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81)
- 2023(4975)
- 2022(4526)
- 2021(4243)
- 2020(3865)
- 2019(9290)
- 2018(9197)
- 2017(18000)
- 2016(10434)
- 2015(12243)
- 2014(12648)
- 2013(12543)
- 2012(11802)
- 2011(10666)
- 2010(10800)
- 2009(9948)
- 2008(10101)
- 2007(9336)
- 2006(7805)
- 2005(6954)
- 学科
- 济(44325)
- 经济(44287)
- 管理(27078)
- 业(26410)
- 方法(23723)
- 数学(21495)
- 数学方法(21341)
- 企(20601)
- 企业(20601)
- 农(12137)
- 财(11177)
- 中国(10544)
- 学(9082)
- 地方(8641)
- 贸(8534)
- 贸易(8534)
- 易(8270)
- 农业(7991)
- 理论(7787)
- 业经(7713)
- 制(7358)
- 务(6983)
- 财务(6970)
- 财务管理(6948)
- 和(6578)
- 企业财务(6550)
- 银(5975)
- 银行(5955)
- 融(5686)
- 金融(5684)
- 机构
- 学院(152971)
- 大学(151989)
- 济(61865)
- 经济(60495)
- 管理(56738)
- 研究(49841)
- 理学(49007)
- 理学院(48421)
- 管理学(47542)
- 管理学院(47240)
- 中国(36522)
- 京(31801)
- 科学(31591)
- 农(29108)
- 财(27846)
- 所(26180)
- 业大(24426)
- 研究所(23937)
- 江(23626)
- 中心(23523)
- 农业(23280)
- 财经(22514)
- 范(20834)
- 师范(20624)
- 经(20322)
- 北京(19841)
- 经济学(19359)
- 州(18596)
- 经济学院(17759)
- 技术(17545)
- 基金
- 项目(99333)
- 科学(76407)
- 研究(73017)
- 基金(69412)
- 家(60271)
- 国家(59754)
- 科学基金(50230)
- 社会(43669)
- 社会科(41256)
- 社会科学(41239)
- 省(40618)
- 基金项目(37391)
- 教育(36295)
- 划(33822)
- 自然(32621)
- 自然科(31831)
- 自然科学(31819)
- 编号(31376)
- 自然科学基金(31250)
- 资助(29107)
- 成果(25550)
- 重点(22975)
- 部(22722)
- 课题(22020)
- 发(21627)
- 创(20400)
- 科研(19530)
- 教育部(19350)
- 大学(19277)
- 创新(19074)
共检索到217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卿石松 曾湘泉
文章利用2008届大学生就业调查数据考察本科毕业生起薪的专业差异,并通过分位数回归,分析专业对教育回报作用在不同收入层次上的差异。OLS回归的结果发现,高等教育回报在专业之间存在差距,工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毕业生具有较高的起薪;与"211"大学毕业生相比,一般大学毕业生教育回报的专业差异程度较大。在此基础上,分位数回归的结果表明,专业对教育回报的影响在中、低收入分位上更为突出。专业选择对毕业生收入和劳动市场人才供需结构都具有重要影响,调整专业模式和完善"转专业"制度有利于缓解专业结构性矛盾和提升毕业生起薪水平。
关键词:
教育回报 起薪 专业 就业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邓峰
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高校扩招后备受关注的两大突出问题。基于北京大学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数据,利用多层线性模型,从个体层面、学校层面和地区层面综合考察毕业生起薪的影响因素之后发现,同个体的人力资本和家庭背景相比,学校类型和学生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是影响毕业生起薪的更加重要的因素。毕业生对各自学校的教育质量评价总体不高,且在不同类型的学校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层次的高校只要将教育质量当作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全面提升教育质量,最终都可以办出具有特色的一流学校,从而有效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岳昌君 陈昭志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以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和路径分析等方法,探讨"211"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211"高校、高校所在地、保留工资、就业地点和就业单位对就业起薪具有显著影响,"21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比其他高校毕业生高8.9%;第二,"211"高校、高校所在地、性别、家庭收入、收入期望和学习成绩对保留工资有显著影响,"211"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比其他高校毕业生高22.9%;第三,"211"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保留工资间接地对就业起薪产生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殷治平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度渗透,在给企业生存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同时,对会计人才的信息化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一直是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薄弱环节。本文根据从多家网站手工收集到的500条2014年4-5月间招聘信息进行能力需求分析发现,会计专业毕业生必须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财务软件(主要是中型财务软件)以及税务软件才能胜任当前阶段用人单位的信息化能力需求,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乐观开朗、独立向上、认真负责、吃苦耐劳的个性特征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关键词:
会计本科毕业生 信息化能力 需求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蔡银莺 张安录
以华中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根据1981-2007届1365名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统计数据,利用就业类型集中度及多样化指数分析该专业改革开放恢复招生30年来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时间变化特征及阶段趋势,为优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探索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及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地资源管理 本科生 就业现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侯会丽 吴克明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特征表现为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和工作稳定性较低,但工资水平较高。从人力资本的角度看,原因在于英语专业人力资本通用性和共有性较强,而专用性和专有性较弱。促进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在于提高人力资本水平,降低人力资本共有性以及支持第二专业人力资本的形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赵婷婷 吴蕾蕾 樊文强
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对就业的影响是一个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毕业生的网上调查,着重分析不同学科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与所从事工作的相关性、所学专业知识技能在工作中的适用程度以及他们对学科专业设置的改进建议等,目的是从学生需要的角度,总结我国大学本科学科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建议,为相关研究和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本科 专业设置 就业 调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仲文 陈佳俊
