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8)
- 2023(10061)
- 2022(8943)
- 2021(8440)
- 2020(6903)
- 2019(16176)
- 2018(16091)
- 2017(31358)
- 2016(16993)
- 2015(18954)
- 2014(18907)
- 2013(18682)
- 2012(16907)
- 2011(15124)
- 2010(14908)
- 2009(13401)
- 2008(12750)
- 2007(10773)
- 2006(9344)
- 2005(7799)
- 学科
- 济(67694)
- 经济(67621)
- 管理(47131)
- 业(43094)
- 企(35778)
- 企业(35778)
- 方法(32129)
- 数学(27953)
- 数学方法(27649)
- 中国(19174)
- 农(16294)
- 地方(16218)
- 学(15025)
- 财(14515)
- 业经(14365)
- 环境(11677)
- 理论(11399)
- 农业(11079)
- 和(11071)
- 贸(10680)
- 贸易(10674)
- 易(10262)
- 技术(10180)
- 制(9593)
- 划(9492)
- 务(9314)
- 财务(9257)
- 财务管理(9243)
- 教育(8899)
- 企业财务(8753)
- 机构
- 大学(237598)
- 学院(235155)
- 管理(97798)
- 济(89203)
- 经济(86998)
- 理学(86041)
- 理学院(85012)
- 管理学(83531)
- 管理学院(83112)
- 研究(76990)
- 中国(53851)
- 京(51081)
- 科学(50239)
- 财(38213)
- 所(37380)
- 业大(36100)
- 农(34721)
- 研究所(34547)
- 中心(34273)
- 范(32686)
- 师范(32434)
- 江(31940)
- 北京(31903)
- 财经(31894)
- 经(29067)
- 院(28749)
- 农业(27272)
- 州(26758)
- 师范大学(26668)
- 经济学(25885)
- 基金
- 项目(171959)
- 科学(135838)
- 基金(125404)
- 研究(124365)
- 家(109027)
- 国家(108173)
- 科学基金(94015)
- 社会(78051)
- 社会科(74013)
- 社会科学(73992)
- 基金项目(68705)
- 省(66887)
- 自然(62701)
- 自然科(61256)
- 自然科学(61244)
- 自然科学基金(60096)
- 划(56603)
- 教育(56141)
- 编号(50686)
- 资助(50445)
- 成果(39760)
- 重点(37752)
- 部(37032)
- 发(36136)
- 创(35467)
- 课题(34230)
- 创新(33031)
- 科研(32665)
- 教育部(31750)
- 大学(31697)
共检索到322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不断扩展与分化。城市空间的重构,一方面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向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而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演变格局。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城市阶层的空间分异进一步加剧……。这些不合理的城市空间重构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敏 周恺 章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这一论述进一步凸显了消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新时期的大都市空间逐渐主要由消费活动所塑造,消费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当前,城市消费行为以前所未有的动能,与创意休闲、社会网络、互联网经济、城市文化密切结合,重塑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此同时,空间与人们的联结方式、借由空间协调的社会关系格局、空间之于都市生活及个体的意义都进入高速的动态演进之中。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城市商业空间 消费社会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从工业生产型城市向后现代消费型城市转变,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为增加,消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各种新型消费空间不断涌现,也为社会文化与空间结构带来巨大影响,成为城市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
关键词:
城乡消费 消费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大城市人满为患、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堪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业配套不足,教育、医疗等跟不上等等。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受资源、环境等约束,以往大拆大建的城市建管方式今后将难以为继。特别是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晓斌 赵小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城镇化备受世界瞩目,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6年的57.35%,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然而,中国城镇化发展依赖于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的投入,发展模式粗放、效益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盲目追求地方政府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晓斌 赵小风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城镇化备受世界瞩目,成就举世公认。中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6年的57.35%,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然而,中国城镇化发展依赖于土地、劳动力等廉价资源的投入,发展模式粗放、效益低下的现象普遍存在。许多地方盲目追求地方政府
关键词:
土地集约 集约利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安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城市成为我国人口及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主要载体。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城市的脆弱性也在大大增加,譬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公共卫生、灾害防控等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或者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都有可能给国家发展和民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或损失。另一方面,近年互联网飞速发展,自媒体日渐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发生灾害或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以及城镇化迅速推进,如何通过软实力提升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彰显城市魅力,成为当前急需正视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之后,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文化建设高潮,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历史保护……不一而足。纵观国内文化发展热,领导很重视,业界很热情;口号有之,行动亦有之。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运动式地推进,城市文化繁荣的胜算又有几何?著名画家韩美林曾说:"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极端气候现象、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发生,人类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雪山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等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从各国政府、官方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海绵城市"一词如今在国内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其最早的概念是澳大利亚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围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美国学者则用它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力来处理雨洪自然事件的问题,并从规划到设计的不同尺度说明具体的雨洪管理方法。我国对海绵城市的定义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以"海绵"来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其理论应用直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历了如下过程:2004年,深圳市率先开始实践"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以推动创建光明新区成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201 1年,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首次提出"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连接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建设的不断增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扩大,此时,城市间急需寻求新的治理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以突破"行政区经济",由此,同城化现象应运而生。同城化现象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社会要素在城市内部高度向心集聚;另一方面,城市的空间规模也在快速扩张,由此带来了诸多城市发展问题。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及优化,能缓解城市矛盾,提升城市发展潜力,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空间的布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期主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知识创新型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在地理空间的视
关键词:
空间布局 创新型服务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晓斌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庄重承诺,以减排增汇为核心的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刻不容缓,亟待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进程。国土空间作为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汇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减少碳排放和增强碳汇能力的重要抓手,明确国土空间碳源/汇机理、探索低碳国土空间开发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等势在必行。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旨在聚焦陆域国土空间利用,针对构筑碳汇型绿色国土、低碳型国土空间格局,以及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优化等基础应用问题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
碳中和 国土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当地面空间不够用时,人类开始把触角伸向高空;而当高空的发展也达到一定限度时,人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空间:地下。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合理、有序地对地下空间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确确实实为城市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譬如:发展地下铁路、过道、隧道等,有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