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27)
- 2023(11342)
- 2022(9446)
- 2021(8639)
- 2020(7362)
- 2019(16211)
- 2018(15701)
- 2017(31714)
- 2016(16940)
- 2015(18728)
- 2014(18323)
- 2013(18214)
- 2012(16774)
- 2011(14523)
- 2010(15066)
- 2009(14372)
- 2008(14865)
- 2007(13503)
- 2006(11970)
- 2005(10975)
- 学科
- 业(91040)
- 企(84493)
- 企业(84493)
- 济(79529)
- 经济(79441)
- 管理(75462)
- 方法(38495)
- 财(32568)
- 数学(30464)
- 数学方法(30272)
- 业经(28294)
- 农(26669)
- 务(25444)
- 财务(25423)
- 财务管理(25376)
- 企业财务(24199)
- 农业(18560)
- 策(17753)
- 制(17661)
- 中国(17158)
- 技术(16775)
- 划(14827)
- 贸(14504)
- 贸易(14498)
- 易(14130)
- 和(13339)
- 理论(13126)
- 体(13066)
- 企业经济(12416)
- 银(12401)
- 机构
- 学院(245923)
- 大学(236892)
- 济(112392)
- 经济(110477)
- 管理(107278)
- 理学(91987)
- 理学院(91332)
- 管理学(90562)
- 管理学院(90094)
- 研究(69808)
- 中国(61071)
- 财(58246)
- 京(47054)
- 财经(44886)
- 经(40692)
- 江(38346)
- 科学(34983)
- 农(33951)
- 中心(33855)
- 经济学(33850)
- 财经大学(32893)
- 所(32540)
- 商学(31577)
- 商学院(31307)
- 经济学院(30747)
- 州(30019)
- 北京(29191)
- 业大(29183)
- 经济管理(28865)
- 研究所(28213)
- 基金
- 项目(152201)
- 科学(124134)
- 研究(117978)
- 基金(114158)
- 家(94630)
- 国家(93716)
- 科学基金(85100)
- 社会(79430)
- 社会科(75648)
- 社会科学(75630)
- 省(59651)
- 基金项目(59091)
- 教育(53610)
- 自然(52465)
- 自然科(51312)
- 自然科学(51305)
- 自然科学基金(50517)
- 划(47637)
- 编号(47551)
- 资助(47389)
- 成果(37643)
- 部(35300)
- 创(35040)
- 业(34909)
- 国家社会(32849)
- 重点(32768)
- 制(32565)
- 发(32297)
- 人文(32173)
- 创新(31820)
- 期刊
- 济(127917)
- 经济(127917)
- 研究(74350)
- 财(51787)
- 管理(44816)
- 中国(42724)
- 农(32163)
- 融(31335)
- 金融(31335)
- 科学(26856)
- 学报(23939)
- 技术(23483)
- 财经(23436)
- 业经(23398)
- 农业(21750)
- 大学(20660)
- 经济研究(20502)
- 经(20030)
- 学学(19918)
- 教育(17840)
- 问题(16190)
- 财会(15891)
- 技术经济(15360)
- 贸(14055)
- 会计(13839)
- 业(13443)
- 商业(13355)
- 现代(13051)
- 世界(12196)
- 国际(11827)
共检索到3729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杨耀
当今中国,债务是一个普遍现象,尤其令人头痛的是企业间相互拖欠的债务。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资料,企业间“人欠”与“欠人”资金规模合计超过12600亿元,大体相当于流动资金总额的一半。企业间相互拖欠的债务已形成一个个跨行业、跨省市的债务连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琪
信用证结算─—治理企业欠债的良方韩琪国内贸易中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形成大面积“三角债”,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中困扰企业和政府的一大难题。所谓“三角债”,是人们对企业之间超过托收承付或约定付款期应付而未付的拖欠货款所形成的债务链的俗称。它使微观企业的正常...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琪
国内贸易运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设想──治理企业拖欠行为的对策研究韩琪中国建设银行北京证券交易部。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定历史时期,这是一个剧烈震荡的时期,作为国民经济细胞的企业,其行为方式、运行机理都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这个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天义
作者在剖析了用债权变股权方法化解国有企业不良债务的诸多弊端之后.提出:解决国有企业债务应当分门别类、各个击破。具体说来;(1)对大量亏损的小型国有企业进行拍卖或有偿转让,其收入归还银行借款。(2)对不关系国计民生且未实行股份制改造的大中型企业,则采取发行债券.将所筹资全用于归还银行借款;与外资或乡镇、集体、私人全业合营,其所得利润先归还银行借款;通过组建企业集团转化企业不良贷款。(3)对实行股份制的企业可发行股票.所筹资金用于归还贷款;部分债权转化为股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高敬
信用证结算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出口企业来说,信用证在提供安全保障和资金融通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出口商应慎重选择进口商和开证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选择有利的仲裁机构和诉讼地点以及充分利用UCP600相关规定的方式来防范风险。
关键词:
信用证 出口商 风险 防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苏民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着眼于搞活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这就为今后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的国有企业主要分布在三大领域,一是公共产品生产的领域;二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命脉性领域;三是竞争性、盈利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拴牢
