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34)
- 2023(4983)
- 2022(4038)
- 2021(3460)
- 2019(6278)
- 2018(6115)
- 2017(11994)
- 2016(6029)
- 2015(6746)
- 2014(6933)
- 2013(7080)
- 2012(6970)
- 2011(6512)
- 2010(6899)
- 2009(6746)
- 2008(6365)
- 2007(5804)
- 2006(5627)
- 2005(5438)
- 2004(4844)
- 学科
- 济(56249)
- 经济(56216)
- 管理(16997)
- 方法(15753)
- 地方(15214)
- 业(13936)
- 数学(13200)
- 数学方法(13132)
- 地方经济(11889)
- 企(10928)
- 企业(10928)
- 中国(10530)
- 学(10048)
- 业经(9450)
- 农(8117)
- 经济学(7133)
- 财(6875)
- 理论(6480)
- 融(6189)
- 金融(6189)
- 农业(6174)
- 环境(6118)
- 和(6050)
- 制(5934)
- 发(5755)
- 体(5492)
- 产业(5459)
- 银(5131)
- 银行(5126)
- 贸(5124)
- 机构
- 大学(104613)
- 学院(103155)
- 济(58326)
- 经济(57389)
- 研究(40341)
- 管理(36536)
- 理学(30797)
- 理学院(30442)
- 管理学(30090)
- 中国(30003)
- 管理学院(29884)
- 财(25159)
- 京(21571)
- 科学(20749)
- 经济学(20354)
- 所(20141)
- 财经(19746)
- 研究所(17926)
- 经济学院(17921)
- 经(17819)
- 中心(16478)
- 江(15646)
- 财经大学(14442)
- 北京(13969)
- 院(13918)
- 范(13625)
- 师范(13560)
- 州(12216)
- 社会(12207)
- 科学院(12204)
- 基金
- 项目(59049)
- 科学(47346)
- 研究(44703)
- 基金(44285)
- 家(37568)
- 国家(37275)
- 社会(32222)
- 科学基金(32024)
- 社会科(30612)
- 社会科学(30606)
- 基金项目(22298)
- 省(21633)
- 教育(19602)
- 资助(18308)
- 自然(17690)
- 划(17586)
- 自然科(17247)
- 自然科学(17244)
- 自然科学基金(16950)
- 编号(16520)
- 发(14453)
- 国家社会(14270)
- 成果(14247)
- 济(13782)
- 经济(13661)
- 部(13638)
- 重点(13552)
- 发展(12530)
- 展(12364)
- 教育部(12277)
共检索到1708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何雨霖 陈宪 何雄就
中国经济正处于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需要来自增长理论研究的支持。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步。本文旨在评述增长理论的最新发展,进一步梳理理论脉络和主流观点,为学术研究和经济实践提供参考。本文认为,经济增长理论已逐渐形成制度决定理论、结构转变理论和人口过渡理论三大主流观点。同时,本文指出了增长理论存在的不足。在总结现有文献贡献与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乃武 龙向东
对经济增长这一古老而又始终富有学术诱惑力和学术挑战性的课题,古典经济学家斯密(1776)、马尔萨斯(1798)、李嘉图(1817)、扬(1928)、熊彼特(1934)、奈特(1944)都探讨了驱动经济动态发展的基本因素,试图解释财富的积累和生产率的增长。战后,经济学家们不再将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视为同一个研究领域,而是认为发展经济学主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应昌
西方国家目前已告别了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开始进入衰退时期,产生这一原因的根源在于其市场本身。西方国家的市场可分为相对市场和极限市场,消费者人数增加和消费能力的提高引起的两种不同的需求总量提高,是产生这种市场区分的两个基本因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储玉坤
随着现代经济增长论的失灵,对当今世界经济出现的若干问题不能作出解答,关于经济增长的新理论应运兴起。这些新理论虽然各有偏重,论点也不尽相同,但一致认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是科技进步,也就是知识这个重要因素,而不是过去的经济增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长久
进入90年代,西方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0年西方经济增长率为2.5%,1991年仅增长0.6%,西方国家平均失业率从6.25%上升到7%。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济政策委员会11月9日至10日在巴黎举行会议,讨论了各成员国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发展前景。会后,该委员会副主席莫利托尔·贝尔纳德指出,1992年经合组织24国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1.5%,低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燕青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武海荣 苏建军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对经济增长理论进行过研究。但两大理论体系对经济增长的视角、内涵和范式不同。马克思经济学将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再生产一个环节进行抽象研究,西方经济学从应用范式角度进行研究。比较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增长理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 朱勇
在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中,马克思创造性地将组织、技术、制度和生产要素间的关系结合起来,从动态角度加以分析,得出了具有开创性的经济增长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菲尔德曼建立了第一个经济增长数学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西方经济学在经济增长理论方面的代表成果,包括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从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假设条件、研究工具、技术与制度的作用、总量生产函数的构造等角度,将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与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进行比较,可以得出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能够更好地阐释社会再生产的动态特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揭水利 陈恩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不断推陈出新,由远而近,分别形成了古典、新古典和现代西方经济增长理论等部分,它们在不同时期都曾对经济增长产生深远影响。鉴于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西方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视角出发,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推进改革、转变增长方式,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扩大消费、启动内需、推动人口聚集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等措施来发展经济。
关键词: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 发展 战略 抉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辉
本文以Aghion-Howitt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建立了金融对经济增长作用机制的分析框架。运用这一框架,本文对美国经济增长和金融体系的作用进行了研究,认为美国金融体系既能够有效地促进资本积累,也能够推动创新,从而保持经济的平衡稳定增长,最后,结合两次金融危机指出了美国金融体系的内在缺陷。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猛 关雪凌
西方主流经济增长理论在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显然没有像指导发达国家那样成功,中等收入国家普遍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典型中等收入国家在经济腾飞阶段依靠外部注入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但由于未能培育出具备自生能力的国民企业体系和成熟的本土资本市场,其经济体构造先天性存在缺陷,进而使其国民经济循环存在三种经济漏出,即国际漏出、政府漏出和寡头(分利集团)漏出,而无论是外部注入和还是内部注入的作用都被这三种经济漏出抵消了,并导致西方经济增长理论所提供的促进经济增长政策失效。堵塞中等收入国家经济循环漏洞的关键是培育健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4.公共选择学派自从庇古建立了福利经济学、凯恩斯建立了宏观经济学之后,市场完善无缺的信念开始崩溃。针对市场失灵现象,人们要求政府干预经济,以弥补市场所造成的缺陷。这其实是假定政府能够代表社会,并能够按照社会利益去纠正市场所产生的缺陷,而同时政府纠正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沈建法,黄叶芳
由经济学家倡导的“新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兴起使西方经济地理学面临重大挑战。也揭示了西方经济地理学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目的是评述当前关于西方经济地理学的动向、问题与有关争论
关键词:
新西方经济地理学 全球化 世界城市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豆建民
20世纪西方经济学说的基本状况是流派林立、群雄纷争,各种新学说、新观点不断涌现。本文仅对其中一些主要流派的理论进展进行大致回顾,并试图展望世纪之交西方经济学说的发展趋势。一、从新古典经济学到凯恩斯革命西方资本主义经济进入20世纪后,垄断的形成和加强以...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高丽娜 蒋伏心 马澜
在要素区际流动性不断增强背景下,自然要素禀赋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趋于减弱,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日益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及区间增长传递的重要因素。将规模效应和创新外部性纳入区域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利用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分析表明:区域市场规模和创新外部性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产业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应建立和完善城市群主导的空间治理体系,强化区际创新溢出效应,提高区域空间关联网络化程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