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4)
- 2023(5447)
- 2022(4647)
- 2021(4441)
- 2020(3729)
- 2019(8637)
- 2018(8571)
- 2017(16301)
- 2016(8946)
- 2015(10452)
- 2014(10376)
- 2013(10374)
- 2012(9010)
- 2011(7659)
- 2010(7574)
- 2009(6642)
- 2008(6431)
- 2007(5672)
- 2006(4764)
- 2005(4144)
- 学科
- 济(31972)
- 经济(31939)
- 管理(23054)
- 业(21193)
- 企(16847)
- 企业(16847)
- 方法(12654)
- 数学(11281)
- 数学方法(11120)
- 地方(10782)
- 中国(10574)
- 农(10290)
- 财(8180)
- 业经(8032)
- 学(6978)
- 农业(6620)
- 制(6320)
- 贸(5887)
- 贸易(5884)
- 易(5638)
- 务(5518)
- 财务(5478)
- 财务管理(5468)
- 融(5153)
- 金融(5151)
- 银(5008)
- 银行(4992)
- 理论(4912)
- 技术(4855)
- 行(4722)
- 机构
- 学院(116935)
- 大学(113421)
- 管理(42061)
- 济(41561)
- 经济(40470)
- 研究(39803)
- 理学(35967)
- 理学院(35464)
- 管理学(34779)
- 管理学院(34552)
- 中国(29416)
- 科学(26626)
- 京(24503)
- 农(22666)
- 所(20235)
- 财(19830)
- 中心(19197)
- 业大(19099)
- 研究所(18665)
- 江(18517)
- 农业(18000)
- 州(17782)
- 范(16404)
- 师范(16216)
- 财经(15726)
- 北京(15123)
- 院(14825)
- 技术(14222)
- 经(14134)
- 省(13981)
- 基金
- 项目(82386)
- 科学(63559)
- 研究(58582)
- 基金(57907)
- 家(51540)
- 国家(51099)
- 科学基金(43127)
- 社会(35448)
- 省(33951)
- 社会科(33524)
- 社会科学(33510)
- 基金项目(31425)
- 自然(29349)
- 划(28656)
- 自然科(28632)
- 自然科学(28620)
- 自然科学基金(28065)
- 教育(26639)
- 资助(23451)
- 编号(23018)
- 重点(18765)
- 发(18481)
- 成果(18197)
- 部(17207)
- 课题(17119)
- 创(17117)
- 计划(16416)
- 创新(16055)
- 科研(16045)
- 性(15787)
共检索到172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彦开 姚玥希 张玉阳 赵渺希 黄浩 孙彬彬
电子商务和快递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物流活动从生产走向生活,末端物流设施的空间可达性正成为研究热点。但由于缺乏数据,既有研究多关注潜在的可达性,缺乏对实际或观测可达性的有效刻画,制约了对末端物流设施可达性的全面认识。为了填补上述研究缺失,论文以广州中心城区为例,利用快递网点名录及其配送数据,基于两步移动搜索法测度了快递网点设施的潜在可达性与观测可达性。研究发现:(1)白云区、黄埔区等外围区域具有较高的潜在可达性,但荔湾区、海珠区和越秀区等城市中心的观测可达性更高;(2)潜在可达性高估了外围地区的可达性,城市中心的可达性却被低估;(3)相关性结果表明,提高快递网点的可达性可能对城市社会经济繁荣发展至关重要。研究结果为认识末端物流设施的可达性特征提供了新的理解,并为政策制定者和相关利益主体如何优化设施的空间配置提供了依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伍艳慈 李爽 丁瑜
本文选择信息获取类、展览展示类、文娱活动类、体育休闲类等四类公共休闲文化服务设施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SPSS统计软件,对广州市中心城区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公平性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广州市中心城区各类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分布相对不均衡,呈"核心——边缘"格局;基于人口特征分析,广州市中心城区公益性休闲文化服务设施在整体状态下处于量的相对公平。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原之辰 张润东
快递网点的空间格局分布及可达性研究有助于提升快递“最后一公里”的效率。选取唐山市快递网点的POI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平均最近邻分析和成本距离分析方法,探究菜鸟驿站、顺丰速运和中国邮政三种快递网点的空间格局、可达性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快递网点的地理位置直接影响其依托类型,快递业务量、需求量大的地区对快递网点的规模、设施、设备等方面要求更高;快递网点的服务范围受到周边交通网络发达程度的影响,交通网络越发达、服务范围越广、可达性越高;快递网点的数量和布局选址除自身性质外,还受到人口密度、交通便捷程度和经济条件等因素共同作用。
关键词:
快递网点 POI 空间格局 可达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倪丽丽 郄茗 周志宇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的背景下,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设施作为老年人日常就医的重要空间载体,其适老化分布会对老年人生活产生重要影响。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运用核密度分析、网络服务区分析、高斯改进两步移动搜索等方法对社区卫生服务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及其适老化布局的合理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津市中心城区社区卫生服务设施布局密度与老年人口分布密度高度匹配,市内六区的设施服务分布明显优于环城四区。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呈现“南开区北部—和平区—河西区西部”轴线沿线偏高,轴线两侧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在设施的老年可达性均衡性方面,市内六区同样明显优于环城四区,且设施老年可达性高的居住小区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程敏 连月娇
