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39)
- 2023(7949)
- 2022(6208)
- 2021(6011)
- 2020(4626)
- 2019(10683)
- 2018(10802)
- 2017(18610)
- 2016(11196)
- 2015(13099)
- 2014(13252)
- 2013(12044)
- 2012(10994)
- 2011(10203)
- 2010(10170)
- 2009(9026)
- 2008(8840)
- 2007(7851)
- 2006(7123)
- 2005(6896)
- 学科
- 济(42756)
- 经济(42716)
- 中国(22985)
- 管理(21758)
- 业(20454)
- 教育(19250)
- 方法(15881)
- 数学(14274)
- 数学方法(14176)
- 企(13969)
- 企业(13969)
- 农(13198)
- 贸(10047)
- 贸易(10039)
- 发(9889)
- 易(9878)
- 业经(9534)
- 学(9066)
- 理论(8870)
- 发展(8694)
- 展(8572)
- 农业(8517)
- 制(8160)
- 财(8061)
- 银(6961)
- 银行(6956)
- 地方(6884)
- 教学(6854)
- 行(6789)
- 体(6570)
- 机构
- 大学(154616)
- 学院(148316)
- 济(65233)
- 经济(64098)
- 研究(61693)
- 管理(46719)
- 中国(41872)
- 理学(39635)
- 理学院(39061)
- 管理学(38371)
- 管理学院(38065)
- 京(35443)
- 科学(33265)
- 所(30294)
- 范(29987)
- 师范(29849)
- 教育(29237)
- 财(28070)
- 研究所(27700)
- 中心(25124)
- 师范大学(24925)
- 北京(23965)
- 财经(22526)
- 经济学(22450)
- 院(21907)
- 江(21794)
- 经(20872)
- 农(20395)
- 经济学院(20250)
- 技术(17360)
- 基金
- 项目(93980)
- 研究(77781)
- 科学(76638)
- 基金(67557)
- 家(58227)
- 国家(57667)
- 社会(50143)
- 科学基金(48181)
- 社会科(47338)
- 社会科学(47329)
- 教育(43183)
- 省(34060)
- 基金项目(33766)
- 编号(32340)
- 划(31801)
- 成果(29356)
- 资助(27329)
- 自然(26593)
- 课题(26123)
- 自然科(26028)
- 自然科学(26022)
- 自然科学基金(25594)
- 部(24307)
- 重点(23192)
- 发(22483)
- 中国(21921)
- 教育部(21844)
- 年(21511)
- 国家社会(21405)
- 性(20898)
共检索到239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胡艳婷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现代化既应具备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共性特征,更应基于国情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高等教育现代化体系。通过梳理“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国际化”两对概念的关系,提出从本土化的视角重新认识现代化的命题,并分析了本土化的理论内涵和实践逻辑,总结了“早发内生型”国家和“后发外生型”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特征的差异。前者的本土化举措是对自身高等教育系统的优化和升级,后者是基于本国国情对“舶来”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的改造和创新。我国作为“后发外生型”国家,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既需要学习西方高等教育经验,更需要扎根中国大地,通过“本土化”改造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本土化 现代化 中国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邬大光
教育改革实践对教育理论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诉求,高等教育也不例外。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由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引发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的变化,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实践所面临的新问题具有典型的“中国特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传统文化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潘懋元张应强现代化问题日益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不同学科的学者分别在各自的学科领域研究现代化,高等教育学科领域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是现代化研究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从高等教育领域来研究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确立以教育现代化引领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地位,并进而阐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问题。必须将彰显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理念。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方向。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提高质量、促进公平。要靠发展来解决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在发展过程中要解决好发展愿景、发展道路、发展动力三个重点问题。加快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应着力做好七个关键领域的工作。一是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现代人才培养理念,建立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育教学制度;二是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龙献忠 伍星怡 聂羽西 成明洁 王永学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和战略支撑。以高等教育现代化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强化多元主体参与,不断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应有的智慧和力量。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徐辉 万秀兰
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思想和实践产生于全球化中非洲的边缘化以及非洲内部关于发挥"内部发展潜力"以遏制边缘化的诉求。它旨在使非洲高等教育摆脱西方高教模式的束缚,克服外向性,驱散自卑阴霾,从而独立认识和自主建设符合非洲实际的、自己的高等教育组织结构和课程体系。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水平还比较低。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未来发展的根本点是使非洲高等教育牢牢扎根于非洲大地,增强高等教育的本土适切性,强化非洲民族使命感的教育和民族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
非洲高等教育 本土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永红 李全生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中国的城市化虽然没有形成系统而完整的理论与战略模式,但是其发展的过程却表现出了中国本土化的某些特色。总结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经验,对于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来说是不无裨益的。首先,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为中国城市社会的来临奠定了基础,并提出了区域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模式和路径。其次,"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平台,促进了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市民社会的发生与发展。第三,中国城市现代化出现了多类型的区域性的差序发展格局,局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为中国整体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样板。中国正在从整体上进入城市社会和现代化社会,而其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如何从现代化过程转变为具有"现代性"属性的社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城市化 现代化 城市社会来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吕寿伟 侯永丽
新文化运动作为一场面向传统的伦理改造运动,自上而下地引发了近代教育的剧烈变革,并以一种崭新的精神开启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历程。然而,知识精英过于强烈的救亡图存使中国的教育现代化一开始便以欧美为蓝本,他们以种种源自西方的“真理性价值”进行着一次次的思想试验,并把中国传统视为荼毒灵魂的罪恶之源。失去传统根基的教育现代化是没有灵魂的教育现代化,教育成为功利之学、实用之学,深陷虚无主义的精神顽疾。中国教育亟须传统的回归,需要依据中国古典教育的精神品格,以“天人合一”的大教育观、以“内圣外王”的教育目的论、以“人文化成”的教育方法论完成自身的返魅之旅,最终开辟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教育现代化道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眭依凡
高等教育现代化是以国际高等教育最高水平、最先进状态为参照的目标体系和追求,是具有时空局限性的相对概念,反映未来某阶段或现实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及其综合实力的最强状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特征不是其内部独立要素的反映,而是高等教育内部及其外部诸多具有共性的特殊关系的体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要素包括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等教育的高质量、高等教育的善治结构、高等教育的国际化、高等教育的信息化、高等教育的学习化社会。高等教育的改革开放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促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唯一途径。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现代化 国际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瞿振元
在周远清会长的领导、倡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已连续12年与相关省市联合举办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每届论坛的主题都围绕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围绕国家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新要求而展开理论探讨、学术争鸣;连续12年的论坛,汇聚了国内外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一大批专家学者,吸引了一大批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斯蒂芬妮·马歇尔
2015年5月,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领导的保守党获胜,他提出改进大学和改革英国高等教育的政策。11月初,英国宣布了新的教育高质量推进计划,一些具体的举措,例如,如何吸引和留住学生,我们不仅要吸引学生报名、报考我们的学校,而且要留住他们,让他们愿意在学校里面完成学业。同时,在全国的调研当中,也会调研学生和老师对自己国家的高等学校有什么看法,他们对于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有什么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现代化运动在导致世界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刻变革的同时,也使人类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对现代化的忧思,向我们提出了为现代化进行价值定向的时代课题。高等教育必须超越以工具理性为核心的现实文化,而最根本的则首先必须超越自身的偏狭,建构起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教育哲学观,才能发挥其文化批判和文化创造功能,承担起为现代化进行价值定向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
现代化 高等教育 文化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冯建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