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02)
- 2023(7976)
- 2022(6433)
- 2021(6204)
- 2020(4857)
- 2019(11397)
- 2018(10960)
- 2017(20890)
- 2016(11083)
- 2015(12586)
- 2014(12147)
- 2013(12535)
- 2012(11710)
- 2011(10912)
- 2010(10858)
- 2009(10068)
- 2008(9734)
- 2007(8682)
- 2006(7752)
- 2005(7079)
- 学科
- 济(57533)
- 经济(57488)
- 农(49089)
- 业(33464)
- 农业(32613)
- 方法(20746)
- 中国(19914)
- 数学(19790)
- 数学方法(19739)
- 管理(19426)
- 业经(16603)
- 贸(16371)
- 贸易(16365)
- 易(16216)
- 财(13031)
- 农业经济(12369)
- 出(12295)
- 收入(11923)
- 发(11725)
- 制(11031)
- 企(11026)
- 企业(11026)
- 地方(10326)
- 发展(10042)
- 展(10035)
- 村(9421)
- 农村(9402)
- 出口(8852)
- 出口贸易(8852)
- 口(8852)
- 机构
- 学院(162566)
- 大学(159575)
- 济(86171)
- 经济(85108)
- 研究(61731)
- 管理(60414)
- 理学(52507)
- 理学院(52021)
- 管理学(51504)
- 管理学院(51226)
- 中国(50309)
- 农(45946)
- 农业(34511)
- 财(34356)
- 京(33050)
- 科学(32546)
- 所(30175)
- 经济学(28663)
- 中心(28073)
- 业大(27833)
- 研究所(27330)
- 财经(27324)
- 经济学院(26159)
- 经(25418)
- 江(22553)
- 农业大学(21049)
- 北京(20939)
- 经济管理(20742)
- 院(20645)
- 科学院(20460)
- 基金
- 项目(108108)
- 科学(86886)
- 研究(84008)
- 基金(82342)
- 家(71198)
- 国家(70532)
- 科学基金(59995)
- 社会(59040)
- 社会科(55747)
- 社会科学(55737)
- 基金项目(42802)
- 省(39193)
- 教育(35587)
- 自然(33663)
- 编号(33209)
- 资助(32911)
- 自然科(32900)
- 自然科学(32892)
- 自然科学基金(32350)
- 划(32238)
- 农(28637)
- 部(26805)
- 国家社会(26754)
- 成果(26337)
- 发(25484)
- 中国(24673)
- 重点(23743)
- 教育部(23030)
- 制(22576)
- 社科(22464)
共检索到250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毛学峰 刘靖
随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中国的收入不平等程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依据CHIP家庭微观调查1988—2007年的数据,使用基尼系数分解以及非参数分解等多种方法,本文试图对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等不同类型的家庭从业模式与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探讨。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首先,从整体的收入分布来看,早期的农村地区的发展更多伴随着不平等程度提高,而后期经济增长则带来更多福利改善;其次,家庭主要非农收入来源是本地非农就业,外出务工所得具有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而本地非农就业则具有扩大作用,随着时间推移其作用程度也有所改变;最后,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不同群体,但并非平均分配,不同群体获益情况不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平
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一、引言中国农村经济从1979年推行家庭经营联产承包制的改革以来,各个经济区域依据各自不同的资源秉赋在发展中不断分化,农村区域间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不平衡,并直接决定了农...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穗
本文利用1995年、2002年和2007~2009年中国收入分配课题组(CHIP)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农村家庭收入增长缓慢,整体收入流动性不强;2000年以来,随着政府对"三农"问题重视的加强,农村家庭的收入流动性在2007~2009年有了明显的上升。非农就业、教育等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日益突出,而农村家庭少子化和老龄化的趋势不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1993~1995年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归功于代表绝对流动的收入增长累进性部分超过了代表相对流动的收入再排序部分;2000~2002年和2007~2009年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程...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收入流动 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贾珅
