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59)
- 2023(5681)
- 2022(4872)
- 2021(4555)
- 2020(3688)
- 2019(8951)
- 2018(8602)
- 2017(16642)
- 2016(8788)
- 2015(10055)
- 2014(9696)
- 2013(9962)
- 2012(9430)
- 2011(8754)
- 2010(8680)
- 2009(8075)
- 2008(8127)
- 2007(7287)
- 2006(6704)
- 2005(6328)
- 学科
- 济(39854)
- 经济(39827)
- 贸(24833)
- 贸易(24821)
- 易(24290)
- 业(21959)
- 管理(21844)
- 方法(19767)
- 企(19025)
- 企业(19025)
- 数学(16778)
- 数学方法(16663)
- 出(13493)
- 口(10306)
- 出口(10295)
- 出口贸易(10295)
- 财(9819)
- 中国(9818)
- 农(8902)
- 业经(8026)
- 学(7716)
- 关系(7601)
- 制(7445)
- 地方(7403)
- 理论(6542)
- 融(5950)
- 金融(5950)
- 银(5783)
- 银行(5759)
- 行(5615)
- 机构
- 大学(134213)
- 学院(131780)
- 济(63775)
- 经济(62765)
- 研究(49960)
- 管理(46572)
- 理学(39689)
- 理学院(39274)
- 中国(38769)
- 管理学(38661)
- 管理学院(38464)
- 科学(28607)
- 京(28071)
- 财(27990)
- 所(26075)
- 研究所(23556)
- 农(23252)
- 财经(22319)
- 中心(21672)
- 经济学(21398)
- 经(20419)
- 江(19900)
- 经济学院(19553)
- 业大(19044)
- 农业(18755)
- 院(18306)
- 北京(17596)
- 财经大学(16743)
- 贸(16739)
- 州(15570)
- 基金
- 项目(85724)
- 科学(66570)
- 基金(63687)
- 研究(59885)
- 家(57073)
- 国家(56674)
- 科学基金(46928)
- 社会(38982)
- 社会科(37261)
- 社会科学(37253)
- 基金项目(32192)
- 省(31180)
- 自然(30494)
- 自然科(29837)
- 自然科学(29826)
- 自然科学基金(29361)
- 资助(28316)
- 划(27342)
- 教育(27261)
- 编号(22310)
- 部(20152)
- 重点(19892)
- 成果(18410)
- 发(18395)
- 创(17537)
- 教育部(17351)
- 国家社会(16972)
- 科研(16947)
- 中国(16699)
- 创新(16483)
共检索到208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罗忠洲 徐淑堂
本文在全面回顾跨境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引入贸易国利差变量拓展了Goldberg和Tille(2005)模型,并实证分析了1984~2009年日元计价货币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发现,出口商倾向于选择利率高、预期将升值的货币作为计价货币。日元持续升值、日本出口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日元计价货币的选择,日美利差的扩大不利于日元计价货币的选择。
关键词:
计价货币选择 本币升值 出口竞争力 利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于恩锋
一国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即为该货币的货币职能不断外化的过程,具体来讲,就是一国货币被他国私人部门和公共部门接受作为国际经济活动的计价手段、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等职能。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国际化的货币呈现多元化发展,美元、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欧元诞生之后马克和法郎被欧元取代)等多种货币都在行使国际货币的职能,国际货币呈现战国时代,货币竞争更加激烈。人民币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罗忠洲
从传统的计价货币选择理论入手,对有关国际贸易计价货币选择的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发现,货币的交易成本、产品的需求弹性、预期利润、讨价还价能力和市场占有率是国际贸易中企业计价货币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而通货膨胀高低、货币供给波动大小和汇率波动程度是宏观影响因素。在微观企业计价货币选择的决策中融入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以及微观企业时间序列数据的挖掘是未来计价货币选择理论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计价货币 汇率传递 国际贸易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周颖 王姣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已六年有余,其对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效应十分值得思考。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得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国际贸易具有促进作用的结论,但鲜有文献研究国际贸易竞争力效应。其次,基于历史数据,通过货币因素分析,认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通过提升货币国际地位会提升国际贸易竞争力。再次,通过实证分析,可验证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中国国际贸易竞争力的正效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波 伍戈 裴诚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自2009年7月推出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结算方式,虽然学界和业界对其存在较多的争论,但是对其研究尤其是基于数量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在结算货币选择的框架下结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自身的特点,分析影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若干因素,并计算不同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经验研究的结论表明,跨境人民币业务扩张程度、相关政策的推进、外部宏观经济的变化、人民币汇率的波动率以及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与贸易项下人民币收支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离岸市场人民币升(贬)值预期虽然与该项业务存在相关关系,但其并不是影响中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唯一主导因素。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项圆心 王雪梅
金融服务贸易不但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国内外要素流动和配置的重要渠道,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相互促进。人民币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然而现有文献缺乏对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关系的经验研究。本文认为,一国的货币国际化水平提高使本国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认可度增强、使用范围和领域扩大,可以降低其金融服务贸易中货币兑换产生的显性交易成本和汇率波动带来的隐性交易成本,也有助于其国内金融业发展质量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提高,进而扩大金融服务贸易的有效需求,并提升和优化金融服务贸易的供给质量和结构,从供需两端发力提高本国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只有当货币国际化水平持续显著提高时,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才会显现,而金融业开放则会显著强化该效应。基于货币的三大职能构建货币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澳元、加元和瑞士法郎等8种货币的国际化水平,进而采用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货币国际化水平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国际化水平逐年上升,呈快速发展趋势,但仍落后于SDR货币篮子中的其他货币;样本国家(地区)货币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对其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总体上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表现为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而未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货币国际化未产生显著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金融业FDI对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具有调节作用,表现为金融业FDI流入规模的增加会显著增强货币国际化的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促进效应。相比现有文献,本文进行了如下拓展和深化:一是从金融服务贸易的角度拓展了货币国际化的经济效应研究;二是以当前8种主要的国际货币为样本,实证分析货币国际化与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检验其货币异质性和金融业FDI的调节作用,为货币国际化促进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本文验证了货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对金融服务贸易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琼 张悠
