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9)
- 2023(2214)
- 2022(1905)
- 2021(1863)
- 2020(1557)
- 2019(3562)
- 2018(3501)
- 2017(6541)
- 2016(3921)
- 2015(4226)
- 2014(4273)
- 2013(4123)
- 2012(4095)
- 2011(3755)
- 2010(3968)
- 2009(3654)
- 2008(3718)
- 2007(3363)
- 2006(3020)
- 2005(2694)
- 学科
- 济(13514)
- 经济(13487)
- 业(7593)
- 管理(7497)
- 企(5435)
- 企业(5435)
- 方法(5233)
- 学(4769)
- 数学(4201)
- 数学方法(4090)
- 农(4078)
- 中国(3938)
- 地方(3153)
- 融(3128)
- 金融(3127)
- 业经(3077)
- 农业(2885)
- 理论(2706)
- 银(2657)
- 银行(2641)
- 财(2622)
- 行(2576)
- 制(2548)
- 和(2403)
- 环境(2239)
- 贸(2232)
- 贸易(2231)
- 易(2117)
- 发(2054)
- 教育(1930)
- 机构
- 大学(58737)
- 学院(56495)
- 研究(23143)
- 济(20444)
- 经济(19957)
- 管理(18546)
- 中国(16497)
- 理学(15996)
- 理学院(15676)
- 科学(15642)
- 管理学(15213)
- 管理学院(15095)
- 京(13265)
- 所(12796)
- 农(12291)
- 研究所(11891)
- 农业(9900)
- 范(9860)
- 财(9821)
- 师范(9755)
- 中心(9662)
- 业大(9436)
- 江(9091)
- 北京(8206)
- 师范大学(8184)
- 院(8162)
- 财经(7779)
- 州(7014)
- 经(7013)
- 科学院(7006)
- 基金
- 项目(38168)
- 科学(29889)
- 基金(27878)
- 研究(26584)
- 家(25427)
- 国家(25230)
- 科学基金(20508)
- 社会(16324)
- 社会科(15368)
- 社会科学(15362)
- 基金项目(14776)
- 省(14439)
- 自然(13699)
- 自然科(13390)
- 自然科学(13382)
- 自然科学基金(13133)
- 划(13087)
- 教育(12400)
- 资助(11232)
- 编号(10387)
- 成果(9646)
- 重点(9124)
- 部(8565)
- 发(8491)
- 创(7743)
- 计划(7687)
- 课题(7634)
- 科研(7299)
- 创新(7298)
- 教育部(7052)
共检索到85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经过30年城市化、工业化迅速发展,中国城市越来越繁华,越来越现代化。但急速推进,大干快上,大力营造光鲜亮丽外表的同时,我们的城市却也面临着特色逐渐丧失、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生态遭受破坏等问题,离真正的"宜居"还有不小差距。尤其是近期频发的一些公共事件,如饮用水源污染、暴雨淹城、动车相撞事故等,警醒我们是否有必要放缓脚步,认真思考如何真正落实中央所要求的"又好又快"发展方针,思考如何使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更具有"存在感",如何切实提高其幸福指数。而1999年起源自意大利的"慢城运动"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根紧
慢城运动倡导城镇现代化建设与城镇特色个性维续相得益彰、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与传统生活方式传承有机结合、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和谐相处,通过强化城市宜居性来提升人类生活品质。本文在全面系统地介绍慢城运动发展情况后,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国际慢城的建设经验,以期对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尤其是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有所启示。
关键词:
慢城运动 小城镇 生活品质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朱晓清 甄峰
自1999年发源于意大利后,慢城运动在欧洲及以外的地方蓬勃发展,并发展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城市网络。本文对慢城的起源、发展趋势及内涵进行了概述,并将慢城与当前国际城市研究的热点——宜居城市进行了深入对比分析。最后根据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就当前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现状,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提出了几点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凤玮 周川
美国马塞诸塞州于2018年启动新一代基础教育"学业综合评价体系"(MCAS)。该体系根据21世纪对人的发展的新要求,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培养,突出以英语、数学为代表的核心科目及核心知识,体现出核心素养的基础性;注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体现出核心素养的时代性;注重改进评价标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自我期望值和内驱力。该体系显现出学业综合评价的一种新取向、新样态,对我国中小学学业评价制度的改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社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细胞单位,也是居民生活、活动的基本单元。构建生态社区,在社区推广生态环保理念,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一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以及环境污染加重,能源日益紧缺等问题,成为制约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建设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须把节能环保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的‘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以及城镇化迅速推进,如何通过软实力提升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彰显城市魅力,成为当前急需正视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之后,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文化建设高潮,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历史保护……不一而足。纵观国内文化发展热,领导很重视,业界很热情;口号有之,行动亦有之。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运动式地推进,城市文化繁荣的胜算又有几何?著名画家韩美林曾说:"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极端气候现象、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发生,人类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雪山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等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从各国政府、官方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连接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建设的不断增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扩大,此时,城市间急需寻求新的治理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以突破"行政区经济",由此,同城化现象应运而生。同城化现象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主题公园以1955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斯尼乐园的出现为标志,在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型主题公园是1989年9月在深圳开业的锦绣中华。深圳锦绣中华的成功在中国产生了轰动性的示范效应,此后,主题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年来,主题公园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随着竞争的日趋剧烈、经营策略失当等问题的存在,国内大部分主题公园处于亏损或勉强支撑的状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海绵城市"一词如今在国内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其最早的概念是澳大利亚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围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美国学者则用它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力来处理雨洪自然事件的问题,并从规划到设计的不同尺度说明具体的雨洪管理方法。我国对海绵城市的定义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以"海绵"来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其理论应用直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历了如下过程:2004年,深圳市率先开始实践"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以推动创建光明新区成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201 1年,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首次提出"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崔景贵
文章概要分析90后"职校门"事件的心理意蕴、教育症结与社会成因,提出积极应对90后"职校门"事件的职业教育管理策略。要理性认识"职校门"事件,树立积极的职校生和谐发展观,不怀疑职业学校教育的存在价值,不否定职业学校学生的群体形象,更不应给90后职校生的个性乱贴标签。90后"职校门"事件呼唤着当今职业学校教育管理范式的根本转型,走向积极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变革的必然选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焜 李林
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慢城起源于意大利的慢餐运动,代表着一种新的城市形态,是西方国家对快速工业化、城市化所造成的系列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慢城倡导快与慢的平衡,主张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强调保持传统文化和城市个性。随着国际慢城联盟的建立和对慢城的推广,其范围和影响日益扩大,逐步从欧洲发展成为全球化的慢城运动。慢城是一种新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理念有相通之处,近20年的全球性慢城实践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传承发展以及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慢城 慢餐运动 慢城运动 新型城镇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今中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阶段,尤其对于特大城市而言,住宅价格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住宅价格与民生息息相关,同时影响城际间的人口和人才流动。在城市管理工作中,如何调控房价成为政府的要务。本期主题就城镇住宅价格的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城市交通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居民出行与生活的时间成本,从而对周边住宅
关键词:
住宅价格 房地产 房价上涨 影响因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