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32)
2023(13603)
2022(10913)
2021(9901)
2020(8096)
2019(18118)
2018(17930)
2017(33858)
2016(18366)
2015(20570)
2014(20788)
2013(20271)
2012(18918)
2011(17008)
2010(17672)
2009(16568)
2008(16810)
2007(15446)
2006(13936)
2005(13076)
作者
(53977)
(45093)
(45009)
(42102)
(28871)
(21503)
(20352)
(17479)
(17170)
(16295)
(15333)
(15068)
(14655)
(14478)
(14279)
(13607)
(13430)
(13136)
(13100)
(12865)
(11415)
(11255)
(11009)
(10518)
(10271)
(10194)
(9954)
(9891)
(9201)
(9161)
学科
(85633)
经济(85515)
(83169)
(75580)
企业(75580)
管理(69542)
业经(31456)
(30821)
方法(28444)
(26165)
中国(24468)
地方(21143)
农业(20324)
(19398)
财务(19364)
财务管理(19338)
数学(19317)
(19282)
数学方法(19150)
技术(18727)
企业财务(18302)
理论(17848)
(16316)
(16100)
(16005)
贸易(15992)
(15793)
(15461)
(14980)
(14383)
机构
学院(272358)
大学(262629)
(113887)
经济(111546)
管理(106309)
研究(91158)
理学(89451)
理学院(88532)
管理学(87401)
管理学院(86881)
中国(73003)
(56792)
(54755)
科学(53410)
(48083)
(46521)
(44747)
财经(41886)
中心(41433)
研究所(41361)
业大(38082)
(37699)
农业(37583)
北京(36050)
(35914)
(34249)
师范(33874)
(33219)
经济学(32977)
技术(30411)
基金
项目(167959)
科学(133167)
研究(128569)
基金(118915)
(102120)
国家(101038)
科学基金(87872)
社会(81499)
社会科(77132)
社会科学(77114)
(69542)
基金项目(62076)
教育(57898)
(55839)
自然(54109)
编号(53568)
自然科(52873)
自然科学(52858)
自然科学基金(51968)
资助(47568)
成果(43406)
(41625)
(38473)
(38371)
课题(37884)
重点(37588)
(35885)
创新(34876)
发展(34149)
(33584)
期刊
(143229)
经济(143229)
研究(83753)
中国(61625)
(47150)
管理(46625)
(46363)
学报(37092)
科学(36388)
教育(32928)
农业(32395)
大学(28854)
(27860)
金融(27860)
业经(27780)
技术(27360)
学学(27273)
经济研究(21861)
财经(21430)
(19161)
(18657)
问题(18352)
技术经济(15444)
商业(14624)
世界(14425)
(14295)
现代(13933)
财会(12991)
经济管理(12729)
科技(12595)
共检索到435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代工模式是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的主要方式,也是本土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整合组织间学习理论和组织内学习理论,分析代工企业构建产品研发体系的理论过程,建立代工企业从知识获取到研发能力提升过程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鸿海集团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产品研发体系的构建取决于企业外部知识的获取、内部知识的消化和知识创新等过程,代工企业通过建立学习机制提高合作双方的互动程度,通过建立互信的合作关系以及内部知识的共享、转移和创新机制等措施提高产品研发能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桂菊  
在世界经济下行、成本持续上升和贸易摩擦日趋频繁的背景下,实现本土代工企业(OEM)的转型升级,是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本研究对3家本土OEM企业转型升级的演进路径进行了探索性研究,总结归纳了代工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代工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即是代工企业在"核心能力"不断升级的基础上,扩展其"价值链活动"范围的过程。同早期企业成长阶段理论相比,本研究构建的理论模型不仅对OEM企业转型升级各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转型升级战略"进行了具体分析,更重要的是对OEM转型升级过程中的"能力演进以及如何构建这种能力"进行了总结归纳,提供了OEM企业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桂菊  