将会计学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分为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并通过问卷法调查82名会计学本科毕业生,结果发现:会计学毕业生的行为能力明显高于认知能力,毕业生在正直可信、公平公正方面具有很高的评价,学生的求知欲较强,目标方向的控制能力也很好。毕业生的沟通能力也较强,在理解他人,团队精神,机智、谨慎、周到,取得团队、客户信任,帮助他人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毕业生的分析/设计能力较为薄弱,其中,管理能力,系统分析与设计,预测、风险与评估控制等能力需要加强。
关键词:
会计学 本科毕业生 职业胜任能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郝登峰 周琦
对10790名在广州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情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在毕业生的学历、学校、性别、专业、学用结合性、家庭住址、学习成绩、综合素质等因素中,学历对毕业生的起薪影响最大,其后依次是学校、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而性别、学用结合性、专业和家庭住址对起薪影响很小。研究表明,当就业竞争增加时,学校、综合素质和性别对起薪的影响作用增大。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 起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王占国
基于全国17所高校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起薪的影响因素,并着重检验了各因素的影响效应是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人力资本和家庭禀赋等相关变量对其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学校层次、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习和家庭经济条件对起薪的影响效应存在性别差异,重点高校的学历对女生起薪的正向影响更大,而职业资格证书、专业实习和家庭经济条件对男生起薪的正向影响更大。此外,工资决定机制的性别差异是高校毕业生起薪性别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起薪 影响因素 性别差异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 陆根书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不同层次的14所高校毕业生的调查数据,本文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起薪的平均数只有男生起薪平均数的90.2%。人力资本变量、家庭禀赋变量、劳动力市场就业特征变量,尤其是人力资本变量对高校毕业生起薪的性别差异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也是导致高校毕业生起薪存在性别差异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缩小高校毕业生起薪性别差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毕业生起薪 性别差异 性别歧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沈文钦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国攻读研究生成为很多中国本科毕业生的优先选择。但是,本科毕业生出国的倾向和选择本身受到院校因素的制约。基于676所高校出国留学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不同类型的院校之间,本科毕业生出国读研的选择分布极为不均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声誉越高的高校,其本科生出国的比例越高;从专业类型来看,财经外语类高校出国比例很高,而医学类高校出国比例相对较低;出国行为存在地区效应,东部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生出国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同时,本科毕业生出国比例和该校所在地区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从最近几年部分
关键词:
留学 院校差异 读研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菲菲 丁小浩
本研究利用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15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将实习和学习("双习")时间投入同时作为影响起薪的双要素,实证分析大学生"双习"投入对未来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起薪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当前的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对大多数毕业生而言,学习投入对起薪的影响更大,大于实习投入;不同群体毕业生的实习和学习投入对于起薪的影响是不同的,实习投入对起薪影响较大的群体多为高职、专科或社会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多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和体制外企业。本文建议大学生应理性进行实习投入,保证投入质量;高等院校应加强对大学生"双习"投入引导上的探索;实习单位应合理对毕业生实习进行信息反馈;政策制定者应当规范市场机制,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
关键词:
实习 学习 高校毕业生 生产函数 起薪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崔玉平
基于麦可思公司公布的"中国2008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的统计数据,在考虑省际空间效应影响的前提下,运用经典回归和空间自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我国内地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省域社会经济因素。结果发现,省域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毕业生人数都对本省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产生积极影响;非"211"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在省域之间存在空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丁大建 高庆波
大学生就业是从非劳动力状态转变为劳动力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过程。在这一个过程中,作为就业主体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愿与要求是什么呢?特别是作为高校扩招后首届毕业的大学生,2003届毕业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于2003年4月以大学生就业意愿为主题对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一次大型抽样调查。本报告是对此次调查数据的汇总与分析,目的在于揭示大学生就业意愿与预期、就业价值判断和就业指导机制等方面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 调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我国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
北京市高校本科毕业生留京意向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虹吸效应”作用下云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影响分析
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青岛地区)追踪调查报告
能力增值对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抽样调查的实证分析
基于SWOT分析的大学生就业战略的制定——以某高校机械学院本科毕业生为例
大学生就业质量分析——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2013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
基于物流专业视域下本科毕业生毕业落实去向对策研究——以贵州省Q高校为例
劳动力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本科毕业生——基于近1.4万条招聘信息的量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