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24)
- 2023(12627)
- 2022(11117)
- 2021(10332)
- 2020(8689)
- 2019(19922)
- 2018(19830)
- 2017(38420)
- 2016(21093)
- 2015(23602)
- 2014(23738)
- 2013(23396)
- 2012(21302)
- 2011(19214)
- 2010(19178)
- 2009(17801)
- 2008(17301)
- 2007(14914)
- 2006(13220)
- 2005(11660)
- 学科
- 济(81753)
- 经济(81625)
- 管理(65611)
- 业(58304)
- 企(49801)
- 企业(49801)
- 方法(36094)
- 数学(30978)
- 数学方法(30607)
- 中国(23586)
- 财(23271)
- 农(20352)
- 制(18986)
- 业经(18685)
- 地方(17475)
- 学(17350)
- 务(14554)
- 财务(14487)
- 财务管理(14458)
- 环境(14292)
- 理论(13968)
- 企业财务(13704)
- 贸(13546)
- 贸易(13538)
- 和(13422)
- 农业(13290)
- 易(13102)
- 体(12972)
- 划(12832)
- 技术(12759)
- 机构
- 大学(298716)
- 学院(295449)
- 管理(119168)
- 济(115558)
- 经济(112736)
- 理学(103316)
- 理学院(102115)
- 管理学(100466)
- 管理学院(99915)
- 研究(98398)
- 中国(71872)
- 京(64477)
- 科学(60510)
- 财(55333)
- 所(48229)
- 财经(43963)
- 中心(43814)
- 研究所(43695)
- 农(43355)
- 业大(43067)
- 江(42704)
- 北京(40668)
- 经(39849)
- 范(39304)
- 师范(38992)
- 院(36411)
- 州(34689)
- 经济学(34373)
- 农业(33777)
- 财经大学(32712)
- 基金
- 项目(204692)
- 科学(161549)
- 研究(150762)
- 基金(149131)
- 家(128884)
- 国家(127845)
- 科学基金(110811)
- 社会(95179)
- 社会科(90181)
- 社会科学(90159)
- 基金项目(80112)
- 省(79117)
- 自然(72080)
- 自然科(70358)
- 自然科学(70344)
- 自然科学基金(69031)
- 教育(68529)
- 划(66914)
- 编号(61573)
- 资助(60564)
- 成果(50174)
- 重点(45166)
- 部(45020)
- 发(42725)
- 创(42346)
- 课题(42170)
- 制(40387)
- 创新(39537)
- 教育部(38896)
- 国家社会(38860)
- 期刊
- 济(127198)
- 经济(127198)
- 研究(90175)
- 中国(55882)
- 学报(44570)
- 管理(44002)
- 财(42484)
- 科学(41996)
- 农(39301)
- 大学(34192)
- 教育(32864)
- 学学(32065)
- 农业(27137)
- 技术(24692)
- 融(23889)
- 金融(23889)
- 财经(21153)
- 业经(20051)
- 经济研究(19232)
- 问题(18034)
- 经(17913)
- 图书(15325)
- 理论(15109)
- 科技(14571)
- 现代(14268)
- 实践(13928)
- 践(13928)
- 技术经济(13510)
- 业(13321)
- 版(13146)
共检索到430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20世纪中期以来,受到郊区化、去工业化、全球化等不同因素的影响,许多西方国家出现了城市收缩现象。自此,城市收缩现象逐渐受到国际空间发展规划和研究的重视。经历了高速城镇化发展的中国,随着城镇化率突破50%分界线,步入了城镇化后增长时代,在这一转型阶段中,我国总体增长态势下也出现了局部收缩现象,城市一些地区出现了经济衰退、人口外流、用地闲置的现象,新经济出现造成的去工业化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将加速这一进程。城市收缩愈发成为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普遍性问题。
关键词:
应对研究 去工业化 相关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安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城市成为我国人口及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活动的主要载体。规模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复杂,城市的脆弱性也在大大增加,譬如城市基础设施、环境、公共卫生、灾害防控等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或者发生突发性公共事件,都有可能给国家发展和民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威胁或损失。另一方面,近年互联网飞速发展,自媒体日渐发达,信息传播速度极快,一旦发生灾害或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更新是每个城市发展都需要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后,部分旧城区出现了环境卫生条件恶化、房屋老化、结构失衡、功能衰退、经济迟滞等现象,同时,近年来伴随着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对于土地资源与空间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限于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粮食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制约,向旧城区寻求发展空间,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在我国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作为政府积极推进城市现代化的一种有效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在人们为城市规划带来的"路宽了,地绿了,城市漂亮了"而欢欣鼓舞时,一种尴尬却在悄悄地发生着——越来越多的在城市规划中权利受到损害的人将争议摆在了政府面前。