运用微观家户调查数据考察了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状况、收入不平等与居民自评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居民自评健康与家户人均收入水平存在倒"U"型关系,控制家户人均收入水平后,地区性收入不平等本身也与居民自评健康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在村庄、县和省水平上分别测算了收入不平等状况,进一步考察了三个不同维度的收入不平等与居民自评健康之间的关系。估计结果显示只有在县级水平上测算的收入不平等与居民自评健康存在显著关系。
关键词:
收入 收入不平等 健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薛宇峰
本文主要利用基尼系数作为收入分配水平的测度指标,同时,采用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数作为基尼系数的补充测度指标,实证分析了中国各省(区、市)间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的程度和地区差异。研究认为,中国农村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日益严重,目前,基尼系数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型关系;农村总体收入不平等指数在各省(市、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罗明忠 岳凤姣 魏滨辉
充分释放劳动力回流的人才红利是实现农村家庭收入均衡增长的重要途径。基于相对剥夺理论,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OLS模型,分析劳动力回流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在劳动力回流影响农村收入不平等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劳动力回流比例为21.7%,相比于无劳动力回流的农村家庭,有劳动力回流的农村家庭收入增加0.362万元,农村收入不平等水平下降0.09个单位。可见,劳动力回流能够显著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且这一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检验。劳动力回流主要是通过增加家庭层面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投资来缓解农村收入不平等。进一步分析发现,劳动力回流更有助于缓解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不平等,同时这种缓解作用在中低收入、务农型和务工型农村家庭中更为明显。因此,建议进一步加大鼓励人才回流政策宣传和资金支持力度,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培训,提升农户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湘红 孙文凯 任继球
验证相对收入对外出务工的影响是对已有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研究的重要补充,也有助于全面认识小范围内收入不平等的经济影响。本文使用农业部大样本定点调查数据,验证了两种常用的相对贫困指标对是否外出务工、外出务工人数比例和外出务工时间的影响,从验证内容、指标设计和计量方法等方面改进了已有的对中国农村相关问题的研究。研究发现:村内的相对贫困状态对外出务工产生了全面且显著的影响。在满足基本的外出所需资金之后,相对收入地位较低的家庭会倾向于外出务工。本研究还发现:通过外出务工,中国农村小范围内的收入不平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关键词:
相对贫困 外出务工 收入分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建国
本文在"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课题组"(RUMiC)2008年农村住户调查数据基础上,使用两种互补的参数和半参数方法估计农村住户劳动力外出从业如果未发生时的农村居民反事实收入分布,进而比较基于反事实和事实收入分布的不平等和贫困指标值,以考察农村劳动力外出从业对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结果发现,现阶段农村住户劳动力如果不外出从业,将更加集中地处在农村收入分布的中低端;而农村住户劳动力的外出从业降低了农村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程度。
关键词:
农村住户劳动力 外出从业 不平等 贫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立冬 李岳云 史青
利用1989-2004年间CHNS的五轮农村居民收入调查数据,本文对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和长期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①中国农村居民具有较高程度的收入流动性,同时在2000-2004年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较1989-1993年间显著提高。以1997年为界,收入流动性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特征,且这种趋势特征具有全局性;②不同收入阶层的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中,中间收入阶层具有更高的收入流动性;③中国农村居民长期内的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单独年度,同时,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主要来自于工资性收入的差异。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居民的长期收入不平等,必须从改善...
