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44)
2023(11698)
2022(10380)
2021(9835)
2020(8097)
2019(18999)
2018(18827)
2017(36019)
2016(19727)
2015(22085)
2014(22043)
2013(21757)
2012(20042)
2011(18032)
2010(17990)
2009(16244)
2008(15831)
2007(13591)
2006(12041)
2005(10270)
作者
(57679)
(47925)
(47529)
(45240)
(30812)
(22866)
(21442)
(18769)
(18412)
(17051)
(16532)
(16207)
(15225)
(14974)
(14838)
(14561)
(14339)
(13988)
(13813)
(13465)
(11928)
(11679)
(11533)
(11057)
(10639)
(10606)
(10554)
(10466)
(9597)
(9485)
学科
(77638)
经济(77540)
管理(53687)
(52189)
(41037)
企业(41037)
方法(35538)
数学(30574)
数学方法(30168)
(22889)
中国(22035)
地方(19116)
(19065)
(17709)
业经(16803)
农业(16235)
理论(13542)
环境(13016)
(12983)
贸易(12972)
(12743)
(12499)
(12375)
技术(11444)
(10909)
(10903)
财务(10849)
财务管理(10831)
教育(10456)
企业财务(10284)
机构
大学(281070)
学院(278013)
管理(111284)
(104570)
经济(102032)
理学(97267)
理学院(96071)
研究(95365)
管理学(94215)
管理学院(93724)
中国(67862)
科学(62665)
(60599)
(47939)
(46282)
(45992)
研究所(44365)
业大(43818)
中心(42475)
(39539)
(39373)
师范(39198)
北京(38086)
财经(37714)
农业(36258)
(35083)
(34258)
(32762)
师范大学(32140)
经济学(30501)
基金
项目(199548)
科学(156705)
基金(144758)
研究(143765)
(127194)
国家(126157)
科学基金(107838)
社会(89351)
社会科(84446)
社会科学(84419)
基金项目(78273)
(77290)
自然(71916)
自然科(70191)
自然科学(70170)
自然科学基金(68846)
(66298)
教育(65172)
资助(58630)
编号(58522)
成果(47261)
重点(44680)
(43172)
(42419)
(40951)
课题(40198)
创新(38244)
科研(37934)
教育部(36614)
大学(36475)
期刊
(112537)
经济(112537)
研究(80321)
中国(48508)
学报(47027)
科学(44123)
(42094)
管理(38413)
大学(35009)
学学(32989)
(32080)
教育(31190)
农业(29430)
技术(22466)
(20078)
金融(20078)
业经(18383)
财经(17236)
经济研究(16823)
问题(16379)
图书(15554)
(14569)
(14474)
科技(14291)
资源(14119)
(13786)
理论(13726)
现代(13161)
实践(12824)
(12824)
共检索到3925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型和各种经济、社会政策的变化,城市失业、下岗问题日渐突出。与此同时,我国全力推进的城镇化建设造成征地拆迁的数量和规模迅猛增加,由于失地农民的安置、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使一些失地农民也沦为城市新贫。再加上近年来物价的不断上涨、社会保障措施的不力、房价的频频攀升、就业形势的严峻、教育医疗费用的大幅上升、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陷入相对贫困之中。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日益严重,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若不能合理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媛  许学强  
基于地理学、规划学和社会学视角,在“过程—互动—行动”研究框架下,综合述评了国外贫困阶层聚居区的概念界定、空间分布和社会经济构成研究;从两种角度分析贫困阶层聚居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从就业减少、居住流动、公共住房和种族隔离几个因素综述外部作用力影响下的贫困聚居,并从防御、支持、抵御攻击和文化保护方面讨论了内部组合力影响下的贫困聚居;此外还回顾了缓解贫困聚居的措施;最后从基础研究、公共政策制定方面探讨了国外同类研究对我国城市的借鉴和启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袁媛  
目前国内贫困阶层聚居区研究以静态分析为主,少有动态关注聚居区的历史演变。本文用广州的历史文献、宏观空间数据和微观社区调查分析,系统论述在清初和清末民国时期、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深化到现阶段等不同时期,贫困阶层聚居区的区位和分布特征变化。研究发现,广州城市贫困阶层聚居经历了"外围和中心区位-中心区位-中心和外围区位"的变迁,形成了"集中-分散-再集中"的分布演变过程,这是体制和市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迥异于西方的贫困阶层聚居理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菁菁  
居住空间分异特别是贫困阶层聚居是长期困扰发达国家和很多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社会深刻变化,居住空间分异与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已初见端倪。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及贫困阶层聚居的五大动因和社会影响,并运用系统理论,从收入分配、政策体制、城市规划、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应对策略的探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晖  
文章以国家和自治区级贫困地区为例,从少数民族在人均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方面和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入手,提出了测度贫困人口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从各种确定贫困线的方法中挑选出适合新疆实际的方法,计算2001年新疆的贫困线;并系统地总结了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人口的现状及特点,同时根据喀什地区、和田地区、若羌县的数据计算了贫困的发生率与和田地区各县的返贫率。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磊  伏绍宏  