战略创业理论可以指导新创或成熟企业不断成长、变革以便逐步建立或保持竞争优势。以发达国家技术先进企业为研究对象的战略创业理论,虽然对战略创业行为进行了一般性的描述,但是战略创业行为的实现过程仍然是一个没有打开的黑箱。基于三家本土代工企业的探索性案例研究的结果表明:整合资源实施创新与品牌战略可以推动代工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家的机会感知能力和创新理念推动了代工企业发掘创业与创新机会,突破组装制造的路径依赖,整合资源实施创新与品牌战略。"鼓励创新、脚踏实地、组织学习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强化了代工企业资源的战略管理与转型升级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项丽瑶  胡峰  俞荣建  
本文针对本土代工企业能力研究"去升级化"与"去情境化"局限,基于租金攫取视角的新升级观与网络竞合的新情境,提出升级能力概念并构建其"三矩"结构范式:升级动能矩阵、升级势能矩阵、升级效能矩阵。本土代工企业升级的枢纽,在于打破组织边界、蓄积升级动能,作为升级的源发力量和破冰之举,并驱动企业本位和网络本位两个层面、技术和营销两种形态的升级势能,以创造租金;同时,达成专有性和专用性的有效均衡,以确保升级效能、实现租金攫取。本土代工企业需要重构升级理念,按照核心技术能力提升与客户化创新的二阶进程,从知识溢出效应和租金攫取绩效两个维度,动态选择"链、网、云"等三种典型升级路径以及关键策略。促进本土代工企业...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光进  廖建桥  
奖励是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常用方法。本文在对CE公司短期奖励效果不佳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短期奖励菜单并对菜单中各奖励项目进行了阐述,以充分体现短期奖励的可操作性和激励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羽  邝国良  
针对FDI进入以及内外资企业间的技术差距对内资企业的研发投入行为会有怎样影响,本文分析了不同技术水平内资企业的研发策略,认为外资进入后将促进技术领先的本土企业提高创新投入,但却阻碍落后企业的创新投入。文中以通过DEA模型测算的内外资技术差距、以及技术差距与外资比重和勒纳指数的连乘项作为主要自变量,用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检验了技术差距对本土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预期假说,并且技术差距越大,外资进入对内资企业研发投入的负向作用越强,而市场势力的正向作用会有所降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北京金源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在环保与能源、精细化工、医药等领域发展的专业性公司,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利引擎计划试点单位,北京市政府重点扶持的30家民营企业之一。在立足于国内市场的同时,拓展了日本、欧美、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赤东  
民营大企业在我国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营大企业要实现长期创新发展,离不开企业自己的研发力量,因此,建设研发体系是民营大企业持续创新发展的根本保证。从科技部等三部委评出的202家创新型企业中选出规模超过100亿元的8家民营企业作为典型企业,总结出科层集中式、中央主导式和网络开放式三类企业研发体系模式,并分析各个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与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方龙  邱伟年  吴能全  曾楚宏  
本文以袁隆平院士命名的企业——隆平高科为研究对象,研究以袁隆平精神为内核的《隆平之道》理念文化体系的构建过程和理论机制。本研究在企业文化理论的框架下,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数据,基于扎根理论进行数据分析,编码提炼了一系列的理念文化要素,并通过编号和概念上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理念文化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扎根理论的理论饱和度分析,发现了在传统企业文化理论框架中被忽视的重要概念:企业文化品格——"稻"文化,还基于案例实践和理论框架,推导出了企业文化多层次结构模型,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企业文化理论。本研究认为,中国越来越多的著名企业都在使用"企业文化品格"这一核心企业文化概念,"企业文化品格"这一概念正在成为企业文化体系中越来越重要的核心内涵,它影响和决定了企业文化体系的其他内容。研究结果对中国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生辉  孙国辉  
利用代工模式参与全球价值链,为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吸收和学习跨国公司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本文指出,代工企业在跨国公司指导下的组织学习,是一个借助四个知识转移平台、利用四种知识转化机制,充实和提升自身知识资产的过程。这一过程受代工者和跨国公司各自特征及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组织学习会推动代工企业的流程升级和产品升级,却无助于其进一步的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要实现持续的产业升级,企业必须进行组织学习的拓展,采用多种组织学习方式。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桂菊  
