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50)
- 2023(7001)
- 2022(6132)
- 2021(5729)
- 2020(4823)
- 2019(11516)
- 2018(11271)
- 2017(23151)
- 2016(12327)
- 2015(14152)
- 2014(14139)
- 2013(13990)
- 2012(12797)
- 2011(11622)
- 2010(11938)
- 2009(11064)
- 2008(10688)
- 2007(9542)
- 2006(8267)
- 2005(7378)
- 学科
- 济(65137)
- 经济(65083)
- 方法(38192)
- 业(37040)
- 管理(36357)
- 数学(35936)
- 数学方法(35409)
- 企(29250)
- 企业(29250)
- 农(14790)
- 财(13713)
- 中国(13521)
- 地方(11511)
- 贸(11293)
- 贸易(11285)
- 业经(10898)
- 易(10898)
- 农业(9852)
- 制(9813)
- 融(9599)
- 金融(9598)
- 银(8926)
- 银行(8921)
- 务(8840)
- 财务(8809)
- 财务管理(8789)
- 学(8530)
- 行(8479)
- 企业财务(8417)
- 理论(8370)
- 机构
- 大学(183533)
- 学院(183046)
- 济(83128)
- 经济(81722)
- 管理(75649)
- 理学(65958)
- 理学院(65353)
- 管理学(64078)
- 管理学院(63754)
- 研究(56294)
- 中国(45547)
- 京(37535)
- 财(37455)
- 科学(31417)
- 财经(30777)
- 经(28130)
- 经济学(27445)
- 所(27413)
- 中心(27101)
- 农(26814)
- 江(26127)
- 经济学院(25016)
- 业大(24996)
- 研究所(24545)
- 北京(23475)
- 财经大学(23316)
- 范(21575)
- 师范(21373)
- 州(21054)
- 农业(21025)
- 基金
- 项目(123565)
- 科学(99091)
- 基金(93439)
- 研究(88421)
- 家(80858)
- 国家(80319)
- 科学基金(70679)
- 社会(59017)
- 社会科(56322)
- 社会科学(56310)
- 基金项目(48233)
- 省(46110)
- 自然(46071)
- 自然科(45152)
- 自然科学(45146)
- 自然科学基金(44362)
- 教育(42257)
- 资助(41471)
- 划(38996)
- 编号(34462)
- 部(28852)
- 重点(27307)
- 成果(26736)
- 教育部(25573)
- 创(25539)
- 发(25498)
- 国家社会(25391)
- 人文(24664)
- 创新(23928)
- 大学(23916)
共检索到263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伟 卞家涛
本文基于斯密的"市场范围"假说,结合我国1990~2011年省级层面的发展数据,运用动态面板估计模型,研究了本土市场规模和地区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特别采用了随机前沿模型(SFA)对地区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度,所得结论为:无论从总体样本还是分时段样本,本土市场规模对地区技术效率均难以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地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而言,具有阶段性特征,即本土市场规模对地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主要来源于1998年以后的分段样本;同时对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基建设备、对外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控制变量的回归,发现它们对地区生产率及其分解会产生异质性的影响。最后,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伟
利用中国2001—2011年制造业分行业的发展数据,在运用DEA法测度产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检验和分类检验,研究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所得结论为:总体而言,本土市场规模对于产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在分类别行业层面上,这种推进作用依然存在,只是更多地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对于各控制变量而言,其在行业总体层面和分类别行业层面上均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这主要是由行业发展的自身特性与不平衡性所致。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产业生产率 DEA分析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本文使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本土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估计结果显示,以"市场促创新"的假说整体上是成立的。本土市场规模每增加1%,将会促进生产率指数增长0.021%、效率改进指数增长0.023%、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18%。分行业研究显示,本土市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土市场规模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和资本密集程度,而对行业的劳动密集程度则并不敏感。从作用机制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与人力资本等途径传递;对效率改进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志文 冯帆
基于2001—2016年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数据,在测度本土市场规模和创新效率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制造业行业“需求引致创新”功能的发挥及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本土市场规模扩大显著提升制造业行业创新效率,并且在中、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及私营企业中的正向效应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创新效率的正向牵引作用得益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进一步分析发现,内生于本土市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双循环下制造业行业“需求引致创新”功能实现的主要创新范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先明 马娜
本文基于空间内生增长理论本文基于空间内生增长理论,通过LS模型并结合56个国家1997—2013年国家级层面的发展数据数据,运用门槛估计模型,研究了市场制度差异下的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其中特别采用了夜间灯光数据对本土市场规模进行测度间灯光数据对本土市场规模进行测度。结果发现: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这是由于本土市场规模扩张对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完备程度这是由于本土市场规模扩张对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完备程度;市场制度的完备性影响了本土市场规模对国家间的生产率的差异效应市场规模对国家间的生产率的差异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中本土市场规模发挥的作用也是有显著差异的有显著差异的。在新兴经济体,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效率更为有效,而在发达国家中对技术创新更为有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二子
经济总体生产率逐渐提高使得企业之间对生产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如果企业自身生产率保持不变,那么这类企业最终会被逐出市场。企业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的初始阶段会获得更高利润,但是自身生产率维持不变的企业在市场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利润会降低直至亏损而退出市场。因此,经济总体生产率提高与市场规模扩大是导致部分企业"死亡"的两大因素。企业要想扩大生存空间,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相对生产率。如果企业能够保持生产率的相对优势地位,总体生产率提高与市场规模扩大又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企业总体生产率的提高与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而中国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生存状况验证了以上理论命题。
关键词:
生产率 市场规模 企业生存空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黄安仲
