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38)
2023(6175)
2022(5068)
2021(4796)
2020(3882)
2019(8585)
2018(8484)
2017(14367)
2016(8762)
2015(10451)
2014(10335)
2013(9095)
2012(8547)
2011(7752)
2010(8029)
2009(6678)
2008(6273)
2007(5632)
2006(4833)
2005(4299)
作者
(21713)
(18177)
(18109)
(17327)
(11668)
(8683)
(8254)
(7066)
(7036)
(6638)
(6281)
(6036)
(5929)
(5865)
(5648)
(5569)
(5554)
(5549)
(5422)
(5219)
(4869)
(4522)
(4448)
(4438)
(4129)
(4110)
(4046)
(4041)
(3729)
(3672)
学科
(23826)
经济(23800)
(21759)
管理(21577)
(17560)
企业(17560)
技术(13156)
中国(12504)
教育(10495)
方法(9763)
理论(9589)
教学(9251)
数学(8014)
(7973)
数学方法(7914)
(6975)
贸易(6974)
(6873)
技术管理(6613)
业经(6009)
学法(5881)
教学法(5881)
(5669)
农业(5624)
(5332)
金融(5332)
学理(4910)
学理论(4910)
研究(4450)
(4278)
机构
大学(111398)
学院(110762)
研究(39852)
(39773)
经济(38731)
管理(36495)
理学(31089)
理学院(30703)
管理学(29993)
管理学院(29779)
中国(25413)
(24058)
科学(22307)
(20142)
师范(20002)
教育(19718)
(19706)
技术(19062)
(18063)
研究所(17868)
职业(17610)
中心(17180)
(17084)
(15819)
北京(15793)
师范大学(15759)
业大(15372)
(15034)
(13821)
财经(13629)
基金
项目(72971)
研究(62154)
科学(57643)
基金(47595)
(40407)
国家(39972)
社会(35446)
教育(35443)
科学基金(33792)
社会科(33512)
社会科学(33502)
(31443)
编号(28140)
(27004)
基金项目(24816)
成果(23380)
课题(22606)
自然(19625)
(19560)
自然科(19207)
自然科学(19202)
资助(18923)
自然科学基金(18819)
重点(17983)
(17352)
(17209)
规划(17034)
(16763)
项目编号(16683)
大学(16340)
期刊
(43305)
经济(43305)
教育(40184)
研究(37273)
中国(33516)
技术(18429)
职业(15539)
学报(15383)
(14859)
管理(13785)
大学(13677)
科学(13527)
(12346)
农业(11408)
学学(11049)
技术教育(10445)
职业技术(10445)
职业技术教育(10445)
(9556)
论坛(9556)
国际(7983)
(7840)
金融(7840)
经济研究(7050)
(6992)
(6983)
科技(6957)
财经(6737)
业经(6661)
图书(6465)
共检索到1781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阙明坤  武婧  李东泽  
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的兴起,是国家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政策支持民办高职升格本科、经济社会发展急需本科技术人才等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国际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的经验对于当前我国职业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技术人才;学科专业遵循需求导向、强化应用;课程体系注重情境、基于过程;培养模式主要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育人理念应该面向人人、服务就业;办学资源强调双师教师、企业环境;发展机制是中专本硕贯通衔接。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未来要处理好学科与专业、职业教育与本科教育、公益属性与民办体制三大关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卿利军  唐涛  
随着教育部开展现代学徒制第三批试点的全面验收,现代学徒制进入全面推广的2.0时代,培养模式改革是其六大工作重点之一。高职畜牧兽医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是伴随行业巨大变化的背景下进行的,虽然体现了现代学徒制的共性特点,但对行业变化及专业特点的个性反映不足。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从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应然角度出发,探索"三能力、四环节、八阶段、五环境"的"3485"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平台。同时,构建了保障该人才培养模式顺利运行的外部保障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涛  肖绍萍  
本文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基于企业实地调研、建筑业等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反馈,研究行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重构以行业背景为依托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一轴两翼"的课程体系,以期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提供参考。一、行业发展现状及对会计人才需求状况分析(一)特定行业发展现状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冠中  谭平  王骏飞  
当前,在“新工科”的建设过程中,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发展情况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质量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实际技术能力为基础,以当前产业所需为导向,创设相应的教学课程与培养计划,以此达到人才培养与产业所需的高度契合,保障“新工科”背景下的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丽琴  
国家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本科教育尚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高职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和推广。结合高质量、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从培养路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产学研合作、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提出高职本科人才培养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李玥琪  刘宇桐  李文乔  