关键词:
收入流动性 收入差距 长期不平等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万广华 周章跃 陆迁
关于中国收入不平等及其增长趋势,已有大量研究报道,但对促使这一趋势产生的原因的定量分析却很少。传统分析是通过对组成因素或小部分居民的研究来提供很有限的关于收入不平等的决定因素。本文构建了运用农户数据的回归分解框架来研究中国农村收入不平等。研究发现:地理位置是影响收入不平等的突出因素,但对于解释收入不平等总量并不是很重要;资本在收入不平等中显出很重要的作用。农业结构比劳动力和其他投入更能解释导致整个农村出现收入不平等这一现象。
关键词:
农村收入 收入不平等 回归解析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祎 魏后凯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年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收入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并从经济层面探讨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态。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人均总收入略低于农村人口平均水平,但幅度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转移净收入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收入的下降。然而,农村老年人的总收入中依然有接近70%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没能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农村老年人并没有真正进入“养老”状态。过于依赖劳动收入,使农村老年人面临比农村整体更高的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随年龄增长而扩大,进一步降低了老年人的福利。70岁前后是农村老年人收入和生活状态的分界线,70岁前老年人尚能依靠劳动维持收入,70岁后随着劳动能力不均衡的下降,老年人群体进入一个收入既低、分配又极不平等的困境,这是当前中国农村居民养老面临的“古稀陷阱”。据此,应强化农村养老的社会责任,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养老保障体系优化,分层次、有步骤地提高农村老年人非劳动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居民养老质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祎 魏后凯
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CRRS)2020年数据,分析了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收入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并从经济层面探讨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状态。研究发现,农村老年人人均总收入略低于农村人口平均水平,但幅度并不大,这主要是因为转移净收入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劳动收入的下降。然而,农村老年人的总收入中依然有接近70%是通过劳动获得的,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没能为老年人提供足够的生活保障,农村老年人并没有真正进入“养老”状态。过于依赖劳动收入,使农村老年人面临比农村整体更高的收入不平等,这种不平等随年龄增长而扩大,进一步降低了老年人的福利。70岁前后是农村老年人收入和生活状态的分界线,70岁前老年人尚能依靠劳动维持收入,70岁后随着劳动能力不均衡的下降,老年人群体进入一个收入既低、分配又极不平等的困境,这是当前中国农村居民养老面临的“古稀陷阱”。据此,应强化农村养老的社会责任,通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城乡养老保障体系优化,分层次、有步骤地提高农村老年人非劳动收入水平,提升农村居民养老质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忠琼 陈日胜 冯淑怡
本文从具有经济意义的城市群切入,以单个农户家庭为基本计算单元,考察1986—2014年间中国农村地区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动态演变趋势,并进行空间分解探讨组内及组间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地区和非城市群地区的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均呈现缩小—拉大—缩小的周期性变化趋势,而在长三角及珠三角城市群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要高于其他城市群地区,并出现进一步拉大趋势。城市群地区收入不平等增速高于非城市群地区,同时非城市群与城市群农村地区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是显著的,并且两者的收入不平等对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率有显著变化,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进一步集中在城市群地区,区域就业类型是重要影响因素。未来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中国农村地区的收入不平等,政策制定应该兼顾城市群地区与非城市群农村地区,同时要避免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过度集中到城市群核心区域,引导资本向城市群边缘村庄流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实 沈扬扬
消除机会不平等,解决收入分配不公是构建体现公平与效率分配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CHIP2013年和2018年数据对农村机会不平等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第一,研究期内的农村居民收入机会不平等程度出现小幅下降,从2013年的24.4%下降到2018年的22.2%。第二,异质性分析显示,女性相对于男性,青壮年劳动力相对于老年劳动力,贫困县相对于非贫困县,机会不平等更为严重。第三,性别歧视对机会不平等贡献度最高,其次是年龄和区域(贫困县)因素,家庭环境影响最低。第四,农村机会不平等的间接渠道效应有所提高。女性主要面临与教育不公平相关的间接效应,男性主要受非竞争市场环境影响。第五,贫困县就业间接渠道效应跨期下降,据此推测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有助于缓解由非竞争市场带来的就业机会不公问题。
关键词:
中国农村 收入分配 机会不平等 共同富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赵广川 马超
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探讨农村内部医疗保健消费不平等及其与收入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2004-2011年数据,本文利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和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对医疗保健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医疗保健消费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118,表现为缺乏弹性。2004-2011年中国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消费不平等保持在较高水平,基尼系数均超过0.8,其中收入的贡献介于10%-13%之间,且在所有因素中其重要性排在第四、五位。这一结论在不同的不平等指标下依然稳健。
关键词:
医疗保健消费 收入 不平等 夏普里值分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