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43)
- 2023(9412)
- 2022(8077)
- 2021(7468)
- 2020(6271)
- 2019(14663)
- 2018(14580)
- 2017(27399)
- 2016(15281)
- 2015(17721)
- 2014(18537)
- 2013(18421)
- 2012(17581)
- 2011(16030)
- 2010(16630)
- 2009(15508)
- 2008(15861)
- 2007(15064)
- 2006(13245)
- 2005(11894)
- 学科
- 济(65667)
- 经济(65599)
- 业(41213)
- 管理(39798)
- 农(31608)
- 企(28568)
- 企业(28568)
- 方法(26808)
- 数学(23315)
- 数学方法(23007)
- 农业(20801)
- 中国(20092)
- 财(17823)
- 业经(17052)
- 地方(16749)
- 制(14936)
- 学(13357)
- 贸(11803)
- 贸易(11794)
- 易(11399)
- 银(11335)
- 银行(11311)
- 行(10727)
- 理论(10502)
- 发(10261)
- 融(10245)
- 金融(10243)
- 和(9912)
- 务(9514)
- 财务(9472)
- 机构
- 学院(227793)
- 大学(224330)
- 济(89454)
- 经济(87061)
- 管理(81540)
- 研究(77031)
- 理学(67940)
- 理学院(67108)
- 管理学(65753)
- 管理学院(65315)
- 中国(60913)
- 京(48596)
- 科学(47604)
- 农(45522)
- 财(43956)
- 所(40256)
- 江(39055)
- 中心(37629)
- 研究所(35741)
- 业大(34899)
- 农业(34492)
- 财经(33125)
- 范(32317)
- 师范(32025)
- 州(31250)
- 北京(31087)
- 经(29533)
- 省(28089)
- 经济学(27189)
- 院(26845)
- 基金
- 项目(138422)
- 研究(106187)
- 科学(105960)
- 基金(94945)
- 家(81423)
- 国家(80570)
- 科学基金(67312)
- 社会(64062)
- 社会科(60113)
- 社会科学(60093)
- 省(57206)
- 基金项目(50235)
- 教育(49564)
- 编号(47068)
- 划(46636)
- 自然(40982)
- 成果(40103)
- 自然科(39895)
- 自然科学(39882)
- 自然科学基金(39109)
- 资助(38987)
- 课题(33410)
- 发(31449)
- 重点(31443)
- 部(30103)
- 创(27877)
- 性(27521)
- 年(27219)
- 项目编号(26590)
- 大学(26263)
- 期刊
- 济(113376)
- 经济(113376)
- 研究(69840)
- 中国(53180)
- 农(47452)
- 学报(35758)
- 财(35745)
- 科学(31749)
- 教育(31481)
- 农业(30793)
- 管理(27441)
- 大学(27210)
- 学学(25061)
- 融(24433)
- 金融(24433)
- 业经(22279)
- 技术(22045)
- 财经(16300)
- 经济研究(15886)
- 问题(15703)
- 图书(14363)
- 经(14097)
- 业(13932)
- 版(13134)
- 技术经济(11625)
- 农村(11392)
- 村(11392)
- 理论(11257)
- 农业经济(10862)
- 贸(10861)
共检索到362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目前已超过50%。在城镇化迅速推进过程中,中国传统城乡关系、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甚至文化传统都处于不断解析与重构之中。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社会结构重组的宏观背景下,传统乡村发展面临着人口流失、环境恶化、文化传承瓦解、乡村传统风貌逐渐丧失等诸多危机。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城乡统筹的新背景之下明确提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京祥 申明锐
在快速城市化时代,中国的乡村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冲击,与城市的普遍繁荣相反,大量的乡村则面临着经济衰落、人才流失、社会原子化以及社会治理中空等严峻挑战,这些现象近年来已被海内外诸多学者记录、分析并尝试理论化。而如何去主动改变这样一种现状,近年来也同样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实践者的兴趣。在2016年第10期专题聚焦基础上,本期《现代城市研究》从乡村社区营造和乡村规划的视角继续关注"乡村建设中的治理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京祥 申明锐
在快速城市化时代,中国的乡村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冲击,与城市的普遍繁荣相反,大量的乡村则面临着经济衰落、人才流失、社会原子化以及社会治理中空等严峻挑战,这些现象近年来已被海内外诸多学者记录、分析并尝试理论化。而如何去主动改变这样一种现状,近年来也同样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和实践者的兴趣。在2016年第10期专题聚焦基础上,本期《现代城市研究》从乡村社区营造和乡村规划的视角继续关注"乡村建设中的治理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京祥 申明锐
在城乡二元的体制环境中,中国经历了高速城镇化过程,由此也带来了大量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其中乡村问题已经引起学界、业界与政界的高度关注。在此背景下,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推动了"新农村"、"美丽乡村"等各类乡村建设活动。有趣的是,历史总会有惊人的类似轮回,其实在近一个世纪前,中国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乡村建设探索实践。在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中,"乡村建设"特指发端于民国时期,以梁漱溟、晏阳初等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本着"拯救国家自乡村始"的理念,在中国广大乡村开展的社会改造运动。近一个世纪以后,随着政治、经济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迁,"乡村建设"概念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在我国转型期的特定政治经济体制下,土地作为一种稀缺资源,成为地方政府融资的重要方式。