提升本土代工企业的创新能力、创建自主品牌、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产学研界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从核心能力和价值链活动两个维度构建代工企业自创国际品牌演进路径的理论模型,并以捷安特自行车的品牌创建为例,对其演进路径和能力构建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代工企业自创国际品牌的过程就是企业在核心能力持续升级的基础上不断扩展价值链活动范围的过程。知识获取、内化和创新能力决定着代工制造厂商能否顺利升级到代工设计厂商,能否突破对生产和设计能力的路径依赖,主导核心能力向品牌运营方向发展,决定着代工设计厂商向自主品牌厂商跨越的成败。结合代工企业的特定优势和依据行业特征构建国际品牌资产、提升品牌的国际化运营能力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姜劲  孙延明  
对于发展中国家代工企业而言,如何取得技术知识并有效地运用在新产品开发与创新上,是其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代工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有效的知识管理能力。尽管当前对代工企业知识管理日益关注,但很少有实证研究探讨知识管理和产品开发能力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实证检验了代工企业知识管理对其新产品开发能力的影响,其中知识管理以知识获取、知识处理、知识运用三个主要活动为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获取、知识吸收、知识运用对代工企业产品开发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彩平  王慧  谭德明  
面对日益严格的碳排放管制,高排放企业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方法加强碳减排管理。在众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中,由预算衍生出的碳预算具有规划碳管理活动、量化碳减排损益等功能和优势。然而,目前并没有通用的碳预算体系指导企业碳排放、碳减排和碳交易活动的开展。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尝试构建由碳排放子预算、碳减排量及成本子预算、碳排放权交易子预算、碳减排净损益子预算组成的企业碳预算体系,进而借鉴交互控制思想,综合考虑碳价、能源价格、政策准则等因素的变动对碳减排损益的影响,构建交互控制视角下的碳预算管理体系,并将其应用于AC航空公司中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交互控制下的碳预算体系能根据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碳管理行为,选择最优的碳减排方案,从而使碳预算成为行之有效的碳减排工具和制度安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彩平  王慧  谭德明  
面对日益严格的碳排放管制,高排放企业迫切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方法加强碳减排管理。在众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中,由预算衍生出的碳预算具有规划碳管理活动、量化碳减排损益等功能和优势。然而,目前并没有通用的碳预算体系指导企业碳排放、碳减排和碳交易活动的开展。基于此背景,本文首先尝试构建由碳排放子预算、碳减排量及成本子预算、碳排放权交易子预算、碳减排净损益子预算组成的企业碳预算体系,进而借鉴交互控制思想,综合考虑碳价、能源价格、政策准则等因素的变动对碳减排损益的影响,构建交互控制视角下的碳预算管理体系,并将其应用于AC航空公司中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交互控制下的碳预算体系能根据能源价格等因素的变化动态调整碳管理行为,选择最优的碳减排方案,从而使碳预算成为行之有效的碳减排工具和制度安排。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佳   李天柱   鲁若愚  
数字时代背景下,“数据密集型科学”成为驱动前沿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对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本研究以37个本土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扎根分析和定性比较分析(QCA)结合的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索本土企业在数字时代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能力体系结构,以及构建能力体系的差异化路径。研究发现:(1)数据密集型科学能力、数据工程能力、科学与社会的交互能力构成了数字时代本土企业开展“基于科学的创新”的能力体系;丰富的数据资源、良好的数据基础设施、先进的数据底层技术为能力体系构建提供了资源条件。(2)本土企业在数字时代构建“基于科学的创新能力体系”根据自身特点遵循不同路径:科学型企业一般依循“科学—工程—社会”为序次的数据密集型科学驱动路径;互联网平台型企业多采用“工程—科学—社会”为序次的数据工程推动路径;研产销一体化企业常遵循“社会—科学—工程”为序次的社会应用拉动路径。研究反映出数字时代基于科学的创新领域中科学、技术、工程、应用间的交互关系,为本土企业获取“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范式”带来的创新机会,在前沿科技领域实现创新提供理论参考和管理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