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3)
- 2023(14528)
- 2022(12165)
- 2021(11621)
- 2020(9583)
- 2019(22097)
- 2018(22309)
- 2017(41271)
- 2016(23764)
- 2015(27496)
- 2014(28244)
- 2013(26547)
- 2012(23991)
- 2011(21496)
- 2010(21583)
- 2009(19033)
- 2008(18673)
- 2007(16642)
- 2006(14437)
- 2005(12914)
- 学科
- 济(80490)
- 经济(80384)
- 管理(65148)
- 业(59397)
- 企(49830)
- 企业(49830)
- 方法(35521)
- 数学(29918)
- 数学方法(29519)
- 中国(28510)
- 农(23842)
- 财(21680)
- 业经(20121)
- 教育(19270)
- 理论(18736)
- 学(18675)
- 地方(17288)
- 制(17067)
- 农业(15792)
- 务(14577)
- 财务(14499)
- 财务管理(14461)
- 技术(14177)
- 和(14040)
- 贸(13760)
- 贸易(13751)
- 企业财务(13688)
- 教学(13363)
- 易(13316)
- 环境(12422)
- 机构
- 大学(321077)
- 学院(317638)
- 管理(120502)
- 济(112518)
- 经济(109313)
- 理学(103607)
- 研究(102534)
- 理学院(102360)
- 管理学(100256)
- 管理学院(99672)
- 中国(73377)
- 京(69510)
- 科学(64679)
- 财(53848)
- 所(51416)
- 江(49977)
- 范(49130)
- 师范(48723)
- 农(48498)
- 中心(46802)
- 业大(46602)
- 研究所(46290)
- 北京(44366)
- 财经(42787)
- 州(40529)
- 技术(39586)
- 经(38819)
- 师范大学(38638)
- 院(37814)
- 农业(37480)
- 基金
- 项目(213138)
- 科学(166598)
- 研究(164085)
- 基金(148604)
- 家(127434)
- 国家(126209)
- 科学基金(108438)
- 社会(97716)
- 社会科(92162)
- 社会科学(92136)
- 省(86273)
- 教育(81034)
- 基金项目(79184)
- 划(72501)
- 编号(71249)
- 自然(69731)
- 自然科(68057)
- 自然科学(68041)
- 自然科学基金(66784)
- 资助(60714)
- 成果(60008)
- 课题(51498)
- 重点(48114)
- 部(46973)
- 发(45362)
- 创(44325)
- 项目编号(43750)
- 年(42490)
- 大学(42340)
- 创新(40885)
- 期刊
- 济(128941)
- 经济(128941)
- 研究(97624)
- 中国(74173)
- 教育(65057)
- 学报(50126)
- 农(44437)
- 管理(43984)
- 科学(43943)
- 财(42175)
- 大学(39327)
- 学学(34596)
- 技术(33290)
- 农业(31031)
- 图书(24432)
- 融(24388)
- 金融(24388)
- 业经(21825)
- 财经(20272)
- 职业(19684)
- 经济研究(18970)
- 书馆(17248)
- 图书馆(17248)
- 经(17204)
- 问题(16351)
- 业(15929)
- 坛(15600)
- 论坛(15600)
- 理论(15295)
- 科技(15197)
共检索到479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巍 周建平 郭本禹
职业可能自我的良性发展直接关乎大学生群体的职业发展、自我实现与社会化进程,也直接影响个体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本研究尝试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现实,采用叙事访谈法,探讨了来自4所高校的6名优秀毕业生职业可能自我的本土化特征,并尝试用华人本土心理学理论和自我同一性状态理论诠释相关访谈材料。结果显示:处于家族人际关系网络中的大学生群体就业现状呈现两极分化特征,人情社会与逐渐固化的社会阶层加剧了中国大学生职业可能自我的失衡与凝固。最后,文章针对高校、家庭教育与大学生本人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应对上述困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黄敬宝
综合素质作为人力资本的核心体现,总体上不能提高就业概率,就业意愿和就业行为有助于展示人力资本价值,可提高就业率。与2008年相比,2010年综合素质和就业行为对大学生就业的作用减弱,就业意愿的作用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读书无用论"的观点,这会打击人力资本投资的热情,导致"弃考"、"弃学"现象,并最终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就业机制,促进高素质人才顺利就业。打破体制性分割,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统筹层次,并加强就业服务与指导,减少交易成本,促进双方匹配。其次,要加强市场监管,规范信息发布、面试、录用等环节,...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敏
毕业生就业、提升学校的整体就业率,不仅是制约大学生人生规划的重要因素,也关系着高校自身的发展。但相比一线大城市,地方高校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尤其是高职高专院校。2013年,河南省的高校毕业生达51.4万人,总数再创新高,但同时也被称为最难就业季。尽管河南省多措并举,想尽办法破解这一难题,采取通过各种平台组织多种形式的招聘会、后期加强帮扶、实施专门项目等措施,该年度河南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仍只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瑛
在西方文论本土化进程中,从最初的译介、理论应用和实践到理论创新,叙事学本土化最为重要的成就,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提出了多维度的中国叙事学的学科方向,其中赵毅衡提出的广义叙述学甚至第一次建构出其诗学框架,意味着叙事诗学理论进入一个全新境界。其二,中国学者提出了新的叙事学方法论,其中赵毅衡提出形式文化批评论主张深入文化深层探讨叙事形式问题;申丹提出的读者细读法可以解决叙事学在文本阐释的有效性问题;其三,中国传统叙事思想的整理初见成效,中国传统叙事思想在赵炎秋和董乃斌等的努力下呈现出整体的历史样貌;其四,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莎娜
《高校思想教育的理论叙事》一书为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阶段性成果,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2019年9月出版,作者韩震曾任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现重归学者身份,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材研究院院长、天行教育哲学研究院院长、哲学思维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该书是作者任职北京外国语大学期间关于教育管理和思想工作的总结凝炼,对当代高校如何进行思想教育的创新研究工作助益良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丹龄 刘伟 葛铿
