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6)
2023(11309)
2022(9366)
2021(8465)
2020(6805)
2019(15292)
2018(14757)
2017(27104)
2016(15235)
2015(16528)
2014(16239)
2013(16050)
2012(15321)
2011(14177)
2010(14404)
2009(13030)
2008(13002)
2007(11666)
2006(10481)
2005(9603)
作者
(50101)
(41922)
(41853)
(39340)
(27113)
(20427)
(18591)
(16316)
(16210)
(15101)
(14704)
(14050)
(14031)
(13565)
(13472)
(12937)
(12801)
(12447)
(12280)
(12184)
(11012)
(10702)
(10353)
(9655)
(9550)
(9515)
(9474)
(9429)
(8695)
(8489)
学科
(63893)
经济(63823)
(38129)
管理(37822)
(27354)
企业(27354)
中国(20729)
方法(20629)
(20551)
地方(19879)
数学(17606)
(17531)
数学方法(17401)
业经(15645)
农业(14459)
(13091)
贸易(13081)
(12987)
(12635)
(12081)
金融(12078)
环境(11546)
(11499)
银行(11426)
(11130)
(11102)
地方经济(11039)
(10971)
技术(10514)
(9295)
机构
学院(222875)
大学(221245)
研究(88439)
(85917)
经济(84166)
管理(75306)
中国(64816)
理学(64439)
理学院(63469)
管理学(62081)
管理学院(61702)
科学(60861)
(56164)
(49227)
(48652)
研究所(45288)
农业(44618)
业大(42559)
中心(38117)
(37759)
(35752)
(32268)
(31277)
(30841)
北京(30705)
师范(30285)
财经(29629)
农业大学(28405)
科学院(28340)
(28189)
基金
项目(153570)
科学(117635)
基金(108823)
研究(102263)
(100627)
国家(99748)
科学基金(81546)
社会(63911)
(62431)
社会科(60455)
社会科学(60440)
基金项目(57810)
自然(55321)
自然科(53983)
自然科学(53953)
(53350)
自然科学基金(52990)
教育(45245)
资助(43710)
(39217)
编号(38642)
重点(36136)
计划(32588)
(32014)
(31745)
成果(30849)
科技(30379)
创新(30098)
科研(30037)
发展(29651)
期刊
(100750)
经济(100750)
研究(63373)
(52381)
学报(51286)
中国(48781)
科学(42645)
大学(36494)
农业(35808)
学学(35124)
管理(27479)
(26850)
教育(22967)
(22015)
金融(22015)
业经(18745)
(18740)
技术(16334)
经济研究(16263)
业大(15027)
财经(14485)
(13720)
问题(13502)
科技(12839)
农业大学(12522)
(12442)
林业(11206)
资源(11158)
(10797)
商业(10650)
共检索到3419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吕德国  于翠  秦嗣军  刘国成  杜国栋  
【目的】探讨解磷细菌定殖规律及其与本溪山樱地上和地下部生长发育的关系,为土壤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本溪山樱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缩影系统并结合常规的分析方法,研究植物促生根际细菌—3株解磷细菌[Bacillus(Y4)、Pseudomonas(J6)、Flavimonas(H7)]于本溪山樱根部的定殖规律及其对根际特征和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3种菌株定殖部位因时间变化而变化,混接处理中根内没有菌株定殖,但无论单接与混接处理3种菌株定殖密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接种解磷细菌后,细菌于本溪山樱根部的侵染速度较快,数量较多,放线菌和真菌的侵染能力较低,数量较少。接种Y4可较对照提高植株的净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于德嘉   张国斌   陈健鑫   徐晓东   李林倩   董萍萍   杨红玉   郭丽红  
【目的】 为探究拟南芥IDD基因家族中AtIDD4基因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与抗逆反应应答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拟南芥AtIDD4基因过量表达植物。【方法】提取拟南芥叶片的总RNA反转成cDNA,利用特异性引物PCR法扩增出CDS片段。将目的片段与花椰菜花叶病毒的35S启动子连接得到重组质粒,将质粒转化到农杆菌中,构建35S-AtIDD4CDS农杆菌表达载体,利用花序浸染方法将其导入拟南芥野生型植株(WT)中。将收取的T0代种子播种于含有潮霉素的MS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直获得T_(3)代植株,得到AtIDD4基因的超表达植株AtIDD4-OE。【结果】半定量和定量RT-PCR结果表明,相较于拟南芥野生型植株,AtIDD4-OE 植株中AtIDD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约为野生型植株的2倍。表型观察结果表明,在MS培养基中垂直培养14 d的AtIDD4-OE 幼苗根长和鲜重等指标显著低于WT幼苗。土壤中生长14 d的AtIDD4-OE植株与WT植株比较,生长状态弱,植株矮小,莲座叶面积较小。【结论】拟南芥AtIDD4基因的过量表达会抑制拟南芥植株的生长,其在拟南芥生长发育过程中以负调控因子发挥作用。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方伟  林新春  洪平  沈洪杰  吴海波  胡超宗  
