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32)
2023(5675)
2022(4554)
2021(4684)
2020(3814)
2019(9179)
2018(9386)
2017(16427)
2016(10305)
2015(12194)
2014(12337)
2013(10890)
2012(9701)
2011(9018)
2010(9499)
2009(7993)
2008(7683)
2007(7060)
2006(6094)
2005(5506)
作者
(24708)
(20332)
(20120)
(19462)
(12903)
(9634)
(9317)
(7948)
(7904)
(7472)
(7102)
(6663)
(6439)
(6389)
(6376)
(6366)
(6151)
(6138)
(6039)
(5712)
(5317)
(5092)
(5003)
(4877)
(4718)
(4649)
(4582)
(4467)
(4113)
(4109)
学科
(28610)
经济(28591)
教育(20782)
管理(20485)
(17358)
方法(16793)
数学(15426)
数学方法(14860)
(14748)
企业(14748)
中国(14393)
理论(12206)
教学(11545)
(7778)
(7359)
学法(6602)
教学法(6602)
技术(5977)
学理(5609)
学理论(5609)
(5523)
业经(5492)
(5390)
研究(4694)
发展(4583)
(4461)
(4422)
农业(4397)
学校(4255)
(4238)
机构
大学(127859)
学院(127377)
管理(42680)
研究(41538)
(37878)
理学(37062)
经济(36666)
理学院(36561)
管理学(35265)
管理学院(35016)
教育(32480)
(28931)
师范(28794)
(28736)
科学(25018)
中国(24008)
师范大学(23404)
技术(22182)
职业(21750)
(20415)
(20125)
北京(19041)
研究所(18434)
中心(18124)
(17589)
(16467)
业大(16125)
职业技术(15113)
(15041)
(14690)
基金
项目(82157)
研究(69161)
科学(65801)
基金(53237)
(44766)
国家(44215)
教育(44072)
社会(38215)
科学基金(37976)
社会科(35894)
社会科学(35883)
(35721)
编号(33240)
(31908)
成果(29277)
课题(27282)
基金项目(26565)
自然(23490)
(23392)
资助(22994)
自然科(22990)
自然科学(22987)
自然科学基金(22518)
重点(20329)
规划(20274)
项目编号(19774)
(19538)
(18115)
教育部(17800)
(17377)
期刊
教育(59986)
研究(44639)
(38082)
经济(38082)
中国(36687)
技术(20910)
职业(17811)
管理(15661)
学报(15092)
科学(14172)
(13556)
大学(13250)
(12747)
技术教育(12025)
职业技术(12025)
职业技术教育(12025)
学学(10503)
农业(9115)
(8458)
论坛(8458)
统计(7728)
(7030)
(6941)
高等(6883)
图书(6717)
业经(6631)
(6617)
金融(6617)
成人(6597)
成人教育(6597)
共检索到192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献群  
实现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岗位职业课程相互衔接,需要建立这两类课程对接的标准范式。本文基于本科职业教育理论、教育功能、课程结构、环境因素等,构建了本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该模式由"专业与职业分析、确定对接岗位、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组织、实施与考核、评价与完善"等6个部分组成,具有就业引领能力强、课程标准清晰、课程功能完备等特征。采用对接课程模式,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课程开发队伍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完善课程评价和保障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姜献群  
实现本科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与岗位职业课程相互衔接,需要建立这两类课程对接的标准范式。本文基于本科职业教育理论、教育功能、课程结构、环境因素等,构建了本科职业教育课程模式。该模式由"专业与职业分析、确定对接岗位、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组织、实施与考核、评价与完善"等6个部分组成,具有就业引领能力强、课程标准清晰、课程功能完备等特征。采用对接课程模式,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课程开发队伍和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完善课程评价和保障机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文平  郭思彤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和基础,职业能力的规律和特点会影响和决定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应在分析职业能力规律基础之上构建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依据能力的领域、能力的水平、能力成长的阶段、工作过程(生产流程)环节四个逻辑点,可以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四种课程结构模式,即:基于职业能力任务分析的学习领域课程结构模式,基于职业能力水平的课程结构模式,基于职业能力成长阶段的课程结构模式,基于工作流程环节所需职业能力的课程结构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汤百智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与课程模式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集群模块综合式"课程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缨  
本文认为,结合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际,分析、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提出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策略,对于我国现阶段深层次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艾霞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零距离"上岗的中高级技能人才。文章就职业教育课程中引入CBE教学模式,以某职业学校为实验对象,在该校分析化学项目进行近十年实践教学,在制定课程标准、设计个性化教学模块、突出专项能力培训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实践展开研究。实践表明,在职业教育中引入CBE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职业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谭晓玉  
纵观当代世界各国职业课程的发展,我们可以从中归纳出以下六种主要的课程模式——单位职类型、职业群集型、生计发展型、阶梯训练型、概念统整型和综合型。现简述如下: 1、单位职类型职教课程模式 系指针对某一类职业就业的需要而设计的职业课程。这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传统职业课程模式。它通常根据工作分析、职业分析或任务分析决定课程内容。其步骤是首先将某一职业或工作划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与建构,应该依据并符合课程目标要求,符合特定课程内容需要,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具有良好的课程效果预期,这样的课程模式有如下几种:情境化课程模式、综合性课程模式、经验性课程模式、实践性课程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健  陈清  
课程结构化是指课程按照育人需要组织整合成了我们希望的某种样态。它是实现育人目标、提升育人质量、优化课程实施的根本举措。课程结构化需要从确定课程内容,明了内容价值,厘定彼此关系,确定相互地位入手。课程结构化需要解构传统的学科本位的"三段式"课程结构,实施边学边做、学做交互,"三境合一、能力递升",焦点与背景转换式课程结构模式创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琼  
国外比较成熟的课程开发模式包括基于职业培训、基于能力本位、基于校企合作和基于促进就业的课程开发模式。自"八五"以来,我国也开始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目前形成了基于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基于综合能力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基于实践导向的课程开发和基于工作任务的模块式课程开发等理论。总体来看,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链深度融入产业链等,是未来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秦虹  
课程是职业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和保障。从世界范围来看,职业教育非常重视课程的革新与研究,以此来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实现职业教育目标。为此,本文主要研究国外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发展趋向,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化移  
课程模式是职业教育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出现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纷繁杂乱,既没有分类的依据,也不是同一层面的问题。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应有自己独特的分类视角,可以从三个视角加以分类:基于课程目标与学生培养视角的分类、基于课程实施途径视角的分类、基于课程设置侧重点视角的分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媛  彭凌  
课程改革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它将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及教育质量。过去十年的改革虽然在广度和影响力方面都是史无前例的,并深刻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及教学方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阐明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的,分析了课程改革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改革的具体步骤和方法。课程改革的成功必将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向更高的水于发展,为社会输送具有更高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志群  
回顾历史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始终围绕着优化理论与实践学习的关系展开,职教课程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课程1.0),二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课程(课程2.0),三是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程3.0)。未来课程发展(课程4.0)需要关注信息化发展要求以及"基于工作学习"(Work-Based Learning)的特点和规律。建议加强课程开发方法、特别是资格研究方法的研究,在实践中关注职业教育国际化项目的实际获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