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2)
- 2023(7926)
- 2022(6646)
- 2021(6007)
- 2020(5057)
- 2019(11711)
- 2018(11464)
- 2017(21261)
- 2016(11175)
- 2015(12482)
- 2014(12676)
- 2013(12720)
- 2012(12516)
- 2011(11910)
- 2010(12534)
- 2009(11694)
- 2008(11661)
- 2007(10456)
- 2006(9810)
- 2005(9309)
- 学科
- 济(71895)
- 经济(71824)
- 管理(31132)
- 业(26025)
- 企(22702)
- 企业(22702)
- 方法(22663)
- 学(18297)
- 数学(18266)
- 数学方法(18026)
- 地方(17402)
- 中国(15800)
- 业经(13108)
- 地方经济(12629)
- 农(11683)
- 理论(11479)
- 财(11307)
- 融(9849)
- 金融(9848)
- 制(9832)
- 和(9454)
- 贸(8969)
- 贸易(8962)
- 易(8535)
- 银(8464)
- 银行(8437)
- 经济学(8351)
- 行(8224)
- 环境(8169)
- 策(8072)
- 机构
- 大学(185793)
- 学院(178826)
- 济(82013)
- 经济(80438)
- 研究(69995)
- 管理(64129)
- 理学(54393)
- 理学院(53610)
- 管理学(52596)
- 管理学院(52218)
- 中国(51416)
- 科学(41000)
- 京(40092)
- 财(37473)
- 所(36516)
- 研究所(32939)
- 财经(29420)
- 中心(28965)
- 江(27986)
- 农(27493)
- 范(27035)
- 师范(26830)
- 经(26651)
- 经济学(26550)
- 北京(26004)
- 院(24226)
- 经济学院(23371)
- 业大(22899)
- 师范大学(22298)
- 州(21848)
- 基金
- 项目(109428)
- 科学(86755)
- 基金(81404)
- 研究(79438)
- 家(71086)
- 国家(70538)
- 科学基金(59471)
- 社会(52757)
- 社会科(49904)
- 社会科学(49889)
- 基金项目(41647)
- 省(39897)
- 自然(37173)
- 教育(36801)
- 自然科(36318)
- 自然科学(36306)
- 自然科学基金(35664)
- 划(34368)
- 资助(33684)
- 编号(30506)
- 成果(27283)
- 重点(25316)
- 部(25001)
- 发(24051)
- 国家社会(22372)
- 课题(21936)
- 教育部(21803)
- 创(21583)
- 大学(20979)
- 人文(20654)
共检索到2921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冯丹 李南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路 刘霞辉
201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经济学家萨金特和西姆斯,以表彰他们在动态计量经济学和货币政策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本文偏重于总结获奖者在方法论、计量思想方面的研究,并延伸到应用评述,同时,总结获奖成就对中国经济学研究以及经济决策的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毅 马键
202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美国经济学家,分别是Card、Angrist以及Imbens。其中,Card的获奖原因是"对劳动经济学的实证研究贡献"。Angrist和Imbens的获奖原因是"对因果关系分析的方法论贡献"。本文尝试对三位获奖者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与总结,讨论其研究对于我国劳动经济学与因果推断理论研究的启示与展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国民 王秋石
经济学家赫尔维茨、马斯金和迈尔森为机制设计理论做了奠基性工作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赫尔维茨创立了机制设计基本思想和框架,迈尔森的贡献在于对显示原理进行了一般化研究,并将其应用到规制和拍卖等重要领域,而马斯金给出了机制执行理论的基础性单调条件,这已成为现代机制执行研究的基础。机制设计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分析的一种非常重要工具,它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个领域,并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赵琪琪 杨善发
阿比吉特·班纳吉、埃丝特·迪弗洛和迈克尔·克雷默以其"利用实验性方法在全球脱贫"方面所做的贡献而获得201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健康是贫困群体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卫生经济学是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其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丰富。文章简要介绍了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主要学术成就,阐述其卫生经济学研究成果及其特点,并将其与我国的健康扶贫工作进行比较分析,突显我国贫困治理的成就与理论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1994年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三位数理经济学家,即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约翰·豪尔绍尼(J.Harsanyi)、普林斯顿大学约翰·纳什(J.Nash)和德国波恩大学的赖因哈德·泽尔滕(Reinhard Selten),以表彰他们因把策略对策论运用于经济分析方面所取得的卓越成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10月12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和奥利弗·威廉姆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a.LowallHarriss 刘晋 张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北京时间2010年10月11日19时,瑞典皇家科学院公布了201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三位经济学家分享了这一荣耀。获奖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彼得·戴蒙德(Peter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仁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跃进 唐彩霞
本文借鉴比尔德研究路径,对67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学术经历做了整理,分析了获奖者的共同特征:初次发表成果相对较晚;在黄金年代完成主要获奖研究;从科学突破到获奖间隔近35年;锲而不舍、执著自己的创新理论。对其社会背景的分析表明,绝大多数获奖者有高等教育多学科背景,有博士学位,在从事获奖工作前经历过工作场所变动,并且分布高度集中在欧美国家和大学中。
关键词:
诺贝尔经济学奖 科学突破 时滞 评价机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建华 刘小怡
1995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把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今年58岁的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R.E.Lucas,Jt.),以表彰他对“理性预期假说的应用和发展”所做的贡献。他的研究,“改变了宏观经济的分析,加深了人们对经济政策的理解”,并为各国政府制订经济政策提供了崭新的思路。 1937年,罗伯特·卢卡斯出生于美国华盛顿的亚基马市,1959年获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1964年获该大学的哲学博士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小建 时慧娜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涉及区域差异与贸易、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竞争与合作等,这些思想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诺奖得主的学术观点反映出经济学研究越来越关注区域(空间)问题,区域经济研究越来越转向宏微观兼顾,研究方法更加精细化。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的区域经济学思想对区际贸易及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等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受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区域经济学思想的启发,中国的相关研究应更加关注空间因素,注重对具有中国特色的事物及现象的研究,使区域经济研究向规范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同时关注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中国特色的区域经济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仁贵
约翰·贝茨·克拉克奖(JohnBates Clark Medal)系美国经济协会于1947年所设立的两项经济学大奖之一(另一项大奖为弗朗西斯·沃尔克奖),用于表彰对经济思想和知识作出重大贡献、年龄不满40周岁的中青年经济学家。时年正逢美国杰出经济学家约翰·贝茨·克拉克诞辰一百周年,该奖遂以这位美国经济协会创始人、协会第三任会长的名字命名。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每两年颁发一次。截至1995年,除1953年未颁奖外,先后共有24位美国经济学家获得此项殊荣。由于约翰·贝茨·克拉克奖授奖对象为中青年经济学家,加之早期获得该项殊荣者到晚年又大多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又素有“小诺贝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2005年克拉克经济学奖获得者——阿西墨格鲁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视野的“三个差距”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简介
克劳迪娅·戈尔丁经济思想述评——潜在女性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贡献评介
个体决策行为的经济和心理学分析——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成果述评
哈里·马科威茨学术著作要览——90年代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术著作要览系列之一
GMM方法在金融领域的发展与应用——201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拉尔斯·彼得·汉森学术贡献评述
期权投资与衍生品定价:一种思想的创新与贡献──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科尔斯和莫顿的期权理论评价
信息不对称与机制设计理论——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贡献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谈访问中国的一些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