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3)
2023(9322)
2022(7696)
2021(6755)
2020(5334)
2019(12157)
2018(11841)
2017(21939)
2016(11504)
2015(12656)
2014(12609)
2013(12771)
2012(12673)
2011(11855)
2010(12367)
2009(11553)
2008(11071)
2007(9992)
2006(9384)
2005(8968)
作者
(35943)
(30320)
(30053)
(28526)
(19582)
(14397)
(13617)
(11809)
(11627)
(11081)
(10637)
(10273)
(10120)
(9946)
(9657)
(9408)
(9004)
(8880)
(8831)
(8449)
(7990)
(7470)
(7403)
(7164)
(6945)
(6864)
(6698)
(6554)
(6283)
(6000)
学科
(76981)
经济(76930)
管理(28871)
地方(26018)
(26001)
中国(21153)
方法(18352)
(17892)
企业(17892)
(16985)
地方经济(15978)
数学(15866)
数学方法(15769)
业经(15318)
(14696)
环境(13449)
(12143)
农业(12099)
(11535)
金融(11535)
(10391)
银行(10378)
(10251)
(10028)
贸易(10017)
(9861)
(9510)
资源(8830)
(8828)
(8784)
机构
学院(176045)
大学(172582)
(83964)
经济(82380)
研究(72597)
管理(60192)
中国(54631)
理学(49671)
理学院(48961)
管理学(48194)
管理学院(47853)
科学(43040)
(38945)
(37948)
(35225)
研究所(34119)
(33630)
中心(31259)
(30622)
财经(26887)
经济学(26626)
(26322)
(25126)
师范(24857)
北京(24727)
业大(24546)
(24001)
(23628)
经济学院(23519)
农业(23476)
基金
项目(109561)
科学(85737)
研究(80968)
基金(77139)
(67355)
国家(66772)
科学基金(56104)
社会(53311)
社会科(50653)
社会科学(50640)
(45272)
基金项目(40246)
(36222)
教育(34527)
自然(33428)
自然科(32467)
自然科学(32458)
自然科学基金(31836)
(31620)
编号(31530)
资助(31275)
发展(26045)
(25629)
重点(25612)
成果(25504)
课题(23742)
(22925)
国家社会(22314)
(22219)
创新(21003)
期刊
(111287)
经济(111287)
研究(60526)
中国(42070)
(29334)
学报(26167)
管理(25102)
科学(24935)
(24895)
(20564)
金融(20564)
农业(20085)
大学(19633)
学学(18650)
经济研究(18372)
业经(17782)
教育(17578)
技术(16444)
问题(14130)
财经(14093)
(12366)
(10665)
技术经济(10585)
(10511)
世界(10487)
资源(10080)
国际(9874)
商业(9217)
经济问题(9216)
现代(8749)
共检索到296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贤金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实现东、中、西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因此,构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据此,本专栏围绕这一战略要求,并着重结合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与发展,从湿地保护机制创新、长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明  陈诗一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是我国经济的重心和活力所在。当前,长江经济带已经成为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战场,要实现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定位与新目标,需要绿色金融全面、深度的赋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金融资源供给与金融需求不匹配。经济发达的长江下游地区生态治理的金融资源供给充足,生态治理的资金投入较多。而长江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态治理资金供给不足,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顺顺  
在梳理绿色发展理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构建包含绿色增长度、绿色承载力和绿色保障力3项一级指标,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开放协调、水资源利用、水生态治理、绿色投入和绿色生活7项二级指标,36项具体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GRAP联合评价技术,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评。结果表明:2011-2015年间,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总指数由49.39逐步增长至56.35;长江经济带中部和西部区域未来分别应在绿色承载力和绿色增长度方面进行重点提升;创新驱动和绿色投入指数提升较慢是当前长江经济带各区域板块面临的共同问题;11省(市)按总指数可分为三个梯队,且各省(市)特色鲜明。
[期刊] 改革  [作者] 任胜钢  袁宝龙  
长江经济带产业发展方式要向质量效率型转型,发展模式要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转型,发展目标要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以转型升级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应从调整长江经济带能源供应结构、推动长江经济带现代农业生态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传统工业高端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现代服务业智能化发展五方面着手。以协调发展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应从着力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绿色承接产业转移模式、依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着力优化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着力构建跨区域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军  
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国开行)审计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国开行实际,把握目标导向、政策导向、问题导向,组织由武汉审计分部牵头,上海、成都审计分部参加的联合审计组,聚焦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合规性、有效性,开展长江大保护及绿色发展贷款审计,在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程序等方面探索创新,系统研究建立重大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方法论,取得较好成效。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田培  韩昊廷  李佳  王永强  王菲  吴宜进  金贵  
水资源开发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协调程度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二者的复合关系,运用DPSIR模型构建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全局熵值法、耦合协调度和障碍度诊断模型识别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2015—2019年的水资源开发保护水平整体偏低且波动变化,而绿色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水资源开发保护水平与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呈现 “东部高,中西部低”的非均衡性;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增长趋势,2019年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度处在中级耦合阶段的有上海(0.714)、江苏(0.739)、浙江(0.693),其余省市处于初级耦合或勉强失调阶段,整体空间分布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态势;2019年的障碍因子出自水资源开发保护系统的占比75%,包括全年完成造林面积、城市节约用水量等。总体而言,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开发保护-绿色发展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上受人类活动和资源禀赋影响较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邓娟娟   孙茜  
