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0)
2023(13243)
2022(11161)
2021(10748)
2020(8950)
2019(20851)
2018(20717)
2017(37933)
2016(22005)
2015(25320)
2014(25547)
2013(24006)
2012(21976)
2011(19812)
2010(19814)
2009(17605)
2008(17274)
2007(15459)
2006(13020)
2005(11445)
作者
(58453)
(49007)
(49002)
(47012)
(31044)
(23525)
(22597)
(19271)
(18784)
(17596)
(16632)
(16411)
(15652)
(15513)
(15408)
(15316)
(15189)
(14591)
(14279)
(14062)
(12303)
(12232)
(12012)
(11271)
(11252)
(11119)
(11004)
(10931)
(10010)
(9930)
学科
(75620)
经济(75549)
管理(54643)
(51452)
(41239)
企业(41239)
方法(38790)
数学(34837)
数学方法(34320)
中国(25857)
教育(23839)
(22526)
(20228)
理论(17707)
(16871)
业经(16181)
农业(14905)
地方(14611)
(14412)
贸易(14409)
(14012)
教学(13547)
技术(13316)
(13104)
(12889)
财务(12845)
财务管理(12810)
企业财务(12116)
(11353)
环境(10844)
机构
学院(294045)
大学(292941)
(108308)
管理(106899)
经济(105727)
研究(96264)
理学(92853)
理学院(91756)
管理学(89792)
管理学院(89227)
中国(65219)
(62080)
科学(59215)
(49327)
(47956)
(47871)
(47741)
师范(47542)
(45576)
中心(45033)
业大(43709)
研究所(43581)
教育(40764)
财经(39948)
技术(39697)
北京(39117)
师范大学(38176)
农业(37654)
(36304)
(35950)
基金
项目(198683)
科学(156605)
研究(152931)
基金(137973)
(119060)
国家(117887)
科学基金(100736)
社会(91800)
社会科(86708)
社会科学(86684)
(82396)
教育(80910)
基金项目(72612)
(70172)
编号(66706)
自然(64165)
自然科(62670)
自然科学(62652)
自然科学基金(61503)
资助(56545)
成果(55244)
课题(49421)
重点(46593)
(45520)
(43966)
(42398)
(40798)
项目编号(39887)
教育部(39683)
创新(39253)
期刊
(111092)
经济(111092)
研究(87984)
教育(71409)
中国(66172)
学报(44551)
(42551)
(39343)
科学(39048)
管理(36597)
大学(35041)
技术(33913)
学学(31374)
农业(29502)
职业(21652)
(20898)
金融(20898)
业经(19432)
财经(19256)
经济研究(17453)
(16573)
(16150)
问题(14895)
技术教育(14173)
职业技术(14173)
职业技术教育(14173)
(14060)
论坛(14060)
(13891)
图书(13876)
共检索到428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郭丽君  戴蕾  
本科职业教育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章程作为学校内部的基本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25所本科职业院校章程中的人才培养相关文本进行分析,探究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应然状况,发现当前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目标趋同、职教本质认识局限、服务定位和课程设置对接不够紧密、专业设置偏离实际、“双师型”教师能力存在一定的缺位、管理决策困境尚存、监督机制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为了解决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偏差,建议从人才培养特色化、职教特色地区化、专业设置科学化、管理主体多元化出发,探索本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提升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温伯颖  尹虹宇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办学层次。为了解其人才培养现状,以江西省14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访谈和实地调研的方式,对其人才培养类型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成效进行了调研,梳理了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类型定位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不明确、培养过程中职业教育属性不明显、培养效果有待提高五个方面的问题,为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研究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毋磊  周蕾  马银琦  
明确我国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对于推动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以21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通过对其近4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培养目标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但缺乏高端产业适配度,强调人才的专业复合性,却忽略了高层次的内涵;专业设置不断提升适应性,本科性有待彰显,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理实尚未一体化,“三教”改革注重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亟需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注重校企协同育人,但缺乏标准引领,“1+X”证书制度稳步推进,含金量有待提升;校内多级评价主体权责分明,企业行业地位重视程度不足,评价导向有所扭转,但欠缺职业特色。据此,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厘清“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定位,彰显类型特色;坚持“技术导向”的培养过程,打造培育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培养制度,加强育人保障;构建“知识+技能”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成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晋全   王静霞  
人才培养是高质量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逻辑旨归和目标导向。推动职业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点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提质与变革,以人才结构优化促进职业本科教育类型化发展。以32所职业本科院校为例,依托近3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制度和评价四个维度分析发现,32所职业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以“典型工作任务”为逻辑起点、以“产教融合”为实践进路等共性特征。此外,32所职业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凸显及标准方式上存在较大校际差异。据此,职业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心在于明确“人才规格+职业能力”的类型目标定位;推进“标准引领+任务导向”的实践育人过程;建立“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配套培养制度;构建“动态调整+分类发展”的多元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海峰  张进  
