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45)
- 2023(14601)
- 2022(12454)
- 2021(11852)
- 2020(9902)
- 2019(22767)
- 2018(22712)
- 2017(43137)
- 2016(23864)
- 2015(27043)
- 2014(27303)
- 2013(26856)
- 2012(24721)
- 2011(22470)
- 2010(22508)
- 2009(20977)
- 2008(20455)
- 2007(18175)
- 2006(16319)
- 2005(14831)
- 学科
- 济(99218)
- 经济(99096)
- 管理(66398)
- 业(62155)
- 企(50926)
- 企业(50926)
- 方法(42689)
- 数学(35631)
- 数学方法(35241)
- 中国(30066)
- 农(27383)
- 业经(23017)
- 财(22872)
- 学(22014)
- 制(19629)
- 地方(19532)
- 贸(19072)
- 贸易(19057)
- 易(18542)
- 农业(18204)
- 理论(17723)
- 银(16047)
- 银行(16011)
- 和(15720)
- 行(15347)
- 环境(14758)
- 融(14757)
- 金融(14755)
- 教育(14568)
- 技术(14147)
- 机构
- 大学(347397)
- 学院(342736)
- 济(138676)
- 经济(135761)
- 管理(132399)
- 研究(119432)
- 理学(113090)
- 理学院(111789)
- 管理学(109925)
- 管理学院(109291)
- 中国(90989)
- 京(75785)
- 科学(73025)
- 财(64581)
- 所(60061)
- 研究所(54575)
- 中心(53144)
- 农(52420)
- 财经(51524)
- 江(51227)
- 范(49231)
- 北京(48917)
- 师范(48842)
- 业大(47615)
- 经(46718)
- 院(42793)
- 经济学(42286)
- 州(41736)
- 农业(40736)
- 师范大学(39736)
- 基金
- 项目(226306)
- 科学(178094)
- 研究(168448)
- 基金(164784)
- 家(143125)
- 国家(141891)
- 科学基金(121241)
- 社会(106792)
- 社会科(101085)
- 社会科学(101061)
- 基金项目(87117)
- 省(85553)
- 自然(77020)
- 教育(76956)
- 自然科(75225)
- 自然科学(75209)
- 自然科学基金(73867)
- 划(72891)
- 编号(68357)
- 资助(68253)
- 成果(57483)
- 部(50727)
- 重点(50543)
- 发(48489)
- 课题(47573)
- 创(45892)
- 国家社会(44147)
- 教育部(43744)
- 创新(42868)
- 科研(42678)
- 期刊
- 济(157879)
- 经济(157879)
- 研究(109033)
- 中国(67014)
- 学报(54202)
- 科学(50416)
- 管理(49073)
- 农(48893)
- 财(47937)
- 教育(42478)
- 大学(41221)
- 学学(37970)
- 农业(33770)
- 融(31127)
- 金融(31127)
- 技术(28331)
- 财经(26309)
- 经济研究(24750)
- 业经(24440)
- 经(22558)
- 图书(21790)
- 问题(21523)
- 业(17656)
- 贸(17403)
- 理论(16971)
- 技术经济(16321)
- 版(15671)
- 世界(15646)
- 科技(15503)
- 书馆(15383)
共检索到518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想 陈钢华
近年来,中国旅游研究的国际化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引发国内外旅游学界对国际化的目的和后果的反思。尤其是,学界普遍对中国部分旅游研究存在的"食洋不化"、照搬西方理论、概念和方法表示担忧,并开始呼吁在研究中找回"中国元素"。通过梳理相关领域(主要是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营销学)在讨论本土化时所存在的争议(即概念之争、动机之争、目的之争、思路/路径之争、情境化之争)以及对本土化边界的讨论,该文提出:有关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讨论和实践需要明确范围、划定边界。在有关本土化的讨论与实践的大环境下,文章结合旅游研究的跨学科、多学科属性,从议题与视角本土化、理论本土化、方法科学化/规范化等3个角度提出了关于中国本土化旅游研究的几点思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巧红
旅游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某种程度上也是旅游研究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现代旅游研究的大部分理论都源自西方,如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厄里的旅游凝视、麦肯奈尔关于"本真性"的研究等等,这些理论被中国旅游学者长期应用于中国情景下的旅游目的地研究、旅游者与东道主社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菊 孙平军 罗宁 彭雅丽
基于CiteSpace和VOSviewer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对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进展及其中国本土化进行系统梳理。结果表明:(1)国内外城市收缩研究的演进脉络具有高度趋同性,但形成背景和作用机理存在区域异质性,导致现有研究成果缺乏普适性,基于各国经验开展城市收缩的共性规律研究成为共识。(2)在时序上,研究呈现出以2010年为界点的阶段性特征,即2010年及以前的平稳起步阶段和之后的快速发展阶段;在空间上,研究主要集中于以德国、美国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发文量增幅大且关注度高;在内容上,国外研究视域更为深入细化,国内尚处于国外经验的引鉴阶段。(3)存在的共性问题是,收缩城市内涵及其识别体系缺乏统一标准,混淆城市收缩与收缩城市内涵,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从而将城市收缩看成是单纯的人口流失现象,局限于收缩城市本身而“就收缩城市论城市收缩”等。(4)从构建中国语境理论体系、加强不同发展语境比较研究、利用新技术挖掘多源数据支撑收缩城市多指标识别等方面,加强城市收缩研究的中国本土化思考,为中国城市收缩理论研究与规划实践提供依据,为世界城市收缩研究提供中国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 薛熙明