产业集聚的外部性对于现阶段物流业发展尤其是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其起到的究竟是集聚促进效应还是拥挤抑制效应值得进一步考量。因此,厘清产业集聚对于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方向和空间溢出规律、明晰如何有效提升物流业发展效率,对实现产业绿色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11-2021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果和时空特征。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呈现出倒U型作用特征,即先促进后抑制;产业集聚对周边地区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存在正向溢出效应;长江下游城市产业集聚对物流业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效果较中、上游城市更为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杰文  蒋正云  李凤  
绿色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绿色经济效率。文章基于熵权法构建环境污染综合指数,测算得到绿色GDP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指标,采用非径向、非角度的超效率SBM模型测度了2000—2016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的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并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运用面板模型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整体绿色经济效率水平稳定在0.826左右,上、中、下游地区绿色经济效率水平呈依次递增态势,且绿色经济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强度在逐渐减弱,对外开放、城市化、能源强度和环境规制等因素对绿色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异,上、中、下游地区及各省(市)之间发展情况存在显著地区差异。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付保宗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显著,绿色制造技术装备和创新能力较弱,工业企业污染治理投资不足,产业绿色发展存在较大难度。对此,应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创新发展;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强化节能环保准入约束,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业发展;构建区域协调合作机制,促进区域产业联动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红贵  赵路  
以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为研究视角,从产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4个方面构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2007—2016年长江经带11省(市)面板数据,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根据所得数据从空间尺度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指数在-0.4~0.37之间。其中,上海最优,四川最差,产业绿色发展整体水平从下游地区到中游地区再到上游地区呈逐渐递减趋势。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Moran’s指数显著为正并呈现空间正相关特征。因此,提升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必须发挥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强下游地区和中、上游地区间的交流合作,构建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区绿色承接产业转型模式,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肖金成  刘通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如何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我们提出共抓大保护、齐建绿长廊的战略对策: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空间开发格局;实施城镇化战略,以市场手段吸纳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健全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工业进园区,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促进上下游共治,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爽  周天凯  樊琳梓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九省二市的10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SBM模型对各城市绿色效率进行了测算,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探索了绿色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城市绿色发展较好,呈现"V"型变化趋势;各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显著,下游地区、上游地区、中游地区绿色水平依次降低,其中武汉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是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的三大增长极;绿色发展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表现为"U"型关系,大部分城市位于"U"型曲线的上升一方,对外开放、科技投入、经济集聚和环境规制有助于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产业结构则阻碍了城市绿色发展。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高洋鸽   詹长根  
长江经济带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支撑,绿色发展之路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基于生产、生活、生态三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权法对研究区130个城市在2010—2019年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通过全局Moran’ I指数,测算研究区2010年、2015年、2019年三个时间点的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格局,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全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从时间分布来看,研究区绿色发展的趋势为“N”型波动增长;二是从空间分布特征来看,研究区绿色发展水平下游>中游>上游,省市内部呈现东部发展趋势强于西部发展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群呈现圈层结构;三是从空间差异性分析来看,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均呈现减小趋势,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总体差异呈“Λ”型波动;四是从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看,莫兰点大部分集中在第一、三象限(高—高聚集、低—低聚集),区域间的聚集效应逐渐增强且聚集效应向外扩散;五是空间杜宾模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对长江经济带的绿色发展产生正向影响,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产生负向影响,而教育投入和对外开放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不显著。基于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了四点建议:关注绿色发展全局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大技术投入、加强政府规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习平  管可  
文章采用2003—2014年湖北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统计数据,构建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测算了绿色发展效率以及演化趋势和特征,并计算出各城市投入和产出冗余度和不足度,为湖北长江经济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加大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和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忠  刘峥延  金田林  
长江经济带农业生产条件好、发展水平较高,但是农业发展面临着农业资源减少、农药化肥使用增加、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严重等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绿色发展,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上中下游通力合作,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生态涵养区,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