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847)
- 2023(17746)
- 2022(15098)
- 2021(13934)
- 2020(12044)
- 2019(27207)
- 2018(27063)
- 2017(52850)
- 2016(28564)
- 2015(32300)
- 2014(32125)
- 2013(31989)
- 2012(29868)
- 2011(26997)
- 2010(27517)
- 2009(26120)
- 2008(26525)
- 2007(24364)
- 2006(21519)
- 2005(19901)
- 学科
- 济(124454)
- 经济(124293)
- 业(105427)
- 管理(98100)
- 企(92591)
- 企业(92591)
- 方法(57259)
- 数学(46644)
- 数学方法(46265)
- 财(40971)
- 农(36716)
- 业经(34208)
- 中国(33296)
- 贸(30886)
- 贸易(30870)
- 制(30299)
- 易(30022)
- 务(26963)
- 财务(26919)
- 财务管理(26859)
- 企业财务(25476)
- 技术(25223)
- 农业(24689)
- 银(22228)
- 银行(22186)
- 地方(21757)
- 理论(21436)
- 行(21199)
- 学(21197)
- 体(20655)
- 机构
- 学院(421088)
- 大学(419698)
- 济(183232)
- 经济(179621)
- 管理(164846)
- 理学(140548)
- 研究(139348)
- 理学院(139128)
- 管理学(137237)
- 管理学院(136443)
- 中国(110217)
- 财(90089)
- 京(87963)
- 科学(80119)
- 所(70838)
- 财经(70353)
- 农(69683)
- 江(65623)
- 中心(63914)
- 经(63735)
- 研究所(63035)
- 业大(58594)
- 经济学(56487)
- 北京(55735)
- 农业(54625)
- 财经大学(51862)
- 州(51538)
- 经济学院(51245)
- 范(50387)
- 院(49957)
- 基金
- 项目(265122)
- 科学(210153)
- 研究(196487)
- 基金(193979)
- 家(167325)
- 国家(165897)
- 科学基金(143108)
- 社会(126965)
- 社会科(120560)
- 社会科学(120532)
- 省(103469)
- 基金项目(101863)
- 自然(90497)
- 教育(90404)
- 自然科(88438)
- 自然科学(88412)
- 自然科学基金(86953)
- 划(85825)
- 资助(79670)
- 编号(78589)
- 成果(64579)
- 部(60465)
- 创(59352)
- 重点(59272)
- 发(56679)
- 创新(54838)
- 课题(54332)
- 国家社会(52888)
- 制(52875)
- 教育部(52415)
- 期刊
- 济(206507)
- 经济(206507)
- 研究(128881)
- 中国(85052)
- 财(74027)
- 管理(66560)
- 农(64465)
- 学报(60535)
- 科学(57296)
- 大学(47046)
- 融(45324)
- 金融(45324)
- 学学(44371)
- 农业(43369)
- 教育(41720)
- 技术(38568)
- 财经(36427)
- 业经(33747)
- 经济研究(33215)
- 经(31369)
- 问题(28008)
- 贸(27688)
- 业(25870)
- 技术经济(24019)
- 国际(23685)
- 商业(20510)
- 世界(20494)
- 理论(20045)
- 统计(19920)
- 现代(19778)
共检索到649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琦
技术创新与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一种互动关系,在开放经济系统中,一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本土技术研发,也受到外国技术溢出的影响。通过实证分析得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本土技术研发与贸易竞争优势间形成了良性的正向互动关系,但外国技术溢出却与我国制造业贸易竞争优势的形成有明显的双向负面关系。
关键词:
技术创新 技术溢出 贸易竞争优势 互动性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琦
本文通过协整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美国服务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演变关系,从而得出结论:美国服务业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是获取和维持其贸易竞争优势的重要原因,而贸易竞争优势的获得又对进一步技术创新形成动力和压力机制,并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较好的物质和市场条件,形成互动性良性循环。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汪琦
日本钢铁业的崛起及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持与美国钢铁业的衰落和国际竞争优势的丧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本文通过协整技术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实证分析日美两国钢铁业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互动演变关系。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贸易竞争优势 日美钢铁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琳
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对技术创新与贸易竞争优势的产业分布与动态变迁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使用出口绩效的不变弹性函数来分析技术创新对出口绩效改善的贡献。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与贸易竞争优势基本吻合,滞后一期的技术创新与出口绩效显著正相关。与纺织、食品、家具等传统出口部门相比,汽车、化工等出口需求缺乏弹性的产业部门中较高的研发支出促进了产品品质的改善与新产品的创造,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改善了贸易条件与出口绩效。尽管如此,制成品出口的技术结构并未显著提高,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垂直产业内贸易仍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参与国际分工与贸易的主要形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仲鸣 陈荣剑
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内部资源挤占效应及外部溢出效应,使得技术创新出现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和检验在现有所有制和市场结构模式下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在竞争组中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相关。这说明以产权制度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仲鸣 陈荣剑
通过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发现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说明技术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内部资源挤占效应及外部溢出效应,使得技术创新出现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和检验在现有所有制和市场结构模式下技术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差异性影响,发现在竞争组中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竞争优势显著相关。这说明以产权制度为重点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竞争环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殷德生