在很多地方,土地出让金早已超过财政收入,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土地财政调研报告显示,在一些地方,土地直接税收及城市扩张带来的间接税收占地方预算内收入的40%,而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治体制改革也在加速推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传统的偏重于以空间规划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速度和规模型的物质规划,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乡规划转型发展,需要解决如何融入国家治理的相关内涵、如何转变以往囿于空间和技术的传统思路、如何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发挥自身作用等等问题。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单卓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发布后,学术界对乡村振兴议题的讨论逐步聚焦至其实现路径与模式策略研究,各地也结合实际条件推动了一系列实践。针对当前我国广大乡村地区建设面临的若干共性问题(典型如劳动力流失问题、土地抛荒问题、产业动能问题、脱贫返贫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农产品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乡村空间发生了剧烈变动,而且城乡人口流动以及社会经济发展要素的相互作用,也加剧了乡村空间的异质性,近年来出现部分地域乡村生活空间无序蔓延、生产空间被蚕食、生态空间被挤压、土地抛荒现象严重、乡村景观异化或扭曲等问题。如何有效化解我国乡村从传统到现代全面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如何从容应对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乡村空间面临的规划、建设、管理、治理等难题,一直备受关注。在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影响下,我
关键词:
乡村空间 空间形态演变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规划是城乡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调控作用。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规划受到空前的重视,出现了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规划。这本是一个好现象,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由于规划不合理或规划过度而造成的浪费现象。这不仅直接造成了建筑寿命的缩短、巨额资金的损失,带来各地政府高昂的行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3月中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针对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包括五大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此次《规划》强调"以人为核心",表明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从以往注重速度增长、规模扩张,切切实实向城乡一体、宜业宜居的内涵和质量提升方向转变。《规划》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促进城市群格局优化、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如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通常认为,所谓"居住隔离",是指城市居民由于职业、收入、文化水平、生活习惯或者种族、宗教等因素,特征相类似地聚居于特定地区,而不相类似的则彼此分开,产生隔离作用,形成居住空间的分异。我国自1990年代末的住房体制改革以来,商品房已成为住宅市场的主体。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社会各阶层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城市居住空间上,不同阶层的居住隔离现象变得愈加明显。一方面,城市化浪潮下,城市流动人口不断增加,
关键词:
居住隔离 可持续发展 城市边缘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率早在2012年就已超过50%。而城镇化过程过快和过度可能会造成一些难以逆转和纠正的后果,譬如: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激化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产生一大批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农民;严重的"城市病";房产"泡沫化";城市废墟化等。盲目圈地造城的粗放方式不再适应发展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形成了大量矿业城市,这些矿业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矿业资源开采的日渐枯竭,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对于资源型城市,该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资源型城市转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经济发展,特别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消费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从工业生产型城市向后现代消费型城市转变,居民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为增加,消费文化也逐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各种新型消费空间不断涌现,也为社会文化与空间结构带来巨大影响,成为城市转型过程中不可忽视
关键词:
城乡消费 消费空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几年,我国逐渐掀起智慧城市建设热潮。2012年12月,住建部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先后分两批公布了190多个试点(市、区、镇)名单,今年8月下旬第三批试点申报工作也已启动,国家政策扶持下的智慧城市建设试点陆续展开。与此同时,未纳入试点的城市也热情高涨,纷纷宣布要建设智慧城市。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加入此列。这一方面意味着智慧城市建设已经从概念走向具体实践,从试点走向了普及;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令人产生疑虑和担忧:各地一哄而上建设智慧城市,是否进行了充分的科学论证?是否符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