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0)
- 2023(3072)
- 2022(2388)
- 2021(2199)
- 2020(1456)
- 2019(3555)
- 2018(3457)
- 2017(5968)
- 2016(3454)
- 2015(3808)
- 2014(3698)
- 2013(3519)
- 2012(3270)
- 2011(2879)
- 2010(3094)
- 2009(2647)
- 2008(2547)
- 2007(2099)
- 2006(1829)
- 2005(1594)
- 学科
- 济(13730)
- 经济(13709)
- 中国(8185)
- 管理(6851)
- 城市(5807)
- 地方(5796)
- 城市经济(4138)
- 业(3894)
- 方法(3611)
- 理论(3542)
- 数学(3155)
- 数学方法(3117)
- 教学(3014)
- 环境(2974)
- 发(2861)
- 农(2499)
- 方城(2444)
- 业经(2320)
- 教育(2299)
- 学(2296)
- 企(2284)
- 企业(2284)
- 学法(2207)
- 教学法(2207)
- 地方经济(2101)
- 学理(1802)
- 学理论(1802)
- 农业(1782)
- 发展(1758)
- 展(1753)
- 机构
- 学院(43409)
- 大学(43211)
- 研究(16331)
- 济(15326)
- 经济(14650)
- 管理(14256)
- 理学(11935)
- 理学院(11674)
- 管理学(11415)
- 管理学院(11309)
- 中国(11245)
- 科学(10251)
- 京(10247)
- 范(8005)
- 师范(7934)
- 中心(7433)
- 江(7347)
- 所(7253)
- 师范大学(6647)
- 院(6586)
- 研究所(6554)
- 财(6482)
- 北京(6284)
- 州(6230)
- 技术(5699)
- 业大(5526)
- 农(5187)
- 财经(5071)
- 职业(5040)
- 研究院(5036)
共检索到67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小坚
2016年10月17日至20日,广受瞩目的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召开。共有36000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多国首脑、以及来自167个国家的市长、地方政府、区域政府、社区组织、私营部门和城市规划师等各方人士。无论从参会人数,还是从举办的活动互动上,该次大会都堪称是联合国会议史上参与度最高的会议。作为大会最重要的成果——《新城市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小坚
2016年10月17日至20日,广受瞩目的联合国第三次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召开。共有36000人参加了会议,其中包括多国首脑、以及来自167个国家的市长、地方政府、区域政府、社区组织、私营部门和城市规划师等各方人士。无论从参会人数,还是从举办的活动互动上,该次大会都堪称是联合国会议史上参与度最高的会议。作为大会最重要的成果——《新城市议
关键词:
城市可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振山 章沐曦
《新城市议程》经过多轮谈判而达成一致,最终在2016年10月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简称"人居三")得以通过。《新城市议程》确认城市化是可持续、包容性经济增长,社会和文化,以及环境保护的发动机,并将为城市的变革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潜在的动力。是一个将指导未来20年可持续城市发展的框架性文件。本文对《新城市议程》进行了全面解读,包括:基多宣言,共同愿景,相应原则和多项承诺。阐述了从5个方面落实《新城市议程》:加强制定和实施国家城市政策;推动城市立法,依法管理城市;以良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引领城市发展;建立稳定的投融资机制为城市化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强化地方实施。通过这5个方面的战略来领导良好的城市化,促进城市更加繁荣发展。
关键词:
新城市议程 解读 落实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为了应对健康挑战、提高人民健康水平,2016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了我国在卫生健康方面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即以共建共享、全民健康为目标,以普及健康生活方式、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为重点,全面推动健康城市、健康村镇建设,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增进人民福祉。
关键词:
研究与实践 健康城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以及城镇化迅速推进,如何通过软实力提升来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彰显城市魅力,成为当前急需正视的课题。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把文化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性高度。之后,各地掀起一轮又一轮文化建设高潮,影视、动漫、文化创意产业、历史保护……不一而足。纵观国内文化发展热,领导很重视,业界很热情;口号有之,行动亦有之。但轰轰烈烈,热热闹闹,运动式地推进,城市文化繁荣的胜算又有几何?著名画家韩美林曾说:"没有文化的文化最可怕!"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作为城市的基本构成单元,社区是市民居住、休闲等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随着城市化进程急剧推进,城市建设活动广泛展开,社区空间被不断建构和重构。可以说,城市的发展过程也是社区不断变迁、进步和完善的过程。物质空间的变化带来居住其间的市民的生活方式乃至管理模式发生深刻变化。特别是现代商品小区及其周边教育、医疗、康体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高低,居住环境的优劣,导致住宅价格发生分化,社区人员构成和阶层属性也随之不断演替。在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而工作压力持续加码的背景下,人们愈加注重居住的舒适度,更加关心自己所在社区的软硬件水平,这也成为衡量人们幸福指数和生存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极端气候现象、自然灾害越来越频繁发生,人类不得不开始正视自己的活动给地球带来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雪山融化加速,海平面上升等等,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减缓全球变暖进程,从各国政府、官方组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青萍