自本兹提出股票市场规模效应之后,许多研究者对于规模效应是否存在进行了不同方法的检验。目前研究的基本结论是,规模效应可能存与,但在时间序列上却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即在有的月份、年份表现得很明显,而在有的月份、年份则不明显。那么,规模效应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本文使用门槛自回归(Threshold Auto regres-sion,TAR)方法检验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效应,探讨规模效应在不同行业之间的分布情况,以期窥测规模效应与行业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股票市场的规模效应与行业存在显著的关系。
关键词:
规模效应 门槛自回归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方晋
近年来国际贸易的发展对传统贸易理论提出了挑战。以杨小凯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利用其创立的超边际分析框架,从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的角度来解释当代的贸易现象,该理论也被称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本文根据该理论对交易效率和市场规模对贸易发展影响的刻画,利用面板数据的估计方法,对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的结果无法令人信服地证明该理论的优越性,反而支持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所谓的“新贸易理论”。
关键词:
新兴古典经济学 贸易依存度 面板数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安虎森 皮亚彬 薄文广
文章基于Melitz(2003)的经典模型,分析了进入成本和市场规模对异质性企业市场进入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两国完全对称时,高生产率企业同时进入国内国外市场,而低生产率企业仅进入国内市场;当本国市场规模较小、进入成本较高时,只有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低生产率企业则被迫放弃国内市场而选择出口,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内销企业。在考虑了市场规模和进入成本的非对称性后,生产率"悖论"得到了解释。
关键词:
市场进入成本 市场规模 生产率悖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国胜 胡建军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本土市场的互动效应、市场规模的诱致效应与本土规模市场的终端需求效应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为互动效应能够引导产业升级的需求发现,需求发现通过市场规模的相互催化为产业升级提供运营支持,终端需求效应通过参与式合作有助于发展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能力。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升级应充分利用本土市场规模效应。这就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场激励机制、加快本土市场发展,鼓励本土企业根植于国内经济的创新,推动本土企业与外来资本联合研发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伟 徐康宁 邵军
本文基于2006-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发展数据,在明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计量方法,从行业总体层面和分行业层面对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所得结论为:首先,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种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其次,从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均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性,即会随着行业发展的不同特点而展现出不同的作用内涵;第三,从对本土市场规模与各控制变量的交叉作用的回归结果来看,在共同作用于产业创新时,只有外源性资本投入能够对本土市场规模促进产业创新的作用产生正向的激励效应,其余控制变量从现阶段而言还均无法显示出正向的互补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产业创新 交互作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浩昌 李廉水 刘军
本文用2003—2012年中国制造业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科技人员投入、科技经费投入和制度创新等条件下,本土市场规模显著促进技术创新,这为我国借助巨大的本土市场规模来推动技术创新,进而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本土市场规模越大,其对技术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越大。结合当前东部地区本土市场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力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技术创新能力的差异将进一步扩大。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技术创新 地区差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雅
基于贸易竞争效应理论,主要采用中国工企数据库、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国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2002—2013年匹配合并数据,考察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市场规模的初始生产率调节机制对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出口市场规模增长率影响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增长率的时间点选择。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初始生产率超过临界值水平时,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影响才能显现;从结构上看,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均为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气设备制造业;从时间点看,一般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分别发生在出口市场规模增长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善营商环境,为出口企业减税降费;出口企业应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市场规模,缩短创新决策时间,以发挥出口市场规模对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汪立鑫 孟彩霞
本文聚焦与供给侧相关的高技能劳动力推动因素和与需求侧相关的本土市场规模拉动因素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研究表明,全样本下不仅高技能劳动力与本土市场规模均显著地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且二者的交互也具有类似的正向作用。区域异质性方面,高技能劳动力与本土市场规模的交互对产业结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在西部地区具有相反的作用,中部地区的情形介于二者之间。基于劳动力集聚视角的分析还得出,全样本和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关注高技能劳动力,更要关注高技能劳动力与低技能劳动力的空间集聚和匹配与本土市场规模的协同发展,中部地区现阶段更要关注高技能劳动力与本土市场规模的融合,以推动产业由“量”向“质”提升;虽然西部地区以上传导机制均尚未激活,甚至高技能劳动力与本土市场规模的发展在短期呈现割裂态势,但也要持续推进对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建设高水平的劳动力队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吕大国 耿强 简泽 卢任
为什么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却在扩大?本文以新新经济地理理论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括市场规模差异(集聚力)和劳动力成本差异(分散力)的理论模型,对忽视分散力的新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扩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对地区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定位选择是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缩小和生产率差距扩大的原因,但导致生产率异质性企业分类集聚的原因是劳动力成本差异,而非市场规模差异。在市场一体化进程中,东部地区的低生产率企业首先向外迁移,地区经济差距在缩小,生产率差距却在扩大。随着市场一体化进程的深化,东部地区的高生产率企业也会向外迁移,生产率差距将开始缩小。随后,本文使用大规模微观企业数据证实了理论模型的结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