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783)
- 2023(19198)
- 2022(16200)
- 2021(15161)
- 2020(12743)
- 2019(29484)
- 2018(29132)
- 2017(56360)
- 2016(30491)
- 2015(34450)
- 2014(34341)
- 2013(34022)
- 2012(31059)
- 2011(28068)
- 2010(28218)
- 2009(26518)
- 2008(26417)
- 2007(23653)
- 2006(20916)
- 2005(19169)
- 学科
- 济(133676)
- 经济(133499)
- 业(106826)
- 管理(101416)
- 企(93880)
- 企业(93880)
- 方法(60264)
- 数学(50001)
- 数学方法(49293)
- 财(38455)
- 农(37826)
- 业经(36504)
- 中国(34899)
- 制(28903)
- 务(26071)
- 财务(25985)
- 财务管理(25946)
- 农业(25560)
- 企业财务(24624)
- 贸(24252)
- 贸易(24233)
- 易(23581)
- 技术(23321)
- 学(23249)
- 地方(23179)
- 理论(22874)
- 和(22108)
- 银(20865)
- 银行(20825)
- 体(20675)
- 机构
- 学院(443261)
- 大学(442384)
- 济(189412)
- 经济(185739)
- 管理(178744)
- 理学(153595)
- 理学院(152013)
- 管理学(149568)
- 管理学院(148746)
- 研究(147961)
- 中国(116626)
- 京(94974)
- 财(89106)
- 科学(86635)
- 所(73644)
- 财经(70610)
- 农(69449)
- 中心(66465)
- 研究所(66232)
- 江(65315)
- 经(64221)
- 业大(62133)
- 北京(60706)
- 经济学(57779)
- 范(54248)
- 农业(54162)
- 师范(53793)
- 院(53268)
- 财经大学(52372)
- 州(52138)
- 基金
- 项目(290887)
- 科学(231068)
- 研究(215413)
- 基金(213901)
- 家(184810)
- 国家(183300)
- 科学基金(159225)
- 社会(138602)
- 社会科(131597)
- 社会科学(131565)
- 基金项目(111749)
- 省(111231)
- 自然(102005)
- 自然科(99692)
- 自然科学(99669)
- 自然科学基金(97938)
- 教育(97841)
- 划(93030)
- 资助(89523)
- 编号(86574)
- 成果(70207)
- 部(65413)
- 重点(64434)
- 创(61844)
- 发(61717)
- 课题(59273)
- 国家社会(57694)
- 创新(57266)
- 教育部(56723)
- 制(56015)
- 期刊
- 济(212798)
- 经济(212798)
- 研究(136069)
- 中国(86146)
- 管理(71114)
- 财(70743)
- 农(64268)
- 学报(62845)
- 科学(61401)
- 大学(49292)
- 学学(46528)
- 农业(44437)
- 教育(44115)
- 融(42642)
- 金融(42642)
- 技术(39996)
- 财经(35823)
- 业经(34883)
- 经济研究(34167)
- 经(30872)
- 问题(27376)
- 业(25797)
- 技术经济(24251)
- 贸(22222)
- 世界(21293)
- 统计(21206)
- 现代(21121)
- 理论(20988)
- 商业(20116)
- 科技(20110)
共检索到6672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冯伟
利用中国2001—2011年制造业分行业的发展数据,在运用DEA法测度产业生产率的基础上,基于总体检验和分类检验,研究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所得结论为:总体而言,本土市场规模对于产业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在分类别行业层面上,这种推进作用依然存在,只是更多地体现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对于各控制变量而言,其在行业总体层面和分类别行业层面上均呈现出一定的异质性,这主要是由行业发展的自身特性与不平衡性所致。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产业生产率 DEA分析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丰龙 徐康宁
本文使用2001—2010年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数据,实证分析了本土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估计结果显示,以"市场促创新"的假说整体上是成立的。本土市场规模每增加1%,将会促进生产率指数增长0.021%、效率改进指数增长0.023%、技术进步指数增长0.018%。分行业研究显示,本土市场规模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不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土市场规模作用的发挥更依赖于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和资本密集程度,而对行业的劳动密集程度则并不敏感。从作用机制来看,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增长和技术进步的正向作用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与人力资本等途径传递;对效率改进的正向影响主要通过资本密度、研发密度、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先明 马娜
本文基于空间内生增长理论本文基于空间内生增长理论,通过LS模型并结合56个国家1997—2013年国家级层面的发展数据数据,运用门槛估计模型,研究了市场制度差异下的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其中特别采用了夜间灯光数据对本土市场规模进行测度间灯光数据对本土市场规模进行测度。结果发现:本土市场规模对生产率的影响呈现出非线性的关系,这是由于本土市场规模扩张对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完备程度这是由于本土市场规模扩张对生产率的影响取决于市场制度的完备程度;市场制度的完备性影响了本土市场规模对国家间的生产率的差异效应市场规模对国家间的生产率的差异效应。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中本土市场规模发挥的作用也是有显著差异的有显著差异的。在新兴经济体,本土市场规模对技术效率更为有效,而在发达国家中对技术创新更为有效。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赵奇伟 杨秋 严兵