对苦竹Pleioblastusamarus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苦竹发笋盛期是5月12日至5月20日,出笋规律呈偏正态分布。苦竹退笋率为41 21%。退笋的主要原因是营养供应不足。苦竹秆形高生长可分为4个时期:初期15d,日生长量1~3cm;上升期10d,日生长量7~20cm;盛期20d,日生长量可达45cm;末期5d,日生长量迅速下降,直至停止。苦竹秆形高生长呈Logistic增长,昼夜高生长量变化不甚明显,在昼夜24h出现3次生长高峰。图3表4参9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俞红强  郝京辉  义鸣放  
以新铁炮百合品种‘雷山一号’为试材 ,研究其实生植株的生长发育过程和规律。结果表明 :新铁炮百合实生植株在 1年内完成生长周期 ,花芽分化是植株地上和地下器官生长发育的转折期 ,花芽分化前主要是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 ,花芽分化后则侧重地下鳞茎的膨大增重。地下鳞茎由原生鳞茎和侧生鳞茎两部分组成 ,其生长发育可划分为 5个阶段 :原生鳞茎分化期、原生鳞茎膨大期、侧生鳞茎形成期、鳞茎快速膨大期、鳞茎充实期。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强  焦晓燕  王云中  丁玉川  杨治平  程滨  
在生长室利用水培研究了不同供硼水平对绿豆生长及矿质营养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缺硼抑制绿豆生长,对根系的影响比对地上部的影响更大,表现在根冠比变小;供硼水平对植株的矿质营养含量也有明显的影响,缺硼降低了地上部和根系中的P,K,Fe的含量,促进Ca在根系中的积累,但地上部Ca的含量降低;缺硼时有利于Mg在植物体内的累积;硼对Mn的含量影响不大;严重缺硼时地上部Zn含量最高,但供硼正常时,Zn在根系中含量较高。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何金明  肖艳辉  王羽梅  潘春香  
【目的】揭示氮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和次生代谢产物——精油累积的影响特性及其内在关系。【方法】采用水培方法,以日本园试配方中氮含量为标准1N,设计1/8N、1/4N、1/2N、1N和2N处理,研究不同氮浓度对茴香生长发育、精油含量和组分的影响。【结果】随着氮处理浓度的升高,茴香株高、分枝数、花序数、节数、地上部鲜重、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和单株精油产量等指标均表现为先不断增高,然后降低的规律,并且最高值均为1N处理;随着氮浓度的增加,茴香全氮含量、蛋白氮含量和色素含量呈不断增高趋势,全碳含量、可溶性糖、C/N比、精油含量呈不断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全氮含量与蛋白氮含量极显著正相关;全碳含量、可溶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杏普  庞春明  蒋春志  武金铭  刘洪岭  
利用以春小麦品种AprilBearded为背景的含有不同矮秆基因Rht1、Rht2、Rht3、Rht1+Rht2和Rht2+Rht3的5个近等基因系,研究了不同矮秆基因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Rht1半矮秆基因显著缩短了小麦植株生长发育进程,促进了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加大了旗叶面积和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减少了无效分蘖;Rht2半矮秆基因显著增大了倒二叶面积,提高了单株成穗率和穗长,减少了无效分蘖;Rht3矮秆基因显著加大了旗叶面积,但对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单株成穗和穗长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Rht1+Rht2基因结合没有突出的优势存在:Rht2和Rht3基因结合对有利于提高小麦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自龙  回振龙  张俊莲  沈宝云  李朝周  
探讨了外源酚酸类物质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和阿魏酸这3种酚酸类化合物是连作马铃薯土壤中重要的化感物质,分别浇灌这3种酚酸的溶液及其混合液对马铃薯植株的株高、茎粗、地上分茎数、匍匐茎数、根长和生物量皆有显著抑制作用,且混合酚酸溶液的抑制效果大于相同浓度的这3种酚酸溶液中任一溶液。结果还显示,外源酚酸处理显著降低了马铃薯植株的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净光合速率,且上述作用随着酚酸溶液质量浓度(从50 mg/L至200 mg/L)增加而显著增加,这些影响对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可能具有直接且重要的作用。关于叶片脂质过氧化程度的检测表明,150,200 mg/L外源酚...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宁  王幼珊  杨延杰  林多  仇宏伟  倪小会  张美庆  
