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73)
2023(3354)
2022(2832)
2021(2519)
2020(2025)
2019(4240)
2018(3965)
2017(7307)
2016(4081)
2015(4349)
2014(4477)
2013(4365)
2012(4131)
2011(3787)
2010(3730)
2009(3309)
2008(3259)
2007(2747)
2006(2503)
2005(2255)
作者
(12140)
(10257)
(10042)
(9584)
(6425)
(4916)
(4648)
(3907)
(3875)
(3600)
(3474)
(3461)
(3322)
(3223)
(3203)
(3138)
(3072)
(2952)
(2904)
(2896)
(2468)
(2448)
(2382)
(2326)
(2227)
(2211)
(2138)
(2111)
(2040)
(1999)
学科
(21872)
经济(21857)
地方(10988)
管理(9773)
地方经济(7452)
(7161)
方法(6423)
数学(5875)
数学方法(5763)
中国(5661)
(4968)
企业(4968)
(4373)
(4268)
环境(4073)
业经(3852)
农业(3267)
(2930)
(2921)
(2782)
(2726)
(2708)
区域(2703)
(2628)
金融(2627)
资源(2510)
(2373)
产业(2195)
(2146)
贸易(2142)
机构
学院(56797)
大学(56318)
研究(23211)
(22394)
经济(21786)
管理(19958)
理学(17178)
理学院(16828)
管理学(16468)
中国(16341)
管理学院(16332)
科学(15322)
(12863)
(11687)
研究所(10774)
中心(10125)
(9465)
(9440)
(9401)
师范(9361)
(9053)
(8803)
业大(8187)
师范大学(7819)
北京(7723)
(7530)
研究院(7267)
农业(7099)
科学院(7095)
(6980)
基金
项目(42099)
科学(33918)
基金(30246)
研究(30048)
(27129)
国家(26949)
科学基金(23053)
社会(19666)
社会科(18713)
社会科学(18710)
(17209)
基金项目(16220)
(15174)
自然(14734)
自然科(14366)
自然科学(14362)
自然科学基金(14033)
教育(13131)
编号(11826)
资助(11544)
(10706)
重点(10235)
成果(8916)
课题(8824)
发展(8731)
(8644)
(8630)
(8593)
国家社会(8430)
创新(8179)
期刊
(25571)
经济(25571)
研究(17577)
中国(12777)
科学(9122)
学报(8936)
(7715)
管理(7426)
教育(6842)
大学(6400)
(6107)
学学(6049)
农业(5427)
技术(5253)
资源(5242)
经济研究(4050)
业经(4031)
(3930)
金融(3930)
(3793)
问题(3506)
(3285)
科技(3153)
地理(3084)
财经(3059)
城市(2944)
统计(2923)
(2915)
现代(2913)
(2757)
共检索到86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借助国家对外开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以及毗邻港澳这一特殊区位优势,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跨越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然而当前,珠三角发展面临诸多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它的发展一直牵动着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长三角拥有享誉全国的"温州模式"、"苏南模式"等特色经济,以仅占全国1%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19%的GDP、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君  张璐琴  
总结了不同阶段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的特征,对珠三角地区区域规划的意义、规划原则、规划思路进行了分析。认为珠三角地区应该以现有经济联系为基础,适度超越现有经济发展水平,适时扩大区域范围,把港澳作为内生变量,通过制度创新解决区域内重大问题,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绿道理论源于美国,于1980年代被我国学术界引入,其很多规划思想已在我国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但基本没有独立编制绿道规划。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急剧推进,城市快速发展、空间不断扩张,城市内部及其周边自然环境被吞食和分割现象日益加剧;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但这三类规划由三个不同的行政职能部门制定,在目标定位和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内容上又存在交叉,加上受部门职能分割,在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冲突,使得规划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这种现象被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更新是每个城市发展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部分旧城区出现了环境卫生条件恶化、房屋老化、结构失衡、功能衰退、经济迟滞等现象,同时,近年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对于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向旧城区寻求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安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城市成为我国人口及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主要载体。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城市的脆弱性也在大大增加,譬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公共卫生、灾害防控等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或者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都有可能给国家发展和民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或损失。另一方面,近年互联网飞速发展,自媒体日渐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发生灾害或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煜兴  周佑勇  
区域规划是推进区域政府间协作的重要机制。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实践来看,区域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区域规划功能与价值定位上的错位、法治基础的缺失、程序机制的不完善等缺陷,制约着区域规划的良好实施。构建区域规划实施的法治平台,完善区域规划实施的程序机制,是推进区域规划实施、推动区域政府间协作的根本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建平  
空间规划已成为我国深化规划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基于对空间规划战略属性和行动属性的理解,结合珠三角全域空间规划的开展,对战略与行动相结合的空间规划方法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推进珠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四大战略和五项行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妍  
城市作为自组织系统,可看作大量个体分散决策和交互的产物,其相对有序的宏观现象背后包藏着大量微观个体的随机过程及相互影响。大量的个体行为以及个体间的交互影响导致城市发展和运行的过程往往呈现出不连续性、多变性和不规则性,并外在地表现为个别的、不协调的事件和随机的累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分析方法难以解释并有效应对城市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多层次、非线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所带来的问题。面对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规划系统等量化分析方法应运而生,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偏重于以空间规划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速度和规模型的物质规划,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如何融入国家治理的相关内涵、如何转变以往囿于空间和技术的传统思路、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等等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规划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规划受到空前的重视,出现了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规划。这本是一个好现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由于规划不合理或规划过度而造成的浪费现象。这不仅直接造成了建筑寿命的缩短、巨额资金的损失,带来各地政府高昂的行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于2011年正式向全国发布。该规划在分析我国自然状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几种类型,力图通过空间管治,在遵循"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陆海统筹"的原则下,实施新的开发理念,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高效开发、集约利用,保育生态空间,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20世纪中期以来,受到郊区化、去工业化、全球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城市收缩现象。自此,城市收缩现象逐渐受到国际空间发展规划和研究的重视。经历了高速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率突破50%分界线,步入了城镇化后增长时代,在这一转型阶段中,我国总体增长态势下也出现了局部收缩现象,城市一些地区出现了经济衰退、人口外流、用地闲置的现象,新经济出现造成的去工业化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将加速这一进程。城市收缩愈发成为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普遍性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供电、通讯、医院、垃圾填埋或焚烧场站等公共设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必不可少,但其建设、运行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民众对生活环境、物业价值等自身利益越来越重视,对于这类设施的选址、建设及运行安全也愈发关注,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公共事件。近年来,围绕这类"邻避设施"的公共事件有明显增多趋势,譬如:市民抵制垃圾焚烧发电厂、医院、通讯场站建设,多地因PX等重大环保项目的建设引发群众走上街头抵制等等。由此导致部分设施的规划反复修改、迟迟无法落地,而有些项目则被永久取消。公共基础设施受益者众多,其规划建设有社会公益方面的正当性,但设施附近居民在生活环境、生命健康或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