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5)
2023(11104)
2022(9296)
2021(8633)
2020(7107)
2019(16593)
2018(15934)
2017(30452)
2016(16724)
2015(19329)
2014(19517)
2013(19291)
2012(17706)
2011(15849)
2010(16386)
2009(15812)
2008(15265)
2007(14197)
2006(12426)
2005(11379)
作者
(48544)
(40328)
(40249)
(38557)
(25430)
(19179)
(18609)
(15682)
(15189)
(14488)
(13705)
(13544)
(12848)
(12705)
(12629)
(12608)
(12513)
(11790)
(11774)
(11613)
(10023)
(9973)
(9971)
(9330)
(9291)
(9122)
(9042)
(9026)
(8227)
(8141)
学科
(64094)
经济(64038)
管理(54249)
(50282)
(43126)
企业(43126)
方法(30074)
(26944)
金融(26941)
数学(26124)
(25977)
银行(25954)
数学方法(25791)
(24952)
中国(23373)
(22390)
(18445)
(17578)
(15942)
财务(15895)
财务管理(15854)
业经(15723)
地方(15254)
企业财务(15048)
理论(12894)
农业(12640)
(12148)
(12116)
贸易(12107)
(11786)
机构
学院(236750)
大学(234160)
(93011)
经济(90604)
管理(89529)
研究(75244)
理学(74611)
理学院(73797)
管理学(72480)
管理学院(72018)
中国(66195)
(49475)
(47541)
科学(45482)
(39561)
中心(38684)
(38409)
(37905)
财经(36409)
研究所(34603)
业大(34235)
(32796)
北京(31353)
农业(31214)
(31137)
(30715)
师范(30357)
经济学(28662)
技术(27038)
财经大学(26926)
基金
项目(148691)
科学(114403)
研究(111409)
基金(103568)
(89036)
国家(88219)
科学基金(74992)
社会(67294)
社会科(63853)
社会科学(63826)
(60698)
基金项目(54739)
教育(52985)
(50048)
编号(47464)
自然(47159)
自然科(46020)
自然科学(46005)
自然科学基金(45165)
资助(43117)
成果(39277)
重点(33889)
课题(33613)
(32762)
(32427)
(31324)
创新(29262)
项目编号(28951)
(28760)
科研(28637)
期刊
(105684)
经济(105684)
研究(68824)
中国(50670)
(40833)
(38383)
金融(38383)
(35757)
学报(34984)
管理(34956)
科学(31255)
教育(29479)
大学(26812)
学学(25091)
技术(24206)
农业(23041)
财经(18293)
业经(17066)
经济研究(15844)
(15682)
(13890)
问题(13429)
财会(12337)
理论(12301)
技术经济(12063)
(11493)
图书(11190)
实践(11172)
(11172)
统计(11026)
共检索到368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波  董增川  沈扬  朱昌平  李峰  陈磊  
从资源、技术、效率和质量四个维度,分析了本研课程管理融合的动因,从融合理念、机制和保障三个方面设计了本研课程管理融合的路径,并结合案例应用,总结了本研课程管理融合的成效。实践表明:高校通过本研课程管理融合,能提高教学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供需矛盾,规范课程教学管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教学管理效率提升,是高校提升内部治理效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尤其是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秋梅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慕课教育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资源共享模式,慕课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由于具有资源开放性强、受众范围广等特征,慕课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版权利益之争。"合理使用制度"是慕课课程版权保护的重要制度依据,但是,现有的"合理使用制度"仅适用于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满足慕课课堂的需求。因此,一方面,需要坚持开放立法,进一步调整"合理使用制度";另一方面,应合理约束慕课课程内容及管理,促进慕课课程规范化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钱波  刘红霞  
分析传统设计团队与BIM团队工作模式的区别,阐述BIM设计团队与传统设计团队融合的必要性及障碍。然后从业务延伸、人才培养、软件培训、分工与考核、资源库建立等方面提出促进传统设计团队向BIM协调同设计的建议。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钱波  刘红霞  
分析传统设计团队与BIM团队工作模式的区别,阐述BIM设计团队与传统设计团队融合的必要性及障碍。然后从业务延伸、人才培养、软件培训、分工与考核、资源库建立等方面提出促进传统设计团队向BIM协调同设计的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卓君  马颖颖  贾晶晶  
