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53)
2023(9414)
2022(7788)
2021(7345)
2020(6064)
2019(13851)
2018(13749)
2017(23788)
2016(14515)
2015(16704)
2014(16789)
2013(15589)
2012(14445)
2011(13160)
2010(13594)
2009(12536)
2008(12303)
2007(11298)
2006(10059)
2005(9455)
作者
(40644)
(33815)
(33754)
(32209)
(21511)
(16234)
(15479)
(13408)
(12980)
(12356)
(11605)
(11514)
(11157)
(11023)
(11012)
(10800)
(10301)
(10278)
(10116)
(9794)
(8782)
(8604)
(8271)
(7920)
(7874)
(7810)
(7677)
(7497)
(6898)
(6820)
学科
(41013)
经济(40929)
管理(40231)
(33524)
(28796)
企业(28796)
教育(20831)
中国(18773)
方法(16259)
(15128)
(14809)
数学(13741)
数学方法(13454)
(12552)
理论(12346)
(12098)
业经(10257)
(10007)
教学(9663)
(8542)
财务(8517)
技术(8491)
财务管理(8490)
体制(8320)
(8310)
银行(8276)
企业财务(8064)
(7905)
(7640)
金融(7638)
机构
大学(198614)
学院(193597)
研究(73048)
(67590)
经济(65647)
管理(62864)
理学(53088)
理学院(52313)
管理学(51036)
管理学院(50652)
中国(49514)
(44681)
科学(43817)
(37669)
(36011)
教育(35229)
(34920)
师范(34522)
研究所(33878)
(33555)
(33061)
中心(32038)
北京(29107)
业大(28830)
师范大学(28239)
技术(27178)
财经(26992)
(26886)
农业(26535)
(25137)
基金
项目(124820)
科学(98434)
研究(95971)
基金(86063)
(76346)
国家(75550)
科学基金(62640)
社会(56755)
教育(54012)
社会科(53297)
社会科学(53282)
(50377)
(45584)
基金项目(43804)
编号(40731)
自然(40301)
自然科(39339)
自然科学(39319)
自然科学基金(38607)
成果(36736)
资助(35598)
课题(33523)
重点(30739)
(29673)
(27475)
(27403)
(27316)
(26114)
教育部(25765)
(25459)
期刊
(79061)
经济(79061)
研究(68803)
教育(59236)
中国(56418)
学报(33400)
(30585)
(30064)
科学(28756)
大学(26633)
管理(26477)
学学(23542)
技术(22952)
农业(20440)
(16977)
金融(16977)
职业(16859)
财经(14362)
(12427)
经济研究(11767)
技术教育(11427)
职业技术(11427)
职业技术教育(11427)
业经(11095)
(10873)
(10538)
论坛(10538)
(9807)
问题(9730)
(8956)
共检索到316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庄西真  
作为学制层面的创新之举,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建立和发展需要制度层面的保障,其中最为重要的制度设计包括学位体系制度、人才培养制度和升学与就业制度。因此,现阶段应制定专业目录,构建规范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探索专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学制度;基于理实一体化搭建"学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内容制度;对接教育体系与人力资源市场,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衔接制度。这些制度的落地应注重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探索适合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治理模式,并注重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和调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小敏  
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位建设的缺失,不利于其高质量发展。文章在分析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中学位建设的现实诉求和发达国家学位资格框架变革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以"不同类型但同等地位"的学位制度逻辑,建立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并存的学位体系,建立自主选择的多元化学位获取通道,建立明晰的学位授予标准;在内容上突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实践成果,建立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职业迁移能力为关键指标的学位资格质量标准,建立职业核心能力矩阵测试学位资格评估体系,补齐职业导向学位建设的短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魏亚  
魏亚在《江苏高教》2016年第3期中撰文,梳理了国际社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历史脉络,解析了国际社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制度沿革,引出了合理借鉴国际社会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经验的思考。首先,作者梳理了国际社会各个国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历史脉络,从而说明教育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因果长链"。现代职业教育或具有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产生于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过渡时期,20世纪初,欧美爆发新教育运动,使中等教育得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陆素菊  
试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作为重大改革试点,被列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准确把握《方案》中的该项内容需要把握三个方面,即如何理解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行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有什么重要改革意义?如何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试点工作?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内涵、意义和策略的解读,需要跳出职业教育分层的思维定势。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体系的重大突破,它背后蕴含的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体制和机制的重新建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晔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11期撰文,从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维度,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试行"工士"学位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了实施"工士"学位制度需要注意的问题。作者认为,实施"工士"学位制度主要的原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曹晔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需要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本文从教育公平、高等教育发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等维度探讨高等职业教育试行"工士"学位制度的必要性。同时,提出高职院校试行"工士"学位制度时应处理好与职业资格证书之间的关系、对颁发"工士"证书的院校实施准入制度、把"工士"制度纳入现代职教体系等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文利  苏月  