如何在接受西方生态旅游新观念的同时,又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是值得我们认真关注的一个课题。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如何看待同自然关系的一种整体意识,中西方生态价值观在历史进程中表现出相异的特点:西方主张人地分立,中国力求“天人合一”,但这一特点在当代又有所变异。受此影响,西方生态旅游资源强调其自然属性,而中国则以自然和人文融合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因此,西方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一元特征,而中国则必须同时考虑市场的消费和培育双重功能,构造高端和大众二元结构的市场。大众生态旅游是现阶段朝向西方式严格生态旅游的一个有益过渡。注重本土化色彩的生态旅游认证体系的推行,生态旅游区的建设,以及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是发展中国生...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竑 杨梦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旅游研究从发展阶段来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图1)。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属于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为了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大量旅游资源亟待开发,旅游资源的评价和旅游产业系统的形成成为该阶段最主要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鸿雁
针对中国城市正在表现为城市文化与城市文脉的断裂,城市记忆出现空白,城市形态从物理的、空间的、文化的、心理的层面出现断裂这些现象,全面反思了中国城市形态的各种主要问题,提出了城市形态本土化主张,强调了中国本土化城市形态的人与自然和谐为本的理念,并将之上升为一个民族经济与社会文化发展可持续力的构建和民族自信力的重构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燕琴 汲忠娟
社区生态旅游(CBET)聚焦于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权益,在国际社会已形成相对成熟、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是边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历经20年积淀,厘清CBET发展的中国本土化路径与特征既是对当下扶贫实践需求的呼应,又可为国际CBET研究提供中国经验。中国CBET特征包括:(1)外源性推进。从NGO外部推动向政府内在推进方向发展;(2)多源性发展。从国际流行的近景区-生态富集型CBET向自景区-文化富集型CBET拓展;(3)社区主导型强社区参与模式非主流,政府主导型依然为主流,但政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燕琴 汲忠娟
社区生态旅游(CBET)聚焦于欠发达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当地社区权益,在国际社会已形成相对成熟、不断进化的知识领域,是边远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形式。历经20年积淀,厘清CBET发展的中国本土化路径与特征既是对当下扶贫实践需求的呼应,又可为国际CBET研究提供中国经验。中国CBET特征包括:(1)外源性推进。从NGO外部推动向政府内在推进方向发展;(2)多源性发展。从国际流行的近景区-生态富集型CBET向自景区-文化富集型CBET拓展;(3)社区主导型强社区参与模式非主流,政府主导型依然为主流,但政府变革与权利界定已受关注;(4)以土地为代表的社区权益保护是中国CBET发展元问题;(5)CBET扶贫要坚持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综合面向,并以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贫困、文化富集型CBET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震方
长期以来,中国的旅游研究主要是借鉴和引进西方的理论范式。随着中国的强势崛起和旅游业的发展壮大,旅游研究本土化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在中央大力倡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背景下,深刻理解旅游研究本土化内涵,积极推动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实践,对形成中国的旅游科学特色和学术优势,提高旅游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学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增祥
如果中国旅游研究本土化会成为一个持续性议题,那它将会是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界对本土化议题热议的新体现。实际上,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有了关于中国社会学本土化的论述,社会学家林南指出,国内社会学界存在简单移植西方理论,忽视中国特殊性而生搬硬套地剪资料来迎合西方理论,以及缺乏理论抽象化能力的现象(3)。但真
关键词:
本土化研究 中国旅游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崇光 李春成
本文认为,随着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科学的农产品营销学,以解释我国农产品营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给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文章认为,发展“本土化”农产品营销学,应准确把握农产品营销的内涵,注重对我国农产品营销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和理论提升;结合我国农业发展实际,构建本土化的农产品营销理论体系;现代农产品营销学应反映现代市场营销学的新思想、新理念,开展农产品营销理论的创新研究,推动农产品营销理论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农产品 营销理论 农产品营销学 本土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