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6)
- 2023(12601)
- 2022(10916)
- 2021(10387)
- 2020(8632)
- 2019(19939)
- 2018(20223)
- 2017(37577)
- 2016(20727)
- 2015(23624)
- 2014(23780)
- 2013(23216)
- 2012(21076)
- 2011(18918)
- 2010(19041)
- 2009(16972)
- 2008(16471)
- 2007(14616)
- 2006(12807)
- 2005(10872)
- 学科
- 济(71973)
- 经济(71899)
- 管理(58610)
- 业(52278)
- 企(42233)
- 企业(42233)
- 方法(33111)
- 数学(27894)
- 数学方法(27502)
- 中国(22207)
- 农(19913)
- 学(18361)
- 业经(17466)
- 地方(17088)
- 财(16813)
- 理论(15416)
- 教育(13964)
- 和(13928)
- 贸(13448)
- 贸易(13437)
- 农业(13146)
- 易(13035)
- 制(12947)
- 技术(12930)
- 工作(11766)
- 环境(11695)
- 图书(11189)
- 教学(10787)
- 划(10776)
- 书馆(10574)
- 机构
- 大学(284491)
- 学院(278109)
- 管理(112386)
- 济(98939)
- 理学(96526)
- 经济(96157)
- 理学院(95411)
- 管理学(93591)
- 管理学院(93067)
- 研究(88753)
- 中国(64414)
- 京(61687)
- 科学(56445)
- 财(44820)
- 所(43028)
- 范(42143)
- 师范(41788)
- 江(41615)
- 业大(41515)
- 中心(41378)
- 农(40421)
- 研究所(39255)
- 北京(39155)
- 财经(35634)
- 州(35226)
- 师范大学(33349)
- 院(33010)
- 经(32327)
- 技术(31829)
- 农业(31405)
- 基金
- 项目(193056)
- 科学(150030)
- 研究(146790)
- 基金(135496)
- 家(116528)
- 国家(115485)
- 科学基金(99393)
- 社会(87827)
- 社会科(82935)
- 社会科学(82910)
- 省(76720)
- 基金项目(72967)
- 教育(69195)
- 自然(64282)
- 划(64142)
- 编号(63439)
- 自然科(62763)
- 自然科学(62749)
- 自然科学基金(61593)
- 资助(54790)
- 成果(53465)
- 课题(43419)
- 重点(42610)
- 部(41502)
- 发(40749)
- 创(40104)
- 项目编号(39986)
- 大学(37158)
- 创新(37143)
- 科研(36571)
- 期刊
- 济(109275)
- 经济(109275)
- 研究(80649)
- 中国(59378)
- 教育(45589)
- 学报(44297)
- 管理(40858)
- 科学(37681)
- 图书(37124)
- 农(35838)
- 大学(33688)
- 财(32608)
- 学学(28962)
- 书馆(27865)
- 图书馆(27865)
- 技术(26842)
- 农业(25767)
- 融(19869)
- 金融(19869)
- 业经(18605)
- 情报(16587)
- 经济研究(16416)
- 财经(16030)
- 坛(15093)
- 论坛(15093)
- 理论(14526)
- 科技(14373)
- 实践(13751)
- 践(13751)
- 问题(13659)
共检索到4172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史艳芬 陈欣 丁宁 李丽娟 张琪
[目的/意义]教育数字化的发展推动了未来学习模式的转变,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成为高等教育培养高质量拔尖人才及开拓育人新生态的创新尝试,高校图书馆需要抓住面向未来人才培养的重大时机,积极参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突破现有服务边界,探索新服务举措。[方法/过程]分析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理念和目标定位,引入价值共创理论,以新视角探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价值共创模型,并从高校图书馆参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角色定位出发,研究支持未来学习的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设计。[结果/结论]着重分析技术、空间、资源及人才要素对支持未来学习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场景建设的重要作用,从学习支持、教学支持、研究支持3个维度提出图书馆参与未来学习中心价值共创的12个知识服务场景,并详细阐述这些知识服务场景的服务内容,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试点提供可行性方案。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如花 江语蒙
高校图书馆建设未来学习中心是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升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调研全球范围内高校图书馆参与建设学习中心的现状,从学习中心的命名、建设主体、空间规划、服务内容几方面总结优秀经验,以期为国内高校图书馆建设未来学习中心提供参考。