将技术创新、知识溢出范围、经济增长与产品竞争之间建立起理论联系,这是产品创新模型在贸易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扩展。在南北贸易框架下(北方创新-南方模仿),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取决于知识溢出的范围,知识国际溢出有效地剔除重复研究以降低创新成本,而知识国内溢出不利于产品创新和长期增长。南北贸易框架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大国也有高技术部门从事技术创新的事实,本文通过刻画高技术部门创新与低技术部门模仿对两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和相对成本的影响发现,知识的国内溢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与产品竞争同样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理解和调整贸易竞争政策具有重要含义。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知识溢出 内生增长 贸易竞争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卫星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100%,高技术产业对外贸易结构就会优化0.0042,说明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外贸易结构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各高技术制造行业贸易结构的影响不尽相同,其对医药制造业及各小类行业对外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优化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对仪器仪表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医疗设备与器械制造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推动我国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战略性贸易政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石卫星
文章采用理论分析、数理建模、实证分析等方法,对战略性贸易政策在制造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优化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LZFTR(政府资金投入)与CJP(初级品)的相关系数r=-0.964,LZFTR与ZCP(工业制成品)的相关系数r=0.982(P<0.01)。表明战略性贸易政策能够有效降低初级品出口比重,增加工业制品的出口比重,从而促进出口贸易结构不断升级与优化;(2)战略性贸易政策对高技术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固定效应、随机效应模型系数值均为正,战略性贸易政策政府研究发展补贴每增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石俊国 吴非 侯泽敏
构建线性回归模型,利用1996—2010年我国15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根据消费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否明显将样本行业分为最终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同时将研究区间划分为1996—2001年和2002—2010年两个阶段,分组、分阶段地对不同类型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对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品开发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巩固与保持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性能改进类创新和工艺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取决于消费者边际效用变化的特点。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娟茹 刘娟
运用双元性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以中国制造业为研究对象,将双元性绿色创新分为探索性绿色创新和利用性绿色创新,探讨探索性和利用性绿色创新与企业客户优势、技术优势和财务优势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技术动荡性的调节作用。221家制造企业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探索性和利用性绿色创新均对企业客户优势、技术优势和财务优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同时,技术动荡性不仅正向调节探索性绿色创新与企业客户优势和技术优势之间的关系,而且正向调节利用性绿色创新与企业客户优势和财务优势之间的关系。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徐兆勇
我国的制造业目前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处于国际垂直分工体系中的低端水平,在世界上出口竞争力较弱。技术创新与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是密切相关的,二者存在明显的相互加强效应。一方面,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能够提高产业的出口竞争力;另一方面,出口竞争力的提高又会反过来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将对技术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相关性展开具体研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琦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技术创新和贸易强国,美国和日本技术创新绩效与贸易结构的优化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体现出明显的差异并导致贸易竞争力的较大反差。本文借用固定市场份额法,对美日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技术创新的产业分布和出口市场份额变动的结构效应进行分解和实证分析,从而得出:两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技术创新产业选择方向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从而产业结构(贸易结构)的转换出现了较大差异,美国结构成功转型,贸易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而日本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转型一直在摸索阶段,结构升级的缓慢是日本贸易竞争优势有所下降的内在原因。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贸易竞争优势 结构性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于明远
本文利用2000—2012年11个行业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与其国际竞争力进行实证分析。从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体系来看,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引进与吸收消化再创新能力的提高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而适应创新竞争市场变化能力的效果不明显。从制造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来看,政府和金融机构分别给予资金支持制造业进行技术创新时,对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提高具有促进作用,而同时给予支持时则存在着协调方面的问题。另外,制造业行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对外开放均有利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而来自发达国家的R&D外溢当期效果不明显。不同技术水平行业通过加强技术创新对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叶琪
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之间会形成"激励—反馈"回路,从微观层面来看,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结构调整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而制造业结构调整会使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得以延续。文章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并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对我国1995-2004年期间的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创新投入对制造业结构调整具有单向的推动作用,创新产出未能发挥出应有作用,而制造业结构调整也没有对技术创新形成反馈作用。总体上,我国技术创新与制造业结构调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互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制造业 结构调整 创新生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