此外,公众的参与权、城市规划中设置的权力门槛、以及规划管理中的多头执法、交叉执法等混乱的局面也是规划管理中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绿道理论源于美国,于1980年代被我国学术界引入,其很多规划思想已在我国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得以体现,但基本没有独立编制绿道规划。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急剧推进,城市快速发展、空间不断扩张,城市内部及其周边自然环境被吞食和分割现象日益加剧;与此同时,随着旅游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但这三类规划由三个不同的行政职能部门制定,在目标定位和内容上各有侧重,而内容上又存在交叉,加上受部门职能分割,在规划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冲突,使得规划难以得到有效执行和实施,这种现象被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对于冬春季空气污染及雾霾天肆虐,人们的议论还未止歇,时值入夏,雨季和酷暑来临,全国众多城市又面临防旱抗涝的艰巨任务,目前深圳等南方城市已遭遇暴雨洪涝灾害,各地防汛救灾压力巨大。随着技术进步,人类对于天气系统变化规律不断加深认知,天气预报准确率也在逐步提高,但局地空气污染、刮风下雨演变为灾祸仍时有发生,令人避之不及。另一方面,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人口集聚、城市硬质化建设、工业生产排放等等,无不在有形与无形中影响着城市环境及生态,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极端天气的强度和频度。特别是当多种气象灾害频繁、连续或叠加发生,很多城市显得准备不足,生产生活遭受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妍
城市作为自组织系统,可看作大量个体分散决策和交互的产物,其相对有序的宏观现象背后包藏着大量微观个体的随机过程及相互影响。大量的个体行为以及个体间的交互影响导致城市发展和运行的过程往往呈现出不连续性、多变性和不规则性,并外在地表现为个别的、不协调的事件和随机的累积。传统的自上而下的规划分析方法难以解释并有效应对城市发展和运行过程中多层次、非线性、开放性、不确定性和动态性等特点所带来的问题。面对上述城市系统复杂性与不确定性,新一代计算机辅助规划系统等量化分析方法应运而生,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偏重于以空间规划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速度和规模型的物质规划,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如何融入国家治理的相关内涵、如何转变以往囿于空间和技术的传统思路、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等等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经国务院审议通过,并于2011年正式向全国发布。该规划在分析我国自然状况和特点的基础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几种类型,力图通过空间管治,在遵循"优化结构、保护自然、集约开发、协调开发、陆海统筹"的原则下,实施新的开发理念,促进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高效开发、集约利用,保育生态空间,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供电、通讯、医院、垃圾填埋或焚烧场站等公共设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必不可少,但其建设、运行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对周边居民生活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民众对生活环境、物业价值等自身利益越来越重视,对于这类设施的选址、建设及运行安全也愈发关注,处理不好极易引发群体性公共事件。近年来,围绕这类"邻避设施"的公共事件有明显增多趋势,譬如:市民抵制垃圾焚烧发电厂、医院、通讯场站建设,多地因PX等重大环保项目的建设引发群众走上街头抵制等等。由此导致部分设施的规划反复修改、迟迟无法落地,而有些项目则被永久取消。公共基础设施受益者众多,其规划建设有社会公益方面的正当性,但设施附近居民在生活环境、生命健康或经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霞 刘超
预测精度与可解释性是回归模型评价的两个重要依据。由于变量之间的"共线性"和模型的"过拟合"等问题导致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估计量并不总是令人满意。通过在传统的回归模型上引入收缩机制,新一代回归模型能获得更好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可解释性。文章比较了几种典型基于收缩机制的回归模型,如岭回归、LASSO,并通过实例分析了不同模型的性能与特点。
关键词:
OLS 岭回归 LASSO回归 收缩估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大城市人满为患、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堪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业配套不足,教育、医疗等跟不上等等。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受资源、环境等约束,以往大拆大建的城市建管方式今后将难以为继。特别是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不断扩展与分化。城市空间的重构,一方面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向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而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演变格局。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城市阶层的空间分异进一步加剧……。这些不合理的城市空间重构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