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0)
- 2023(6496)
- 2022(5597)
- 2021(5383)
- 2020(4546)
- 2019(10853)
- 2018(10430)
- 2017(19779)
- 2016(9957)
- 2015(11587)
- 2014(11273)
- 2013(11722)
- 2012(11016)
- 2011(10345)
- 2010(10430)
- 2009(9601)
- 2008(9425)
- 2007(7836)
- 2006(7118)
- 2005(6669)
- 学科
- 济(51196)
- 经济(51149)
- 管理(25186)
- 业(23465)
- 方法(23355)
- 贸(21071)
- 贸易(21059)
- 数学(20527)
- 易(20509)
- 数学方法(20398)
- 企(18740)
- 企业(18740)
- 中国(16523)
- 关系(10997)
- 农(10287)
- 财(10097)
- 出(9256)
- 制(8635)
- 地方(8400)
- 学(8257)
- 业经(8171)
- 融(7870)
- 金融(7869)
- 口(7716)
- 出口(7709)
- 出口贸易(7708)
- 银(7667)
- 银行(7645)
- 行(7465)
- 策(6637)
- 机构
- 大学(153509)
- 学院(147730)
- 济(77077)
- 经济(76110)
- 研究(60270)
- 管理(53624)
- 中国(46704)
- 理学(46176)
- 理学院(45554)
- 管理学(44897)
- 管理学院(44610)
- 京(33290)
- 财(32504)
- 科学(31558)
- 所(30208)
- 研究所(27395)
- 财经(26190)
- 经济学(26002)
- 中心(24697)
- 经(24230)
- 经济学院(23480)
- 北京(22135)
- 院(21604)
- 农(20474)
- 江(19769)
- 财经大学(19699)
- 范(19508)
- 师范(19395)
- 贸(18631)
- 科学院(18088)
- 基金
- 项目(94859)
- 科学(76251)
- 基金(73382)
- 研究(70140)
- 家(64341)
- 国家(63932)
- 科学基金(53830)
- 社会(48486)
- 社会科(46231)
- 社会科学(46220)
- 基金项目(37160)
- 自然(32660)
- 自然科(32016)
- 自然科学(32006)
- 教育(31932)
- 自然科学基金(31517)
- 资助(31261)
- 省(30897)
- 划(28170)
- 编号(25426)
- 部(23944)
- 中国(22912)
- 国家社会(21870)
- 成果(21791)
- 重点(21680)
- 教育部(21146)
- 发(20563)
- 人文(19495)
- 创(19346)
- 大学(18985)
共检索到2369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2003年10月13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是中欧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法和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欧盟及德、比、意、英、爱五国时,正式确认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欧关系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中欧双方的长远战略利益,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中,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巩固自身作为重要“一极”的地位,而欧盟在成员国不断增加和自身职能范围扩大(外交和防务)的进程中,逐步改变了其“政治矮人”的形象,欧盟作为同样重要的“一极”在世界政治事务中的地位已不断提升,中欧在全球多极化方面的共识与互动将为世界和平...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祖强 淡远鹏
中国与欧盟的经济之间有着较强的互补性 ,具有发展经贸关系的良好基础和前景。中国加入WTO将深化和拓宽这种关系 ,促使双方在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合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本文分析了中国“入世”后中欧间经贸关系的前景 :贸易额和投资额将大幅增加、贸易结构会逐渐得到优化、投资的地区和产业流向将进一步改善、其他经贸合作将更为密切 ,中欧经贸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关键词:
中国“入世” 中欧经贸关系 前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李计广
扩大后的欧盟贸易政策决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和过程。其中,政治体制决定了政策决策的制度结构,决策制度(包括正式的制度和非正式的制度)规定了决策参与者或影响者进行利益表达和寻求利益的渠道和机制。欧盟贸易政策决策机制的核心是三层次模式:欧盟层次政治、成员国国内政治、国际层次政治。利益集团对三个层次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欧盟 贸易政策 决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熊性美 沈瑶
中国-欧盟贸易关系回顾与前瞻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熊性美,沈瑶1975年5月,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迄今已整整20年了。20年来,本着友好、合作、互利的精神,双方在贸易、投资、技术和资金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都取得了长足...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惠瑛
欧盟发展至今已先后经过4次扩大,即1973年英国、丹麦和爱尔兰加入其中,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1995年奥地利、芬兰和瑞典加入,至此由原先只有6国的欧共体扩大到目前拥有15国的欧洲联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区域性经济集团。 实现货币一体化、建立共同外交和防务以及推行东扩计划,是欧盟在冷战后所采取的三项重大行动,这三项行动的成败将决定欧盟在21世纪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目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姚铃
