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65)
2023(7447)
2022(5892)
2021(5449)
2020(4434)
2019(10184)
2018(10063)
2017(18756)
2016(10118)
2015(11749)
2014(11770)
2013(11520)
2012(10372)
2011(9457)
2010(9206)
2009(8611)
2008(8334)
2007(7268)
2006(6544)
2005(6138)
作者
(28800)
(24025)
(23980)
(23009)
(15267)
(11522)
(10883)
(9520)
(9414)
(8398)
(8378)
(8071)
(7802)
(7597)
(7518)
(7465)
(7200)
(6914)
(6848)
(6786)
(6232)
(5828)
(5756)
(5453)
(5440)
(5403)
(5246)
(5171)
(4919)
(4912)
学科
(50266)
经济(50223)
管理(24405)
(23781)
方法(20590)
数学(18804)
数学方法(18666)
中国(18332)
(17376)
企业(17376)
(13736)
(10570)
贸易(10563)
业经(10468)
(10359)
地方(9288)
(9043)
农业(8864)
(8751)
(8459)
(7735)
环境(7474)
(7352)
银行(7345)
(7121)
发展(7035)
(7025)
(6930)
金融(6929)
产业(6507)
机构
大学(149189)
学院(146301)
(71257)
经济(70212)
研究(57643)
管理(54095)
理学(46278)
理学院(45739)
管理学(45067)
管理学院(44800)
中国(44623)
(32921)
科学(32846)
(29527)
(28658)
研究所(26274)
中心(24692)
经济学(23954)
财经(23914)
(23610)
(22067)
经济学院(21591)
北京(21194)
(20803)
(20354)
业大(19656)
(19577)
师范(19430)
农业(18314)
科学院(17874)
基金
项目(99256)
科学(79395)
基金(74474)
研究(72954)
(65495)
国家(65047)
科学基金(55219)
社会(50008)
社会科(47591)
社会科学(47577)
基金项目(38369)
(35607)
自然(33037)
自然科(32329)
自然科学(32319)
教育(32267)
自然科学基金(31733)
(30927)
资助(30742)
编号(27290)
(23409)
重点(22841)
国家社会(22603)
(22524)
成果(22217)
中国(22105)
教育部(20092)
(19922)
课题(19535)
创新(18941)
期刊
(76771)
经济(76771)
研究(47624)
中国(30871)
(22532)
科学(21831)
学报(21646)
(20980)
管理(19977)
大学(16968)
学学(15849)
农业(15723)
经济研究(13936)
教育(13560)
(13311)
金融(13311)
技术(12356)
财经(12258)
问题(10921)
(10815)
业经(10570)
(10483)
世界(10210)
(9766)
国际(9580)
技术经济(8112)
统计(8102)
资源(7636)
(7134)
现代(6550)
共检索到222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1月17日的数据,2011年末中国城镇人口达6.9亿,城镇化率达51.27%,意味着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中国的城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在快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数据统计是否规范合理?以及如何平衡城镇化发展的速度与城镇化质量之间的关系,成为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我国城镇化水平主要的依据是对城镇人口的统计。但由于城市形态和城市规模分布的无标度性,城镇边界和城镇数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3月中旬,《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针对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包括五大发展目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格局更加优化、城市发展模式更加科学合理、城市生活和谐宜人、城镇化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此次《规划》强调"以人为核心",表明今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将从以往注重速度增长、规模扩张,切切实实向城乡一体、宜业宜居的内涵和质量提升方向转变。《规划》对于如何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如何正确处理好中央和地方以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如何促进城市群格局优化、完善城市规模结构,如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一个突出的问题:即城镇化侧重于沿海发达地区大城市建设,而忽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基于此,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将小城镇建设作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我国现有的小城镇绝大多数都是历史上自发形成的,虽有某种自然的合理性,但科学规划与管理的缺乏,导致小城镇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如规模偏小,基础设施落后,集聚效应差,第三产业比重低,吸纳就业能力弱,社会保障严重滞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制约着农民转移的规模和速度。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进步和现代化的标志,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之一。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缩小城乡差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是必由之路。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城镇化率早在2012年就已超过50%。而城镇化过程过快和过度可能会造成一些难以逆转和纠正的后果,譬如:大量耕地非正常减少,激化我国人多地少的矛盾;产生一大批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农民;严重的"城市病";房产"泡沫化";城市废墟化等。盲目圈地造城的粗放方式不再适应发展需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战略,并将其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以及连接城市间的快速交通系统建设的不断增强,城市间的联系日益扩大,此时,城市间急需寻求新的治理模式,进行制度创新,以突破"行政区经济",由此,同城化现象应运而生。同城化现象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它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对提升区域间交通可达性、增强区域经济联系和重构城镇空间格局等产生了显著影响。那么,交通可达性程度该如何评价?交通可达性对城镇发展会带来何种影响?本期主题文章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探讨。譬如,通过基于最短距离和平均可达性模型设计,对武汉的综合交通可达性空间差异进行了刻画;基于交通网络数量、结构、可达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五个超大城市群的交通网络布局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于志勇  
推进农村城镇化,是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举措。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面临城镇发展与乡村人口转移的需要极不协调、城镇规模无序扩张、公共设施和公共产品阙如、农民应有主体地位的缺失等问题。我国农村城镇化要走持续发展的城镇化道路,亟需政府角色合理定位。政府应让市场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而政府的职能就在于运用政府的资源去从事市场无法有效完成的重要活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以及城镇化迅速推进,如何通过软实力提升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彰显城市魅力,成为当前急需正视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之后,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文化建设高潮,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历史保护……不一而足。纵观国内文化发展热,领导很重视,业界很热情;口号有之,行动亦有之。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运动式地推进,城市文化繁荣的胜算又有几何?著名画家韩美林曾说:"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当前,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以及环境污染加重,能源日益紧缺等问题,成为制约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关注。建设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必须把节能环保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建筑领域是能源消耗的‘大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社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与细胞单位,也是居民生活、活动的基本单元。构建生态社区,在社区推广生态环保理念,是城市生态建设的基础和重要一环。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极端气候现象、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发生,人类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雪山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等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从各国政府、官方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主题公园以1955年7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迪斯尼乐园的出现为标志,在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型主题公园是1989年9月在深圳开业的锦绣中华。深圳锦绣中华的成功在中国产生了轰动性的示范效应,此后,主题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20年来,主题公园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随着竞争的日趋剧烈、经营策略失当等问题的存在,国内大部分主题公园处于亏损或勉强支撑的状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海绵城市"一词如今在国内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其最早的概念是澳大利亚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围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美国学者则用它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力来处理雨洪自然事件的问题,并从规划到设计的不同尺度说明具体的雨洪管理方法。我国对海绵城市的定义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以"海绵"来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其理论应用直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历了如下过程:2004年,深圳市率先开始实践"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以推动创建光明新区成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201 1年,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首次提出"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宝礼  胡雪萍  
基于2000-2012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城镇化发展的时空效应及其传导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政府财政收支缺口、城乡二元系数、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和外商直接投资四个变量的条件下,从时间维度上看,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空间维度上看,其对东部地区的正向作用显著,对中西部地区则不显著。分析了金融聚集对城镇化发展的四条潜在的传导路径,发现政府财政收支缺口路径的正向作用最大,城乡二元结构路径对城镇化发展存在阻碍作用,产业结构路径的作用有待提高,外商直接投资路径的作用最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