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40)
- 2023(7150)
- 2022(5866)
- 2021(5692)
- 2020(4657)
- 2019(10507)
- 2018(10268)
- 2017(18900)
- 2016(10112)
- 2015(11718)
- 2014(11645)
- 2013(11300)
- 2012(10695)
- 2011(9810)
- 2010(9465)
- 2009(8766)
- 2008(8517)
- 2007(7423)
- 2006(6474)
- 2005(5907)
- 学科
- 济(42597)
- 经济(42548)
- 管理(22701)
- 业(18662)
- 方法(17757)
- 中国(16552)
- 数学(15118)
- 数学方法(15018)
- 企(14343)
- 企业(14343)
- 农(10963)
- 贸(10123)
- 贸易(10118)
- 易(9897)
- 制(9349)
- 学(9266)
- 业经(8384)
- 财(8340)
- 体(7983)
- 地方(7711)
- 银(7577)
- 银行(7564)
- 行(7439)
- 融(7292)
- 金融(7285)
- 理论(6850)
- 农业(6741)
- 和(6665)
- 关系(6511)
- 环境(6480)
- 机构
- 大学(146079)
- 学院(143247)
- 济(64904)
- 经济(63713)
- 研究(58409)
- 管理(48686)
- 中国(44747)
- 理学(41388)
- 理学院(40769)
- 管理学(40101)
- 管理学院(39825)
- 科学(33800)
- 京(32928)
- 所(29229)
- 财(28339)
- 研究所(26812)
- 中心(25084)
- 农(23727)
- 财经(22682)
- 经济学(21735)
- 院(21287)
- 北京(21248)
- 范(21000)
- 经(20963)
- 师范(20787)
- 江(20184)
- 经济学院(19547)
- 业大(19250)
- 农业(18759)
- 科学院(17683)
- 基金
- 项目(96970)
- 科学(77105)
- 基金(72457)
- 研究(71517)
- 家(64623)
- 国家(64162)
- 科学基金(53592)
- 社会(47671)
- 社会科(45288)
- 社会科学(45283)
- 基金项目(37616)
- 省(34150)
- 自然(32593)
- 教育(32392)
- 自然科(31901)
- 自然科学(31889)
- 自然科学基金(31333)
- 划(30595)
- 资助(29525)
- 编号(27312)
- 成果(23482)
- 部(22797)
- 重点(22449)
- 中国(21627)
- 国家社会(21376)
- 发(21308)
- 课题(20013)
- 创(19714)
- 教育部(19504)
- 创新(18553)
共检索到222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谢诗艺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人们无法回避:有一些概念之于自己像空气——置身其中,随处可感,好似无比寻常而熟悉,但却无从捉摸。档案如此,文化与历史也是如此。而当它们三者交织在一起时,问题似乎更复杂,也更有趣味。从萌生到发展至今,两次热潮的推进使得中国档案文化研究大放异彩,也似乎"硕果累累"——围绕档案文化,研究者从内涵、价值、实现、传播、评价
关键词:
档案文化价值 文化心灵 档案学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连志英
[目的/意义]通过对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及其建构的理论研究,深化学界对此知识体系的认识,并推动其建构。[方法/过程]阐释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涵和构成,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解析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当代意义,并对其实现路径进行探究。[结果/结论 ]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基于特定的逻辑基础和方法论,围绕本学科的元问题,扎根本土实践开展研究所形成的知识系列,它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的知识。建构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档案学人的学科自觉及理论建构在新时代的延续和深化,也是中国档案学人打破西方档案学中心主义、建构档案天下大同的学科使命。中国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需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
关键词:
档案学 自主知识体系 本土化 国际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臧铁军 沈颖颖
实施教育绩效管理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改革的共识。教育绩效管理在国内广泛实施的同时也伴生出不少问题,绩效管理中国化的关键是要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剖析当前使用广泛的几种绩效管理模式和随之产生的一些负面效应,指出绩效管理中国化不在于管理技术如何操作和运用,而在于绩效管理的目的、理念以及有效引导和避免管理过程中产生基于文化的、心理的消极现象。但这些带有本质性、方向性的问题鲜见于教育绩效管理中国化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中国教育绩效管理的文化心理进行分析阐释后,提出教育绩效管理中国化的要点与原则。中国教育的绩效管理体系根植于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与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相吻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建构中国化的教育绩效管理体系必须以中国国情和中国文化为基础,不断进行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实现中国教育的价值追求。
关键词:
教育绩效管理 文化心理阐释 中国化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庆本
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1901年)中曾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中国之中国""亚洲之中国""世界之中国"三个阶段。(1)中华民族的历史,本身就是文化交流范围不断扩大的历史。"中国之中国"是华夏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交流与融合的时代,"亚洲之中国"是中华民族与亚洲其他民族相互借鉴交流的时代,而"世界之中国"则是中华民族与世界范围内其他民族相互借鉴交流的时代。范围虽有不同,但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实质却亘古未变。中华民族之所以蔓延几千年,永葆青春活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这是中华文化的本质特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平