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条件均已改变,基于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贸易发展战略遇到了巨大挑战。本文力图从本土市场效应的角度,探讨市场分割状态下国内市场规模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以便寻求中国制造业出口战略的调整方向。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发现,越依赖本地市场的企业或行业,在本地市场规模越大时,出口竞争力越大,这验证了"本土市场效应"的存在。这也表明了国内市场对我国贸易发展战略调整的战略价值。
关键词:
出口战略 制造业 本土市场效应 市场分割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冯伟 卞家涛
本文基于斯密的"市场范围"假说,结合我国1990~2011年省级层面的发展数据,运用动态面板估计模型,研究了本土市场规模和地区生产率之间的作用关系,其中特别采用了随机前沿模型(SFA)对地区生产率及其分解进行了测度,所得结论为:无论从总体样本还是分时段样本,本土市场规模对地区技术效率均难以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地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而言,具有阶段性特征,即本土市场规模对地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推动作用主要来源于1998年以后的分段样本;同时对人力资本、研发投入、基建设备、对外开放和外商直接投资等控制变量的回归,发现它们对地区生产率及其分解会产生异质性的影响。最后,基于这些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志文 冯帆
基于2001—2016年中国27个制造业行业数据,在测度本土市场规模和创新效率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制造业行业“需求引致创新”功能的发挥及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本土市场规模扩大显著提升制造业行业创新效率,并且在中、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及私营企业中的正向效应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本土市场规模对创新效率的正向牵引作用得益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国民经济循环的畅通。进一步分析发现,内生于本土市场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是双循环下制造业行业“需求引致创新”功能实现的主要创新范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汤二子
经济总体生产率逐渐提高使得企业之间对生产资源的争夺愈演愈烈。如果企业自身生产率保持不变,那么这类企业最终会被逐出市场。企业在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的初始阶段会获得更高利润,但是自身生产率维持不变的企业在市场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利润会降低直至亏损而退出市场。因此,经济总体生产率提高与市场规模扩大是导致部分企业"死亡"的两大因素。企业要想扩大生存空间,唯一办法就是提高自身相对生产率。如果企业能够保持生产率的相对优势地位,总体生产率提高与市场规模扩大又会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意味着中国企业总体生产率的提高与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而中国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的生存状况验证了以上理论命题。
关键词:
生产率 市场规模 企业生存空间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宏 董梓梅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利用市场规模优势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是促进一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国际面板数据,构建市场规模指标反映各国不同时期的需求侧市场规模变化,分析市场规模优势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市场规模的扩大能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并且受到国家发展水平及收入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市场规模通过研发水平的中介效应来影响价值链地位;市场规模的扩大会通过降低价值链上游依赖度以及提高价值链下游影响度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且前者作用相对更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姜宝 李剑
利用2004-2013年我国快递业数据对本土市场规模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以市场促创新"或"以市场规模驱动创新"的假说在我国快递市场基本不成立。本土市场规模对效率的改进仅有并不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生产率及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此外,资本密度对快递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影响为正,而人力资本及研发密度对快递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影响为负。从作用机制看,本土市场规模对我国快递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可进一步归纳为聚集和竞争效应,本土市场规模的扩大伴随着资本密度的提高、人力资本及研发密度的降低,对生产率增长与技术进步产生正向作用,对效率改进产生负向影响。但由于我国快递业市场仍然属...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国胜 胡建军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本土市场的互动效应、市场规模的诱致效应与本土规模市场的终端需求效应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集中体现为互动效应能够引导产业升级的需求发现,需求发现通过市场规模的相互催化为产业升级提供运营支持,终端需求效应通过参与式合作有助于发展产业升级所需的技术能力。我国市场规模巨大,产业升级应充分利用本土市场规模效应。这就需要建立正确的市场激励机制、加快本土市场发展,鼓励本土企业根植于国内经济的创新,推动本土企业与外来资本联合研发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安虎森 皮亚彬 薄文广