关键词:
未来学习中心 高校图书馆 空间服务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陈娟宁 汤妙吉
为了在有限的高校图书馆空间范围内提升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校的教学支持、学习支持、创新支持,让未来学习中心空间功能适配具有公平性、适应性、多样性,文章从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空间功能适配与治理机制间的关系分析出发,基于社会空间三元理论解读目前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空间功能适配存在的问题。基于认知空间碎片化发现问题,基于构想空间同质性分析问题,基于感知空间差异性解决问题;构建了“功能导向——系统适应——协同治理”的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空间治理机制更新逻辑;通过IAD框架建立了具有包容性功能导向的自组织系统,以更新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空间治理机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樊亚芳 李琛 王青青 宁劲
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研究与实践现状,从教学、学习和创新三个层面提出面向未来学习的空间建设思路。此文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为例,阐述了其教学支持、学习支持、创新支持三类空间的建设背景、设计方案、特色服务及建设成效,以期为高校图书馆空间再造提供借鉴。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宇 孙鹏
未来学习中心将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态。文章以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为起点,分析未来学习中心建设面临的环境机遇、需求机遇和技术机遇,最后从基本原则、功能定位和服务形态三方面探索其可行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鹏 王宇 刘新勇
[目的/意义]未来学习中心是在面对教育变革的时代背景和全球趋势下,教育部依托高校图书馆统筹推进的一种新型基层学习组织,通过构建多元化生态空间与学习场景助力高校图书馆探索数字时代育人新范式。[方法/过程]通过理论溯源—实证归结—困惑分析—路径构建的研究思路,在梳理、分析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缘起、现状和困惑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结果/结论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应在厘清缘起与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破解困惑与明晰不确定性,注重引导与规划,强化分类推进与试点建设,以文献资源整合与空间流程再造为驱动机制,构建技术与人才支撑的“双核”动力体系,最终推动未来学习中心在高校图书馆落地生根。
关键词:
教育变革 未来学习中心 高校图书馆 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胡博越
随着元宇宙时代的到来,医学院校图书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机遇。未来学习中心作为高校图书馆创新教育的孵化器,不仅改变着传统的学习和研究方式,还为图书馆的角色和功能带来了全新改变。本文通过对未来学习中心进行剖析,结合医学教育的特殊性,提出一系列场景化构建策略,特别是通过创建虚拟仿真实验室、设计沉浸式学习环境和构建在线协作平台实现场景化教学,并对其潜在的教育价值进行讨论,以期为医学院校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都平平 李雨珂 陈越
技术发展及疫情和后疫情环境使图书馆空间设置、资源利用与学习场景发生了变化,下一代图书馆将与时俱进地进行适应性的演变,向未来学习中心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要实现人、物理空间、图书信息资源三元关联与交互的发展愿景;从以人为本、泛在空间、模因学习、技术支撑的视角阐述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理念;从应用视角理解和设计未来学习中心功能,实现多元维度的类型和属性的实施模态,实现未来方式的知识管理、学习保障、空间发展功能;设计未来学习中心的空间模式、技术模式、阅读模式、兴趣模式等多元模式,实现圈层文化、衍生阅读、虚实支持、教学互动类型和功能模式及三元关联与交互的发展机制。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璟 董笑菊 李新碗
数字化与网络化颠覆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大学图书馆也不例外。大学图书馆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基石,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已经基本完成从纸质图书资源供给向电子化资源供给的转变,目前正在向多元化发展。面向未来的学习中心建设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在图书馆空间建设领域的领跑战略。此文介绍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的实践案例,总结了在建设未来学习中心的理念指导下,图书馆空间建设的三个核心要点:沉浸式阅读促进用户深度学习;多元化体验满足用户全方位感知;交互性虚拟现实推动新技术持续迭代。