引入人口规模因子和医疗设施等级规模影响系数改进潜能模型,基于GIS空间分析技术,以上海杨浦区为例对其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杨浦区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分布不均,大桥街道、定海路街道及殷行街道部分区域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较高;中部区域一些街道存在同等级医院位置密集、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情况;杨浦区三级医院的居民就医空间可达性整体优于二级、一级医院。改进的潜能模型综合考虑了居民点人口数量、医疗设施与居民点之间的出行阻抗、以及医疗设施的等级规模对居民就医选择的影响,能更合理地评价医疗设施的可达性。研究结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晓燕 张爽 曹小曙
应用GIS方法,选取2000、2003、2009和2012年4个时间节点,运用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了广州市公共交通网络模型,通过对比分析地铁站点与线路加入到公共交通网络中所产生的变化,定量分析地铁网络建设对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影响,分析地铁发展不同时期内,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空间格局的演化,全面探讨地铁建设对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的影响,以期为一体化的多模式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发展决策提供理论支持。结果显示:1广州市地铁网络顺利完成由树状向回路网络的转变,地铁可达性重心与广州市空间扩展方向呼应,呈现出向南、向东迁移特征;2地铁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州城市公交网络可达性,且其改善作用随地铁线路网的增加和回路网络的发育而日益显著;3地铁网络对城市公交可达性格局的影响,打破了常规公交网络圈层式公交可达性格局,逐渐呈现出圈层式加沿地铁线路分布的廊道式格局;4地铁对公交各站点网络可达时间的影响,常规公交站点可达时间变化程度呈现出由地铁线路向外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当地铁网络发育形成回路网络时,大大地提升公交网络的运营效率,缩短各个站点之间的出行时间。
关键词:
地铁可达性 公交可达性 复杂网络 广州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松涛 郑思齐 冯杰
本文基于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理空间信息数据,采用最短距离指标定量分析了商品住房对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绿地公园等6大类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可达性(以下简称"可达性"),并通过Hedonic特征价格模型定量分析可达性对商品住房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按照"最短距离"可达性比较,商品住房对绿地公园、医院和健身场所可达性最好,而对大型商场、文化设施、体育场馆的可达性较差;2)按照商品住房的区位和价格比较,城市四环以内和高价商品住房组别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明显优于其它组别;3)特征价格模型的定量分析表明,重点高中、球类场馆、文化设施和绿地公园这4种公共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越好,则商品住房价格越高,即目前北京市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被资本化入商品住房价格。
关键词:
公共服务设施 空间可达性 特征价格模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子琳 李志刚 程晗蓓
城市公园绿地(UPGS)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UPGS可达性可促进城市宜居、提高居民福祉。进入新时代,在建设“生态文明”和“人民城市”的背景下,关注中国大城市UPGS可达性的公平性问题意义重大。论文以武汉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区域,从供给、需求2个方面综合测度可达性,从局部、整体角度评估了UPGS可达性的空间特征,并进一步探究了可达性与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之间的关系,以此探讨社会公平性。研究发现:(1)区域型、全市型和综合型UPGS可达性空间分布优于社区型UPGS可达性空间分布;(2) UPGS的总体可达性在中心城区呈现“核心—边缘”逐渐递减的空间形态,UPGS数量多、密度大的区域的社区具有更高的可达性水平;(3) UPGS可达性与居民社会经济条件之间存在空间正相关关系,房价较高的社区,居民的UPGS可达性也较高,UPGS可达性反映的社会不平等现象明显。建议未来应重视更加精细化的UPGS布局优化和调控,不同区域和社会群体需求采取选择性策略,落实精准施策。论文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应用大数据和新技术优化指标数据源,采用UPGS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游憩设施和安全条件等指标精细化测度公园品质,并考虑了多种交通模式、实时路况以及不同年龄群体的选择偏好等因素,综合测度可达性,创新了研究方法;从城市经济结构视角出发,从房价入手探讨UPGS的公平性问题,拓展了已有分析框架,为中国大城市的基础设施布局和空间资源配置提供了支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龙奋杰 邹迪 王雪芹 王爵
可达性是指克服障碍到达指定地点的难易程度,资源可达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可达性。通过分析城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提取土地资源、环境资源、矿产资源、农产品资源、教育资源、医疗资源、交通资源、劳动力资源和资本资源等九种影响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资源。根据资源的流动性特征,将这九种资源划分为固定资源、可变资源和流动资源三种类别。分别从公路、铁路和航空三个方面计算了交通资源的可达性,依据交通可达性计算结果进一步测算了其他八种资源的可达性。研究了各种资源可达性的测度方法,并且以贵州省为例,从县域层面上测算了贵州省各地的资源可达性,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交通可达性 资源可达性 县域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正娜 陈雯
