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59)
2023(12972)
2022(10502)
2021(9498)
2020(7883)
2019(17501)
2018(16560)
2017(31494)
2016(16301)
2015(18099)
2014(17490)
2013(17597)
2012(16516)
2011(15212)
2010(15201)
2009(14521)
2008(13124)
2007(11372)
2006(10261)
2005(9464)
作者
(48219)
(40251)
(40003)
(38072)
(25477)
(19267)
(17858)
(15559)
(15423)
(14095)
(13922)
(13117)
(12794)
(12671)
(12510)
(12483)
(11808)
(11466)
(11426)
(11304)
(9853)
(9825)
(9641)
(9204)
(9174)
(8965)
(8543)
(8274)
(7979)
(7932)
学科
(90449)
经济(90374)
管理(44476)
(42987)
(33182)
企业(33182)
方法(32564)
数学(29758)
数学方法(29633)
中国(28818)
(27253)
金融(27253)
(24601)
银行(24569)
(23875)
地方(21197)
(19087)
(18908)
(17986)
贸易(17971)
(17565)
业经(16994)
(16873)
(15258)
农业(13474)
地方经济(13094)
环境(12809)
(12018)
中国金融(11469)
(11365)
机构
大学(241420)
学院(239635)
(121736)
经济(119936)
研究(91209)
管理(87967)
理学(76035)
中国(76029)
理学院(75188)
管理学(74217)
管理学院(73791)
(51522)
科学(51025)
(50180)
(45655)
(42092)
财经(41977)
研究所(41759)
中心(41565)
经济学(41192)
(38489)
经济学院(37188)
业大(34642)
农业(33210)
(32514)
北京(32047)
(31916)
财经大学(31507)
科学院(28506)
(27656)
基金
项目(160196)
科学(126988)
基金(121360)
研究(112493)
(107863)
国家(107034)
科学基金(90745)
社会(78789)
社会科(75204)
社会科学(75187)
基金项目(63375)
(58638)
自然(56456)
自然科(55236)
自然科学(55215)
自然科学基金(54305)
(50036)
资助(49419)
教育(48964)
编号(40554)
重点(36684)
(36647)
(36283)
国家社会(35334)
(33831)
中国(31991)
创新(31931)
教育部(31818)
成果(31797)
科研(30795)
期刊
(131103)
经济(131103)
研究(76258)
中国(44513)
学报(39540)
(38095)
(37821)
金融(37821)
(37612)
科学(36319)
管理(32735)
大学(30165)
学学(29187)
农业(25229)
经济研究(24425)
财经(22424)
(19519)
业经(17650)
问题(17295)
技术(17057)
(16770)
国际(16099)
世界(15335)
(13913)
技术经济(13217)
教育(12923)
统计(11912)
商业(10968)
(10716)
经济问题(10426)
共检索到3664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2008年,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也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受到冲击,同时也引发了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学者以及普通民众等各界人士对这场危机的思索与探讨。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刘锡良  
虽然全世界联手出台了很多反危机的措施,但当前的金融危机在短期内不可能结束,中国经济率先回暖的可能性也较小。我们要防止各种刺激经济增长的政策失效以后出现的通货膨胀预期以及银行不良资产的增加,也要注意防范政府融资平台可能出现的风险。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慧  
美国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实体经济层面,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欧洲、亚洲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拉动作用,贸易不平衡、存在巨额贸易顺差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一大特点,持续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带来大量的外汇储备,也成为我们抵御外来金融危机和经济冲击的坚强后盾,然而昔日顺差的优势,成为这次危机影响中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软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艾文耕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对全球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步入2009年,主要发达国家的GDP均呈现负增长态势,新兴国家也将深受发达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2009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比2008年进一步放缓,但政府已经发出积极政策信号有助于重振市场信心,而注重促进居民消费与重点设施建设的经济方案较之单纯地增加制造业产能,更有利于中国达成中期目标。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曹红辉  
现在我们来探讨全球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对策。很多人说这两年是次贷危机,其实这个说法不准确。这次危机不仅仅是次级贷款的危机,次贷只是其中一个小的贷款。为什么二三万亿的贷款规模,毁约率也不过百分之十几,竟会引发全球性的危机?为什么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晓晶  汤铎铎  林跃勤  
