绍芬  
根据素质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地方本科院校要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科学合理设置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较高、适用面较宽、实践应用能力较强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晓燕  袁二凯  马建华  
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总体任务。伴随国家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中职与高职、中职与本科、高职与本科的贯通培养实践取得显著成效,成为中国特色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贯通培养目前存在多校分段衔接难、长学制培养学习动力保持难、模式多样管理难、本科落实形成特色难等问题,建议通过一体化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开放性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性衔接职业教育本科等举措完善贯通培养。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光兴  
江西财经大学在坚持教育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持久有效的工作,他们在弘扬校训、秉承传统的前提下,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人才培养的规律,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新路,形成了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业型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健  刘巨钦  
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设计,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独立学院作为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的机制、新的模式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本科层次的民办高等教育机构,由于创办时间不长,办学模式不够完善,办学经验不够成熟,教育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文庠  吴勉华  
中医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蕴涵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医药院校是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培养中医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使命。因此,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做好中医药文化传承,改革中医药院校教育,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艳红  
文章以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为例,介绍了当前会计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过于死板、会计实训有待改进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确定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目标,完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干洪  徐达奇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价值多元化、经济结构多样化、人才需求多元化的格局基本形成,不同的区域、不同行业对于人才需求不同,高等教育面临着比以往更为复杂、丰富和多样的服务对象,高等学校的质量观也应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今后10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的任务、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提高质量。地方本科院校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才能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人怀  
发挥侨校优势培养高素质人才●刘人怀高等华侨教育事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我国的高等华侨教育事业极为重视。素称“华侨最高学府”的暨南大学,以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地区为办学方针,迄今已走过了92年的办学历程。经过几代暨南人的辛勤耕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邢贵和  
世纪之交,经过政府、社会和高校自身的共同努力,高等教育改革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调动,高校的办学自主权不断扩大,高等教育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显著增强。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的提高,高校中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逐渐显露:办学经费紧张,高等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