空间可达性是评价医疗设施布局合理与否的重要指标,传统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评价,或者从医疗服务供需状况着手,或者从供需双方之间距离因素着手,均无法全面评价居民实际所能获取的医疗资源。本文采用基于潜能模型的评价方法对江苏省如东县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医疗设施服务能力、居民点人口数量、医疗设施与居民点之间的出行阻抗。研究表明,通过选取合适的出行摩擦系数,该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准确地测度较小研究单元的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辅以GIS技术,可以很直观地揭示研究区域内医疗设施空间可达性差异,结合公共卫生管理部门制定的医疗资源配置标准,还可较为准确判定缺医地区,为政府相关部门规划决策提供依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孙喆
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三步法",以交通可达性分析为基础,将公共服务现状分析、可达性判别、规划策略进行系统性整合,并对北京市急救设施案例进行了研究。在GIS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分析技术的支持下,对不同时间阈值参数下急救设施的可达性进行了模拟,识别急救设施的服务盲区,分析该区域的空间分布特征,并提出改善该区域急救设施可达性的空间规划。根据分析结果,建议从设施供给空间布局、跨区县政策措施、区域性基础设施规划等方面系统性地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国 周素红 柳林 肖露子 宋广文
时间是急救服务的敏感因素,急救服务设施可达性的时空差异对于评估急救设施的选址及急救服务调度的效率,解决公众急救医疗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辅助政府部门的决策都至关重要。交通拥堵是常见的城市问题,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区域更为明显,由于交通拥堵带来的时间滞后对急救服务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通过浮动车GPS大数据,分析交通拥堵对广州市中心城区急救医疗设施时空可达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考虑道路实际通行状况的情况下,在交通高峰期,社区的急救医疗服务平均可达时间和最长可达时间分别比采用设计时速计算增加20%和25%。2可达性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急救医疗服务可达性以急救医院为中心,沿着路网向四周呈现衰减趋势。急救医院布局较多、路网密集区域的可达性高,反之则低。交通拥堵对路网密集、行车规则设计复杂以及存在通过性交通流的地区影响显著。3对不同阻抗系数下可达性变化的敏感性分析,发现随着阻抗系数的增大,可达性变化的趋势有所放缓,紧急医疗服务可达性的分异变小;这一变化趋势在交通平峰期表现更为明显。因此,在研究城市中心区域急救医疗服务时,考虑交通拥堵对可达性的影响,需要构建基于实时交通状况的可达性评估模型,合理选择模型参数,优化实时急救医疗服务调度,提升急救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罗欣然 岳邦佳 林爱文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快速老龄化时期,养老服务设施仍供不应求,养老服务设施的可达性对社会公平公正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步行、私家车和公交3种方式,采用两步移动搜索法(Two 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2SFCA)相比最小邻近距离法修正研究了老年人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运用洛伦兹曲线和区位熵法分析了养老服务设施布局的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1)3种方式下研究区内街道的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差异较大,呈现出老年群体内部两极分化的特征.2)相比于公交和私家车方式,步行方式下养老服务设施资源配置的总体公平性较差,呈现出养老服务设施和人口分布空间失配的特征;私家车出行方式下养老服务设施资源较能满足街道老年人口需求,呈现出更为公平的空间分布格局.3)养老服务设施可达性较差的是中心城区老年人口集聚的街道以及城郊西部和东南部的部分街道,需要在这些区域进一步完善公共交通网络的基础上规划布局更多的养老服务设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金萍 林丹 周向丽 李放 周艳梅 程叶青 王平
公共医疗设施配置合理与否影响城乡居民健康和福祉,科学客观测算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公平可达性具有重要意义。乡村地区人口规模较小且分散居住,居民就医行为有别于城市居民,2SFCA或3SFCA方法难以客观揭示乡村地区人口分布规律和就医出行特征,导致评估乡村地区医疗设施可达性时效果不佳。论文根据海口市乡村居民就医出行规律选择距离衰减函数,格网化研究区形成人口需求点,考虑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对居民就医的吸引,改进了3SFCA算法,建立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可达性与空间公平性评估方法体系,并以海口市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基于改进3SFCA法建立的可达性评价模型可以获得更精准客观的评价结果;(2)海口市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可达性整体较差且空间分异明显,高值区分布在东部的三江、云龙及甲子镇,低值区主要集中在研究区西部;(3)海口市乡村地区公共医疗设施配置的公平性不佳,少量的高和较高公平等级区域均位于中低人口密度区,而低和极低公平等级区域覆盖了广大的高人口密度区,医疗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亟需改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顾鸣东 尹海伟
从国外、国内两个方面回顾了公共设施空间可达性、公平性的研究成果,评述了其相关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评测因子等,最后指出了当前国内在这些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尚待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
公共设施 可达性 公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