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引发日本高等教育变革并推动大学分类发展,2017年日本创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机构——专门职大学。专门职大学突出高水准实践性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聚焦培养具备丰富创造能力和卓越实践能力的专门职业人才,以校企合作育才为范式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以服务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为导向规划学科专业布局,以实践性为特质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以实务型与研究型并重为原则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初步构建起具备教育类型独特性和职业教育层次高水准双重内涵的人才培养模式。专门职大学的职能定位、制度设计特别是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有益参照和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丽  陈万明  石盛林  
本文利用2001~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考察教育因素和制度变迁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变迁因素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影响,且能够有效释放各教育层次劳动力,对劳动力的释放程度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度效率水平相关;中等教育程度劳动力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最显著,且各教育层次劳动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呈显著的区域差异;物质资本仍然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旭昆  
对制度需求的分析需要从两个层次展开,一是人们对一般意义上的制度的需求,二是人们对各种具体制度的需求。一般意义上的制度的首要功能是降低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成本;降低人们的决策成本。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田山俊   姜新宇  
日本当前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是长期探索与发展后的产物。自1976年日本两所具有职业本科教育色彩的技术科学大学开始招生,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普及编入制和推荐入学制,再到2011年高等学校教育部会提出解决高中与大学的衔接问题,最后到2017年设立了四年制本科层次的专门职大学,并最终确立了以一般选拔、学校推荐、综合选拔和社会选拔为主的配合式与补充式的招生选拔方式,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基于日本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招生选拔改革的相关探索经验分析,有利于吸纳与借鉴他国成功的招生选拔经验与选育模式,发展和改进我国职业本科院校的招生制度,以此助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琳  
从政策文件制定、实施措施、实践推进、实施效果等诸方面探讨了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内容与框架、现实与效果、成就与问题等。重点研究了职业教育制度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过程。突出了职业教育制度建设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剑锋  宫福清  李奕  
我国职业本科教育的实施背景和日本相似,都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结果。因此,日本专门职大学机制设计对我国职业本科教育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日本专门职大学的设立是面向产业培养职业本科人才的重要职业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改革,其着重从明确教育类型、打通职业教育体系、设置严格的准入标准、强化面向职业属性、实施灵活的招生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设计。不过,日本专门职大学关于实践课时量、专门职学位的规范仍待商榷,在书证融通、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融通、专业设置面向地方产业等方面的规范程度还需完善。我国可借鉴日本专门职大学的经验,围绕淡化普职争议、明确职业属性、严格准入标准、灵活办学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强化评估约束等方面有序推进职业本科教育建设。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冬  
1991以来,国务院及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先后颁发了14份文件要求各地要制定和落实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但时至今日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生均拨款制度建设不健全、落实不彻底、地区性差异、制度先天性不足等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从观点上重视生均拨款制度的落实,强化生均拨款制度的法律性,积极实施"国家拨款基数+综合奖补"分配办法,归口管理刚性执行生均拨款政策,基于专业差异建立绩效经费机制,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奖惩机制从而保证国家生均拨款制度的有效实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余彬  
近年来,以黄炎培先生"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衍生出来的"大职教观"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大职教观"的思想内涵包括职业教育的社会化、职业教育的终身性、能力形成的复合性、受教育者发展的全面性。从"大职教观"视角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蕴含着培养复合型人才是目标、深化书证融通是主线、推进产教协同育人是方向、促进终身学习是要点四个层面的内在逻辑。因此,现阶段我国实施推进1+X证书制度宜采取如下策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国家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健全育人机制,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重构教学体系,以育训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综合职业素养提升;建立学分银行,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步伐。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堆元  
从2019年开始,我国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1+X证书"制度中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二者各自证明的内容不同,各自承当证明学生素养的不同方面。职业院校"1+X证书"制度实施首先应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得到突出体现,其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所证明的内容是专业人才培养内容,其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其标准也是专业人才培养标准。"X证书"开发前,应厘清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能否互认、"X证书"范围、"X证书"种类和"X证书"等级等相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