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3)
- 2023(14616)
- 2022(11667)
- 2021(11116)
- 2020(8613)
- 2019(19862)
- 2018(19614)
- 2017(35995)
- 2016(20114)
- 2015(22723)
- 2014(22788)
- 2013(21058)
- 2012(19156)
- 2011(17148)
- 2010(16907)
- 2009(14959)
- 2008(13922)
- 2007(12383)
- 2006(10785)
- 2005(9111)
- 学科
- 济(74683)
- 经济(74611)
- 业(47602)
- 管理(46962)
- 农(33729)
- 企(33691)
- 企业(33691)
- 方法(30485)
- 中国(27903)
- 数学(27236)
- 数学方法(26812)
- 农业(22723)
- 教育(21917)
- 业经(20365)
- 地方(19929)
- 财(17780)
- 发(14272)
- 理论(13900)
- 学(13864)
- 制(13808)
- 发展(11949)
- 展(11827)
- 技术(11767)
- 贸(11216)
- 贸易(11207)
- 环境(10927)
- 易(10880)
- 教学(10618)
- 银(10488)
- 银行(10479)
- 机构
- 学院(261049)
- 大学(260385)
- 济(99014)
- 经济(96699)
- 管理(95568)
- 研究(87388)
- 理学(82788)
- 理学院(81801)
- 管理学(80058)
- 管理学院(79534)
- 中国(59855)
- 京(55086)
- 科学(51169)
- 范(46523)
- 师范(46216)
- 财(44303)
- 中心(41889)
- 农(41845)
- 江(40481)
- 所(40414)
- 教育(38445)
- 师范大学(37390)
- 研究所(36864)
- 业大(36492)
- 财经(35414)
- 北京(34393)
- 州(32333)
- 经(32297)
- 院(32041)
- 技术(31398)
- 基金
- 项目(182239)
- 科学(146247)
- 研究(145255)
- 基金(128697)
- 家(109983)
- 国家(108851)
- 科学基金(94293)
- 社会(91671)
- 社会科(86304)
- 社会科学(86287)
- 教育(74212)
- 省(73560)
- 基金项目(67891)
- 划(62823)
- 编号(62622)
- 自然(56661)
- 自然科(55339)
- 自然科学(55330)
- 自然科学基金(54274)
- 成果(52538)
- 资助(49784)
- 课题(45927)
- 重点(42293)
- 发(42234)
- 部(41702)
- 创(38626)
- 年(38284)
- 国家社会(37281)
- 教育部(36968)
- 项目编号(36943)
- 期刊
- 济(110562)
- 经济(110562)
- 研究(83806)
- 教育(64972)
- 中国(61914)
- 农(43806)
- 学报(35580)
- 科学(34157)
- 管理(32881)
- 财(32825)
- 大学(30190)
- 农业(29209)
- 技术(28115)
- 学学(26698)
- 融(22565)
- 金融(22565)
- 业经(22098)
- 职业(17423)
- 财经(16651)
- 经济研究(16242)
- 问题(15096)
- 经(14445)
- 图书(13336)
- 业(12904)
- 版(12783)
- 发(12649)
- 坛(12391)
- 论坛(12391)
- 技术教育(11356)
- 职业技术(11356)
共检索到39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钟海青 江玲丽
当前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招不到、留不住、教不好的问题,这是由当地的自然、政策、文化和社会诸因素以及乡村教师个人心理因素综合引起的。本土化是解决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重要路径。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本土化可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创新定向培养、顶岗培养方式,打牢乡村教师的专业思想,增强他们的专业素质;采取倾斜政策适当扩大本地应聘的比例;推进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称评定、改革提拔晋升政策,加大职业道德、育人业绩教学经历的考核权重;创设荣誉奖励,构建良好生活环境,注重人文管理、感情留人,促使外
关键词:
边境民族教育 乡村教师 本土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欧阳明昆 钟海青
通过对广西民族地区实地调查发现,边境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总体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标准偏低;二、教师专业化培训内容及主体针对性不强;三、教师职称评定难,职业上升通道受阻。如何完善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入手:一要加强本土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流动机制;二要加强教师培训工作的针对性,不断提高边境地区教师专业水平;三要健全边境地区教师激励保障机制,提高边境地区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标准。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林云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民族地区农村学校发展日趋小规模化,而其教师队伍建设面临着老龄化现象严重、学科结构失衡、双语师资匮乏、培训机会较少、经济待遇偏低等突出问题。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民族地区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根本保障,可以通过市场与计划的有机结合,多渠道补充教师;班师比与师生比相结合,灵活教师编制配置;着力培养多科教师;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完善教师教育及培训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而促进小规模学校健康发展,为民族地区农村儿童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教育 小规模学校 师资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清 张宏宇
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具有边境性、民族性、发展性、独特性等特征。广西边境民族地区C县在国家和省(区)教育发展规划的引领和带动下,制定和实施了相应的教育发展规划及配套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凭"经验"编制规划、规划实施缺乏自主性和相对独立性等问题。应建立上下联动、统筹协调、特殊保障、评估考核、执行监督等有效机制,以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县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与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建设一支品德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短期教师补充机制无法稳定师资队伍等诸多问题。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传统的文化观念问题,也有现实政策偏差的原因,它是诸多问题相互交织的结果。深化定向培养、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特岗教师"监管制度等,应是未来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滕腾 农贵程
文章以实际调查研究为基础,分析了富民兴边与构建和谐边境地区的关系,以广西凭祥市为例分析了和谐边境民族地区的优势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解决加快富民兴边步伐、构建边境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富民兴边 和谐社会 凭祥市 边境民族地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进清 韩佩锦 钱璟烨