关键词:
大学图书馆 未来学习中心 空间建设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峰 张雪蕾 李娟
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是要求图书馆要高度关注高等教育的新发展和新需求,服务新时代的教学育人。本文指出了未来学习中心在智慧图书馆建设中应用场景,并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的探索为例,通过重塑空间、资源、学习三大服务场景来支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未来已来,图书馆在向智慧图书馆转型升级时,要基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理念,主动出击、积极研究,融入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大环境,探索出智慧图书馆如何服务未来学习中心之路。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朱禹 樊伟 陆泳溶
全球教育发展正处于严重交织的危机之中,需要立即进行教育系统变革。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者和繁荣发展的支撑者,理应前瞻识变、主动思变、科学应变。选取2327篇硕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致谢”进行内容分析,以学生真情实感勾勒未来学习中心服务场景与路径。未来学习中心发挥着连通着学生、图书馆和教师之间的平台纽带作用。厘清未来学习中心的“五情景、六特性、七效用”,提出用好“内容+能力+连通”三把破题密钥,贯通参与者与场景的路径,实现支撑变革教育的未来学习中心的效用升维。能够为变革教育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未来学习中心提供参考,满足变革教育和高等教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静 贺聪 魏继勋 白雪
当今,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正在重塑高等教育生态,全球教育数字化战略加速推进,育人范式和学习方式不断变革。教育部高教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指出,探索推进未来学习中心试点,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整合学校各类学习资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支撑学习方式变革的新型基层学习组织。本文以知识驱动下的智慧教育赋能拔尖人才培养为出发点,从未来学习中心的使命任务、建设范式、建设内容和机制体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种具象化的“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思路和实现路径,并已逐步在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落地实践,以期为一流人才培养新范式提供参照。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董建忠 任瑞娟
为提升知识服务效果,深入用户的学习和创新过程,达到支持用户个性化知识需求的目的,需要动态地交互地发现知识间的关系并可视化呈现知识。基于关联数据的高校馆场景化知识服务系统构架设计,通过将不同类型资源内容的关联化深度整合,并无缝链接外部广阔的相关资源,服务于语义关系发现的效率提高。将高校传统“教与学”关系与“场景”相关理论相结合,实现高校馆虚拟“教与学”场景的知识服务架构设计。
关键词:
关联数据 场景 知识服务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李赛男 欧阳猛 刘华
高等教育转型要求大学图书馆建设适应新型学习模式的未来学习空间。本研究追溯学习空间演变历程,梳理未来学习空间建设现状,厘清其发展特点及探索盲区。通过分析悉尼科技大学学习中心的实践案例,明晰未来学习空间建设方向,构建多元融合视域下的未来学习空间设计框架和设计理念,总结提出高校图书馆应以自身实际为基石,用户需求为导向,学科发展为抓手,打造多元融合的未来学习空间。
关键词:
未来学习空间 空间建设 大学图书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蔡迎春 周琼 严丹 欧阳剑 李朋真
教育4.0的发展催生了未来学习中心的建设,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协作式和团队化学习。在此背景下,图书馆凭借其积累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基础优势,将在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基于对未来学习中心内涵特征与多元功能的分析,针对外语类院校在人才能力培养方面的特征,提出在未来学习中心方案设计中引入场景化理念,构建适用于各类能力培养的特色化场景,包括语言能力培养场景、跨文化交流场景、跨通融支撑场景和涉外实践体验场景等。同时,设计了从资源、空间、技术和人员等角度对各个场景进行整合和构建,并结合上海外国语大学图书馆的前期实践与探索,进一步提出了未来的建设策略和建议,全面助推学生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