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36)
- 2023(10656)
- 2022(9406)
- 2021(8877)
- 2020(7378)
- 2019(17059)
- 2018(17018)
- 2017(32781)
- 2016(17822)
- 2015(19952)
- 2014(19776)
- 2013(19498)
- 2012(17678)
- 2011(15721)
- 2010(15510)
- 2009(13838)
- 2008(13322)
- 2007(11308)
- 2006(9612)
- 2005(8101)
- 学科
- 济(67479)
- 经济(67405)
- 管理(47486)
- 业(45081)
- 企(37192)
- 企业(37192)
- 方法(33008)
- 数学(28750)
- 数学方法(28410)
- 中国(18439)
- 农(17443)
- 学(17267)
- 财(15507)
- 地方(14961)
- 业经(14700)
- 农业(11947)
- 和(11494)
- 理论(11455)
- 环境(11152)
- 贸(11141)
- 贸易(11135)
- 易(10724)
- 技术(10503)
- 制(10432)
- 务(9924)
- 财务(9866)
- 财务管理(9852)
- 划(9422)
- 企业财务(9347)
- 教育(9243)
- 机构
- 大学(248195)
- 学院(244996)
- 管理(99821)
- 济(92083)
- 经济(89907)
- 理学(87766)
- 理学院(86701)
- 管理学(85006)
- 管理学院(84579)
- 研究(83090)
- 中国(59124)
- 科学(54763)
- 京(53352)
- 所(41765)
- 财(40403)
- 农(38882)
- 研究所(38688)
- 业大(38557)
- 中心(37185)
- 范(34260)
- 师范(33958)
- 江(33664)
- 北京(33533)
- 财经(33495)
- 院(30768)
- 农业(30591)
- 经(30547)
- 师范大学(27925)
- 州(27901)
- 经济学(26757)
- 基金
- 项目(179917)
- 科学(141877)
- 基金(131422)
- 研究(128796)
- 家(115509)
- 国家(114597)
- 科学基金(98623)
- 社会(79910)
- 社会科(75705)
- 社会科学(75685)
- 基金项目(71511)
- 省(69762)
- 自然(66610)
- 自然科(65068)
- 自然科学(65055)
- 自然科学基金(63854)
- 划(59574)
- 教育(58339)
- 资助(53472)
- 编号(52288)
- 成果(41301)
- 重点(40264)
- 部(38937)
- 发(37871)
- 创(37017)
- 课题(35449)
- 科研(34883)
- 创新(34497)
- 计划(33066)
- 大学(33026)
共检索到339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人口空间分布指在某一特定时间点上的人口规模在地理空间上的集散程度与分布位置,是人口在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城市人口空间分布的研究是近年来城市地理学和人口学共同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研究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及变动趋势,发现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差异及影响机制,对城市社会经济、产业布局、建设规划及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人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其空间分布特征会随时间、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产业结构布局特征的变化
关键词:
人口空间分布 流动特征 地理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其合理的空间分布不仅能很好地满足居民日益多样化、多层次的教育医疗需求,对于治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和缓解社会空间分异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发挥其对人口分布的引导作用能促进城市战略定位、功能疏解目标的顺利实现。目前我国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上已逐渐重视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配置的公平性及效率性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譬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失灵,传统规划被市场牵着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分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人口分布特征是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它在某个区域内会受到自然、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是对该区域社会发展的生动刻画,研究人口时空活动特征可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该区域人口的时空演变规律。人口作为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者、消费者和人地关系的主体,深刻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经济活动格局。因此,通过分析人口分布的时空演变特点和其影响因素,可以完善相关人口政策,使人口再分配更加合理,
关键词:
人口分布 城乡人口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我国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的转型期,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结构也随之不断扩展与分化。城市空间的重构,一方面使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空间结构不断向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而另一方面,在政府引导以及经济利益驱动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城市空间结构呈现出一些不合理的演变格局。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大城市空间布局呈现两级分化的趋势——中心区空间布局过于拥挤,而城市外围的空间布局过于分散;城市阶层的空间分异进一步加剧……。这些不合理的城市空间重构最终会影响人居环境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从工业生产型城市向后现代消费型城市转变,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为增加,消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各种新型消费空间不断涌现,也为社会文化与空间结构带来巨大影响,成为城市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
关键词:
城乡消费 消费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快速城市化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各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大规模流动是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流动人口的产生和存在,对推动城市化进程、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做出了极大贡献。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我国流动人口数量庞大,流动性强,广大流动人口的工作及住宿经常变换,对于这些流动人口的信息难以跟踪掌握,也难以有效管理。这样一方面不利于社会的安定,另一方面,也无法为流动人口提供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等公共服务。因此,需要对流动人口的现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连接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建设的不断增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扩大,此时,城市间急需寻求新的治理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以突破"行政区经济",由此,同城化现象应运而生。同城化现象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一方面,经济社会要素在城市内部高度向心集聚;另一方面,城市的空间规模也在快速扩张,由此带来了诸多城市发展问题。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及优化,能缓解城市矛盾,提升城市发展潜力,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市空间的布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本期主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知识创新型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在地理空间的视
关键词:
空间布局 创新型服务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逸群 刘冰洁 赵彦云
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文章综合空间自相关、地理加权回归和PAM聚类方法,对我国地级及以上290个城市的流动人口心理融入水平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动人口心理融入分布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心理融入水平的高低不仅受流动人口自身经济、社会等因素影响,还与流入城市的规模以及公共服务水平有关;且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呈现空间聚集特征,不同区域的异质性明显。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心理融入 空间异质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敏 周恺 章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促进消费",这一论述进一步凸显了消费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新时期的大都市空间逐渐主要由消费活动所塑造,消费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之一。当前,城市消费行为以前所未有的动能,与创意休闲、社会网络、互联网经济、城市文化密切结合,重塑了城市消费空间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与此同时,空间与人们的联结方式、借由空间协调的社会关系格局、空间之于都市生活及个体的意义都进入高速的动态演进之中。
关键词:
城市空间 城市商业空间 消费社会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金晓斌
“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的庄重承诺,以减排增汇为核心的经济社会绿色发展转型刻不容缓,亟待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进程。国土空间作为碳排放和生态系统碳汇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减少碳排放和增强碳汇能力的重要抓手,明确国土空间碳源/汇机理、探索低碳国土空间开发方式、优化国土空间利用格局等势在必行。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旨在聚焦陆域国土空间利用,针对构筑碳汇型绿色国土、低碳型国土空间格局,以及面向碳中和的国土空间优化等基础应用问题开展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研究。
关键词:
碳中和 国土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当地面空间不够用时,人类开始把触角伸向高空;而当高空的发展也达到一定限度时,人们又把目光转向了另一个空间:地下。由于城市土地资源的稀缺和不可再生,合理、有序地对地下空间资源加以开发利用,确确实实为城市发展解决了很多问题,譬如:发展地下铁路、过道、隧道等,有助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乡村空间发生了剧烈变动,而且城乡人口流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相互作用,也加剧了乡村空间的异质性,近年来出现部分地域乡村生活空间无序蔓延、生产空间被蚕食、生态空间被挤压、土地抛荒现象严重、乡村景观异化或扭曲等问题。如何有效化解我国乡村从传统到现代全面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如何从容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乡村空间面临的规划、建设、管理、治理等难题,一直备受关注。在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我
关键词:
乡村空间 空间形态演变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但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城市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譬如,大城市人满为患、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质量堪忧;中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服务业配套不足,教育、医疗等跟不上等等。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任务还十分艰巨。受资源、环境等约束,以往大拆大建的城市建管方式今后将难以为继。特别是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