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21)
- 2023(3973)
- 2022(3422)
- 2021(3331)
- 2020(2787)
- 2019(6388)
- 2018(6298)
- 2017(11524)
- 2016(6602)
- 2015(7485)
- 2014(7894)
- 2013(7573)
- 2012(6768)
- 2011(5810)
- 2010(6072)
- 2009(5486)
- 2008(6377)
- 2007(5638)
- 2006(5022)
- 2005(4743)
- 学科
- 管理(23745)
- 业(22080)
- 企(21099)
- 企业(21099)
- 济(19043)
- 经济(19014)
- 财(14553)
- 务(12657)
- 财务(12627)
- 财务管理(12600)
- 企业财务(11903)
- 方法(9684)
- 数学(8294)
- 数学方法(8142)
- 制(6438)
- 理论(4725)
- 券(4542)
- 中国(4494)
- 业经(4423)
- 体(4374)
- 农(4348)
- 学(4334)
- 银(4332)
- 银行(4322)
- 家(4294)
- 国家(4193)
- 会计(4175)
- 融(3969)
- 金融(3968)
- 教学(3945)
- 机构
- 学院(90312)
- 大学(86100)
- 管理(31472)
- 济(29653)
- 经济(28734)
- 理学(25877)
- 理学院(25648)
- 管理学(25127)
- 管理学院(24980)
- 财(24664)
- 研究(23120)
- 中国(22122)
- 京(17563)
- 财经(17433)
- 江(15602)
- 经(15533)
- 科学(13495)
- 州(13035)
- 会计(12656)
- 财经大学(12629)
- 所(12483)
- 中心(11728)
- 北京(11430)
- 技术(10787)
- 农(10522)
- 职业(9984)
- 商学(9916)
- 业大(9877)
- 商学院(9853)
- 研究所(9811)
- 基金
- 项目(46964)
- 研究(36181)
- 科学(35254)
- 基金(31833)
- 家(26546)
- 国家(26254)
- 科学基金(22963)
- 社会(20211)
- 省(19454)
- 社会科(19124)
- 社会科学(19117)
- 教育(18194)
- 编号(16840)
- 基金项目(16381)
- 划(15418)
- 自然(15348)
- 自然科(14967)
- 自然科学(14964)
- 成果(14772)
- 自然科学基金(14727)
- 资助(14425)
- 课题(11655)
- 性(11260)
- 项目编号(10945)
- 重点(10264)
- 年(10127)
- 部(10010)
- 大学(9812)
- 创(9448)
- 阶(9258)
共检索到148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卫梦竹
对于未能预期转股的可转债,按照现有准则的规定是在"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中列示初始确认时的权益价值,并且采用统一的实际利率核算持有期间的利息费用,该处理方式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如实反映可转债的经济实质值得探讨。本文将对未转股可转债的会计处理进行研究,重点以案例形式分析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优化,通过两种方法的对比操作以为企业相关会计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股本溢价 可转换债券 权益成分 负债成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艳
可转债在没有预期转股的情况下,目前的会计处理规定值得探讨。本文将可转债的后续会计核算分可转债持有人是否行权转股来区分对待:若可转债后续持有人选择行权转股,则按照现行规定对此前计入"其他权益工具"的部分转入股本溢价;若持有人放弃行权并持有可转债到期,则初始确认时的其他权益工具部分全额计入企业的留存收益(利润分配账户);可转债持有期间的利息费用建议发行人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根据相关信息合理预期投资者行权转股的概率,合理预期未转股的比例然后就此对应的其他权益工具部分作为摊余成本计算利息费用的计算基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燕
随着我国可转债市场的发展,近几年出现了转债持有至到期还本付息的情况,并引发了对可转债不能按预期转股的会计处理问题的思考。可转债到期偿还时,将初始确认的权益部分从"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更能体现可转换债券的经济实质。通过对新钢股份可转债案例的研究,对比分析目前会计准则与改进建议的处理方法,可为相关部门在制定准则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转债 负债成分 权益成分 会计处理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斌 董忠云
本文对可转债上市及转股日前后异常收益分析表明,上市初期累计异常收益与现金流因子成显著正相关,与营运因子成非显著负相关。本文认为,上市初期可转债累计异常收益部分由可转债本身因素来决定,部分由市场的非有效性与心理因素来决定。而转换期前后的累计异常收益完全是由市场的非有效性与心理因素决定的。在转换期前后,公司基本面信息与转债条款信息已在定价中得到反映,转换期前后累计异常收益完全与这些信息无关,可转债价格的异常变化也与这些因素无关。
关键词:
可转换债券 可转债股性 转股 转股收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利芳
本文探讨了集团内部一方发行债券另一方以发行价直接购买债券并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核算的抵销处理,提出当考虑各方发生的金额不等的手续费时目前准则中规定的抵销方法在理论上存在缺陷,并针对此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合并财务报表 债券交易 抵销 手续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梁秀林 周亚林