基于彝区237户贫困农民的调查数据,以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为考察指标,通过案例和实证分析劳动力转移对贫困户脱贫的影响。研究发现,"内轻外重"的收入增长态势、指标化的绩效约束和农村公共服务的缺失,造成了劳务推动脱贫的双重悖论:一方面,转移就业能增加农户家庭收入和非农收入,促使其能在短期内实现脱贫,但却很难通过非农就业促进农业经营,进而推动贫困户实现长效脱贫;另一方面,转移造成贫困户建房滞缓、适龄学生辍学现象加剧、老人健康风险增加等问题,但其对改善农民的形象贫困、教育质量和人居环境有积极效应。最后提出深化劳动力供给侧改革、实施差别化的扶贫政策、完善脱贫考评机制、建立农村公共服务机构及多元筹资机制等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春山  杨高  
作为快速城市化、工业化、相关制度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一种聚落形态,中国农民工聚居区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将农民工聚居区研究划分为起步阶段、扩展阶段、社会空间转向和社区治理3个阶段。总体上看,对农民工聚居区的研究,在空间形态方面从静态走向动态,社会网络方面从群体走向空间,形成机制方面从传统的社会学、城市地理学视角转向制度经济学、文化地理学和空间生产视角,聚居区从改造管理走向合作治理,研究方法日益多元化。论文从研究思潮、研究视角、研究重点等方面比较了中国农民工聚居区与西方移民聚居区的差别,并对未来研究作了展望。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自1984年我国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起,经过将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国家和地方不同级别的各类开发区约2000家。开发区的建立和发展,迅速带动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各个城市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外向型经济的主阵地、创新体系的核心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城市化和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主要载体。由于在发展早期,开发区能够享受到税收、土地、投资等方面的特殊优惠政策,并且实行独立运行的封闭管理体制,这两方面优势叠加,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以及城镇化迅速推进,如何通过软实力提升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彰显城市魅力,成为当前急需正视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之后,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文化建设高潮,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历史保护……不一而足。纵观国内文化发展热,领导很重视,业界很热情;口号有之,行动亦有之。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运动式地推进,城市文化繁荣的胜算又有几何?著名画家韩美林曾说:"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极端气候现象、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发生,人类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雪山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等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从各国政府、官方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海绵城市"一词如今在国内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其最早的概念是澳大利亚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围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美国学者则用它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力来处理雨洪自然事件的问题,并从规划到设计的不同尺度说明具体的雨洪管理方法。我国对海绵城市的定义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以"海绵"来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其理论应用直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历了如下过程:2004年,深圳市率先开始实践"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以推动创建光明新区成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201 1年,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首次提出"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大城市人满为患、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堪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业配套不足,教育、医疗等跟不上等等。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受资源、环境等约束,以往大拆大建的城市建管方式今后将难以为继。特别是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不断扩展与分化。城市空间的重构,一方面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向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而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演变格局。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城市阶层的空间分异进一步加剧……。这些不合理的城市空间重构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晓斌  赵小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城镇化备受世界瞩目,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6年的57.35%,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然而,中国城镇化发展依赖于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的投入,发展模式粗放、效益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盲目追求地方政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