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28)
2023(3734)
2022(3021)
2021(2542)
2020(1869)
2019(4291)
2018(4159)
2017(7543)
2016(4216)
2015(4575)
2014(4488)
2013(4430)
2012(4119)
2011(3642)
2010(3763)
2009(3289)
2008(3204)
2007(2949)
2006(2605)
2005(2175)
作者
(12277)
(10323)
(10276)
(9665)
(6593)
(4813)
(4713)
(3964)
(3920)
(3588)
(3455)
(3434)
(3214)
(3203)
(3185)
(3151)
(3132)
(2980)
(2897)
(2825)
(2495)
(2461)
(2322)
(2311)
(2271)
(2216)
(2214)
(2188)
(2074)
(2054)
学科
(18511)
经济(18493)
管理(12210)
中国(9583)
(7733)
地方(6869)
环境(6695)
城市(6046)
(5852)
企业(5852)
方法(5805)
数学(5024)
数学方法(4961)
城市经济(4198)
(3976)
(3908)
(3869)
业经(3320)
(3309)
资源(3184)
理论(3151)
规划(3034)
环境规划(2942)
(2863)
地方经济(2723)
方城(2539)
(2519)
(2365)
金融(2364)
产业(2312)
机构
学院(58919)
大学(57443)
(22248)
管理(21687)
经济(21530)
研究(20950)
理学(18654)
理学院(18352)
管理学(17951)
管理学院(17840)
科学(13922)
中国(13862)
(12694)
(9854)
中心(9357)
(9183)
研究所(9085)
(8949)
业大(8948)
师范(8872)
(8690)
(8661)
(8247)
北京(7634)
(7473)
财经(7434)
师范大学(7173)
经济学(6883)
农业(6855)
技术(6714)
基金
项目(43874)
科学(35070)
基金(31399)
研究(30904)
(27483)
国家(27256)
科学基金(24228)
社会(20702)
社会科(19734)
社会科学(19724)
(18247)
基金项目(17391)
自然(15456)
(15222)
自然科(15125)
自然科学(15123)
自然科学基金(14780)
教育(13547)
编号(11870)
资助(11422)
(10088)
重点(9864)
(9084)
成果(8941)
国家社会(8902)
课题(8759)
创新(8566)
(8346)
计划(8326)
发展(8177)
期刊
(23858)
经济(23858)
研究(17065)
中国(11173)
学报(8690)
科学(8307)
(7425)
管理(6915)
城市(6801)
(6434)
大学(6323)
教育(6144)
学学(6058)
技术(5216)
问题(4952)
农业(4945)
(4932)
业经(3871)
(3542)
金融(3542)
经济研究(3519)
现代(3428)
资源(3354)
(3280)
发展(3256)
(3256)
统计(3234)
财经(3052)
科技(2911)
(2877)
共检索到83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以及小汽车拥有量的逐年上升,我国城市衍生了诸多问题,而交通问题便是其中的主要问题之一。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汽车拥有量年均增幅达14.3%,华尔街著名汽车市场分析员佩姆伯顿甚至预测:"到2020年,中国可能赶超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拥有国。"目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贤金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实现东、中、西联动发展的重要纽带,更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因此,构建长江经济带的"绿色生态廊道",形成资源环境可承载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格局,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要求。据此,本专栏围绕这一战略要求,并着重结合南京江北新区建设与发展,从湿地保护机制创新、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绿色出行是指以公共交通为主导,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依托的一种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近年来随着城市汽车量的增长,尾气排放量与日俱增,对城市空气的污染加剧。交通工具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使人们对出行愈加关注,城市居民对"绿色出行"的呼吁应运而生。那么,哪些因素将会影响公众的绿色出行行为?又该如何制定有效的政策促进和引导绿色出行?本期主题文章从多个方面展开了探讨。譬如智能交通技术逐渐成熟,它们在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以及城镇化迅速推进,如何通过软实力提升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彰显城市魅力,成为当前急需正视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之后,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文化建设高潮,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历史保护……不一而足。纵观国内文化发展热,领导很重视,业界很热情;口号有之,行动亦有之。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运动式地推进,城市文化繁荣的胜算又有几何?著名画家韩美林曾说:"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极端气候现象、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发生,人类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雪山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等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从各国政府、官方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海绵城市"一词如今在国内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其最早的概念是澳大利亚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围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美国学者则用它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力来处理雨洪自然事件的问题,并从规划到设计的不同尺度说明具体的雨洪管理方法。我国对海绵城市的定义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以"海绵"来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其理论应用直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历了如下过程:2004年,深圳市率先开始实践"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以推动创建光明新区成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201 1年,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首次提出"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教育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相关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做好2007年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工作,全面贯彻落实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资助政策。开通"绿色通道",确保畅通无阻。今年高校新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浪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的概念在20世纪90年代被明确提出,经历了近30年的探索、实践和发展,其现已被世界各地广泛接受和认同。城市绿地生态网络,主要是指城市及市域主要绿地、林地、湿地等自然生态保护地,通过生态廊道、绿道、生物踏脚石等具有一定连接度的带状廊道联结而成的网络系统,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多尺度、多景观、多效益的复合生态系统;其构建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自然属性、提高生物多样性、提升景观品质,以满足人居环境健康高效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绿道理论源于美国,于1980年代被我国学术界引入,其很多规划思想已在我国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但基本没有独立编制绿道规划。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急剧推进,城市快速发展、空间不断扩张,城市内部及其周边自然环境被吞食和分割现象日益加剧;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大城市人满为患、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堪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业配套不足,教育、医疗等跟不上等等。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受资源、环境等约束,以往大拆大建的城市建管方式今后将难以为继。特别是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更新是每个城市发展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部分旧城区出现了环境卫生条件恶化、房屋老化、结构失衡、功能衰退、经济迟滞等现象,同时,近年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对于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向旧城区寻求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时间里,在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也给环境带来了诸如臭氧空洞、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难以挽回的损失。特别是温室气体巨量排放导致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不断扩展与分化。城市空间的重构,一方面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向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而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演变格局。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城市阶层的空间分异进一步加剧……。这些不合理的城市空间重构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晓斌  赵小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城镇化备受世界瞩目,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6年的57.35%,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然而,中国城镇化发展依赖于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的投入,发展模式粗放、效益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盲目追求地方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