公立医院使用专项债券计入财政拨款收入科目,会降低医院会计信息质量,让医院偿债能力分析失效,影响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还存在核算困难和违背会计主体假设等问题。文章建议公立医院使用专项债券仍计入医院负债,有利于提高医院会计信息的质量,增加医院会计报表的可比性,准确评价公立医院的绩效,提升医院防范财务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
公立医院 政府债券 账务处理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姜海华
一、成本法转权益法的具体情形(一)成本法及其适用范围成本法是指企业将对外进行股权投资所形成的长期资产按成本进行计价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两种情况:(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此种情况下,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恩新
债券市场利率问题的探讨冯恩新利率作为债券发行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券供求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决定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所以,研究利率问题,探讨合理的债券期率结构,对今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及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一、...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艳峰 骆波 王湘安
为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 化解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风险, 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方法之一;在目前经济和社会信用背景条件下,对债转股作用不能高估;针对操作中问题,改进和完善其实施办法。
关键词:
债转股 商业银行 资产管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梁晓东 甘文斌
在"三去一降一补"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发改委等七部委发布了鼓励以收债转股模式降低企业杠杆率的相关政策文件。本文以收债转股业务模式为例,结合相关财税法规对该模式适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的情形进行了探析,发现该业务模式契合企业所得税现有关于债转股的税收政策的程度较低,可能导致该业务模式无法适用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从而建议国家对收债转股业务模式能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扶持,对实施机构在实行收债转股业务过程中产生的债务重组收益和实施机构以债务重组换入的股权对接资本市场产生的股权增值收益采取递延纳税的税收优惠支持。
关键词:
债转股 企业所得税 税收优惠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董静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6号》规定,对于发行方分类为权益工具、但相关股利支出准予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永续债,企业应当在确认应付股利时,确认与股利相关的所得税影响。实操中,发行方可能采用计提口径或支付口径进行所得税税前扣除。在支付口径下,发行方是否可以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目前业界尚在探讨中。本文通过援引《国际会计准则第12号——所得税》(IAS 12)的相关示例,分析所得税确认逻辑以及对比两种核算方式下的税务处理结果,提出发行方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芳 梁淑华
2014年起我国开展的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对地方政府债券的信用评级提出了要求,然而我国现有的政府会计系统无法充分满足评级机构对政府资产、负债和收支等会计信息的需求,制约了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工作的开展。为此,本文从依据可变现性和流动性对政府资产进行确认与分类,扩大政府负债的核算范围、确认与计量政府隐性和或有负债,引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政府财务会计、完善地方政府收支信息,构建全面的政府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等四个方面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信用评级提供必要的信息,促进地方政府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斌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红娟 姜子彧
2014年以来中国债券市场频现违约风险,目前我国债券市场背后仍存在隐性"刚性兑付"条件,几例临近违约的债券都采取了政府斡旋兜底,主承销商贷款支持的解决方案。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一个真正健康、健全的债券市场需要一套市场化的债券违约处理机制,本文将对此展开研究和探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五一 于晓红
转股债券(Convertible Debenture)是公司债券的一种。债券持有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按发行公司规定的转股期限和转股价格兑换该公司的普通股票。由于转股债券所具有的转换特点,并兼容了债券的安全性和股票的收益性,因此,一些国家的股份公司在进行筹资决策时,往往愿意选择转股债券来代替普通股票的发行,同时,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也常常把转股债券作为重要的证券投资对象。一、转股比率和转股价格转股债券的权利通常以转股比率或转股价格来表示。每张转股债券可以转换的普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