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子课题“高校青年人才培养与选拔机制研究”课程组2019年4月26日赴东南大学,对该校生命科学研究院(现为“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优秀教学与科研团队进行了访谈调研。参加访谈的有学院领导、团队专家、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王保平教授出席并进行点评。访谈由课题组长赵丹龄和学院院长、教育部高层次人才入选者谢维特聘教授共同主持。生命科学研究院于2009年成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特殊支持和正确引领下,以建成生命科学领域“高水平人才聚集的高地、
关键词:
东南大学 科学与技术 教学与科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慧
作者在论述了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提出了职业素质教育具有针对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从现代社会和用人单位重视毕业生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等方面,论证了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从职业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渗透在大学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强化实践环节等方面,介绍了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途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孙元涛 樊溶
以查尔斯·泰勒的现代认同理论为框架,对逆向考研群体进行深度访谈,有助于“深描”逆向考研群体可能遭遇的伦理危机,探析“内卷化”趋势下大学生自我认同的策略性调适与选择。逆向考研群体中两类不同成长经历的考研学子的“殊途同归”,象牙塔中专业认同、文化认同与群体认同的三重困境,以及名校光环黯淡后个人尊严的再寻找,共同描绘出这一群体在一系列复杂教育场景中的伦理体验。
关键词:
逆向考研 “内卷” 叙事 认同 伦理体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施雨丹 郑桂卿
当前,选择留在澳门读书成为澳门高中毕业生求学的主体,去中国台湾地区读书的学生数量已超过内地,保送成为澳门高中毕业生选择内地读书的主要方式。本论文以跨境升学研究的推拉力理论为基础,运用访谈法对澳门高中毕业生选择升学流向地区和推拉力因素进行了分析。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影响学生升学选择的重要因素,表现出年轻群体新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澳门 高中毕业生 升学流向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吴薇 王竹立
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中山大学通识课程"现代学习理论与技术"中的小组研究性学习进行了参与式研究。在对四个学生小组的深入观察、调查、访谈与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常见困难与问题,如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选题和定题时面临困难,缺少真正意义上的交流协作,研究缺乏深度等;继而,研究对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如传统学习方式、社团活动、课外阅读量、课程性质、小组构成、课程设计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加强教师指导、抓住选题和定题的关键阶段和改善课程各项设计等建议。希望本研究对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宸豪 徐雄伟
成人叙事学习(Adult Narrative learning)是成人通过陈述与自身相关的经历,在叙事过程中反思自我,发觉并认可已产生的学习,以此时的视角重新创造新的意义,其会同时作用于叙事者和受叙者双方。成人叙事学习理论的应用能为研究成人学习案例提供新的思考。
关键词:
成人叙事学习 成人学习 知识价值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天舒 卞冉
本文依据北京13所不同层级高校1341名毕业生的实证调研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与结构方程模型比较,从资源动员视角分析了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学生求职行为的结构由四因素构成;中国大学生动员所属高校就业资源,是其重要的求职行为特征。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资源动员 求职行为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陆景
市场经济的确立在整个社会层面产生了诸多的变化,其中最为显著的一点便是使个人行为的选择性增强,而不再被动地接受社会的安排。上海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举生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选择即义务后教育分流成了人生第一次重要的选择。为了研究经济转型对学生选择的影响,我们课题组于1997年5月(学生填报升学志愿的时候)对上海市5所普通中学的52名初三学生作了个别访谈,其中包括了不同学习成绩和家庭背景的学生。访谈的方式是让他们就初中毕业选择志愿的问题。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此外还与一些教师、校长和教导主任进行了访谈和座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侯冬梅
职业素养是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高校教育应以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导向。英语教育兼具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的特点,在培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方面具有学科优势。针对高校英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过分重视语言基础、以英语国家文化为核心、缺少本土文化输入等与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相关的问题,文章着重从树立本土化理念、教学环节本土化和教材本土化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大学生职业素养 英语教育 本土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在读高中的时候,大家似乎都认为,读大学是唯一的出路。从来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和学徒制不仅仅只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成功的途径。在这条道路上,你所有的努力和热情都会得到回报。""在我看来,职业教育乃至其对应的技术工种与工作,不应该有性别之分,无论男女,选择职业教育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