为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新建本科院校被引导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转型发展的关键是要全面提升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新建本科院校在大学理念、学科专业设置、教学和评价体系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问题。因此,要在转型定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等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实行错位竞争、特色发展,提高本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蕾  刘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高移成为发展的必然,技术本科应运而生,技术本科的研究也随之兴起。这一领域研究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及研究焦点等方面呈现明显特征,但同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吸引多方参与,壮大研究队伍;丰富研究方法,提升研境价值;深化研究内容,凝练研究重点,并在实践中运用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何炳荣  
在深入调研114家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要素、道德和能力进行分析,并对其成长路径做出理性判断,依托相应成熟的会计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科学的政(政府)、校(中高职院校)、培(培训机构)一体化的培训体系和评价制度,为全面提升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提出建议,对于规范中小企业会计运行,提高会计工作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现代化水平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志群  白滨  何兴国  
本文从专业设置、硬件设施、师资状况、课程与教学、招生与就业等方面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尚存在以下制约因素:未建立起以校企合作为特征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办学条件有限,发展不均衡;专业发展缺乏规划,教学内容不适应行业需求;专业师资数量不足,能力有限,缺乏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晓玲  肖凤翔  
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事实出发,通过内容分析法获得相关数据,集中分析企业自身属性对其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影响,结果显示,企业的行业类型、所有制形式、实际规模、发展阶段影响其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为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应结合企业自身属性在权利赋予、动力激发、增强能力、院校拉动以及机制保障等方面不断完善,进而形成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鄂甜  
瑞士高职教育主要通过两类路径为学习者搭建灵活开放、正规高效的终身学习体系:一类是学习者在高等职业学院学习国家认定的课程;另一类是为社会人员创设的"联邦考试"路径,学习者无论是否参加课程学习只要能够通过两次联邦考试,同样可取得国家认可的正规高职教育学位。高等职业教育基本呈现以下四个特色:追求与学术类高等教育高度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在职业实践经验基础上双元体制培养、资格证书保障各层级教育间无缝衔接、课程与考试标准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瑞士高职教育的培养路径及实践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卢晓中  吴结  
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及其评价是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并引导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合理选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用于全面监测、评价、反映职业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等方面的发展状况,是整个职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核心部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评价指标设计的最终目的旨在深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袁景翔  南旭光  
作为时代特征和国家战略,"互联网+"不仅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也是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新引擎,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了倒逼机制。文章基于对"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规律,即培养理念应开放融合、培养路径应多维联合、培养目标应能力复合、培养方向应专业整合、培养过程应多元混合等的剖析,指出"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创新的具体实现路径,即确立基于共享共建的办学理念、开展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推进基于素质培育的"双创"教育、重构基于工作场景的课程体系、实行基于个性发展的混合学习、实施基于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宏宇  
职业精神作为职业人才的重要内在素养,对规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路径具有重要价值。职业精神有自身的生成逻辑,是个体职业规范的表达需求,同时也是个体对职业经验理解的需求,还是职业共同体身份认同的需要。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精神不可或缺,职业精神是构建"人与职业体系"的文化基础,亦是构建"人与职业"的基本尺度。因此,基于职业精神的逻辑,通过明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以及改革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人才培养路径,进而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海萍  
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体现地方性、高水平、特色化三个基本定位,努力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地方性"要求学校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高水平"要求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培养高层次人才;"特色化"要求学校构建与应用型人才特点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立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适应应用型人才特点而又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克东  王亚南  
人才培养与评价改革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教育特征的重要着力点。"三教改革"则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核心内容,旨在系统解决人才培养与评价"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以"三教改革"为分析框架,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评价的问题症结表现为:教师方面,来源固化、结构惰化、单兵作战、成长缓慢;教材方面,学科中心、形态单一、质量不高、研究薄弱;教法方面,理论导向、教师中心、教技分离、监控缺失。为了能够切实有效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应以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以"三教改革"为核心,构建"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专业发展体系,形成具有职教特色的新形态教材开发机制,打造以能力本位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