在人格上尊重人,在政治上关怀人,在文化上关注人,在生活上关爱人,在发展中培育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云飞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最鲜明的不同点,在于"乐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差异。"乐感文化"源于先秦的"礼乐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深厚的国家性、民族性。"中和美"是其本体审美特征,始终在穿透历史,塑造着中国人的灵魂。
关键词:
礼乐文化 音乐美学 国家性 乐感文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圣兵
解释过程是解释者的世界观念展现的过程。语词是向我们打开了的文本,它以图形的方式向人们展示广阔的意欲语境,激发解释者独特的、丰富多样的理解与解释。本文以西方理论话语核心语词之一Logic为个案,从阐释学的视角探讨西方理论话语在中国异域文化中的接受和影响。不同译介群体立足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带着不同的学术前见,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或借用中国古代思想中现成的词语,或利用汉字造新词,作为其对等词,使得Logic在与汉语文化的交融的历史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译名。这些带有双重文化标识的语词传译方式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阐释,贯穿于中国逻辑文化构建的整个动态生成过程。
关键词:
语词 逻辑 越境 跨文化阐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安瑞霞 代建军
民间教学变革是基于特定文化背景草根化的实践创新,它蕴含着丰富的原创性思想资源,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它能够揭示、挖掘和提炼本土化的教学理论。从文化的视角审视民间教学变革,需要对民间教学变革的文化基因、文化语境、文化表征、文化特质等进行深度阐释,揭示民间教学变革的学理价值,明确民间教学变革的文化依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蓝洁 唐锡海
高职院校治理文化的价值定位包括社会本位、人本位、技术本位三个维度。传统的"管治"文化范型中,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技术技能积累和传递活动;现代治理理念进入高职教育领域之后,高职院校治理文化从"管治"转型为"共治",在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同时,重视技术技能积累、传递和创新。为建构现代高职院校治理文化,有必要塑造利益相关主体的共同愿景,协同合作,更新主体行为,促进高职院校治理文化的培育与确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金华
科技活动、科技创新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构建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CSSTAA),对国家科技活动状况和成果进行测度分析,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是统计学理论方法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弗拉斯卡蒂手册2015》(FM2015)。本文讨论了中国科技活动核算体系的重要概念和范畴,设计了其账户和核算表谱系的一般式,提出要在核算中加强分析指标体系和核算方法的设计,加强对创新活动的测度评价,建立科技活动统计数据库,对接中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关键词:
科技活动 核算体系 范式设计 理论阐释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黄红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远程监控技术和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只有建构切实有效的管控机制和管理机制,才能在提升档案使用效率,保证整体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完整,形成开放化、自动化以及数字化档案服务模式。本文对中学档案远程服务开展的时代意义进行了简要分析,针对服务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优化路径展开了讨论,旨在建构与时俱进的中学档案远程服务体系,更好的发挥档案的实际效用,以供参考。
关键词:
中学档案 远程服务 意义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段吉方
从文本阐释的角度切入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是中西阐释学理论所给予的理论启示。深化中国当代文本阐释诗学的理论与实践是建设中国阐释学的路径之一。中国当代的文本阐释诗学并非是要建立一种新的阐释学理论,而是要强调重点从文本阐释的角度出发,将中国阐释学的研究与发展根植在不同文化语境的文本阐释的基础之上,倡导中国阐释学的理论与实践自文本始,经过充分的文本阐释工作,最终走出文本,锤炼文本阐释的诗学、美学与哲学特质。公共阐释论及相关论述揭示了西方阐释学与中国阐释学在文本阐释诗学构建中的理论资源,提出了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建设的新思路,对推动和加强中国阐释学的当代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
公共阐释论 文本阐释 对话 中国阐释学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康宁 倪宁宁
针对当前关于实体经济的热门话题,提出究竟什么是实体经济、为什么实体经济很重要、资金为什么对实体经济不感兴趣和应该怎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四个重要命题,并分别加以分析论述。首先对实体经济的概念加以新的澄清,提出实体经济外延的合适范围,然后分析当前国内资金不流向实体经济的四种主要原因,认为其原因有正常和不正常两面。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六个方面阐述应该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强调政策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 产业 政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康宁 倪宁宁
针对当前关于实体经济的热门话题,提出究竟什么是实体经济、为什么实体经济很重要、资金为什么对实体经济不感兴趣和应该怎样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四个重要命题,并分别加以分析论述。首先对实体经济的概念加以新的澄清,提出实体经济外延的合适范围,然后分析当前国内资金不流向实体经济的四种主要原因,认为其原因有正常和不正常两面。在此基础上,重点从六个方面阐述应该如何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强调政策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
实体经济 金融 产业 政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欣一
现代法治在中国肇始于清末民初,百年间经历了"法政""政法"两种既有联系又差异较大的类型。在学界既有的"革命范式""近代化范式"基础上,将"法治"作为分析工具揭示"法政"和"政法"的制度差异,并探讨从法政到政法的背后逻辑,可以从法理上对中国近现代法治进程进行整体性审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