国有企业不良债务形成缘由分析高拴牢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正在经受着沉重负债的困扰。负债及负债经营本是商品经济条件下常见的一种经营作法,但问题在于我国国有企业目前的负债具有负债额度大、负债比率高、到期债务不能偿还的不良债务的特点。大量不良债务的存在既直接影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柳建荣
一、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的水平与结构1负责现状自1993年国家实施宏观紧缩政策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下降,许多建筑工程下马,这使曾一时非常红火的建筑企业陷入了困境,而其中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资产负债率的高居。据统计,1996年全国建筑企业总负债为6895...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正友
解决银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问题的对策思考李正友一、银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问题的现状国有银行过高的不良资产率和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银行企业不良债权债务问题可从以上两个方面进行考察。银行的不良资产是指银行信贷资产中难以按期收回的各种贷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阳
针对企业人员面试选拔信度和效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工作分析和职位胜任素质为基础的行为描述面试技术。文章分析了该面试法在工作分析、测评方法、面试方案和流程控制等四方面的设计要点,最后讨论了面试实施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行为描述面试 工作分析 胜任素质 招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星晖 张诚
信用证、汇付、托收等结算方式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流动血液。但是如何使用好各种结算方式,是保护血液正常流动和防范血液流动风险的关键之处。本文从信用证与其他结算方式的风控流程出发,揭示我国出口企业如何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选择适合的结算模式和途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舒长江 洪攀
本文以2007-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研究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务(仅包括企业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部分)两种融资方式对于企业风险承担影响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越高的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低,商业信用会降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短期债务能显著提高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进一步将短期债务细分为短期债务比重高和比重低的两组,对比二者对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时发现,短期债务比重较低时,适当增加它的比重能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当短期债务水平超过某一限度时,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会随着短期债务比重的增加而降低;此外,研究还发现商业信用对短期债务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具有负向调节作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经营状况,恰当安排商业信用和短期债务的比例关系,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并充分发挥商业信用的调节作用,以降低企业风险。
关键词:
短期负债 商业信用 融资方式 风险承担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周丹 赵莉娜
本文利用2011—2021年的企业发债数据,实证检验了替代融资背景下,信用评级变化对企业债务调整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资本市场与非正规融资渠道相关联时,发债企业面对信用评级信号的变化,其债务规模与结构的调整决策与经典理论的预测并不一致。具体而言,信用评级信号并不显著影响企业资本结构调整;而是通过对融资约束和对企业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信用评级变化与“被动”债务调整正向关联,与“主动”债务调整负向关联;在对负债结构和流动性的影响上,评级下调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流动负债水平及占比,显著减少了企业的筹资活动现金流,而增加了其经营活动现金流。本文为企业正确利用评级信号进行市场化的债务调整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博 Gary Gang Tian
我国上市制造业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关系存在长期互补特征,但信号理论对互补强度的演变过程缺乏有效的解释力。为探索信号理论之外的互补机制,反思企业债务结构的信贷偏移效应,文章提出了产能驱动假说,利用面板门限模型,得到了以下结论:(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会随产能增长而呈现从"替代"到"互补"的演变特征,且互补强度(单位商业信用上升伴随的信贷上升)会随产能膨胀出现从"弱"到"强"的二次突变特征,即产能扭曲会使企业债务结构快速向银行信贷偏移,这为理解企业信贷依赖的形成路径提供了产能层面的微观解释。(2)企业债务
关键词:
商业信用 银行信贷 信号效应 产能过剩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慧 张茂德
上市公司的债务结构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逻辑关系。本文利用上市公司年报数据分析描述了上市公司债务结构的整体和分类特征,并在此基础上估计了债务结构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流动负债对公司经理层业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由企业之间资金占用所形成的债务关系对公司的所有者(股东)和经理层利益的维护有正面影响。而长期负债对公司绩效没有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债务结构 公司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