文章基于Melitz(2003)的经典模型,分析了进入成本和市场规模对异质性企业市场进入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当两国完全对称时,高生产率企业同时进入国内国外市场,而低生产率企业仅进入国内市场;当本国市场规模较小、进入成本较高时,只有高生产率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低生产率企业则被迫放弃国内市场而选择出口,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内销企业。在考虑了市场规模和进入成本的非对称性后,生产率"悖论"得到了解释。
关键词:
市场进入成本 市场规模 生产率悖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雅
基于贸易竞争效应理论,主要采用中国工企数据库、中国企业专利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知网版)、中国海关数据库和CEPII-BACI数据库的2002—2013年匹配合并数据,考察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市场规模的初始生产率调节机制对技术创新数量及质量的影响、出口市场规模增长率影响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增长率的时间点选择。结果发现:总体而言,只有当企业初始生产率超过临界值水平时,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影响才能显现;从结构上看,出口市场规模对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影响均为正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气设备制造业;从时间点看,一般贸易企业的技术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增长分别发生在出口市场规模增长后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因此,地方政府应改善营商环境,为出口企业减税降费;出口企业应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扩大出口市场规模,缩短创新决策时间,以发挥出口市场规模对创新数量与质量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宝琦 曹知修 李宏
文章利用城市-企业层面数据考察市场规模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市场规模与该地区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该结论经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分样本检验发现,市场规模扩张对技术密集型企业有正向影响,对资本密集型企业与非国有企业有“倒U”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市场规模扩张会促进企业集聚进而提高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但会加剧产业结构不合理进而不利于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同时,通过影响市场竞争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产生“倒U”型影响;进一步分析中用省级层面数据验证了市场规模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倒U”型影响。
关键词:
出口技术复杂度 市场规模 竞争效应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伟 徐康宁 邵军
本文基于2006-2011年28个制造业行业的发展数据,在明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计量方法,从行业总体层面和分行业层面对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所得结论为:首先,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创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但这种正向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中;其次,从各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均呈现出一定的行业差异性,即会随着行业发展的不同特点而展现出不同的作用内涵;第三,从对本土市场规模与各控制变量的交叉作用的回归结果来看,在共同作用于产业创新时,只有外源性资本投入能够对本土市场规模促进产业创新的作用产生正向的激励效应,其余控制变量从现阶段而言还均无法显示出正向的互补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本土市场规模 产业创新 交互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宗武 叶振宇 张可云
产业链龙头企业是超大规模市场中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本文从集聚外部性的视角考察了产业链龙头企业对制造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并对超大规模市场在该过程中的调节效应进行探讨。研究发现:产业链龙头企业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而超大规模市场能够强化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升效应。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相关的劳动力池、中间投入共享和技术外溢效应是产业链龙头企业发挥作用和超大规模市场调节效应的重要机制。在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过程中,超大规模市场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的中间品共享和技术外溢之间存在协同效应,但与产业链龙头企业的劳动力池之间存在替代效应。本文的政策启示在于,充分利用产业链龙头企业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探索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提升的有效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