"海绵城市"一词如今在国内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和前沿思想,其最早的概念是澳大利亚学者用来隐喻城市对周围乡村人口的吸附效应;美国学者则用它来形容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力来处理雨洪自然事件的问题,并从规划到设计的不同尺度说明具体的雨洪管理方法。我国对海绵城市的定义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以"海绵"来比喻自然湿地、河流等对城市旱涝灾害的调蓄能力。其理论应用直至上升为国家战略经历了如下过程:2004年,深圳市率先开始实践"低影响开发"(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理念,以推动创建光明新区成为全国低冲击开发雨水综合利用示范区。201 1年,在首钢工业区改造规划中首次提出"生...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罗小龙 黄贤金
自1992年设立第一个国家级城市新区——浦东新区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开放程度和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入。特别是2005年以后,在中央政府深化改革开放的号召下,各个地方政府积极通过设立国家级城市新区的方式作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引擎和扩大开放的窗口。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设立11个国家级城市新区,另外还有南京、杭州等诸多城市正在酝酿和申报。可见,国家级城市新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空间的选择,我们可以预见国家级城市新区将在引领未来国家战略实施、区域发展和城市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小坚
城乡是人类居住的两种空间形态。由于人们长期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导致了乡村被忽视的失衡状态。《新城市议程》提出了城乡互补协同作用,旨在突出城乡的差异和比较优势。将城乡纳入统一的框架体系内,以包容、平等等综合互补的方法来避免加剧城乡之间的对立问题,并通过可持续性的和平衡的投资来实现协同增效效应。
关键词:
城乡联系 可持续发展 互补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小坚
城乡是人类居住的两种空间形态。由于人们长期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导致了乡村被忽视的失衡状态。《新城市议程》提出了城乡互补协同作用,旨在突出城乡的差异和比较优势。将城乡纳入统一的框架体系内,以包容、平等等综合互补的方法来避免加剧城乡之间的对立问题,并通过可持续性的和平衡的投资来实现协同增效效应。
关键词:
城乡联系 可持续发展 互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春燕
近年来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为核心的新城市形态建设正成为发达国家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它强调利用城市公共空间的集约和积聚效应提升土地资源利用、整合区域功能,创造城市活力满足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分析了新城市形态建设的发展趋势,并通过实际案例考察新城市形态的建设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建设管理现状归纳聚焦城市公共空间促进新城市形态建设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
城市公共空间 新城市形态 国际经验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2014年以来,"多规融合"成为热词,学者官员纷纷发文出声,众说纷纭。从制度着眼,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并重,其他规划互为补充的格局,据说规划高达83种。而众多规划使我国的空间规划体系呈现网络状——"纵向到底、横向并列",纵向来看,各类规划从国家到地方上下衔接,横向来看则多规并行,从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相互渗透。多规的矛盾,在国家、省级层面的大空间尺度上问题不明显,但到了市级层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颜文涛
由于人地关系的深层危机,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但没有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革新而得到改善,反而因为人类的生态蒙昧而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与其他物种的健康生存。众多学者试图对比古今中西的人类发展历史,发掘和总结传统智慧的基本原则及其应用价值,努力探索传统生态智慧与当代生态科学、城乡生态规划与设计、城乡环境的可持续管理等领域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传统智慧的当代意义重新
关键词:
生态智慧 巴斯德 城乡生态 生态实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