近年来,特别是在欧债危机之后,欧盟日益重视全球政府采购市场的开放问题,并通过多双边手段大力推动贸易伙伴开放政府采购市场,试图将扩大对贸易伙伴政府采购市场准入作为拉动欧盟对外贸易增长的新抓手。一、欧盟推动贸易伙伴开放政府采购市场的主要做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徐原 梁琦
当前,全球金融海啸重创了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实体经济,中国对外贸易也难免受到波及。另一方面,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中国的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仍在不断增加,"汇率操纵"之说引起的贸易争端持续不断。因此,我们有必要研究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汇率,以解决"汇率操纵"之说引起的贸易纠纷,以保证中国对外贸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健康发展。本文研究了2005年7月汇改后中国与六大贸易伙伴的汇率,认为人民币汇率的水平总体合理,但仍需对不同贸易伙伴的汇率进行调整。此外,本文对中国的外贸政策、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汇率 净出口 利息 通货膨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凯
近年来,欧盟根据国际经贸形势的变化,更加重视对外贸易协定的签订并取得了新的进展。欧盟与加拿大、日本、越南签署完成新的自由贸易协定,丰富了国际贸易中的条约实践。欧盟-日本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大大提升了双方市场的开放程度,是对逆全球化风潮的有力回击;欧盟-加拿大全面经济贸易协定中规定的投资法院制度,是解决国际贸易争端的司法化尝试。欧盟签订的一系列新的对外贸易协定,给我国带来了一定影响。对此,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维护我国的利益,同时继续推进中欧双边贸易协定的谈判。
关键词:
欧盟贸易协定 中欧经贸关系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铃 秦磊
2021年2月欧盟发布新贸易政策文件。这份冠名为"开放、可持续和坚定的贸易政策"文件,较为清晰地展示了欧盟未来十年贸易政策的三大核心目标,以及为实现三大核心目标所需要聚焦的六方面行动。与2015年贸易政策——《贸易惠及所有》比较,新贸易战略立足于加速欧盟从新冠疫情复苏,适应绿色和数字经济转型,建设成为更具韧性的世界的欧洲等诸多考虑。中欧经贸关系是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中国超越美国上升为欧盟最大的货物贸易伙伴,同年年底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如期结束。欧盟新贸易政策此时出台,为我国思考未来如何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提供了借鉴。我国宜在深入全面分析欧盟贸易政策出台背景、推进重点的基础上,洞悉欧盟相关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以落实"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引领,积极主动作为,推动中欧经贸关系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欧盟 贸易政策 中欧经贸关系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韩岳峰
随着东西欧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及欧盟阵营的进一步扩大 ,欧盟的经济实力将明显超越美国 ,加之西欧和北美在对区外贸易的依赖上存在巨大差异 ,欧美贸易摩擦将变得更加复杂 ,欧美两大经济巨人对世界市场的争夺将会加剧。而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主要贸易国将是两强相争的重点
关键词:
欧盟 经济实力 经贸关系 世界市场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车卉淳
本文认为,2004年欧盟东扩以后,随着东欧10国的加入,欧盟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发展中、欧经贸关系的制约因素主要包括欧盟的对华歧视性贸易政策、欧盟东扩后产生的贸易转移效应和投资转移效应以及中、欧双向投资发展不平衡等。文章提出,为进一步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我国应加速实施"走出去"战略,增强双方在技术领域的合作与贸易的互补性等。
关键词:
欧盟东扩 中欧经贸关系 歧视性贸易政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小中 马涛
全球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第五次扩大即东扩已经排上日程表,这对中欧经贸关系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是为进一步发展中欧贸易创造了良机,有利于整体贸易环境的改善;消极影响是东扩会产生贸易转移效应,对我国大力引进外资不利,可能会助长欧盟内部的贸易保护主义势力。中国政府应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并重视对欧盟的贸易,实施灵活的区分战略,调整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企业则应充分研究世贸组织规则,利用投资促进贸易。
关键词:
欧盟 东扩 中欧经贸关系 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张令娟
自2003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双边政治互信不断加深,经贸合作日益走向成熟。在阐述中国与欧盟(以下简称"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历程及现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一带一路"建设给中欧经贸关系发展带来的机遇及其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深化中欧经贸关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隋广军 杨从杰
自我国与欧共体建立正式关系后,双方之间的合作领域不断扩展,贸易额不断增加。但就现有双方之间的贸易格局而言,与欧盟的经济实力及双方各自的贸易合作潜力是不相称的,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本文在分析了制约我国与欧盟之间经贸发展的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与欧盟之间需要拓展和发展的合作领域,并认为广东省可以成为欧盟成员国及企业进入我国的首选目标区域之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