本文基于国际贸易中货币计价和结算职能的影响和决定因素,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探索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人民币汇率的预期、金融市场特别是离岸市场的发展及政策的颁布有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而国内通货膨胀水平和产业内贸易水平不利于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额的提升。据此笔者提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尝试对大宗商品进行人民币定价、促进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职能深化及加强离岸市场发展等措施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夏韵 田娴 林丽叶
北美属于我国跨境出口B2C电商发展主要市场,立足该市场分析发现我国在品牌化、规范化、系统化运营上有一定竞争优势,通过第三方服务赋能,如支付、物流、平台运营等,为我国卖家抢占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未来跨境电商将成为我国进出口领域获利渠道之一,需利用B2C模式抓住产品策略更新及服务或商品创新融合机会,组合第三方渠道,驱动品牌成长,重视用户体验,提高服务质量,使国际市场上买家信用度、忠诚度、美誉度均得到提升,继而推动我国跨境出口B2C电商行业发展。我国跨境出口在2019年北美市场B2C电商规模为3305亿元,与新兴市场相比虽然爆发力较弱,但受疫情影响长期促进该电商模式发展,2020年北美市场同比上涨35%,B2C电商规模为4573亿元。预计未来两年北美市场B2C电商规模将上涨25%左右,到2022年该市场规模约为7479亿元。北美市场潜力无限,是我国跨境出口重要市场,本文通过探析跨境出口B2C电商竞争力,以期为我国跨境出口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佐罡 谭海鸣 何志强
我国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必须正视国际计价结算货币的路径依赖,认识到人民币国际计价结算和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是一个长期进程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逐步扩大。下一步,加强人民币在我国对外经济交易中的计价职能是一个重点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进出口中人民币结算的比重已经达到11%左右,但是相当一部分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是以外币计价的。实现人民币国际计价,需要我们遵循规律,找准着力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贤强 何朋 胡豫陇
服务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我国贸易结构、加速新旧产能转换具有重要作用。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引擎,有利于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规模和效益、优化服务贸易的结构和层次、增强外向型服务企业的整体竞争力。我国跨境电商在服务贸易领域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面临应用规模不足、诸多规则制约、统计和监管体系不完善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抑制等问题。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跨境电商提升了服务贸易企业应对极端事件的抗风险能力,但也暴露出一些短板。推动服务贸易发展模式的变革,应从政策层面大力支持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的发展,鼓励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和服务贸易发展环境;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促进跨境电商交易中的服务贸易创新;积极参与贸易规则的制定,提高外向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跨境电商 服务贸易 数字贸易 贸易结构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黄国平
数字货币作为数字时代货币数字化发展的必然产物,虽启于民间,或兴于国定。尤其是近年来,社会无现金支付加速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法定(央行)数字货币竞相推进。据国际清算银行2019年的调查显示,在全球66家央行中,80%的央行正在研究数字货币,较2018年增长10%。其中,专注于批发型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开发的占15%,专注于零售型CBDC开发的占32%。另外,被调查的中央银行近半数则在同时着手批发型和零售型CBDC的开发和研究。数字货币丰富和发展了现行金融和货币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强化金融与科技有机融合,促进金融在更广范围和限度内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数字货币发展也有望打破当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现有格局,推动国际货币跨境交易的通信和支付更加安全、高效和公平、公正。
关键词:
数字货币 主权货币 中国人民银行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晓波 永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侯经川 周露
基于"贸易-资本-货币"三维视角构建了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并依此对九个国家(G7成员国、中国、韩国)2005-2014年的国家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结果发现:中国国家竞争力此间呈持续上升状态,已超过日本、法国,与德国、英国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但距美国还差得比较远。其中,中国贸易竞争力上升明显,直追美国;但投资竞争力、货币竞争力与美欧日国家仍存在差距,需进一步强化。未来,中国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重点在于:稳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大力促进中国资本输出的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加速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中国在国际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上的占有份额和定价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坚毅 张勇
本文通过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和浙江省企业出口竞争能力的相关性分析,搜集近三年来浙江省出口以及汇率变动的月度数据,利用Eviews软件进行协整检验和回归分析,显示人民币升值与浙江省企业出口竞争力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并根据检验结果提出浙江省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所需要采取的相应措施,从而使浙江省中小企业能够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
人民币 升值 浙江省 出口竞争力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利平
浙江是我国民营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中小民营企业占据全省外贸出口的半壁江山。2008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多重因素影响,中小民营企业经营压力剧增,外贸出口面临较大困难。对此,我牵头组织对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专题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召开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