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6)
2023(5703)
2022(4580)
2021(4233)
2020(3217)
2019(7581)
2018(7641)
2017(13378)
2016(7439)
2015(8523)
2014(9075)
2013(8589)
2012(8061)
2011(7302)
2010(7659)
2009(6912)
2008(7202)
2007(6820)
2006(6171)
2005(5317)
作者
(21297)
(17568)
(17489)
(16775)
(11322)
(8366)
(8065)
(6811)
(6722)
(6635)
(6033)
(5897)
(5821)
(5508)
(5413)
(5338)
(5287)
(5203)
(5047)
(4884)
(4425)
(4319)
(4193)
(4166)
(4050)
(3952)
(3870)
(3855)
(3624)
(3509)
学科
(31117)
经济(31080)
管理(20741)
(15230)
中国(13644)
(12773)
企业(12773)
地方(10075)
方法(9312)
理论(8959)
(8015)
业经(7843)
(7096)
(6736)
城市(6546)
数学(6425)
数学方法(6314)
教育(6126)
(5674)
(5567)
环境(5435)
(5347)
农业(5301)
教学(5120)
(4696)
城市经济(4693)
银行(4692)
(4462)
(4425)
金融(4424)
机构
学院(106902)
大学(105288)
(38186)
经济(36810)
管理(36559)
研究(35116)
理学(29947)
理学院(29476)
管理学(28866)
管理学院(28645)
中国(26909)
(24161)
科学(21498)
(19952)
(18769)
(17471)
师范(17347)
(16835)
中心(16458)
(15689)
北京(15232)
财经(14846)
研究所(14689)
师范大学(13754)
(13425)
技术(13386)
(13253)
(12959)
业大(12701)
职业(12282)
基金
项目(63864)
研究(51145)
科学(49458)
基金(42738)
(36022)
国家(35623)
社会(30958)
科学基金(30845)
社会科(29036)
社会科学(29028)
(26332)
教育(24677)
编号(23059)
基金项目(22742)
(21515)
成果(19693)
自然(18225)
自然科(17743)
自然科学(17740)
自然科学基金(17377)
课题(17201)
资助(16520)
(14692)
重点(14680)
(14420)
项目编号(13317)
(13113)
规划(12970)
(12850)
(12726)
期刊
(52052)
经济(52052)
研究(36457)
中国(27349)
教育(21412)
(16515)
管理(14299)
学报(13110)
科学(12560)
(12172)
技术(11461)
大学(10394)
学学(9055)
图书(9003)
(8794)
金融(8794)
业经(8687)
问题(8153)
农业(7875)
城市(7354)
财经(7268)
(7164)
职业(7148)
经济研究(7079)
书馆(6951)
图书馆(6951)
(6453)
现代(5970)
(5713)
论坛(5713)
共检索到175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几年,我国逐渐掀起智慧城市建设热潮。2012年12月,住建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先后分两批公布了190多个试点(市、区、镇)名单,今年8月下旬第三批试点申报工作也已启动,国家政策扶持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陆续展开。与此同时,未纳入试点的城市也热情高涨,纷纷宣布要建设智慧城市。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加入此列。这一方面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走向具体实践,从试点走向了普及;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令人产生疑虑和担忧:各地一哄而上建设智慧城市,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科学论证?是否符合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目前,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申报工作已经启动并正在进行之中。此次申报与前两批试点要求有何不同?前两批试点城市或项目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经验?呈现出哪些问题?今后如何应对和推进?本刊已于2014年第10期设立专题,邀请国内智慧城市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撰文,对我国智慧城市的整体发展策略及理论建设进行探讨。本期则主要从实证研究层面,聚焦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情况,重点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为了应对健康挑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在卫生健康方面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即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目标,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为重点,全面推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增进人民福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工业革命以来的近300年时间里,在创造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人类活动也给环境带来了诸如臭氧空洞、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难以挽回的损失。特别是温室气体巨量排放导致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2014年以来,"多规融合"成为热词,学者官员纷纷发文出声,众说纷纭。从制度着眼,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并重,其他规划互为补充的格局,据说规划高达83种。而众多规划使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呈现网络状——"纵向到底、横向并列",纵向来看,各类规划从国家到地方上下衔接,横向来看则多规并行,从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相互渗透。多规的矛盾,在国家、省级层面的大空间尺度上问题不明显,但到了市级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外来流动人口进入中小城镇以及大城市生活工作,住房成为必须解决的民生问题。为了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需求能得到满足,政府逐步重视保障房的建设工作,相关理论研究及建设实践都是政府、学者、群众关心的热点。目前,我国已形成由经济适用房、廉租房、限价房和公共租赁房组成的住房保障体系。"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在201 1-2015年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十二五"时期保障性住房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中国正在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形势越来越严峻。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大陆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13.26%,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许多大城市,老龄化及高龄化程度愈来愈高,并与少子化、空巢化等诸多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经历了四十年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化建设已经从大干快上、片面追求速度,逐渐转变为注重城市发展质量的提升,关注不同社会群体对城市的需求。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对儿童群体的特殊需求加以关照,是建设人性化宜居城市的应有之义。近些年,国内多个城市如深圳、上海、长沙等已经提出要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并将之列入了十三五规划,也开始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机动车数量及出行总量不断增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普遍成为困扰各大城市的难题。如何缓解交通拥堵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焦点,市民热议的话题,虽然各界都在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治理、缓解城市的交通拥堵状况,但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且有不断蔓延和加剧的趋势。因此,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仍然需要相关各界的持续探索研究。个体机动化出行的迅猛增长,居民出行距离、频次增加必然促进交通需求迅猛增加,在交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成片的老城区被更新,城市的面貌日新月异,旧貌换新颜。但与此同时,在成绩面前,我们也应看到,由于对我国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尚缺乏系统成熟的理论研究,其衍生的负面效应也正日趋突出。特别是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代表的传统城市,部分旧城原有机能和个性逐渐萎缩,一些老区及老建筑存在着设施落后、环境恶劣、经济萧条等现象,这就容易使人们陷入对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今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尤其对于特大城市而言,住宅价格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住宅价格与民生息息相关,同时影响城际间的人口和人才流动。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如何调控房价成为政府的要务。本期主题就城镇住宅价格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城市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居民出行与生活的时间成本,从而对周边住宅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自2000年起,我国就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我国"未富先老"的国情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社会、经济、政策等方面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政府如何相应地在社区建设、养老保障、医疗体制、社会服务等各方面作出适当的安排和引导,是目前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刊今年第九期曾围绕"老龄化社会应对"的主题分别从如何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养老体系和模式;如何在政策的引领下发展适合老年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随着我国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以及科学、医疗、卫生水平的飞速提高,自2000年起,我国就已迈入到老龄化社会,且老龄人口比例迅速上升,而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为世界之冠,约占世界老龄人口的五分之一。我国老年人口的迅猛增长,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社会的提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人口和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城市人口规模和空间尺度急剧扩张,城市居民出行总量迅速攀升。与此同时,城市机动化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小汽车等个体机动交通的迅速发展,城市交通系统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近年来各大城市也在积极探求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对策。自2004年开始,许多城市都把公交优先作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然而成效却不明显,公共交通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颜文涛  
由于人地关系的深层危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但没有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革新而得到改善,反而因为人类的生态蒙昧而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健康生存。众多学者试图对比古今中西的人类发展历史,发掘和总结传统智慧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价值,努力探索传统生态智慧与当代生态科学、城乡生态规划与设计、城乡环境的可持续管理等领域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传统智慧的当代意义重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