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88)
2023(10668)
2022(8817)
2021(7872)
2020(6315)
2019(14119)
2018(13753)
2017(26658)
2016(13852)
2015(15361)
2014(15377)
2013(15664)
2012(14965)
2011(13864)
2010(14500)
2009(13901)
2008(12664)
2007(11481)
2006(10755)
2005(10455)
作者
(40401)
(33537)
(33411)
(32046)
(21598)
(15961)
(15236)
(13042)
(12816)
(12065)
(11790)
(11186)
(11010)
(10875)
(10728)
(10554)
(9844)
(9746)
(9744)
(9035)
(8910)
(8134)
(8098)
(7898)
(7850)
(7771)
(7416)
(7299)
(6835)
(6674)
学科
(83893)
经济(83838)
(35571)
管理(34662)
中国(28218)
(27073)
金融(27073)
地方(26747)
(26385)
企业(26385)
(24725)
银行(24710)
(24103)
方法(23956)
数学(21332)
数学方法(21199)
(18452)
业经(17211)
地方经济(15717)
(15707)
(15343)
农业(13717)
(13299)
(12068)
贸易(12052)
(12005)
(11572)
中国金融(11310)
环境(10637)
(10475)
机构
学院(202755)
大学(199817)
(101420)
经济(99463)
研究(79339)
管理(69982)
中国(68825)
理学(57581)
理学院(56893)
管理学(55991)
管理学院(55614)
(46611)
(42960)
科学(42925)
(40577)
中心(36980)
研究所(36057)
财经(35772)
经济学(33926)
(32285)
(32004)
(30407)
经济学院(30291)
北京(28455)
(28014)
(26559)
(26427)
财经大学(26356)
师范(26180)
(25817)
基金
项目(120725)
科学(94824)
研究(91978)
基金(86441)
(74029)
国家(73387)
科学基金(62228)
社会(61005)
社会科(58183)
社会科学(58174)
(47370)
基金项目(43886)
教育(40302)
(38924)
资助(36799)
编号(36188)
自然(35763)
自然科(34876)
自然科学(34872)
自然科学基金(34238)
(33441)
成果(30363)
发展(27943)
重点(27889)
(27502)
课题(26718)
(26552)
国家社会(26032)
(24992)
(24170)
期刊
(124981)
经济(124981)
研究(74326)
中国(47252)
(42051)
金融(42051)
(35018)
(29329)
管理(28853)
学报(25570)
科学(25215)
经济研究(22089)
大学(20149)
教育(19331)
学学(19106)
财经(19091)
农业(19071)
业经(18158)
技术(18158)
(16594)
问题(15535)
国际(12739)
(12495)
世界(12110)
技术经济(11959)
统计(11517)
商业(10122)
经济问题(10039)
(9911)
理论(9840)
共检索到347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雅琦  邹静娴  
本文基于两部门的小国开放模型,证明本币币值低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金融部门的扭曲,通过同时提升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和份额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这一效果对借贷约束越紧的国家越明显。我们利用1980-2011年的跨国数据,对理论部分结论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对于样本中金融发展程度最低1/4的国家,实际本币币值低估程度每增加50%,平均能提升经济增长率0.15个百分点,并且这一作用更多是通过可贸易部门内的生产率提高实现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雅琦  邹静娴  
本文基于两部门的小国开放模型,证明本币币值低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金融部门的扭曲,通过同时提升可贸易部门的生产率和份额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这一效果对借贷约束越紧的国家越明显。我们利用1980-2011年的跨国数据,对理论部分结论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对于样本中金融发展程度最低1/4的国家,实际本币币值低估程度每增加50%,平均能提升经济增长率0.15个百分点,并且这一作用更多是通过可贸易部门内的生产率提高实现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芳  
本文借鉴资产选择的信息成本理论思想,对Ananda和Gai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研究金融市场发展、币值稳定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一国金融市场越发达,资本管制越小,币值越稳定,该国货币越容易辨别,交易成本就越小,货币越容易被接受;货币国际化程度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解除资本管制或者即使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撑,货币也很难被接受;在位货币遭受较大负面冲击下,交易个体可能转向支持新兴货币,这为多极国际货币体系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民币国际化,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同时推动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芳  
本文借鉴资产选择的信息成本理论思想,对Ananda和Gai模型进行修正和拓展,研究金融市场发展、币值稳定对货币国际化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一国金融市场越发达,资本管制越小,币值越稳定,该国货币越容易辨别,交易成本就越小,货币越容易被接受;货币国际化程度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单纯解除资本管制或者即使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没有发达的金融市场支撑,货币也很难被接受;在位货币遭受较大负面冲击下,交易个体可能转向支持新兴货币,这为多极国际货币体系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人民币国际化,应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同时推动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人民币币值稳定及国际地位的形成提供可持续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天勇  
经济效率与货币币值中共中央党校经济部周天勇货币贬值,就是商品和服务供给量少而货币供应量多,这往往被看成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短期波动。而静态的宏观经济分析一般假定宏观经济运行的微观经济效率基础是既定和不变的,如果在微观的经济效率较为恒定的情况下,与之联系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改善金融运行稳定币值民进北京市委科经委员会金融专题小组随经济改革的进展,一些新问题不断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反映出来,突出的是金融问题,它不仅成为深化改革的难点,而且也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一、要充分认识金融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目前金融工作中最大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金雪军  陈哲  