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乡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是落实边境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信息化赋能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有其深厚的内在逻辑机理,从教育环境、教师队伍、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四维要素分析信息化赋能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向度。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信息化赋能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面临着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配置有待优化升级、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急需提升等诸多困境。从设施环境、教师素养、课堂生态、教育效能四维发展空间齐力着手,提出补齐信息化教育环境短板、提升教师队伍数字化素养、创新课堂教学改革、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等信息化赋能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推进边境民族地区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冉新成
习主席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对新疆博州职业教育而言,既是相遇,也是挑战。博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博州中职师资队伍建设"五大工程",打造"民汉双语双师"教师队伍的措施;实施对口援疆,"双结双促",打造"三元结构"教师队伍的边疆民族地区师资队伍对口支持培养机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任胜洪 吴卫 胡雪芳
改革开放40年来,面对不同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形势与需求,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在调整中逐渐成熟,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提升。政策在变迁过程中呈现出导向合理性、鲜明地域性、文化适宜性等特点,但也存在政策理想与实践矛盾有待协调、缺少师资优化配置的相关内容、缺乏对政策环境的具体考虑、评价机制单一等问题。可从加强本土教师的培养、民族地区教师职业认同感和吸引力的提升、民族文化适应性的增强、政策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四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民族地区教师的整体质量,以满足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对于优秀师资的需求。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师队伍建设政策 回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白亮
教师补充作为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的关键着力点,对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重大。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队伍补充,受到编制政策、岗位吸引力、师资供给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补充数量和质量、教师队伍结构、专业化水平诸多方面的问题。为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补充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建立符合实际的编制核定与管理办法,配足配齐教师;推进教师教育供给侧改革,建立扎根民族乡土的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运用政策杠杆体现积极差别待遇,增加民族乡村地区教师岗位吸引力,让民族乡村地区“优才能引、贤才能留”。
关键词:
民族地区 教师队伍建设 乡村教师补充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鑫
乡村教师乃乡村教育之本,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作为吸引人才就业、促进教师安业与乐业的力量,既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亟待弥补的"短板",也是民族地区乡村教育振兴的"着力点"。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存在贤才难招、现才难留以及英才难育等问题。为此,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的提升应针对当地乡村教育的特殊需要,以"专业"、"法治"、"民生"和"系统"等理念为导向,采取多元联动的措施提升乡村教师职业供给力、增强乡村教师职业保障力、提高乡村教师职业发展力,确保民族地区乡村教师"引得来"、"留得住"并"教得好"。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毅 黎芳露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而建设一支"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教师队伍是解决当前民族地区乡村教育困难和问题的重要途径。民族地区乡村呈现文化多元化和教育需求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民族地区乡村教师除一般素养外,还应具备由本土化知识、跨文化能力及乡土情怀构成的特殊素养。其中,本土化知识应包含地方自然与人文的知识以及地方学生心理特征知识;跨文化能力应包含适应多元文化的能力和整合多元文化的能力;乡土情怀应包含对民族地区乡村自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认同和热爱,以及以教育促进民族地区乡村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特殊素养的培养需基于民族地区乡村教育背景、教育目标的特殊性,从课程体系、课程资源、课程实践三方面开展基于本土文化背景的有根基、有情感、有实践的融合共生的教师教育。具体而言,可以从特殊素养显现于培养目标中、本土文化融合于课程内容中、挖掘利用民间资源、丰富校园民族文化、融本土实践于课程教学中、悟教育智慧于实践环节中六方面着手培养新时代民族地区乡村教师的特殊素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何薇
论文回顾和总结了对外开放以来西藏地区开放边贸,扩大边贸取得的成绩、针对边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西藏对外开放程度和加强边贸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论证了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依托“边缘”优势,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时外开放,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可行之路、必然之路。只有实现开放与变革,才能走出民族边缘化封闭状态,实现现代化。
关键词:
西藏 民族地区 对外开放 边境贸易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永庆
当前乡村文化多从文化的表象层面进行建设,一是相对现代文化或主流文化的认识,针对贫穷与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造建设工程;二是从文化多样性原则出发,针对快速消失和同质化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工程。这忽略了文化空间及其整体性的内在关联。透过文化政策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自觉,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强调社区自主的文化重构过程,对建立以民族村寨为社区平台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永庆
当前乡村文化多从文化的表象层面进行建设,一是相对现代文化或主流文化的认识,针对贫穷与落后的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改造建设工程;二是从文化多样性原则出发,针对快速消失和同质化现状而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工程。这忽略了文化空间及其整体性的内在关联。透过文化政策实现乡村社会的发展和文化自觉,社区营造作为一种强调社区自主的文化重构过程,对建立以民族村寨为社区平台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