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02)
- 2023(4883)
- 2022(4059)
- 2021(3490)
- 2020(2884)
- 2019(6551)
- 2018(6332)
- 2017(12923)
- 2016(6508)
- 2015(7030)
- 2014(7095)
- 2013(7358)
- 2012(7218)
- 2011(6647)
- 2010(6967)
- 2009(6668)
- 2008(6186)
- 2007(5583)
- 2006(5382)
- 2005(5182)
- 学科
- 济(57603)
- 经济(57581)
- 管理(17496)
- 方法(16338)
- 地方(16103)
- 业(15245)
- 数学(14826)
- 数学方法(14769)
- 地方经济(12497)
- 企(11454)
- 企业(11454)
- 中国(10825)
- 学(9588)
- 业经(8898)
- 农(8605)
- 财(8273)
- 产业(7530)
- 制(7086)
- 经济学(6700)
- 体(6521)
- 农业(6297)
- 结构(6188)
- 融(6162)
- 金融(6162)
- 环境(6135)
- 贸(5642)
- 贸易(5637)
- 发(5578)
- 易(5360)
- 银(5260)
- 机构
- 学院(104757)
- 大学(104729)
- 济(60622)
- 经济(59747)
- 研究(41994)
- 管理(36918)
- 中国(31339)
- 理学(31325)
- 理学院(30940)
- 管理学(30553)
- 管理学院(30342)
- 财(25310)
- 科学(22179)
- 京(21314)
- 所(21284)
- 经济学(21103)
- 财经(20040)
- 研究所(19054)
- 经济学院(18703)
- 经(18156)
- 中心(17280)
- 江(15849)
- 院(14731)
- 财经大学(14689)
- 农(14085)
- 北京(13735)
- 科学院(12895)
- 范(12585)
- 师范(12462)
- 社会(12059)
- 基金
- 项目(63053)
- 科学(50429)
- 基金(47468)
- 研究(45941)
- 家(40906)
- 国家(40635)
- 科学基金(34845)
- 社会(33015)
- 社会科(31511)
- 社会科学(31504)
- 基金项目(24249)
- 省(23458)
- 自然(20145)
- 资助(20040)
- 教育(19876)
- 自然科(19676)
- 自然科学(19672)
- 自然科学基金(19363)
- 划(19039)
- 编号(16378)
- 发(15677)
- 国家社会(14765)
- 济(14609)
- 重点(14595)
- 部(14527)
- 经济(14492)
- 成果(13378)
- 发展(13307)
- 展(13154)
- 教育部(12820)
共检索到170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岚
中国入世之初恰逢全球经济衰退 ,如何摆脱这一不利影响 ,保持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当前经济运行的状况和特点 ,对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以及增加就业等方面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经济增速 结构调整 就业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永定
本文既是对以往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也是对今后经济增长的关注;既对前期发展不足中做出了评判,也对当下经济发展提出了近忧和远谋。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小鲁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关键词:
新常态 新兴经济体 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白景明
在我国经济增长率和税收增长率双双下降同时,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却在加速。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首超第二产业,2014年该比重达到了48%。显然,深入分析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本文从学理角度对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同向非固定系数性对应关系进行了分析,从结构角度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税收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协调三者关系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税收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亚东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测算农业结构调整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并构建产业优势系数,测算当前的优势产业,为下一步结构调整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1979~2013年间,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种植业经济增长106.87%,对种植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高达45.75%;而结构调整对农林牧渔业的经济增长贡献度达58.93%,其中24.28%来自于产业间的结构调整,34.65%是来自产业内的结构调整,基于产业优势系数的构建,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大力促林业和渔业的发展。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郎永清
产值与就业结构的调整究竟是经济增长的结果还是原因?为回答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内生农业技术进步的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分析了农业技术进步、劳动转移、资本积累在二元经济增长中的相互关系。对该模型的分析表明,虽然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但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能导致经济结构的高变换率,因此结构变化并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原因。推动经济增长乃至于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进步,而人力资本则是影响技术进步的主要因素,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提高人力资本的平均水平是实现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结构调整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通过对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税收收入增长影响的分析,笔者发现:(1)从全国总体而言,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弹性是1.54,但是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弹性值递减。(2)第三产业的兴起有利于税收增长,特别是有利于企业所得税的增长,但是东部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受益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 税收增长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古越仁 鲁向东
金融体系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就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而言,研究人员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应从经济增长的角度出发,全面审视现有金融结构的特征和合理性,提出符合经济增长需要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经济增长 金融结构 金融体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樊胜根 张晓波 ShermanRobinson
本文创立一个新的分析体系并用此来解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的源泉,传统的索洛方法只包括投入与技术进步两方面内容。我们创新地引进结构调整作为第三个增长的源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调整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促进经济增长,即通过将资源从低效率的部门转移到高效率的部门,尤其是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乡镇企业生产上。我们还发现资本投资在对农业生产及乡镇企业的回报率比在城市要高许多,表明在农村地区缺乏投资。另一方由于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农村的劳动生产率还是很低。因此,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促进跨部门跨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对提高整个经济效率将会有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结构调整 要素流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厉以宁
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有效益的投资主体)都是企业。制定经济增长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时,应把企业作为具有独立利益和接受利益约束的主体看待。产业结构调整实际上是各个不同部门之间投入比例、产出比例及部门内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企业成为利益主体时,既从投入产出方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严太华 李梦雅
运用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标和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我国107个资源型城市2007-2017年产业结构调整状况和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变动速度较快,产业结构发展较为均衡,已逐步呈现多元化发展方向;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但产业竞争力不强,发展波动性较大;资源依附型城市产业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竞争力较弱,对经济增长作用最小;资源依托型城市产业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资源依从型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合理,竞争力较强,对经济增长的提升作用也更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春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持续增长,其根本原因在于不断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入“九五”时期以来,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买方市场的形成标志着从数量方面调整产业结构的任务已告一段落。需求方面所出现的明显升级、高级化特征以及为争夺市场而必须提高竞争力的要求,都说明新一轮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产业结构升级为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结构升级,发展一系列技术相对密集的产业,才能扩大市场,保证我国经济能够继续稳定增长。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岚
本文分析了当前经济环境对于结构调整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影响,说明了在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继续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意义所在。指出合理利用增量投资,有效调整存量资产原则的适用性,并提出经济结构调整的最终目标在于建立合理有效的具有自我适应调整能力的利润均衡机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庄健
建国50 年来,我国产业结构随工业化进程呈现由低级到高级、由严重失衡到基本合理的发展变动轨迹。在回顾、总结我国产业结构变化规律与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揭示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在跨世纪的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注意抓好的几方面内容:(1)产业结构调整规划;(2)国家产业政策的重心与目标;(3)打破各种壁垒,实现优胜劣汰、结构重组;(4)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5)科教兴国、产—学—研联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