本文以1980—2016年世界主要国际货币为研究对象,从对内币值和对外币值两个层面探究了货币国际化对币值稳定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货币国际化对于币值稳定的影响存在阈值效应,但对于对内币值稳定与对外币值稳定的影响却存在差异;在货币国际化的过程中,银行业规模越大的国家,其币值波动也越大;相对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能更好地缓和货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外部冲击,从而缓和币值波动。进一步的实证研究表明,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之所以能缓和币值波动,是因为资本市场高流动性,而不是更大的规模。此外,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战明华,杨义群  
In this paper,the COLS technique is used to estimate the definite statistical boundary product faction of the society,the agriculture,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the rural enterprises.Then based on this,we get four series of their relative production efficacy.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se series,we get some results,which indicate that:in general,we can consider that the money is really an important factor to effect the relative production efficiency;but the relati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don't rises with the financial depth.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培林  贾珅  邹静娴  申广军  
关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增长前景,有多种多样的看法。普瑞切特和萨默斯提出的"均值回归说"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种看法。他们认为,中国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今后一个时期的增速很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到全球各经济体增速的平均水平上。在深入分析他们的观点后,本文指出他们用各个经济体之间增速差距是否可持续的标准,去判断单个经济体增速是否可持续,存在严重的误导。他们的"均值回归说"最突出的问题是忽视了后发追赶国家在技术水平追赶上发达工业化国家之前所具有的高速追赶潜力。发展中国家在追赶期的增长潜力的主要决定力量并非随机因素驱动的均值回归,而是后发优势这一结构性因素驱动的高速追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黎欢  龚六堂  
本文在Howitt and Aghion(1998)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代表金融发展水平的变量,从企业R&D研发决策的角度考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通过提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促进技术进步进而影响经济增长,为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微观视角。本文运用我国工业企业数据论证了理论部分的主要结论,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水平对不同类型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以及产出增长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受制于融资约束的非国有企业显著受益于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姜松  周虹  
本文基于我国省际季度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从经济增长角度揭示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样本区间内互联网金融发展已对货币政策有效性产生了不良影响。但在滞后一期后,互联网金融发展和货币政策交互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则显著为正,存在明显的"时滞效应"。据此,本文认为新时期货币政策应继续关注互联网金融发展。此外,消费水平、投资水平和财政政策及其滞后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均显著为正。需要注意的是,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当期和滞后一期后并不一致。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杨红  
2002年前十一个月,我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长较快,适应经济发展需要;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长迅速,居民储蓄快速增长;金融机构贷款增加较多,结构继续优化;银行间市场交易活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实证研究。现有的实证研究,无论在计量方法上,还是在计量指标的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选择更好的计量指标、选择更适合的计量模型、利用产业数据来考察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等是实证研究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梁琪  滕建州  
本文采用多元Near-VAR方法对我国1952—2003年间的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以及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指标是否平稳是建立在考虑经济中存在结构变化的单位根检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结果显示,在样本期内,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着由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中国经济增长引导金融发展”假说以及金融发展指标是围绕着结构断点的分段趋势平稳等结论,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马勇  
虽然关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经著作颇丰,但金融结构和长期的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是通过何种机制实现的,却一直缺乏深入研究。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金融结构的差异并不能有效地解释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而进一步的分解分析还表明,在金融体系的内部,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要明显强于市场渠道,其基本的实现机制是:银行的发展增强了私人部门信贷的可获得性,同时银行具有事实上比股市更为重要的融资地位,从而在长期的经济增长中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