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25)
- 2023(11228)
- 2022(9850)
- 2021(9175)
- 2020(7448)
- 2019(17318)
- 2018(17162)
- 2017(32886)
- 2016(17671)
- 2015(19848)
- 2014(19886)
- 2013(19642)
- 2012(17956)
- 2011(16273)
- 2010(16191)
- 2009(14772)
- 2008(13942)
- 2007(12167)
- 2006(10605)
- 2005(8616)
- 学科
- 济(71673)
- 经济(71596)
- 业(48724)
- 管理(46598)
- 企(36564)
- 企业(36564)
- 方法(32636)
- 农(30336)
- 数学(28434)
- 数学方法(28129)
- 农业(20167)
- 中国(18826)
- 业经(18596)
- 地方(17070)
- 财(16252)
- 学(15994)
- 制(12199)
- 环境(11268)
- 贸(11078)
- 贸易(11071)
- 理论(11056)
- 和(11003)
- 易(10675)
- 发(10651)
- 技术(10375)
- 教育(9720)
- 银(9538)
- 划(9504)
- 银行(9501)
- 务(9326)
- 机构
- 大学(251552)
- 学院(251164)
- 管理(102957)
- 济(95759)
- 经济(93446)
- 理学(90483)
- 理学院(89445)
- 管理学(87881)
- 管理学院(87436)
- 研究(82472)
- 中国(58888)
- 科学(53338)
- 京(53113)
- 农(44724)
- 财(41071)
- 业大(40285)
- 所(40214)
- 中心(37628)
- 研究所(37095)
- 范(35185)
- 江(35157)
- 师范(34908)
- 农业(33852)
- 财经(33733)
- 北京(32936)
- 经(30708)
- 院(30060)
- 州(28980)
- 师范大学(28377)
- 经济学(27688)
- 基金
- 项目(181670)
- 科学(143158)
- 研究(133067)
- 基金(132041)
- 家(114717)
- 国家(113723)
- 科学基金(98231)
- 社会(83877)
- 社会科(79238)
- 社会科学(79218)
- 基金项目(71944)
- 省(71628)
- 自然(64164)
- 自然科(62658)
- 自然科学(62645)
- 自然科学基金(61478)
- 划(59658)
- 教育(59591)
- 编号(55046)
- 资助(52716)
- 成果(43774)
- 重点(39912)
- 部(39235)
- 发(38864)
- 创(37379)
- 课题(36994)
- 创新(34726)
- 科研(34440)
- 国家社会(34038)
- 教育部(33500)
共检索到3499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乡村空间发生了剧烈变动,而且城乡人口流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相互作用,也加剧了乡村空间的异质性,近年来出现部分地域乡村生活空间无序蔓延、生产空间被蚕食、生态空间被挤压、土地抛荒现象严重、乡村景观异化或扭曲等问题。如何有效化解我国乡村从传统到现代全面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如何从容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乡村空间面临的规划、建设、管理、治理等难题,一直备受关注。在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我
关键词:
乡村空间 空间形态演变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偏重于以空间规划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速度和规模型的物质规划,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如何融入国家治理的相关内涵、如何转变以往囿于空间和技术的传统思路、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等等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从工业生产型城市向后现代消费型城市转变,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为增加,消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各种新型消费空间不断涌现,也为社会文化与空间结构带来巨大影响,成为城市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
关键词:
城乡消费 消费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卓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学术界对乡村振兴议题的讨论逐步聚焦至其实现路径与模式策略研究,各地也结合实际条件推动了一系列实践。针对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建设面临的若干共性问题(典型如劳动力流失问题、土地抛荒问题、产业动能问题、脱贫返贫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农产品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目前已超过50%。在城镇化迅速推进过程中,中国传统城乡关系、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甚至文化传统都处于不断解析与重构之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结构重组的宏观背景下,传统乡村发展面临着人口流失、环境恶化、文化传承瓦解、乡村传统风貌逐渐丧失等诸多危机。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城乡统筹的新背景之下明确提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京祥 申明锐
在快速城市化时代,中国的乡村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冲击,与城市的普遍繁荣相反,大量的乡村则面临着经济衰落、人才流失、社会原子化以及社会治理中空等严峻挑战,这些现象近年来已被海内外诸多学者记录、分析并尝试理论化。而如何去主动改变这样一种现状,近年来也同样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实践者的兴趣。在2016年第10期专题聚焦基础上,本期《现代城市研究》从乡村社区营造和乡村规划的视角继续关注"乡村建设中的治理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京祥 申明锐
在快速城市化时代,中国的乡村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冲击,与城市的普遍繁荣相反,大量的乡村则面临着经济衰落、人才流失、社会原子化以及社会治理中空等严峻挑战,这些现象近年来已被海内外诸多学者记录、分析并尝试理论化。而如何去主动改变这样一种现状,近年来也同样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实践者的兴趣。在2016年第10期专题聚焦基础上,本期《现代城市研究》从乡村社区营造和乡村规划的视角继续关注"乡村建设中的治理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京祥 申明锐
在城乡二元的体制环境中,中国经历了高速城镇化过程,由此也带来了大量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其中乡村问题已经引起学界、业界与政界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动了"新农村"、"美丽乡村"等各类乡村建设活动。有趣的是,历史总会有惊人的类似轮回,其实在近一个世纪前,中国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乡村建设探索实践。在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中,"乡村建设"特指发端于民国时期,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本着"拯救国家自乡村始"的理念,在中国广大乡村开展的社会改造运动。近一个世纪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乡村建设"概念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不断扩展与分化。城市空间的重构,一方面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向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而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演变格局。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城市阶层的空间分异进一步加剧……。这些不合理的城市空间重构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3月中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针对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包括五大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此次《规划》强调"以人为核心",表明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从以往注重速度增长、规模扩张,切切实实向城乡一体、宜业宜居的内涵和质量提升方向转变。《规划》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促进城市群格局优化、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如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连接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建设的不断增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扩大,此时,城市间急需寻求新的治理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以突破"行政区经济",由此,同城化现象应运而生。同城化现象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敏 周恺 章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这一论述进一步凸显了消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新时期的大都市空间逐渐主要由消费活动所塑造,消费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当前,城市消费行为以前所未有的动能,与创意休闲、社会网络、互联网经济、城市文化密切结合,重塑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此同时,空间与人们的联结方式、借由空间协调的社会关系格局、空间之于都市生活及个体的意义都进入高速的动态演进之中。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城市商业空间 消费社会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晓斌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庄重承诺,以减排增汇为核心的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刻不容缓,亟待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进程。国土空间作为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汇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减少碳排放和增强碳汇能力的重要抓手,明确国土空间碳源/汇机理、探索低碳国土空间开发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等势在必行。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旨在聚焦陆域国土空间利用,针对构筑碳汇型绿色国土、低碳型国土空间格局,以及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优化等基础应用问题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
碳中和 国土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当地面空间不够用时,人类开始把触角伸向高空;而当高空的发展也达到一定限度时,人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空间:地下。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合理、有序地对地下空间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确确实实为城市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譬如:发展地下铁路、过道、隧道等,有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