研究了宿主植物对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Glomus mosseae)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条件下,4种宿主植物都能与丛枝菌根真菌共生,综合比较菌根长度、根外菌丝量及孢子数3项指标,高粱敖杂1号对真菌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宿主植物菌根长度及根中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与根外孢子数呈显著正相关,而宿主植物中磷质量分数与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不同宿主植物甚至同种宿主植物不同基因型的品种与丛枝菌根真菌的共生状况不同,宿主植物的菌根长度及根中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对菌根真菌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伟成  王树东  钟哲科  盛海燕  周妍  
对酒竹钩梢带篼移植后枝叶数量分布和酒竹笋个体生长发育的可塑性规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基于个体生长的经验模型参数的特征。结果表明:去除顶端优势并经过1 a多恢复生长的酒竹,其各枝盘的枝叶数量分别与枝盘号存在着乘幂关系;钩梢后的酒竹植株自身具备补偿作用,这种补偿作用对酒竹适应我国半干旱区生境十分关键,钩梢后剩余留枝盘数与累积枝叶数量占完整植株枝叶数量比例的关系可用二次函数表达;枝叶数量的密度分布函数可直接运用Weibull和Gamma概率密度函数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可以利用胸径参数进行酒竹地上部分各构件生物量的预测,但1年生竹秆和2年生竹枝没有达到相关。酒竹出笋量动态和高生长曲线呈"S"形,根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喜英  籍贵苏  
通过对两个谷子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取样,研究了其根重、根长在土壤中分布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谷子平均根深在130cm左右,0~20cm土层中根系表面积占总根系表面积的80%以上;谷子早期生成的次生根一般向土壤深层生长,而后期生成的根系扎得较浅,也是谷子中后期生长的主要根群。根据测定结果,建立了谷子根系生长的动态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祖庆  赵惠燕  胡想顺  李东鸿  
为了明确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用利福平处理得到脱共生麦长管蚜,在15,18,21,24和27℃条件下,对脱共生及共生麦长管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情况进行了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脱共生麦长管蚜质量极显著低于共生麦长管蚜;在不同温度下,共生麦长管蚜与脱共生麦长管蚜都表现为,随温度的升高全若虫期的发育历期缩短,但在同一温度下,脱共生麦长管蚜的发育历期极显著高于共生麦长管蚜;脱共生麦长管蚜全若虫期的有效积温高于共生麦长管蚜,而发育起点温度低于共生麦长管蚜;脱共生麦长管蚜和共生麦长管蚜均在21℃时达到最大生殖力;在同一温度下,脱共生麦长管蚜的平均世代周期均大于共生麦长管蚜,净增值率、内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蕾  王永  云兴福  
对野生蔬菜———地笋生育规律及产品(根状茎)的营养成分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地笋根状茎萌发的最低10 cm地温为3.5℃;出苗期的最适10 cm地温范围为3.5~11.0℃;幼苗期的最适10 cm地温范围为11.0~26.2℃;根据植株生长动态,可将其生育时期划分为出苗期(24 d)、幼苗期(40 d)、成株期(或为植株快速生长期)(50 d)、根状茎膨大期(50 d)和植株衰老期(30 d);系统观测了地笋植株的植物学性状;测定了地笋根状茎的营养成分含量;用其直立茎和匍匐茎进行扦插繁殖,成活率均为100%。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解红恩  黄有军  薛霞铭  许长寿  刘力  
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果实生长成熟过程可分成2个阶段:5月初至8月初是果实增大物质增长阶段,其中6-7月是果实快速生长期,至8月初果实生长基本稳定。8-9月是种仁储藏物质的积累和转化阶段;在种仁成熟过程中,山核桃种仁粗脂肪质量分数不断升高,采收时达最高值690.2 g·kg-1;粗蛋白和可溶性糖不断减少,分别从8月5日的117.38和56.05 mg·g-1降至采收时的最低值93.63和19.67 mg·g-1;果实成熟过程中种仁可溶性糖和粗蛋白不断转化成为粗脂肪,种仁粗脂肪与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粗脂肪与粗蛋白的相关系数为-0.991 3(P<0.01),与可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艳敏  欧阳竹  王淑芬  
在两年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棉花整枝打顶和简化栽培措施下生长发育的区别。供试的两个棉花品种为中晚熟品种冀668和中早熟品种中棉30。结果表明,整枝打顶处理下的棉株的株高、主茎茎节、叶面积指数和蕾数都低于对照。然而脱落果节数的减少使得整枝打顶处理的有效铃数却增加了。整枝打顶处理总干物质量减少,但是生殖器官干物质量的比例却增加了。产量组成分析表明,整枝打顶处理的总铃数增加,单铃质量和衣分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别。两个品种在不同处理间的表现趋势一致,但是中熟品种比中早熟品种的趋势更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