本文通过历史回顾与文献考察总结出全球失衡与金融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从货币霸权视角建立起失衡与危机的数理模型,指出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及美元霸权密切相关。文章进而分析了危机冲击与政策反应模式,重点探讨了中国经济复苏的条件。通过国际比较,我们认为,大萧条的教训之一是政府在某些领域的过度干预,而经济体的充分弹性(即灵活的市场机制)则是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必不可少的条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谢杰  张海森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肆掠全球的金融危机,其直接原因是美国国内的产业、金融政策错误,以及华尔街的贪婪与金融监管失误,而深层次原因是全球经济失衡与技术创新的周期性。本文应用时间序列模型验证了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对美出口的显著影响,使用GTAP模型估算了全球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结果显示:纺织、石化、电子等中国主要出口行业产出增长将进一步大幅下降。建议我国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扶持民营企业发展以扩大内需,并走创新发展道路,以应对危机下世界经济衰退的挑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郑建红  徐少华  
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实体经济蔓延,作为世界经济体的一员,中国很难独身其外。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如何?我们要如何应对?笔者试图从这些方面进行有益的探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经济课题组  韩康  王健  董小君  樊继达  惠双民  黄文虎  张占斌  李江涛  马小芳  时红秀  张青  蔡春红  
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不断深入,政府、企业、理论界对此高度关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国家行政学院专门成立了以韩康副院长担任组长的"宏观经济课题组",分赴东部、中部和东北三个地区六个省市进行调研。调研发现,六省市的经济都受到国际金融危机不同程度的冲击,但普遍对自身发展和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预期持比较乐观态度,由于这些省市经济结构特点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抗风险能力与发展可能性的差异。调研组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批理论性和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成果,现予以刊发,以飨读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谭小芬  
美国次贷危机已经通过信用体系的连锁反应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严重损害了美国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稳定性。本文分析次贷危机的未来走势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展望了次贷危机的发展趋势,讨论次贷危机和房价下跌如何影响美国实体经济,进而影响中国宏观经济金融的渠道和程度。为应对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中国应该相机调整宏观经济政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景德  
本文深入细致地分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人民币汇价、进出口贸易、证券市场、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要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有赖于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加快金融业的不断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徐明棋  
近期看,美国的金融危机尚未见底,美国金融市场将经历较长时间的低迷和调整。但是,美国商业银行将通过此次危机的冲击加速其兼并和整合的步伐,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也将因此加快重组。对于近期美国金融资产价格走低的前景,我们一是不要在低位盲目抛售,使潜亏变成实际亏损。二是不能抱着抄底的侥幸;对于资金大进大出的冲击,需要进一步加强资本流动的监管;对于美元汇率进一步下跌的前景,需要注意中国对外投资的汇率风险控制;我们的银行信贷应该更加注重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避免信用盲目虚拟扩张和收缩,金融创新也要根据我国国情与经济发展的需要稳步推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宗良  王志峰  
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渠道全面影响中国经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通过贸易、金融市场等渠道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全面的冲击,其涉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远超过了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这一方面是由于本次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程度前所未有,亚洲金融危机主要发生在亚洲,其他地区几乎不受影响,而当前的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了全球各个国家,并导致了全球性经济衰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同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有关,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新黄浦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产生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新黄浦新黄浦经济研究所一市场经济的存在注定着经济危机周期性地发生,就像高速公路和严重车祸一样,孪生兄弟般的不可分离。随着后工业化时代的来临,金融风波从80年代中后期开始逐渐成为经济危机的睛雨表。而后工业化的水平又...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高辉清  熊亦智  胡少维  
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是一个历史性事件,它标志着美国超前的消费模式和自由资本主义模式的终结,也标志着旧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崩溃,世界经济将进入一个大的调整和动荡时期。受其影响。我国未来数年内外部需求增长将明显下降,并导致工业增速相应放慢。同时,次贷危机降低了居民未来的收入预期,居民的娱乐、旅游、教育、通讯等消费可能进一步降温。以住房、汽车为对象的信用消费可能出现明显下滑。但从长期看,我国国内经济增长潜力巨大,国际位势相对有利,为了降低风险和把握机遇,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刺激内需增长。加速经济结构的转型,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