[目的/意义]通过对国外高校图书情报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促进我国高校图情学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转变,以满足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方法/过程]运用网络调查、文献收集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选择iSchools联盟中美国10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对其理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环节、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针对人工智能背景下对图情学科人才的需求,提出对我国图情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建议,以期推动我国图情学科教育的改革。[结果/结论]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注重研究生的数据素养能力、学科融合能力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力的培养是未来图情学科研究生人才培养的趋势。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毋磊  周蕾  马银琦  
明确我国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向度,对于推动高质量的职业本科教育具有重要价值。以21所职业技术大学为例,通过对其近4年《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文本分析发现:培养目标主动服务区域发展,但缺乏高端产业适配度,强调人才的专业复合性,却忽略了高层次的内涵;专业设置不断提升适应性,本科性有待彰显,课程建设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理实尚未一体化,“三教”改革注重内涵式发展,师资队伍亟需加强;现代学徒制建设注重校企协同育人,但缺乏标准引领,“1+X”证书制度稳步推进,含金量有待提升;校内多级评价主体权责分明,企业行业地位重视程度不足,评价导向有所扭转,但欠缺职业特色。据此,职业本科人才培养要厘清“现场工程师”的培养定位,彰显类型特色;坚持“技术导向”的培养过程,打造培育优势;深化“校企协同”的培养制度,加强育人保障;构建“知识+技能”的评价体系,提升育人成效。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于蕾  刘辉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高移成为发展的必然,技术本科应运而生,技术本科的研究也随之兴起。这一领域研究在研究队伍、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路线及研究焦点等方面呈现明显特征,但同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吸引多方参与,壮大研究队伍;丰富研究方法,提升研境价值;深化研究内容,凝练研究重点,并在实践中运用研究成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利民  
在当前职业化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应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详细分析了原因,并从重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健全人格三个方面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做了深入探讨,为培养社会需要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提供了有效途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华  李燕  夏勇  
应用技术大学是高端制造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中国制造2025"给应用技术大学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应用技术大学应当立足于制造业强国的战略需求,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规格、模式与层次,并从培养策略上作出快速有效的调整。具体来说,应用技术大学要革新人才观念,明确培养目标;调整学科布局,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转变培养方式,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建设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建立健全质量评价体系,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解旺  
一是进一步提高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低层次办学只能更加降低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吸引力。国家应该出台优惠和倾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水平和层次,并逐步培育出一批高层次的职业技术大学,甚至是研究型大学。目前国家已经在职业院校中遴选出一批国家级名校,但因学校层次低,影响力非常有限。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泷  周明星  
社会生产形式促变职业人才需求,后信息社会的产业特征对人才结构有了新的要求。通过调研分析部分职业院校毕业生对教学培养和跨学科复合专业教育方式的看法,借鉴德国工程教育的办学思路,提出开设泛化专业色彩的跨学科专业教育形式。顺应社会需求,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以整合课程模块等方式实现跨学科职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向明  陈煜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系统结构的分类分层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改革创新的要求。在梳理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借鉴国外大学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探讨了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了精英人才的培养规格。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庆领  吕耀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要潮流。为了抢占21世纪人才高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率先推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为了提高本国教育水平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加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余闯  施星君  
人才培养定位是现阶段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研究热点,但学术界与实践界均存在不少认知差异。从动力机制视角看,职业本科发展的外驱力源于需求侧经济发展与产业变革引发的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变化,同时职业教育自身及受体具有主动提升适应性和社会认可度的内生动力。从价值取向维度看,职业本科蕴含其独特性、深层化的价值诉求,能够以更为广纳博采的进取态度与更为包容审慎的柔性形态实现一定的多元取向调和。从语义逻辑分析,职业本科更深刻诠释了高层次的内涵以及技术与技能的有机统一。针对当前关于职业本科的主流争议,文章认为:发展职业本科的必要性已不言而喻,主要面向确需长学制培养的产业和岗位人才需求;职业院校应密切关注专业面向的产业发展动向,推动职业本科与职业专科、应用本科差异化、协调性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