在社会发展与变迁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乡镇居民不断涌入城市中,使得各大城市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关部门逐渐开始重新规划国土空间使用方案,有效展开城市更新工作,为人们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体验,提高人们在城市中居住和生活的满意度,继而提升整个城市规划方案的亲民性。笔者在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基于智慧赋能的社区应急协同响应机制研究”(21CZZ043)时研读了由李昊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城市规划快速设计图解》一书。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宏  
如何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从形而下的知识、技术层面的浅层渗透,跃升为形而上的思想、精神层面的深度融合,成为语文课程改革面临的现实问题。从应然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要真正实现深度融合,语文课程性质应彰显其民族性,语文课程目标需提振学生文化自信,语文课程内容要开阔学生文化视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可重构学生的精神世界。但两者融合的实然表征则是语文课程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有待统一,工具理性目标和价值理性目标有待整合,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待显性化,传统文化教育过程的体验性有待提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语文课程深度融合应通过转变观念,合理定位语文课程传承传统文化的立德树人功能;借鉴历史,吸收中国古代教育传统精华;观照现实,完善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评价;勇于创新,促进传统与现代的理性链接等路径实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庆龙  
一、业财融合的现实基础(一)传统企业分工协作理论的缺陷需要业财融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劳动不断分化的过程,也是分工的过程。分工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而亚当·斯密的贡献就源于此。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分工也是如此。分工带来的专业性使得产品交换的交易费用大大增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智彬  修南  
"人性"假设理论是理解产教融合及其问题的重要视角。从"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以及"复杂人"假设的多维分析发现,目前我国的产教融合仍存在各主体间沟通不畅、缺乏信任、预测与控制行为偏颇等问题。因此,要构建产教融合主体信任关系网络,完善产教融合现代治理机制,并在高质量理论研究中科学认识产教融合问题,不断促进产教融合的价值认同与制度保障,从而持续推动产教融合的长效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麻学锋  张世兵  龙茂兴  
旅游产业融合是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新型业态,当前各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主要通过资源融合、技术融合、市场融合和功能融合四条路径。在纷繁复杂的旅游产业融合实践中,有效探寻旅游产业融合路径,需遵循摸清市场、找准"融点"、善于创新三个步骤。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蒙成  
现阶段普职课程融通还处于简易粗放的状态,没有达到有机融合的深度。全人教育理论是分析普职课程融通成败得失适切的理论框架,从该视角看,当前普职课程融通存在着目标定位忽视品德与价值观的基础地位,普、职两类课程分立依旧,课程设计与开发缺乏理论指导,课程内容的内在价值不足等弊端,基于此,在后续的发展中,应组建有效的课程团队,开发课程时紧紧围绕促进学生整全发展的目标,努力依托项目课程,将知识、智力、操作技能、品德、价值观、审美等元素有机融合为一体,丰富课程中知识、智力和能力的量级及教育价值。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士连  于泽元  
知识生成作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的价值旨归,其内涵特质、生成机理及实践路径亟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丰富。从理论体系上看,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课程知识生成的核心要义在于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主轴,明确知识生成的融合特征,厘清人才供需对接、产教交互赋能、学习场域跨界的生成机理。从实践层面上看,根本举措在于澄明知识构成的辩证主体,揭示知识生成的本质,建构知识生成与评价体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会计专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为培养高质量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特色和思政融合教育是现实的选择。本文聚焦绿色会计专硕思政与特色融合教育,以马克思会计思想和习近平“两山”理念为指导,探究设计绿色会计专硕课程体系的“思政+基本+特色”融合教育目标和实现路径,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德才兼备的MPAcc人才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