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
- 2023(1130)
- 2022(965)
- 2021(1090)
- 2020(890)
- 2019(1959)
- 2018(1620)
- 2017(2777)
- 2016(1370)
- 2015(1319)
- 2014(1210)
- 2013(1158)
- 2012(1095)
- 2011(1008)
- 2010(1070)
- 2009(910)
- 2008(909)
- 2007(759)
- 2006(759)
- 2005(677)
- 学科
- 业(6309)
- 农(5549)
- 农业(4883)
- 收入(4302)
- 分配(3912)
- 济(3363)
- 经济(3344)
- 管理(3152)
- 企(2150)
- 企业(2150)
- 财(1907)
- 中国(1744)
- 制(1185)
- 业经(1168)
- 地方(947)
- 务(921)
- 财务(920)
- 财务管理(919)
- 方法(916)
- 企业财务(852)
- 教育(789)
- 度(782)
- 制度(781)
- 理论(761)
- 工作(760)
- 融(743)
- 金融(743)
- 发(731)
- 数学(689)
- 银(683)
- 机构
- 学院(16825)
- 大学(16639)
- 济(6434)
- 经济(6287)
- 管理(6122)
- 研究(5768)
- 理学(5327)
- 理学院(5263)
- 中国(5142)
- 管理学(5136)
- 管理学院(5108)
- 财(3732)
- 京(3217)
- 农(3054)
- 科学(3031)
- 中心(3022)
- 范(2938)
- 师范(2924)
- 所(2750)
- 财经(2660)
- 江(2566)
- 经(2430)
- 师范大学(2334)
- 州(2292)
- 研究所(2206)
- 农业(2200)
- 业大(2136)
- 省(2114)
- 发(2057)
- 院(2019)
共检索到28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背景:近日,《燕赵都市报》报道石家庄市高级技工学校通过民主测评投票的方式"选举"出贫困生,引起部分学生的非议。多名学生反映,部分选举出来的"贫困生"家庭并不贫困,甚至连困难都说不上,是私下拉票得来的。这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庞丽娟 胡福贞 韩小雨
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 ,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和比例迅速增长 ,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这不仅严重影响了贫困生的正常生活、学业 ,而且引发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现状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从政府、高校和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切实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对策 ,其中政府统筹、政策导向 ,尽快完善贷学金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 助学贷款 问题 原因 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开元
目前大学校园内的贫困生的比例较高,如我院的贫困大学生的比例就超过10%。贫困大学生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面临着的种种压力,造成了他们精神负担重、情绪波动大、焦躁不安、过于忧虑、身心疲惫等心理方面的问题,在生活、学习、交往、成长和情感方面反映出来的问题也较其他同学突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如
一、城镇贫困群体的结构及其特点城镇贫困群体的规模,依据民政部的最新统计.目前全国城镇贫困人口总规模约2000万人,占非农业人口的5.84%,另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估计.目前城镇贫困人口约有3000万人,贫困面差不多已达7%。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海燕 申继亮 王晓丽 张莉
为了考察贫困和歧视知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的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测查了北京、天津、洛阳和南阳四个城市20多所学校的2670名5-8年级儿童,考察其物质资源、所拥有的教育资源,歧视知觉及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结果发现:(1)贫困家庭儿童的物质资源指数、教育资源指数显著低于非贫困组,歧视知觉显著高于非贫困组;(2)贫困组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显著低于非贫困组,而问题行为显著高于非贫困组。(3)在贫困与非贫困家庭中,歧视知觉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和问题行为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歧视知觉对问题行为的预测更大。结果说明,歧视知觉比贫困更值得关注,可以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贫困 歧视知觉 行为倾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范安平 眭依凡
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思考范安平,眭依凡高校贫困生问题是世界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我国,由于近年来经济转轨和大学招生制度的改革,这一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深入探讨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的构成类型,贫困生问题带来的消极影响及解决途径,对于...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庞丽娟
20 0 2年 3月 9日 ,《教育研究》杂志社邀请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进行座谈。“两会”代表委员就解决当前教育热点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现将其中 4位代表委员的发言整理发表 ,以飨读者。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凤翔 俸晓玲
高职贫困生资助的教育性要求正视贫困生的非经济弱势处境、发挥资助的生产性潜能、实现资助的可持续效益,真正从教育入场、在场、出场全程关注高职贫困生的发展,确保他们的稳定脱贫和长远生存。这就要求在物质资助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教育投资策略丰富资助形式,扩充高职贫困生资本占有的类型和数量,帮助高职贫困生优化发展选择、提升发展水平。为此,应坚持以经济资助为主体,开展多项教育服务项目,加大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考核。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一芩
如何稳妥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保证贫困生同样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入学习研究以英国为代表的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在资助贫困生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对于健全完善我国高等教育贫困生资助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历经几十年的改革演变,从最初的"发放助学金、免费上大学"到如今的"助学贷款与助学金并行",已经形成了一套由政府部门完善政策、高校沟通协调、相关中介积极参与、税务部门统筹还贷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熊静 余秀兰
优化不同群体大学生的学习经历是促进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查发现,研究型大学中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学业参与过程、入学初学业能力水平以及整体学习经历满意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经济资本对高等教育过程及结果公平的影响。从作用机制来看,优势家庭主要通过经济资源"直接"排斥和文化资源"隐性"排斥,将家庭经济资本优势转化为子女在校的学业表现及学业成就优势,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学业分层。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贫困生 学习经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毕鹤霞
基于对H高职院校大一至大三年级280名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对照组分层抽样调查显示,从在校消费对比来看,家庭经济原因导致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生活质量存在很大差距;从心理健康对比来看,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敏感多疑、情绪波动大、自我肯定度低;从人际交往来看,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更渴望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自信;从心理压力对比来看,在就业方面,贫困生比非贫困生担忧更多、态度更为消极。贫困生补充调查显示,绝大多数贫困生心理比较健康。基于此,应从经济扶贫和心理扶助两方面入手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宇
中国是世界上贫困问题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解决贫困问题最好的国家之一,但中国理论界对贫困理论的研究还有待拓展和深入。也许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学家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改革问题上。孟春博士的著作《中国财政扶贫研究》是为数不多的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尤其是在关于财政扶贫的研究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